一种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573860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6.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09553.7

申请日:

2015.07.13

公开号:

CN104928848A

公开日:

2015.09.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4H 1/4382申请公布日:201509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4H 1/4382申请日:20150713|||公开

IPC分类号:

D04H1/4382(2012.01)I; D04H1/728(2012.01)I; D01D1/02; D01D5/00; D06C7/00

主分类号:

D04H1/4382

申请人:

山东大学

发明人:

焦秀玲; 杨杰; 陈代荣

地址:

250199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代理人:

杨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1)纺丝液制备步骤,(2)静电纺丝步骤和(3)前驱体还原。本发明制备的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中,纳米银粒子尺寸稳定,没有明显的团聚,且分布均匀;具有纤维长径比大、比表面积较高等优点,从而大大的增加了纤维中纳米银与有害细菌的接触比例,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纳米银的抗菌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纺丝液制备
将甲酸溶液和冰乙酸混合均匀,搅拌下加入尼龙(PA)颗粒,搅拌至尼龙完全溶解,然后添加AgNO3,避光搅拌至AgNO3完全溶解,得纺丝液;
在纺丝液中,所述的尼龙浓度为10~15wt%,所述的甲酸浓度为25~55wt%;甲酸溶液:冰乙酸=1:3~3:1,质量比;AgNO3的添加量占尼龙质量的0.3%~2%;
(2)静电纺丝
将步骤(1)所得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条件为:纺丝电压55~80kV,电极距离100~220mm,温度15~30℃,相对湿度15~60%,得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3)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2)所得纳米纤维膜前驱体于60~150℃加热6~12h;或者,在紫外光下照射10~60min,即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尼龙浓度为12~14wt%,所述的甲酸浓度为25~50wt%;甲酸溶液:冰乙酸=1:2~2:1,质量比;AgNO3的添加量占尼龙质量的0.5%~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尼龙为尼龙6,所述的甲酸溶液的浓度为88wt%。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静电纺丝条件为:电压60~70kV,电极距离150~180mm,温度20~25℃,相对湿度30~4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90~120℃,紫外光照射时间为20~40min。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紫外光的强度为30~100w,波长为190~260nm。

