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具有该结构的衣服及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72569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04289.2

申请日:

2014.01.07

公开号:

CN104918779A

公开日:

2015.09.1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32B 3/24申请日:20140107|||公开

IPC分类号:

B32B3/24; A41B17/00; A41D31/00; A41D31/02

主分类号:

B32B3/24

申请人:

郡是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川佳之; 向山悟

地址:

日本京都府绫部市

优先权:

2013-000777 2013.01.08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代理人:

吕琳; 杨生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技术,其在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借助粘接剂进行贴合的情况下,能在确保粘接强度的同时,不妨碍布料所具有的伸缩性地进行贴合。本发明是将成为伸缩性材料彼此的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借助由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图案(P)进行贴合的布料的贴合结构(10),所述粘接图案(P)由粘接部(3)和非粘接部(4)构成,所述粘接部(3)是通过将所述粘接剂以规定形状形成而将所述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连续地粘接的粘接部,所述非粘接部(4)是由于该粘接部(3)而在俯视时形成为开口的、不利用所述粘接剂将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进行粘接的非粘接部,所述粘接部(3)与所述非粘接部(4)在规定方向上被反复设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是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借助由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图案进行贴合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
所述粘接图案由粘接部和非粘接部构成,
所述粘接部是通过将所述粘接剂形成为规定形状而将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连续地粘接的粘接部,
所述非粘接部是由于该粘接部而在俯视时形成为开口的、不利用所述粘接剂将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进行粘接的非粘接部,
所述粘接部和所述非粘接部在规定方向上被反复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图案在该粘接图案的至少一端,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端部固定扣。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图案在该粘接图案的延设方向转换的部分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固定扣图案。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方向是所述伸缩性材料的具有伸缩性的方向。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形状为之字状或弧线状。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为热塑性树脂。

7.  一种衣服,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

8.  一种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是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借助由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图 案进行贴合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包括:
向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的至少一方的伸缩性材料上,以所述粘接图案涂敷粘接剂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间借助所述粘接图案进行贴合而热粘接的工序,
所述粘接图案由粘接部和非粘接部构成,
所述粘接部是通过将所述粘接剂形成为规定形状而将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连续地粘接的粘接部,
所述非粘接部是由于该粘接部而在俯视时形成为开口的、不利用所述粘接剂将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进行粘接的非粘接部,
将所述粘接部与所述非粘接部在规定方向上反复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图案在该粘接图案的至少一端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端部固定扣。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图案在该粘接图案的延设方向转换的部分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固定扣图案。

