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098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73247.8

申请日:

2008.10.28

公开号:

CN101672007A

公开日:

2010.03.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081028授权公告日:20110817终止日期:201310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081028|||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E01D19/02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大宇建设

发明人:

金性云; 金荣晋; 金泰勋; 朴世镇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08.9.12 KR 10-2008-009014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建秋;王凤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预制部件制作步骤,模具设置步骤,预制部件设置步骤,铺设钢筋的铺设步骤,浇注混凝土的浇注步骤,以及具体墩组装步骤。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通过包括纵向套管、纵向预应力筋和固定件或者U型套管的固定部和上面的剪力部一体化砌成的预制部件设置在地下,然后在其侧面现场浇注剩余的基础部,使得能够与预制部件连接,从而相对减少了基础部的施工时间并且提高了可施工性;并且通过在基础部采用预制部件,相比现场浇注,能够提高质量及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
预制部件制作步骤,其中,在所述预制部件的上面形成凸起的剪力部,且将该预制部件形成为圆柱型或者六面体型;
将扩大基础施工于桩上或者直接在岩盘上,并在桩或者岩盘上设置模具的模具设置步骤;
在所述模具的中心设置所述预制部件的预制部件设置步骤;
在所述模具内铺设钢筋的铺设步骤;
完成设置后,在所述模具内浇注混凝土的浇注步骤;以及
完成养护后,在基础部上面利用所述预制部件的剪力部依次组装具体墩,以完成墩的组装的具体墩组装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浇注混凝土以制作所述预制部件时,将多个钢筋以多端铺设,在各钢筋的两端接合管接头,并且使得所述管接头向侧面露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浇注混凝土以制作所述预制部件时,将多个钢筋以多端铺设,并且各钢筋的两端向侧面露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浇注混凝土以制作所述预制部件时,将多个钢管或者PVC管横向设置后,使得各钢管或者PVC管的两端向侧面路露出。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铺设步骤中,在所述预制部件的管接头内插入加强钢筋,并且铺设基础用钢筋,使得其与所述加强钢筋交叉。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铺设步骤中,将所述预制部件的钢筋和加强钢筋重叠连接,并且铺设基础用钢筋,使得其与所述加强钢筋交叉。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铺设步骤中,在所述预制部件的钢管或者PVC管内插入加强钢筋,并且铺设基础用钢筋,使得其与所述基础用钢筋交叉。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钢管或者PVC管内插入所述加强钢筋后,在所述钢管或PVC管内填充灰浆,以固定所述加强钢筋。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部件还具有:用于拉紧所述具体墩的纵向套管,延长至与墩长度相同的并且插入在所述纵向套管内的纵向预应力筋,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纵向预应力筋的固定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部件还具有用于拉紧所述具体墩的U型套管。

11、
  一种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
预制部件制作步骤,其中,通过浇注混凝土以制作预制部件,在该预制部件上面形成凸起的剪力部,并且所述预制部件形成为圆柱型或者六面体型,并且在设置多个横向套管后,使得各横向套管的两端向侧面露出;
将扩大基础施工于桩上或者直接在岩盘上,并在桩或者岩盘上设置模具的模具设置步骤;
在所述模具的中心设置所述预制部件的预制部件设置步骤;
设置加强套管,使得其与所述预制部件的横向套管对应,并铺设基础用钢筋,使得其与所述加强套管交叉的铺设步骤;
完成铺设后,在所述模具内浇注混凝土的浇注步骤;
完成养护后,在所述横向套管和所述加强套管内插入横向预应力筋,并进行拉紧从而导入横向拉力的拉紧步骤;以及
在基础部上面利用所述预制部件的剪力部依次组装具体墩,以完成墩的组装的具体墩组装步骤。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紧步骤为将所述横向预应力筋拉紧后在所述横向套管和加强套管内填充灰浆。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部件还具有用于拉紧所述具体墩的纵向套管,延长至与墩长度相同的并且插入在所述纵向套管内的纵向预应力筋,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纵向预应力筋的固定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部件还具有用于拉紧所述具体墩的U型套管。