7.  一种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i)纺丝液制备
将AgNO3加入到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中,避光条件下搅拌使AgNO3溶解完全,再加入PAN(聚丙烯腈),继续避光搅拌10~15h,得到纺丝液;
所述的AgNO3:DMF:PAN=(0.05~0.8):(8~9.15):(0.6~1.2),质量比;
(ii)静电纺丝
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液静电纺丝,条件为:相对湿度15~50%,温度15~30℃,纺丝电压为15~25kV,进料速率为0.4~1.2mL/h,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之间的接收距离为15~30cm,得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iii)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ii)中制得的纳米纤维膜前驱体在60~200℃的温度下热处理0.5~4h,自然冷却;或者,在紫外光下照射0.5~4h,即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AgNO3:DMF:PAN=(0.2~0.8):(8.2~9.0):(0.8~1.0),质量比;
优选的,所述的PAN的相对分子量为7万。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静电纺丝条件为:相对湿度25~40%,温度20~30℃,纺丝电压为18~21kV,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间的接收距离为20~30cm,进料速率为0.5~1.2mL/h。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i)中热处理温度为80~160℃,紫外光的强度为30~100w,波长为190~260n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粉体材料由于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特点,使得材料本身通常具有与其宏观物质迥异的特殊性质。一直以来,纳米银因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而被用作高效抗菌材料,具有广谱抗菌、安全稳定、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而对于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由于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从而大大的增加了纤维中纳米粒子与有害细菌的接触比例,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纳米银的抗菌效果,同时这类材料的抗菌离子释放速度可以通过调整载体的结构予以控制,从而使其具有长效的抗菌效果,因而在生化防护、医疗卫生、过滤等领域有着传统纤维无法比拟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金属纳米粒子引入到高分子纤维中来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备受关注。目前,静电纺丝制备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散法和原位还原法。直接分散法是指首先将纳米银分散到高分子溶液中,再通过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高速搅拌或超声波分散的方法使纳米银均匀稳定的分散在纺丝前驱体溶液中,最后静电纺制备复合纳米纤维,可参见中国专利文件CN104511045A(申请号:201310441908.1)。虽然该法工艺简单,但是纳米银粉体需经过长时间分散,而且纳米粒子通常具有很高的比表面能,因此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纳米银容易团聚,使得纳米银在纤维中分散效果不佳,从而导致其功能性减弱,甚至消失。而原位合成法是指在含有银离子与高分子的混合溶液中,借助高分子中特定的官能团对银离子的络合吸附作用或是高分子链对银离子运动的空间位阻,以及高分子基体提供的纳米级的限制空间,再利用加热或者紫外线照射、硼氢化钠、柠檬酸等来原位还原制备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可参见Polymer.2008,49,4723-4732;中国专利文件CN103705969A(申请号:201410001923.9);CN103433035A(申请号:201310298036.8);CN101187111B(申请号:200710171324.1)。利用原位合成法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中纳米银尺寸稳定,分布均匀,且与基体纤维结合良好。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利用原位合成法宏量制备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见诸专利及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原位合成法,宏量地制备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载银粒径较大、易团聚、分布不均匀,抗菌性能不稳定,以及复合纤维膜力学性能较差,无法大规模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纺丝液制备
将甲酸溶液和冰乙酸混合均匀,搅拌下加入尼龙(PA)颗粒,搅拌至尼龙完全溶解,然后添加AgNO3,避光搅拌至AgNO3完全溶解,得纺丝液;
在纺丝液中,所述的尼龙浓度为10~15wt%,所述的甲酸浓度为25~55wt%;甲酸溶液:冰乙酸=1:3~3:1,质量比;AgNO3的添加量占尼龙质量的0.3%~2%;
(2)静电纺丝
将步骤(1)所得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条件为:纺丝电压55~80kV,电极距离100~220mm,温度15~30℃,相对湿度15~60%,得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3)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2)所得纳米纤维膜前驱体于60~150℃加热6~12h;或者,在紫外光下照射10~60min,即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尼龙浓度为12~14wt%,所述的甲酸浓度为25~50wt%;甲酸溶液:冰乙酸=1:2~2:1,质量比;AgNO3的添加量占尼龙质量的0.5%~1.2%;
优选的,所述的尼龙为尼龙6,所述的甲酸溶液的浓度为88wt%。步骤(1)所得的纺丝液随放置时间延长会缓慢变为淡黄色,表明AgNO3部分还原为纳米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静电纺丝条件为:电压60~70kV,电极距离150~180mm,温度20~25℃,相对湿度30~45%。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90~120℃,紫外光照射时间为20~40min;
优选的,紫外光的强度为30~100w,波长为190~260nm。
一种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i)纺丝液制备
将AgNO3加入到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中,避光条件下搅拌使AgNO3溶解完全,再加入PAN(聚丙烯腈),继续避光搅拌10~15h,得到纺丝液;