11.  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方向是所述伸缩性材料的具有伸缩性的方向。

12.  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形状为之字状或弧线状。

13.  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为热塑性树脂。

说明书

说明书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具有该结构的衣服及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具有该结构的衣服及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在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贴合时可以不妨碍伸缩性材料所具有的伸缩性地进行贴合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过各种伸缩性材料(坯料)彼此间的贴合技术。例如,已知有利用粘接带或粘接剂将伸缩性材料(例如具有伸缩性的布料)彼此间进行粘接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技术,即,在将具有伸缩性的表面布料和衬里布料利用热塑性树脂热粘接而贴合的情况下,在表面布料或衬里布料的至少一方的粘接面上,以点状涂布或以薄片状层叠热塑性树脂,进行热粘接而将布料贴合的技术。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的技术,即,作为由伸缩性布料制成的衣服,根据穿着部位改变点粘接树脂的涂布面积率并控制衣服的拉伸力和拉伸性的技术、将表衬两片伸缩性主体布料用点粘接树脂进行粘接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1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9/08407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在通过点粘接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进 行粘接(贴合)的情况下,虽然能通过改变点粘接树脂的涂布面积率来控制伸缩性材料的拉伸力和拉伸性,然而就所述点粘接树脂的点图案而言,由于成为在相邻的点间形成有间隙(在点间没有粘接剂的部分)的非连续的粘接图案,所以不仅难以在伸缩性材料的粘接面间确保高粘接强度,而且由于具有所述间隙,因此防水性、保温性也差。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在通过薄片状树脂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进行粘接(贴合)的情况下,由于粘接部位为面,因此能在该伸缩性材料的粘接面间,确保高粘接强度,然而,因将薄片状树脂以面状粘贴在粘接部位而会妨碍所述伸缩性材料的伸长,损害所述伸缩性材料本来所具有的伸缩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技术,其在借助粘接剂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进行贴合的情况下,能在确保粘接强度的同时,不妨碍伸缩性材料所具有的伸缩性地进行贴合。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将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即,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是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借助由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图案进行贴合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所述粘接图案由粘接部和非粘接部构成,所述粘接部是通过将所述粘接剂形成为规定形状而将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连续地粘接的粘接部,所述非粘接部是由于该粘接部而在俯视时形成为开口的、不利用所述粘接剂将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进行粘接的非粘接部,所述粘接部和所述非粘接部在规定方向上被反复设置。
在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中,所述粘接图案在该粘接图案的至少一端,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端部固定扣。
在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中,所述粘接图案在该粘接图案的延设方向转换的部分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固定扣图案。
在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中,所述规定方向是所述伸缩性材料的具有伸缩性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中,所述规定形状为之字状或弧线状。
在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中,所述粘接剂为热塑性树脂。