说明书

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将固定部和剪力部一体化形成的预制部件设置在地下,然后在其侧面浇注剩余的基础部,从而使得能够与预制部件连接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现场进行混凝土浇注的桥梁施工,因其施工时间长、引发环境问题和民众抱怨问题等原因,近来大量减少了这种施工方法。取而代之,较多地使用预制的砌块在现场进行组装的快速施工方法。
上述的快速施工方法逐渐变为缩短整体的桥梁施工时间并且使环境问题和民众抱怨问题最小化的方案,并且这种快速施工方法需要使用大型的装备,因此有助于建设环境的机械化。
在组装这种砌块时,为了使砌块之间的不连续面能够可靠连接,设置剪力键以发挥基于机械连接的抗剪强度。若为预制混凝土砌块,则在制作砌块时在砌块的一侧以凸起部形状形成这种剪力键。但是在,对于砌块的一侧以凸起部形状形成的剪力键来说,在脱掉模具时,会因不小心而容易引起剪力键的折断。特别是剪力键的规格越小、其凸起的长度越大时,在砌块制作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剪力键折断的现象。不仅如此,若在模具内形成的剪力键的部分不能充分地填充混凝土,则在脱模时,常常不能形成具有所需形状的剪力键。
一方面,在相邻的砌块上连续设置预应力筋时,在砌块之间的不连续面上有可能产生漏水现象。在预应力筋的设置步骤中,在砌块之间的不连续面,(即在砌块的接合面)产生的漏水会引发预应力筋的腐蚀,这将导致预应力筋损伤,从而对整体结构物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引发结构物的崩溃等。而且,在连续地组装砌块时,需要采用额外的特殊措施,以防止连续设置于砌块上的预应力筋的腐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登记号为10-0738999(具有利用钢材导管的组装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砌块及其连接组装结构)的专利。
如图1所示,在具有利用上述的钢材导管的组装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砌块10(以下简称为“砌块”)内,朝砌块10的组装方向,以贯通的状态,埋入了用于剪力连接的钢材导管。所述钢材导管包括用于支撑钢线的圆筒形钢管,用于导入拉力的预应力筋以贯通所述钢材导管20的状态设置在砌块10内。
如图所示,所述钢材导管20的下端部对应于所述砌块10的下面,但是不向外部凸起;所述钢材导管20的上端部位于砌块10的上面,并且向外部凸起。如下面所述,在组装砌块10时,将所述向外部凸起的钢材导管20的上端部插入于相邻砌块10内埋设的钢材导管20的下端部。在相邻砌块10之间,为了简化所述钢材导管20的插入,所述钢材导管20的下端部包括直径被扩大的扩管部21,并且对应于这种扩管部21的形成,在所述钢材导管20的上端部形成有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缩管部23。
但是,在将应用于墩的砌块和墩基础进行连接时,在墩基础部上需要额外形成能够与砌块连接的剪力部。由于墩基础部需要在现场进行浇注,因此难以形成剪力部,并且因此会相应地延长施工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了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通过包括纵向套管、纵向预应力筋和固定件或者U型套管的固定部和上面的剪力部一体化砌成的预制部件设置在地下,然后在其侧面现场浇注剩余的基础部,使得能够与预制部件连接,从而相对减少了基础部的施工时间并且提高了可施工性。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基础部采用预制部件,与现场浇注的方法相比,能够提高质量及性能,并且能够改善在现场浇注时产生的基础部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特征为:墩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包括:预制部件制作步骤,在预制部件的上面形成凸起的剪力部,并将该预制部件形成为圆柱型或者六面体型;将扩大基础施工于桩上或者直接在岩盘上时,在桩或者岩盘上设置模具的模具设置步骤;在所述模具的中心设置所述预制部件的预制部件设置步骤;在所述模具内铺设钢筋的铺设步骤;完成铺设后,在所述模具内浇注混凝土的浇注步骤;以及完成养护后,在基础部上面利用所述预制部件的剪力部依次组装具体墩以完成墩的组装的具体墩组装步骤。
其中,浇注混凝土制作所述预制部件时,将多个钢筋以多端铺设,在各钢筋的两端接合管接头,并且使得所述管接头向侧面露出。
其中,浇注混凝土制作所述预制部件时,将多个钢筋以多端铺设,并且各钢筋的两端向侧面露出。
其中,浇注混凝土制作所述预制部件时,将多个钢管或者PVC管横向设置。
其中,在所述铺设步骤中,在所述预制部件的管接头内插入加强钢筋,并且铺设基础用钢筋,使得其与所述加强钢筋交叉。
其中,在所述铺设步骤中,将所述预制部件的钢筋和加强钢筋重叠连接,并且铺设基础用钢筋,使得其与所述加强钢筋交叉。
其中,在所述铺设步骤中,在所述预制部件的钢管或者PVC管内插入加强钢筋,并且铺设基础用钢筋,使得其与所述基础用钢筋交叉。
其中,在所述钢管或者PVC管内插入所述加强钢筋后,在所述钢管或PVC管内填充灰浆以固定所述加强钢筋。
其中,所述预制部件还具有:用于拉紧所述具体墩的纵向套管,延长至与墩长度相同的并且插入在所述纵向套管内的纵向预应力筋,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纵向预应力筋的固定件。