所述的AgNO3:DMF:PAN=(0.05~0.8):(8~9.15):(0.6~1.2),质量比;
(ii)静电纺丝
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液静电纺丝,条件为:相对湿度15~50%,温度15~30℃,纺丝电压为15~25kV,进料速率为0.4~1.2mL/h,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之间的接收距离为15~30cm,得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iii)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ii)中制得的纳米纤维膜前驱体在60~200℃的温度下热处理0.5~4h,自然冷却;或者,在紫外光下照射0.5~4h,即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i)中所述的AgNO3:DMF:PAN=(0.2~0.8):(8.2~9.0):(0.8~1.0),质量比;
优选的,所述的PAN的相对分子量为7万。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ii)中静电纺丝条件为:相对湿度25~40%,温度20~30℃,纺丝电压为18~21kV,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间的接收距离为20~30cm,静电纺丝的进料速率为0.5~1.2mL/h。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iii)中热处理温度为80~160℃,紫外光的强度为30~100w,波长为190~260nm。
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PA/Ag或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厚度均一,纤维直径稳定,纳米银颗粒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展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及优良效果如下:
1、本发明制备的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中,纳米银粒子尺寸稳定,没有明显的团聚,且分布均匀;
2、本发明制备的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纤维长径比大、比表面积较高等优点,从而大大的增加了纤维中纳米银与有害细菌的接触比例,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纳米银的抗菌效果;
3、本发明利用加热或紫外还原的方法来还原纳米纤维膜前驱体,工艺简单效率高,不会破坏纤维原有的形貌结构;
4、本发明制备的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好,能够进行宏量制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SEM照片。
图2是实施例2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SEM照片。
图3是实施例2中步骤(2)中所得纳米纤维膜前驱体的TEM照片。
图4是实施例1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TEM照片。
图5是实施例3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TEM照片。
图6是实施例5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EDS谱图。
图7是实施例1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光学照片,其中a为对照样“1h”接触时间振荡杀菌后,b为实验样“1h”接触时间振荡杀菌后。
图8是实施例6所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TEM照片。
图9是实施例6所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SEM照片。
图10是实施例6所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XRD谱图。
图11是实施例6所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表面银颗粒直径分布图。
图12是实施例10所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TG-DSC曲线。
图13是实施例11所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光学照片,其中a为对照样“1h”接触时间振荡杀菌后,b为实验样“1h”接触时间振荡杀菌后。
图14是实施例12所得的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在杀菌前后的SEM照片,其中a为实验样振荡杀菌前,b为实验样“1h”接触时间振荡杀菌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为常规原料,所用设备均为常规设备。
其中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依据GB/T 21510-2008纳米无机材料杀菌性能检测方法附录B来测试,并采用烧瓶振荡法。
实施例1
一种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纺丝液制备
将146.7g浓度为88wt%的甲酸水溶液和293.4g冰乙酸混合均匀,搅拌下加入60g尼龙6颗粒,搅拌至尼龙6完全溶解,然后添加0.6g AgNO3后避光搅拌至AgNO3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纺丝液;
在纺丝液中,所述的尼龙6的浓度为12wt%,所述的甲酸浓度为25.8wt%;甲酸水溶液: 冰乙酸=1:2,质量比;AgNO3的添加量占尼龙6质量的1%;
(2)静电纺丝
使用Elmarco公司的静电纺丝设备Nano Spider NS LAB 500进行静电纺丝,将步骤(1)中制备的纺丝液倒入纺丝槽中,采用旋转金属丝电极进行纺丝;静电纺丝条件为:电压70kV,电极距离170mm,温度25℃,相对湿度40%,基材移动速度1.2m/min,得到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3)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2)所得纳米纤维膜前驱体放入烘箱中120℃加热2h,即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
在加热过程中纤维膜由白色慢慢变为黄褐色,表明纳米Ag颗粒的形成。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的SEM照片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PA/Ag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均匀,平均直径约90nm。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的TEM照片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纤维中纳米Ag颗粒分布均匀,粒径为2~5nm。