本发明的衣服具有所述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
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是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借助由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图案进行贴合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包括:向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的至少一方的伸缩性材料上,以所述粘接图案涂敷粘接剂的工序;以及将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间借助所述粘接图案进行贴合而热粘接的工序,所述粘接图案由粘接部和非粘接部构成,所述粘接部是通过将所述粘接剂形成为规定形状而将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连续地粘接的粘接部,所述非粘接部是由于该粘接部而在俯视时形成为开口的、不利用所述粘接剂将所述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进行粘接的非粘接部,将所述粘接部与所述非粘接部在规定方向上反复设置。
在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中,所述粘接图案在该粘接图案的至少一端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端部固定扣。
在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中,所述粘接图案在该粘接图案的延设方向转换的部分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固定扣图案。
在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中,所述规定方向是所述伸缩性材料的具有伸缩性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中,所述规定形状为之字状或弧线状。
在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中,所述粘接剂为热塑性树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进行贴合的情况下,能在确保粘接强度的同时,不损害伸缩性材料彼此间的粘接部位的伸缩性地进行粘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料的贴合结构的图,(a)是表示贴合前的布料的贴合结构的俯视图,(b)是表示贴合后的布料的贴合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从图1(b)中的箭头A的方向观看到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粘接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粘接图案的端部固定扣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粘接图案的固定扣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料的贴合结构的衣服的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举出伸缩性布料的贴合结构10(以下称作布料的贴合结构10)进行说明。
而且,作为所述伸缩性材料,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薄片状且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坯料),可以举出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例子举出的伸缩性布料、此外还有弹力坯料、橡胶坯料、聚氨酯薄膜等的伸缩性薄膜类、以及将它们复合而构成的复合体等。
另外,不仅可以将相同的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进行贴合,也可以将不同的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进行贴合。
本实施方式中的布料的贴合结构10是将成为伸缩性布料彼此的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借助由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图案P进行贴合的布料的贴合结构。
所述粘接图案P,如图1所示,由粘接部3和非粘接部4构成,所述粘接部3是通过将所述粘接剂形成为规定形状(图1中为之字状)而将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连续地粘接的粘接部,所述非粘接部4是由于该粘接部3而在俯视时形成为开口的、不利用所述粘接剂将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进行粘接的非粘接部,所述粘接部3和所述非粘接部4在规定方向(图1中是以箭头表示的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具有伸缩性的方向)上被反复设置。
此处,所谓“具有伸缩性的方向”,无论伸缩性的程度的大小如何,只要是具有伸缩性的方向即可。更具体而言,并非特别限定,在图1中所示的布料的贴合结构10中,与横向(图1的左右方向)相比纵向(图1的上下方向)的伸缩性的程度大,并将该纵向作为“具有伸缩性的方向”进行设定。