其中,所述预制部件还具有用于拉紧所述具体墩的U型套管。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通过浇注混凝土制作预制部件时,在上面形成凸起的剪力部,并且形成圆柱型或者六面体型,并且设置多个横向套管后,使得各横向套管的两端向侧面露出的预制部件制作步骤;将扩大基础施工于桩上或者直接在岩盘上时,在桩或者岩盘上设置模具的模具设置步骤;在所述模具的中心设置所述预制部件的预制部件设置步骤;设置加强套管,使得其与所述预制部件的横向套管对应,并铺设基础用钢筋的铺设步骤;完成铺设后,在所述模具内浇注混凝土的浇注步骤;完成养护后,在所述横向套管和所述加强套管内插入横向预应力筋,并进行拉紧从而导入横向拉力的拉紧步骤;以及在基础部上面利用所述预制部件的剪力部依次组装具体墩,以完成墩的组装的具体墩组装步骤。
其中,所述拉紧步骤为将所述横向预应力筋拉紧后在所述横向套管和加强套管内填充灰浆。
其中,所述预制部件还具有用于拉紧所述具体墩的纵向套管,延长至与墩长度相同的并且插入在所述纵向套管内的纵向预应力筋,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纵向预应力筋的固定件。
其中,所述预制部件还具有用于拉紧所述具体墩的U型套管。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通过包括纵向套管、纵向预应力筋和固定件或者U型套管的固定部和上面的剪力部一体化砌成的预制部件设置在地下,然后在其侧面现场浇注剩余的基础部,使得能够与预制部件连接,从而相对减少了基础部的施工时间并且提高了可施工性。
另外,本发明通过在基础部采用预制部件,与现场浇注的方法相比,能够提高质量及性能。并且能够改善在现场浇注时产生的基础部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利用钢材导管的组装结构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制作的预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U型套管的图2的A-A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示意步骤图;
图6a至图6g为分阶段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制作的预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B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U型套管的图7的B-B截面图;
图10a至图10g为分阶段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制作的预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C-C截面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采用U型套管的图11的C-C截面图;
图14a至图14g为分阶段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制作的预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D-D截面图;
图1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采用U型套管的图15的D-D截面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示意步骤图;
图19a至图19h为分阶段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纵向套管            102:纵向预应力筋
103:固定件              104:模具
105:加强钢筋            106:钢筋
110,120,130,140:预制部件
111,121,131,141:剪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若与公知的功能或者结构相关的具体说明对本发明的宗旨产生不必要的混淆时,其详细说明将会省略。并且,后述的用语为考虑到在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用语,这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者习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其定义应基于本说明书全部内容进行的定义。
第一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制作的预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截面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U型套管的图2的A-A截面图。
如图2至图4所示,通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在通过浇注混凝土制作预制部件110时,在其上面形成有凸起的剪力部111,并且形成为圆柱型或者六面体型,将多个钢筋112横向铺设,各钢筋112的两端接合管接头113,并且管接头113向侧面露出。
此外,预制部件110还包括:用于拉紧具体墩(未图示)的纵向套管101,延长至墩基础长度相同的并且插入在纵向套管101内的预应力筋102和用于固定纵向预应力筋102的固定件103。另外,如图4所示,预制部件110还可以仅具备用于拉紧具体墩(未图示)的U型套管109。