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依据GB/T 21510-2008中附录B的方法来评价,以本实施例为实验样,以不含有纳米Ag的PA纤维膜为对照样,将实验样和对照样进行“1h”接触时间振荡杀菌,测试结果的光学照片如图7所示,其中:a为对照样,b为实验样。由图7可知,本实施例制得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抑菌率100%。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
步骤(1)中浓度为88wt%的甲酸水溶液为145g,冰乙酸290g,甲酸水溶液:冰乙酸=1:2,质量比,尼龙6的质量为65g;
在纺丝液中,尼龙6浓度为13wt%,甲酸浓度为25.5wt%;AgNO3的质量为0.65g,占尼龙6质量的1%;
步骤(2)同实施例1;
步骤(3)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步骤(2)所得复合纳米纤维膜前驱体中已有部分AgNO3还原为纳米Ag,如附图3所示。
本实施例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SEM照片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PA/Ag复合纳米纤维直径均匀,平均直径约90nm。纤维中纳米Ag颗粒分布均匀,粒径为2~5nm。
本实施例制得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抑菌率100%。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
步骤(1)中浓度为88wt%的甲酸水溶液为145g,冰乙酸290g,甲酸水溶液:冰乙酸=1:2,质量比,尼龙6的质量为65g;
在纺丝液中,尼龙6浓度为13wt%,甲酸浓度为25.5wt%;AgNO3的质量为0.78g,占尼龙6质量的1.2%;
步骤(2)同实施例1;
步骤(3)中将步骤(2)所得复合纳米纤维膜前驱体用紫外光照射时间1h,其中紫外光的强度为30w,波长为254nm。在照射过程中纤维膜由白色慢慢变为黄褐色,表明纳米Ag颗粒的形成。
本实施例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直径均匀,平均直径90nm。本实施例制得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TEM照片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纤维中纳米Ag颗粒分布均匀,粒径为2~5nm。
本实施例制得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抑菌率100%。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
步骤(1)中浓度为88wt%的甲酸水溶液为217.5g,冰乙酸217.5g,甲酸水溶液:冰乙酸=1:1,质量比,尼龙6的质量为65g;
在纺丝液中,尼龙6浓度为13wt%,甲酸浓度为38.2wt%;AgNO3的质量为0.65g,占尼龙6质量的1%;
步骤(2)同实施例1;
步骤(3)同实施例3。
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直径均匀,平均直径约80nm;纤维中纳米Ag颗粒分布均匀,粒径为2~5nm。
本实施例制得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抑菌率100%。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
步骤(1)中浓度为88wt%的甲酸水溶液为286.7g,冰乙酸143.3g,甲酸水溶液:冰乙酸=2:1,质量比,尼龙6的质量为70g;
在纺丝液中,尼龙6浓度为14wt%,甲酸浓度为50.4wt%;AgNO3的质量为0.35g,占 尼龙6质量的0.5%;
步骤(2)中静电纺丝条件为:电压60kV,电极距离200mm;
步骤(3)同实施例1。
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直径均匀,平均直径约100nm;纤维中纳米Ag颗粒分布均匀,粒径为2~5nm。
本实施例制得的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抑菌率100%。
所得PA/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EDS谱图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随机取点的EDS谱图中显示纤维中含有C、N、O、Ag四种元素,谱图中Au元素是制样过程中喷金引入的。
实施例6
一种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i)纺丝液制备
称取0.8g AgNO3溶解到8.2g DMF中,避光条件下搅拌使AgNO3快速溶解,然后再加入1g PAN,继续避光搅拌12h得到AgNO3质量分数为8%的纺丝液;
(ii)静电纺丝
将步骤(i)制得的纺丝液加入到约10mL的塑料注射器中,然后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为30%,温度为20℃,调整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之间的接收距离为30cm,进料速率为0.5mL/h,电纺制得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iii)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ii)中制得的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平铺展开放置到烘箱中,在120℃下热处理2h,并自然冷却,即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
本实施例制得的PAN/AgNO3复合纳米纤维膜的TEM照片,如图8所示;SEM照片如图9所示。由图8、9可知,所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直径均匀,平均直径为80nm;纤维形貌完整,没有纤维断裂和细小的渣球。
本实施例制得的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XRD谱图如图10所示,纤维表面银颗粒直径分布图如图11所示。由图10、11可知,复合纤维膜中纳米银结晶度较低,纳米银颗粒尺寸较小,纤维表面银颗粒分散均匀,平均直径为5nm。
实施例7
一种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i)纺丝液制备
称取0.1g AgNO3溶解到8.9g DMF中,避光条件下搅拌使AgNO3快速溶解,然后再加 入1g PAN,继续避光搅拌12h得到AgNO3质量分数为1%的纺丝液;
(ii)静电纺丝
将步骤(i)制得的纺丝液加入到约10mL的塑料注射器中,然后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为30%,温度为20℃,调整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之间的接收距离为30cm,进料速率为0.5mL/h,电纺得到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iii)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ii)中制得的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平铺展开放置到烘箱中,在120℃下热处理2h,并自然冷却,即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
实施例8
一种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i)纺丝液制备
称取0.2g AgNO3溶解到8.8g DMF中,避光条件下搅拌使AgNO3快速溶解,然后再加入1g PAN,继续避光搅拌12h得到AgNO3质量分数为2%的纺丝液;
