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573573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24047.0

申请日:

2015.05.05

公开号:

CN104895748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3D 11/00申请日:20150505|||公开

IPC分类号:

F03D11/00; F03D7/02

主分类号:

F03D11/00

申请人: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春文; 谭茂强; 钱可弥; 汤东升; 周冰; 杨扬; 贾斌; 杨源

地址:

510663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科学城天丰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代理人:

曾旻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风力发电机包括塔筒及固定于所述塔筒上端的两个叶片,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叶片与所述塔筒垂直或平行,塔筒与所述叶片对应的侧壁设有可伸缩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前端设有夹持部,机械臂伸出后,且当所述叶片处于与塔筒平行时,所述夹持部可夹持所述叶片。在台风来袭时,通过转动驱动机构旋转叶片转动,使其处于与塔筒平行的状态,再将机械臂伸出,使夹持部夹持叶片,握紧叶片使叶片和塔筒的上部成为一体结构,叶片所受风力经机械臂传导至塔筒基础,使得叶片与塔筒上部互为加强抗台风能力,风从塔筒两侧吹走,进一步减轻塔筒上部风力,从而加强风力发电机上部及整体的抗风能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风力发电机,其包括塔筒及固定于所述塔筒上端的两个叶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叶片连接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叶片与所述塔筒垂直或平行,所述塔筒与所述叶片对应的侧壁设有可伸缩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前端设有夹持部,所述机械臂伸出后,且当所述叶片处于与塔筒平行时,所述夹持部可夹持所述叶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为空心结构,其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开合的密封件,所述机械臂通过弹性机构固定于所述塔筒内、并与所述开口对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上设有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包括上塔筒及下塔筒,所述下塔筒自其顶端向下挖设有容纳腔,所述上塔筒部分伸入到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垂直移动所述上塔筒的抬升机构,抬升后的所述上塔筒与所述下塔筒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移后的所述上塔筒和所述下塔筒部分套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筒内侧靠近顶部处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上塔筒的外壁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的多个弹性定位件。

6.  根据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筒内侧靠近中部和/或下部处还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可与所述弹性定位件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件包括定位滚珠和与所述定位滚珠固定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定位滚珠可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配合。

8.  一种风力发电机抗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收到台风预警指令,风力发电机停止发电;
(2)转动驱动机构驱动叶片使其旋转为与塔筒平行;
(3)机械臂伸出,并通过夹持部握紧叶片。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抗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还包括应力传感器检测机械臂对叶片的握紧应力,并不断调整机械臂对叶片的握紧度,直至检测到的握紧应力满足预设要求。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抗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步骤(4)收到台风结束指令,机械臂松开叶片并恢复初始位置,发出机械臂就位信号;
步骤(5)收到机械臂就位信号,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