其中,设置钢筋112时,不会对管接头113的设置产生干扰,并且纵向套管101和纵向预应力筋102和固定件103之间也没有干扰。另外,在预制部件110中还可以将钢筋纵向铺设。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示意步骤图,图6a至图6g为分阶段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首先,如上所述,在工厂制作预制部件110,然后运送至施工场地,步骤S110。
然后,如图6b所示,在桩上施工扩大基础,并且在桩上通过使用基于合板的传统的隔板或者欧板(Euro-forms)等改良的隔板组装模具104。另一方面,图6c所示,在岩盘上直接施工扩大基础时,在岩盘上通过使用基于合板的传统的隔板或者欧板等改良的隔板组装模具104。
然后,如图6d所示,在完成组装的模具104内的中心通过利用起重机等举起设备设置预制部件110,步骤S130。
完成预制部件110的设置后,如图6e所示,在预制部件110的管接头113中插入加强钢筋105,并且铺设基础用钢筋106,使得与加强钢筋105交叉。
然后,如图6f所示,模具104内浇注混凝土,并进行养护,步骤S150。
完成养护后,如图6g所示,在基础部上面,利用预制部件110的剪力部111,依次将砌成的具体墩1进行组装并完成墩,步骤S160。
另一方面,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中,设置预制部件110后,可以铺设钢筋,然后设置模具104。
第二实施方式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制作的预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B-B截面图,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U型套管的图7的B-B截面图。
如图7至图9所示,通过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在通过浇注混凝土制作预制部件120时,在其上面形成有凸起的剪力部121,并且形成为圆柱型或者六面体型,将多个钢筋122多端横向铺设,各钢筋122的两端向侧面露出。
此时,预制部件120还包括:用于拉紧具体墩(未图示)的纵向套管101,延长至墩基础长度相同的并且插入在纵向套管101内的预应力筋102和用于固定纵向预应力筋102的固定件103。另外,如图9所示,预制部件120还可以仅具备用于拉紧具体墩(未图示)的U型套管109。
其中,在设置钢筋122时,带有设定的间隙,使得其与纵向套管101和纵向预应力筋102和固定件103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另外,在预制部件120中还可以将钢筋纵向铺设。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图10a至图10g为分阶段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步骤图则参照第一实施方式并进行说明。
首先,如上所述,在工厂制作预制部件120,然后运送至施工场地,步骤S110。
然后,如图10b所示,在桩上施工扩大基础,并且在桩上通过使用基于合板的传统的隔板或者欧板等改良的隔板组装模具104。另一方面,如图10c所示,在岩盘上直接施工扩大基础时,在岩盘上通过使用基于合板的传统的隔板或者欧板等改良的隔板组装模具104。
然后,如图10d所示,在完成组装的模具104内的中心,通过利用起重机等举起设备设置预制部件120,步骤S130。
在完成预制部件120的设置后,如图10e所示,将预制部件120的钢筋122和加强钢筋105重叠连接,并且使得与加强钢筋105交叉。
然后,如图10f所示,模具104内浇注混凝土,并进行养护,步骤S150。
完成养护后,如图10g所示,在基础部上面,利用预制部件120的剪力部121,依次将砌成的具体墩1进行组装并完成墩,步骤S160。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中,设置预制部件120后,可以铺设钢筋,然后设置模具104。
第三实施方式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制作的预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C-C截面图,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采用U型套管的图11的C-C截面图。
如图11至图13所示,通过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在通过浇注混凝土制作预制部件130时,在其上面形成有凸起的剪力部131,并且形成为圆柱型或者六面体型,横向设置多个钢管或PVC管132后,使得各钢管或PVC管132的两端向侧面露出。
此时,预制部件130还包括:用于拉紧具体墩(未图示)的纵向套管101,延长至墩基础长度相同的并且插入在纵向套管101内的预应力筋102和用于固定纵向预应力筋102的固定件103。另外,预制部件130还可以仅具备用于拉紧具体墩(未图示)的U型套管109。
其中,铺设钢管或PVC管132时,对纵向套管101,纵向预应力筋102以及固定件103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另外,在预制部件130中还可以将钢筋纵向铺设。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图14a至图14g为分阶段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步骤图则参照第一实施方式并进行说明。