而且,具有伸缩性的方向并不受伸缩性的程度限定,也可以将伸缩性的程度小的方向设为具有伸缩性的方向。
而且,粘接图案P并非如图1所示限定为平面上的直线,只要是沿着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表面形状的形状即可。例如,能根据贴合的布料彼此的形状,适当地变更为弯折状、弯曲状、蛇行状、环状等。
另外,图1中,虽然将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俯视形状设为长方形,但是并未特别限定,伸缩性布料的形状能选择任意的形状。
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是在伸缩性方面具有各向异性的伸缩性布料,伸缩性布料1与伸缩性布料2以都沿相同方向(图1的以箭头表示的布料的纵向)具有伸缩性的方式借助粘接剂(粘接图案P的粘接部3)被贴合(参照图2)。
另外,就在上述伸缩性方面具有各向异性的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而言,既可以是伸缩性不同的布料彼此,或者也可以是伸缩性为相同程度,不受涉及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各自的伸缩性的程度限定。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都在伸缩性方面具有各向异性的伸缩性布料,但并未特别限定,也能使用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都沿布料的纵向横向具有伸缩性的各向同性的伸缩性布料。
另外,就伸缩性布料的至少一方而言,也可以使用在一个方向具有伸缩性、在另一个方向没有伸缩性的伸缩性布料。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布料,能使用具有伸缩性的编织物(经编织物、圆编织物、纬编织物等的编织物)或纺织品。
更具体而言,作为具有伸缩性的编织物,可以举出天鹅绒、汗布(棉汗布、羊毛汗布)、罗纹布、网布、特里科经编织物、双向特里科经编织物等。另外,作为具有伸缩性的纺织品,可以举出将聚氨酯弹性纤维、包含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混合纤维或聚氨酯弹性纤维以外的弹性纤维交编而成的具有伸缩性的纺织品等。
作为伸缩性布料只要在至少一个方向具有伸缩性即可,也可以是在多个方向具有伸缩性的编织物或纺织品。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坯料由在同一方向具有伸缩性的相同编织物构成,但是并未特别限定,也可以组合使用不同种类的坯料(编织物或纺织品)。
粘接图案P,如上所述,由粘接部3和非粘接部4构成,如图2所示,是指粘接剂与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各自的粘接面1a、粘接面2a热粘接而紧贴的粘接部位的俯视形状。
另外,粘接部3是在规定方向(图1中是以箭头表示的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具有伸缩性的方向)连续地反复形成规定形状(图1中是之字状)的部分。
当更具体地说明时,粘接部3是在粘接图案P的形状为之字状的情况下, 如图1(a)所示,构成粘接部3的最小反复单元U为“<”形状或“>”形状,将作为该最小反复单元U的“<”形状或“>”形状在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具有伸缩性的方向,多个且连续地反复配置所形成的部分。
图1中所示的之字状是以固定周期反复进行规定的之字振幅(与布料的具有伸缩性的方向正交的振幅)和规定的之字间距的形状。
另一方面,非粘接部4是由于该粘接部3而在俯视时形成为开口的、不利用所述粘接剂将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进行粘接的部分(参照图2)。
当更具体地说明时,非粘接部4是在粘接图案P的形状为之字状的情况下,如图1(a)所示,在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各个中从作为所述粘接部3的最小反复单元U的“<”形状或“>”形状的开口端起,遍及内侧的规定区域没有涂布粘接剂,并且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未被粘接的部分。
由于该非粘接部4是没有涂布粘接剂的区域,所以即使在具有伸缩性的方向将布料进行伸缩也不会受到由粘接剂造成的伸缩的妨碍的拉伸余量部分。
具体而言,非接触部4当在伸长布料的方向拉伸时,由于非接触部4作为拉伸余量在具有伸缩性的方向伸长而开口,所以不会受到由粘接剂造成的伸缩的妨碍。
在将粘接图案P的形状做成之字状而将伸缩性布料彼此间进行粘接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前述的规定的之字振幅和规定的之字间距,能控制伸缩性布料彼此的拉伸力和拉伸性。
而且,在将粘接图案P的形状做成之字状的情况下,对于其周期没有特别限定,如图1所示,不需要为固定周期。就之字状的周期而言,只要根据布料特性、贴合的布料的位置(部位)、该布料的位置(部位),并基于必需的伸缩性、制造条件等适当地决定即可。
另外,粘接图案P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为之字状,可以举出如图3所示的各种粘接图案P。
在图3中所示的各种粘接图案P的形状中,优选图3(a)的之字状或图3(b)的弧线状。这是因为,在向布料上涂布(赋予)粘接剂时为容易涂布的形状。
另外,构成粘接图案P的、朝向粘接部3和非粘接部4的规定方向的反复数,至少为2次以上即可,并不限定为规定的次数。