说明书

说明书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已成增长最快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尤其是海上风电风速高、风力稳定、遮风干扰少、发电量大,未来风电开发由陆地转向海上是必然趋势。
与海上风电发展先驱欧洲北海相对风平浪静的环境不同,我国海上风电每年都面临台风威胁。2006年台风“桑美”及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使浙江苍南风电场、海南文昌风电场以及湛江徐闻勇士风电场多台风机折杆倒塌,造成重大投资损失。
目前,为了抗击台风对海上风电造成的损失,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两种方案:
(1)加厚风机塔筒壁厚并加大风机叶片和塔筒材料强度,该项措施将增加风机造价及风机基础建设难度,加大工程整体投资。
(2)采用导向控制技术,使风机机头及叶片脊朝向台风减少迎风面,该项措施需从外部提供可靠定位电源,当海上风场电网瓦解时有安全隐患。
可见,上述两种方案均存在一定的局限,不便于全面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够避免台风损坏风力发电机,其稳定可靠,且造价低,投资少。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力发电机,其包括塔筒及固定于所述塔筒上端的两个叶片,还包括与所述叶片连接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叶片与所述塔筒垂直或平行,所述塔筒与所述叶片对应的侧壁设有可伸缩的机械臂,所述机械 臂的前端设有夹持部,所述机械臂伸出后,且当所述叶片处于与塔筒平行时,所述夹持部可夹持所述叶片。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塔筒为空心结构,其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开合的密封件,所述机械臂通过弹性机构固定于所述塔筒内、并与所述开口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臂上设有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塔筒包括上塔筒及下塔筒,所述下塔筒自其顶端向下挖设有容纳腔,所述上塔筒部分伸入到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垂直移动所述上塔筒的抬升机构,抬升后的所述上塔筒与所述下塔筒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移后的所述上塔筒和所述下塔筒部分套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塔筒内侧靠近顶部处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上塔筒的外壁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的多个弹性定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塔筒内侧靠近中部和/或下部处还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可与所述弹性定位件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定位件包括定位滚珠和与所述定位滚珠固定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定位滚珠可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配合。
一种风力发电机抗台风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收到台风预警指令,风力发电机停止发电;
(2)转动驱动机构驱动叶片使其旋转为与塔筒平行;
(3)机械臂伸出,并通过夹持部握紧叶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还包括应力传感器检测机械臂对叶片的握紧应力,并不断调整机械臂对叶片的握紧度,直至检测到的握紧应力满足预设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
步骤(4)收到台风结束指令,机械臂松开叶片并恢复初始位置,发出机械臂就位信号;
步骤(5)收到机械臂就位信号,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在台风来袭时,通过转动驱动机构旋转叶片转动,使其处于与塔筒平行的状态,再将机械臂伸出,使夹持部夹持叶片,握紧叶片使叶片和塔筒的上部成为一体结构,叶片所受风力经机械臂传导至塔筒基础,使得叶片与塔筒上部互为加强抗台风能力,并且叶片的脊流线型结构使来风从塔筒两侧吹走,进一步减轻塔筒上部风力,从而加强风力发电机上部及整体的抗风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塔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塔筒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塔筒,12、上塔筒,122、弹性定位件,22、下塔筒,220容纳腔,222、抬升机构,224、第一定位孔,226、第二定位孔,228、开口,229、密封件,32、叶片,34、机械臂,342、夹持部,346、弹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3所示,一种风力发电机,其包括塔筒10及固定于所述塔筒10上端的两个叶片32,还包括与所述叶片32连接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叶片32与所述塔筒10垂直或平行,所述塔筒10与所述叶片32对应的侧壁设有可伸缩的机械臂34,所述机械臂34的前端设有夹持部342,所 述机械臂34伸出后,且当所述叶片32处于与塔筒10平行时,所述夹持部342可夹持所述叶片32。
所述风力发电机在台风来袭时,通过转动驱动机构旋转叶片32转动,使其处于与塔筒10平行的状态,再将机械臂34伸出,使机械臂34前端的夹持部342夹持叶片32,握紧叶片32使叶片32和塔筒10的上部成为一体结构,叶片32所受风力经机械臂34传导至塔筒10基础,使得叶片32与塔筒10上部互为加强抗台风能力,并且叶片的脊流线型结构使来风从塔筒10两侧吹走,进一步减轻塔筒上部风力,从而加强风力发电机上部及整体的抗风能力。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塔筒10为空心结构,其侧壁设有开口228,所述开口228处设有可开合的密封件229,所述机械臂34通过弹性机构346固定于所述塔筒10内、并与所述开口228对应。在机械臂34不使用时,所述弹性机构346处于收缩状态,机械臂34通过所述开口228被整个被收容于所述塔筒10内,在外部再通过所述密封件229封闭,不影响塔筒的外观。
如图2及图5所示,所述夹持部342的形状与所述叶片32与所述塔筒10相对的一侧的形状相匹配。如图5所示,其示意了所述叶片32为流线型结构,且其与所述机械臂34相对的一侧设有凸部,则所述夹持部342设有与所述凸部相对的凹部。