(ii)静电纺丝
将步骤(i)制得的纺丝液加入到约10mL的塑料注射器中,然后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为30%,温度为20℃,调整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之间的接收距离为30cm,进料速率为0.5mL/h,电纺得到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iii)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ii)中制得的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平铺展开放置到烘箱中,在120℃下热处理2h,并自然冷却,即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
实施例9
一种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i)纺丝液制备
称取0.4g AgNO3溶解到8.6g DMF中,避光条件下搅拌使AgNO3快速溶解,然后再加入1g PAN,继续避光搅拌12h得到AgNO3质量分数为4%的纺丝液;
(ii)静电纺丝
将步骤(i)制得的纺丝液加入到约10mL的塑料注射器中,然后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为30%,温度为20℃,调整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之间的接收距离为30cm,进料速率为0.5mL/h,电纺得到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iii)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ii)中制得的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平铺展开放置到烘箱中,在120℃下热处理2h,并自然冷却,即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
实施例10
一种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i)纺丝液制备
称取0.6g AgNO3溶解到8.4g DMF中,避光条件下搅拌使AgNO3快速溶解,然后再加入1g PAN,继续避光搅拌12h得到AgNO3质量分数为6%的纺丝液;
(ii)静电纺丝
将步骤(i)制得的纺丝液加入到约10mL的塑料注射器中,然后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为30%,温度为20℃,调整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之间的接收距离为30cm,进料速率为0.5mL/h,电纺得到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iii)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ii)中制得的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平铺展开放置到烘箱中,在120℃下热处理2h,并自然冷却,即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
本实施例制得的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TG-DSC曲线,如图12所示,由图12可知PAN/Ag纳米纤维膜的热稳定性较好,能够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中使用。
实施例11
一种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i)纺丝液制备
称取0.8g AgNO3溶解到8.2g DMF中,避光条件下搅拌使AgNO3快速溶解,然后再加入1g PAN,继续避光搅拌12h得到AgNO3质量分数为8%的纺丝液;
(ii)静电纺丝
将步骤(i)制得的纺丝液加入到约10mL的塑料注射器中,然后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为30%,温度为20℃,调整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之间的接收距离为30cm,进料速率为0.5mL/h,电纺得到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iii)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ii)中制得的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平铺展开放置于紫外灯下照射2h,其中紫外光的强度为30w,波长为254nm,即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
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依据GB/T 21510-2008中附录B的方法来评价,以本实施例为实验样,以不含有纳米Ag的PAN纤维膜为对照样,将实验样和对照样进行“1h” 接触时间振荡杀菌,测试结果的光学照片如图13所示,其中:a为对照样,b为实验样。由图13可知,PAN/Ag纳米纤维膜的抑菌率为100%,这说明制备的PAN/Ag纳米纤维膜抗菌性能优异。
实施例12
一种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i)纺丝液制备
称取0.8g AgNO3溶解到8.2g DMF中,避光条件下搅拌使AgNO3快速溶解,然后再加入1g PAN,继续避光搅拌12h得到AgNO3质量分数为8%的纺丝液;
(ii)静电纺丝
将步骤(i)制得的纺丝液加入到约10mL的塑料注射器中,然后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为30%,温度为20℃,调整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针头与金属平板接收器之间的接收距离为25cm,进料速率为0.8mL/h,电纺得到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
(iii)前驱体还原
将步骤(ii)中制得的PAN/AgNO3纳米纤维膜前驱体平铺展开放置到烘箱中,在80℃下热处理2h,并自然冷却,即得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
本实施例所得的PAN/Ag复合纳米纤维膜在杀菌前后的SEM照片如图14所示。由图14可知,纳米纤维的尺寸形貌和结构在杀菌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PAN/Ag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一种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种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种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1)纺丝液制备步骤,(2)静电纺丝步骤和(3)前驱体还原。本发明制备的高分子基载银复合纳米纤维膜中,纳米银粒子尺寸稳定,没有明显的团聚,且分布均匀;具有纤维长径比大、比表面积较高等优点,从而大大的增加了纤维中纳米银与有害细菌的接触比例,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纳米银的抗菌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