例如,在所述反复数为2次的情况下,粘接图案P变为以粘接部3、非粘接部4、粘接部3的顺序被配置的结构,而在所述反复数为3次以上的情况下,粘接图案P变为以粘接部3、非粘接部4、粘接部3、非粘接部4、···的顺序被配置的结构。
进而,就构成粘接图案P的、粘接部3和非粘接部4的配置图案,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不规则地构成。
例如,也可以如图3(e)的右侧上段所示,粘接图案P并不是以将制成菱形的多个粘接部3·3···,从左方朝向右方交替地连续设置直线状粘接部的方式构成,而是如图3(e)的右侧下段所示,以将粘接部3在适当地夹设直线状粘接部的同时,以1个、3个、2个、1个、2个、···依次相连地配置的方式构成。
也就是说,就粘接图案P的结构而言,并不仅仅限定为将粘接部3和由该粘接部3的内侧的菱形的区域部分形成为开口的非粘接部4的配置图案交替地进行反复的结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结构。
如果与布料的贴合结构10所具有的之字状的粘接图案P相同,借助图3(a)到(k)中所示的粘接图案P,将伸缩性布料彼此间进行贴合而形成布料的贴合结构,则在任意的粘接图案P中,都是将如上所述的粘接部3和非粘接部4在规定方向反复设置。
例如,在图3(d)的左侧的粘接图案P中,粘接部3的内侧的圆形的区域部分(图3(d)的以符号4表示的区域)成为形成为开口的非粘接部4。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借助一个粘接图案P将伸缩性布料彼此间进行贴合的布料的贴合结构进行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在粘接图案P中以将相同或不同种类的粘接图案并行多个的方式构成粘接图案P。
[粘接图案的变形例]
下面,对上述的粘接图案P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为了使贴合的伸缩性布料的粘接强度(剥离强度)提高,粘接图案P也可以在粘接图案P的端部具有端部固定扣E,或在粘接图案P的中途部具有固定扣图案M。
以下,对端部固定扣E及固定扣图案M进行具体的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形状不同的多个端部固定扣及固定 扣图案为例进行了列举,但是作为端部固定扣及固定扣图案,具有后述的相同的作用效果,方便起见将端部固定扣设为符号E、将固定扣图案设为符号M来进行说明。
另外,图4、图5中,作为具有端部固定扣E或固定扣图案M的粘接图案P,虽然例示出图3(a)中所示的之字状的例子,但是并不特别地限定为该形状,例如也可以将如图3的(a)到(k)中所示的各种粘接图案P与各种端部固定扣E或固定扣图案M进行组合。
粘接图案P能如下构成,即,在该粘接图案P的至少一端,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端部固定扣E。
即,端部固定扣E是形成粘接图案P的端部的部分,由粘接部13和非粘接部14构成(参照图4(a))。另外,端部固定扣E具有使借助粘接图案P粘接的布料彼此间固定以防止从粘接图案P的端部剥离的作用。
而且,虽然在图4(a)中,示出在粘接图案P的一端具有端部固定扣E的例子、和在两端具有端部固定扣E的例子,但是,就图4的(b)到(l)而言也一样,可以不仅仅在粘接图案P的一端具有端部固定扣E,还可以在两端具有端部固定扣E。
粘接部13是从上述的粘接图案P的粘接部3的一端延设的部分,是与该粘接部3相同地形成的粘接剂进行固化而将伸缩性布料彼此间进行粘接的部分。另一方面,非粘接部14是由于该粘接部13而在俯视时形成为开口的、不利用所述粘接剂将伸缩性布料彼此间进行粘接的规定区域的部分(图4(a)中为圆形区域部分)。由于该非粘接部14是没有涂布粘接剂的区域,所以成为即使在具有伸缩性的方向将伸缩性布料伸缩也不会受到由粘接剂造成的伸缩的妨碍的拉伸余量部分。
具体而言,当沿伸长布料的方向拉伸时,非接触部14由于非接触部14作为拉伸余量在具有伸缩性的方向上伸长并开口,因此不会受到由粘接剂造成的伸缩的妨碍。
端部固定扣E,如图4所示,可以作为例子举出各种端部固定扣。
图4的(a)到(i)中所示的端部固定扣E为环状的端部固定扣。
此处,所谓该环状指的是在俯视时将规定的区域包围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成为如图4(a)所示的圆形那样的形状(圆环状),也可以是三角形、四角形、 五角形等多角形的环状,还可以是椭圆形、半圆形。
另一方面,图4的(j)到(l)中所示的端部固定扣E为线状的端部固定扣。此处,所谓该线状指的是在俯视时由一根线或多根线的组合构成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例如图4(j)所示的从粘接图案P的粘接部3一端延设1根线状的粘接部13的形状,也可以是如图4(k)所示的倒T字形或如图4(l)中所示的十字形那样的多根线(图4(k)及(l)中为2根线)重合的形状。
而且,端部固定扣E如图4所示,能设于粘接图案P的一端或两端,能根据伸缩性布料的形状、布料特性、衣服等中的贴合部位、设计或功能、制造条件等适当地选定。
通过像这样在粘接图案P的端部设置端部固定扣E,即使沿伸缩性布料彼此间剥离的方向施加力也能防止从粘接图案P的端部的剥离。
另外,由于图4的(a)到(i)中所示的环状的端部固定扣E是在粘接部13所形成的环状内具有非接触部14的结构,所以能不损害伸缩性布料的伸缩性,且能减小粘接的剥离强度的各向异性,因而更优选作为粘接图案P的端部固定扣E。
另外,所述粘接图案P能构成为在该粘接图案P的延设方向转换的部分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固定扣图案M。
即,固定扣图案M是形成粘接图案P的中途部的部分,由粘接部23和非粘接部24构成(参照图5(a))。另外,固定扣图案M具有使借助粘接图案P粘接的布料彼此间固定以防止从粘接图案P转换方向的部分剥离的作用。