在所述机械臂34上设置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可检测机械臂34握紧叶片32的握紧力,可将该信息传送给监控系统,并调整机械臂34对叶片32的握紧力,当检测到的握紧力满足预设要求时,即产生叶位定位成功信号,确保叶片32能经受处台风的考验。
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塔筒10包括上塔筒12及下塔筒22,所述下塔筒22顶端向下挖设有容纳腔220,所述上塔12部分伸入到所述容纳腔220内,且所述容纳腔220内设置有用于垂直移动所述上塔筒12的抬升机构222,抬升后的所述上塔筒12与所述下塔筒2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移后的所述上塔筒12和所述下塔筒22部分套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所述下塔筒22为空心结构,在所述下塔筒22的顶端挖孔以使其内部形成所述容纳腔220,且其开口的尺寸不小于所述上塔筒 12下部最宽处的横截面的尺寸,从而使所述上塔筒12能够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220内,即所述上塔筒12和所述下塔筒22部分套接。所述开口228设于所述上塔筒12上。所述容纳腔220的形状与所述上塔筒12的形状相适应。当上塔筒12部分嵌套于所述下塔筒22内时,使所述上塔筒12和所述下塔筒22配合良好,结构稳定且美观。当所述上塔筒12及所述下塔筒22均为圆柱形时,即所述容纳腔220的直径大于所述上塔筒12的直径。
所述上塔筒12的长度长于所述下塔筒22的长度。当上塔筒12嵌入到下塔筒22内时,上塔筒12部分高出所述下塔筒22,上塔筒12上移时,抬升机构222不需要上移过高的高度,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抬升机构222优选为液压气缸。
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下塔筒22内侧靠近顶部处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224,所述上塔筒12的外壁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24配合的多个弹性定位件122。当所述上塔筒12上移恢复到正常高度时,即所述弹性定位件122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24相对时,所述弹性定位件122能够弹出后卡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24内,可同时通过多个弹性定位件122与第一定位孔224的配合,将上塔筒12与下塔筒22固定牢固,可代替传统的螺栓配合的方式。所述第一定位孔224的设置位置及所述弹性定位件122的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选择上塔筒12与下塔筒22的配合深度。
同理,所述下塔筒22内侧靠近中部和/或下部处还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226,所述第二定位孔226可与所述弹性定位件122配合。当所述上塔筒12部分伸入到所述下塔筒22内时,所述定位弹性件122下移直至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26相对时,定位弹性件122能够卡入所述第二定位孔226内,使上塔筒12和下塔筒22能够稳固的固定连接。
优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224设于同一水平面上,而所述弹性定位件12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24相等,实现弹性定位件122与第一定位孔224的一一对应。相应地,优选所述第二定位孔226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24的数量相等,且设于同一竖直线上,上下一一对应,使弹性定位件122能够在相应位置时,能够分别与同一竖直线上第一定位孔224和第二定位孔226配合。优选所 述第一定位孔224、第二定位孔226及所述弹性机构346的数量为4-6个。
一种风力发电机抗台风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收到台风预警指令,风力发电机停止发电;
(2)转动驱动机构驱动叶片32使其旋转为与塔筒10平行;
(3)机械臂34伸出,并通过夹持部342握紧叶片3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还包括应力传感器检测机械臂34对叶片32的握紧应力,并不断调整机械臂34对叶片的握紧度,应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机械臂对叶片的握紧应力也会随之改变,不断调整直至检测到的握紧应力满足预设要求。此处所述的预设要求即是根据实验获得,使机械臂34能够稳固的握紧叶片32的力的值,确保叶片32不被台风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
步骤(4)收到台风结束指令,机械臂34松开叶片32并恢复初始位置,发出机械臂就位信号;
步骤(5)收到机械臂就位信号,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
在台风结束后,所述风力发电机会受到台风指令,并按照步骤(4)和步骤(5)工作,控制装置根据收到的台风结束指令释放机械臂对叶片32的动作,此时,再根据需要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叶片32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工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塔筒10包括上塔筒12和下塔筒22,在步骤(3)中,还要通过所述抬升机构222驱动所述上塔筒12下沉,弹性定位件122能够脱离所述第一定位孔224,下沉后的上塔筒12套接进入所述下塔筒22内,之后再通过弹性新给剪122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26配合,对上塔筒12与下塔筒22的位置进行固定。而在台风结束后,与上述步骤相反,通过抬升机构222再抬升上塔筒12使其恢复到正常高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及其抗台风方法,风力发电机包括塔筒及固定于所述塔筒上端的两个叶片,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叶片与所述塔筒垂直或平行,塔筒与所述叶片对应的侧壁设有可伸缩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前端设有夹持部,机械臂伸出后,且当所述叶片处于与塔筒平行时,所述夹持部可夹持所述叶片。在台风来袭时,通过转动驱动机构旋转叶片转动,使其处于与塔筒平行的状态,再将机械臂伸出,使夹持部夹持叶片,握紧叶片使叶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