首先,如上所述,在工厂制作预制部件130,然后运送至施工场地,步骤S110。
然后,如图14b所示,在桩上施工扩大基础或者直接在岩盘上施工时,在桩或者岩盘上通过使用基于合板的传统的隔板或者欧板等改良的隔板组装模具104,步骤S120。
另一方面,如图14c所示,岩盘上直接施工扩大基础时,在岩盘上通过使用基于合板的传统的隔板或者欧板等改良的隔板组装模具104。
然后,如图14d所示,在完成组装的模具104内的中心,通过利用起重机等举起设备设置预制部件130,步骤S130。
在完成预制部件130的设置后,如图14e所示,在预制部件130的钢管或者PVC管132内插入加强钢筋105,并且铺设基础用钢筋106时,使其与加强钢筋105交叉。此时钢管或者PVC管内插入加强钢筋105后,在钢管132或者PVC管内填充灰浆,以固定加强钢筋105。
然后,如图14f所示,模具104内浇注混凝土,并进行养护,步骤S 150。
完成养护后,如图14g所示,在基础部上面,利用预制部件130的剪力部131,依次将砌成的具体墩1进行组装并完成墩,步骤S160。
另一方面,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中,设置预制部件130后,可以铺设钢筋,然后设置模具104。
第四实施方式
图1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制作的预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D-D截面图,图1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采用U型套管的图15的D-D截面图。
如图15至图17所示,通过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在通过浇注混凝土制作预制部件140时,在其上面形成有凸起的剪力部141,并且形成为圆柱型或者六面体型,设置多个横向套管142后,使得各横向套管142的两端向侧面露出。
此时,预制部件140还包括:用于拉紧具体墩(未图示)的纵向套管101,延长至墩基础长度相同的并且插入在纵向套管101内的预应力筋102和用于固定纵向预应力筋102的固定件103。另外,如图17所示,预制部件140还可以仅具备用于拉紧具体墩(未图示)的U型套管109。
其中,设置横向套管142时,使其与纵向套管101和纵向预应力筋102和固定件103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另外,在预制部件140中还可以将钢筋纵向铺设。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图1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示意步骤图,图19a至图19h为分阶段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首先,如上所述,在工厂制作预制部件140,然后运送至施工场地,步骤S210。
然后,如图19b所示,在桩上施工扩大基础,并且在桩上通过使用基于合板的传统的隔板或者欧板等改良的隔板组装模具104,步骤S220。另一方面,如图19c所示,岩盘上直接施工扩大基础时,在岩盘上通过使用基于合板的传统的隔板或者欧板等改良的隔板组装模具104。
然后,如图19d所示,在完成组装的模具104内的中心通过利用起重机等举起设备设置预制部件140,步骤S230。
在完成预制部件140的设置后,如图19e所示,在预制部件140的横向套管142上对应设置加强套管107,并且铺设基础用钢筋106,使得与加强套管107交叉。
然后,如图19f所示,模具104内浇注混凝土,并进行养护,步骤S250。
完成养护后,如图19g所示,在横向套管142和加强套管107内插入横向预应力筋108后,并进行拉紧以导入横向拉力,步骤S260。
导入拉力后,如图19h所示,在基础部上面,利用预制部件140的剪力部141,依次将砌成的具体墩1进行组装并完成墩,步骤S270。
另一方面,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中,设置预制部件140后,可以铺设钢筋,然后设置模具104。
另外,在本发明中,将包括纵向套管和纵向预应力筋和固定件或者包括U型套管的固件部以及剪力部一体化制作,并且相应的将管接头或者钢筋或者钢管/PVC管或者横向套管一体化制作后,设置预制部件,然后在其侧面现场浇注剩余的基础部,使得能够与预制部件连接,从而相对减少了基础部的施工时间并且提高了可施工性。
本发明可以采取或变化成多种形态,所述发明的详细说明书说明了其特殊的实施例。但是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限定在详细说明中提及的特殊的实施例,而是包含权利要求书的请求范围所限定,并且包含本发明的宗旨范围内的所有变形物和代替物。

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pdf(4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预制部件制作步骤,模具设置步骤,预制部件设置步骤,铺设钢筋的铺设步骤,浇注混凝土的浇注步骤,以及具体墩组装步骤。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预制桥梁用基础部的施工方法,通过包括纵向套管、纵向预应力筋和固定件或者U型套管的固定部和上面的剪力部一体化砌成的预制部件设置在地下,然后在其侧面现场浇注剩余的基础部,使得能够与预制部件连接,从而相对减少了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