粘接部23是设于上述的粘接图案P的粘接部3的中途部的部分,是与该粘接部3相同地形成的粘接剂固化而将伸缩性布料彼此间粘接的部分。
另一方面,非粘接部24是由于该粘接部23而在俯视中形成为开口的、不利用所述粘接剂将伸缩性布料彼此间进行粘接的规定区域的部分(图5(a)中为四角形区域部分)。由于该非粘接部24是没有涂布粘接剂的区域,因此是即使在具有伸缩性的方向将伸缩性布料彼此间伸缩也不会受到由粘接剂造成的伸缩的妨碍的拉伸余量部分。
具体而言,当沿伸长布料的方向拉伸时,非接触部24由于非接触部24作为拉伸余量在具有伸缩性的方向伸长并开口,因此不会受到由粘接剂造成的伸缩的妨碍。
固定扣图案M如图5所示,作为例子可以举出各种固定扣图案。
图5的(a)到(c)中所示的固定扣图案M为环状的固定扣图案。
此处,所谓该环状指的是在俯视时将规定的区域包围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成为如图5(a)所示的四角形(菱形)那样的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等多角形的环状,还可以是椭圆形、半圆形。
另一方面,图5的(d)到(f)中所示的固定扣图案M为线状的固定扣图案。
此处,所谓该线状指的是在俯视时由一根线或多根线的组合构成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例如图5(f)所示的将1根线状的粘接部23夹设于粘接图案P的粘接部3间的形状,也可以是如图5(d)所示的半圆形或如图5(e)中所示的多根线(图5(e)中为2根线)重合的形状。
而且,固定扣图案M如图5所示,能设于粘接图案P的中途部,并能根据伸缩性布料的形状、布料特性、衣服等中的贴合部位、设计或功能、制造条件等适当地选定。
通过像这样在粘接图案P的中途部设置固定扣图案M,即使沿伸缩性布料彼此间剥离的方向施加力也能防止从粘接图案P的中途部的剥离。
另外,由于图5的(a)到(c)中所示的环状的固定扣图案M是在粘接部23所形成的环状内具有非接触部24的结构,因此能不损害伸缩性布料的伸缩性,且能减小粘接的剥离强度的各向异性,因而更优选作为粘接图案P的固定扣图案M。
而且,端部固定扣E及固定扣图案M能并用地设于前述的粘接图案P中,或仅设置某一方,你根据伸缩性布料的形状、布料特性、衣服等中的贴合的部位、设计或功能、制造条件等适当地组合。
[粘接图案在衣服中的应用例]
图6中,示意性地表示出将粘接图案P(之字状)在衣服(T恤)的前后身大片10的上部开口(袖筒)粘接了袖部11的端部的状态。
这样,在前后身大片10的袖筒等的开口,安装筒状的袖部11的端部时,需要圈状地涂布粘接剂进行粘接。
此种情况下,虽然在理论上优选使粘接图案P的两端完全一致地相连,然而在制造上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6的虚线圆圈所示,以使粘接图案P的 两端互搭(重合)的方式形成固定扣部。
通过像这样使粘接图案P的两端以规定尺寸量互搭(例如作为互搭尺寸,为10~20mm左右),就不会损害衣服(T恤)的肩部附近的伸缩性。
而且,所谓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粘接图案P的两端互搭,也包括如图6的以虚线圆圈表示那样,粘接图案P的两端具有规定的间隙并靠近而重合的情况、或粘接图案P的两端接触或交叉的情况等。
作为所述粘接剂,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可以举出热塑性树脂。
作为该热塑性树脂,例如优选使用聚氨酯系热熔树脂、聚酯系热熔树脂、聚酰胺系热熔树脂、EVA系热熔树脂、聚烯烃系热熔树脂、苯乙烯系弹性体树脂、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系热熔树脂、反应型热熔树脂等。
作为涂布(赋予)这些粘接剂的涂布(赋予)手段及粘接手段,只要是能以本实施方式或图中所示的粘接图案P向伸缩性布料彼此间的至少一方涂布(赋予)粘接剂而将伸缩性布料彼此间进行粘接的手段,就不特别限定,能使用公知的手段。
例如,作为涂布(赋予)手段,是可将如上所述的热塑性树脂以规定的粘接图案P向伸缩性布料1或伸缩性布料2的至少一方的粘接面涂布(赋予)的手段。
另外,作为粘接手段,是通过将夹设于伸缩性布料彼此间的热塑性树脂从布料的外侧加热及加压而熔融来使之液状化,并通过将其冷却固化而将伸缩性布料彼此间进行接合的手段。
而且,粘接手段并非必须是加热及加压,也可以仅利用加压来粘接。例如,在使用了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在涂布后立即粘接时,仅需要加压,不需要加热。另外,粘接手段也可以仅利用加热来粘接。
作为涂布(赋予)手段,例如,可以举出喷嘴涂布手段、树脂滴下手段、借助热转印辊等的树脂热转印手段、毛刷等。
作为粘接手段,例如可以举出热压机、熨斗等。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料的贴合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布料的贴合方法是将成为伸缩性布料彼此的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借助由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图案P进行贴合的布料的贴合方法。
布料的贴合方法包括:向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至少一方的伸缩性 布料上以所述粘接图案P涂布(赋予)粘接剂的涂布(赋予)工序(参照图1(a))和将所述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借助所述粘接图案P进行贴合而粘接的工序(参照图1(b))。
所述粘接图案P如图1所示,由粘接部3和非粘接部4构成,所述粘接部3是通过将所述粘接剂以规定形状(图1中为之字状)形成而将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连续地粘接的粘接部,所述非粘接部4是由于该粘接部3而在俯视时形成为开口的、不利用所述粘接剂将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进行粘接的非粘接部,所述粘接部3和所述非粘接部4在规定方向(图1中是以箭头表示的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具有伸缩性的方向)上被反复设置。
所述涂布(赋予)工序中,使用如上所述的涂布(赋予)手段,将如上所述的热塑性树脂以规定的粘接图案P向伸缩性布料1或伸缩性布料2的至少一方的粘接面涂布(赋予)。
该规定的粘接图案P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如前所述的各种端部固定扣E或固定扣图案M。
所述粘接工序中,使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的各粘接面1a、2a彼此对齐而在伸缩性布料1与伸缩性布料2之间夹设规定的粘接图案P的热塑性树脂,载置于粘接手段(例如热压机)上,通过利用该粘接手段将夹设于伸缩性布料1与伸缩性布料2之间的热塑性树脂从布料的外侧加热加压而熔融来使热塑性树脂热熔融,其后,通过将其冷却固化而将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紧贴。
作为应用上述布料的贴合方法的例子,在衣服的制造工序中,可以举出将由伸缩性布料制成的衣服的表面布料与由伸缩性布料制成的衣服的衬里布料借助粘接剂进行贴合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在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贴合的情况下,能确保粘接强度,并且能不损害伸缩性材料彼此的粘接部位的伸缩性而进行粘接。
根据本发明,通过改变夹设于伸缩性材料彼此间的粘接图案的形状能控制伸缩性材料彼此的拉伸力和拉伸性。
进而,能控制具有该伸缩性布料彼此的衣服的拉伸力和拉伸性。
如本发明那样,通过粘接图案在该粘接图案的至少一端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端部固定扣,即使沿伸缩性布料彼此间剥离的方向施加力也能防止从 粘接图案的端部的剥离。
如本发明那样,通过粘接图案在该粘接图案的延设方向转换的部分具有包含环状或线状的形状的固定扣图案,即使沿伸缩性布料彼此剥离的方向施加力也能防止从粘接图案P的方向转换的部分的剥离。
另外,在具有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的衣服中,通过根据衣服的穿着部位改变粘接图案的形状,就能控制衣服的拉伸力和拉伸性。
另外,如前所述,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点粘接中,由于具有间隙,因此防水性或保温性、粘接强度差。与此相对,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中,由于是不具有间隙的连续地粘接的贴合结构,因此与现有的点粘接相比防水性、保温性优异,并且不会损害伸缩性材料的伸缩性,粘接强度优异。
即,应用了本发明的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的衣服中,与现有的应用了点粘接的衣服相比变为防水性、保温性更加优异的衣服。具体而言,将布料彼此利用缝制加以缝合的衣服,其针孔成为泄漏水分或空气的原因,利用点粘接贴合而成的衣服的点间的间隙成为泄漏水分或空气的原因。
与此相对,如本发明那样,将布料彼此间通过规定的粘接图案没有间隙地连续地粘接的衣服中,能抑制此种泄漏。作为想要防止此种泄漏的衣服的例子,可以举出具备腋下吸汗垫的衣服、失禁用内裤等,本发明是适用于这些衣服的材料。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适用于具有伸缩性材料(坯料)的贴合结构的全部衣服中。作为本发明的适用领域,例如可以举出普通的衬衫或运动衫类的贴身衣服、男士内裤或女士内裤等内裤、此外还有裤子等各种衣服。
符号说明
1     伸缩性布料
2     伸缩性布料
3     粘接部
4     非粘接部
10    布料的贴合结构
P     粘接图案。

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具有该结构的衣服及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具有该结构的衣服及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具有该结构的衣服及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具有该结构的衣服及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伸缩性材料的贴合结构、具有该结构的衣服及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伸缩性材料的贴合技术,其在将伸缩性材料彼此间借助粘接剂进行贴合的情况下,能在确保粘接强度的同时,不妨碍布料所具有的伸缩性地进行贴合。本发明是将成为伸缩性材料彼此的伸缩性布料(1)及伸缩性布料(2)借助由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图案(P)进行贴合的布料的贴合结构(10),所述粘接图案(P)由粘接部(3)和非粘接部(4)构成,所述粘接部(3)是通过将所述粘接剂以规定形状形成而将所述伸缩性布料(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层状产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