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金属栅的隐
形眼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隐形眼镜自1950年代以来即作为改善视力的商品。目前市面已有各种材
料制成的隐形眼镜,且数百万人以配戴隐形眼镜为主要的视力矫正方式。另外,
目前已揭露作为各种用途的选择性遮挡特定波长光线的隐形眼镜,包括遮挡蓝
光波长以预防或减缓白内障形成。亦有揭露经染色以改良处理或提供妆饰效果
的隐形眼镜。亦有揭露光致变色隐形眼镜以用于降低眩光及明亮日光中的光强
度。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1202781揭示一种显示降低室内眩光的隐形眼镜,
该隐形眼镜包含一中央环状区域,其以镜片几何中心为圆心且具有直径为约1
至约9mm,以及一周围区,其中该中央环状区域在体温下,于420-700nm范
围中具有穿透百分率介于约70至约90%之间。然而,该专利前案是通过不同
染料添加浓度达到不同光谱的吸收效果,该专利前案并非反射眩光,因此会吸
收光而产生热能。
因此,便有需要提供一种隐形眼镜,能够解决前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金属栅的隐型眼镜及其制造方法。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隐形眼镜,包含:一光学本体;以及一
金属栅,配置于该光学本体内,并包含多个金属薄膜线,该些金属薄膜线彼此
平行,其中该些金属薄膜线定义一栅表面,用以反射与该栅表面平行的极化状
态的光,并用以穿透与该栅表面垂直的极化状态的光。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隐形眼镜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形成一第一本体;
将一金属栅配置于该第一本体上;以及
将一第二本体覆盖该金属栅及该第一本体;
其中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组合成一光学本体,该金属栅配置于该光学
本体内,该金属栅包含多个金属薄膜线,该些金属薄膜线彼此平行,该些金属
薄膜线定义一栅表面,用以反射与该栅表面平行的极化状态的光,并用以穿透
与该栅表面垂直的极化状态的光。
本发明的隐型眼镜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其具有金属栅的结构
设计,即可达到反射偏光效果,并无大量化学成分对人体造成损害。除了可以
反射炫光,且具有一定透光性。金属栅的结构可为夹层,以防止配戴时手触及
该金属栅,受水或油渍填入将影响其性能。本发明的特色为:1.具有反射式偏
光效果,降低太阳光对眼球的伤害。2.增加使用者美观,不须额外配戴眼镜。
3.反射式偏光效果可减少吸收光源所产生的热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隐形眼镜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隐形眼镜的前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隐形眼镜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其显示反射水平
极化光并穿透垂直极化光;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隐形眼镜的剖视示意图,其显示该隐形眼镜用
以配戴于一眼球上;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隐形眼镜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6及图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隐形眼镜制造方法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隐形眼镜
102眼球
110光学本体
111第一本体
112第二本体
113凹表面
114凸表面
115下半部
116上半部
120金属栅
121金属薄膜线
122栅表面
130非极化光
132水平极化光
134垂直极化光
H高度
S100~S120步骤
W1~W3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特点能更明显易懂,兹配合附图将本发明
相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隐形眼镜的剖视示意图,且图2为本发明的一
实施例的隐形眼镜的前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及图2,该隐形眼镜100包含一
光学本体110及一金属栅120。该金属栅120配置于该光学本体110内,并包
含多个金属薄膜线121,该些金属薄膜线121彼此平行。请参考图3,该些金
属薄膜线121定义一栅表面122,当一非极化光130入射该栅表面122时,该
栅表面122用以反射与该栅表面122平行的极化状态的光(亦即水平极化光
132:spolarization),并用以穿透与该栅表面122垂直的极化状态的光(亦即垂
直极化光134:ppolarization)。
请再参考图1,该光学本体110包含一第一本体111及一第二本体112,
该金属栅120配置于该第一本体111上,且该第二本体112覆盖该金属栅120
及该第一本体111。该些金属薄膜线121的宽度W1可为100~200nm,可有效
反射与该栅表面122平行的极化状态的光(其波长为400~700nm)。该些金属薄
膜线121可为银所制。该光学本体110可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透气性半硬镜片(RGP)、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硅水胶(SiliconHydrogel)
等所制。
详言之,该第一本体111包含多个条状凹表面113及多个条状凸表面114,
该条状凹表面113及该条状凸表面114依序排列,该些金属薄膜线配置于该些
条状凸表面114上,且该第二本体112覆盖该些金属薄膜线121及该些条状凹
表面113。凹凸结构加上双层结构(内层介电材料及外层金属材料)可使垂直极
化光穿透率提升,同时对水平极化光的阻挡效果也会提升,特别是该些条状凸
表面114的高度H为100~300nm时,可有最佳的效果。该些条状凸表面114
的宽度W2可为100~200nm,且该些条状凹表面113的宽度可为100~200nm。
请参考图4,该隐形眼镜100用以配戴于一眼球102上,且该些金属薄膜
线121大体上沿水平方向彼此平行。该光学本体110包含一上半部116及一下
半部115,该下半部115的重量大于该上半部116的重量,使该光学本体110
具有不对称的结构设计。例如,藉由设计该下半部115的厚度大于该上半部
116的厚度,使该下半部115的重量大于该上半部116的重量。由于该光学本
体110具有不对称的结构设计,因此配戴后可利用重力与重量平衡而自动转至
配合眼球102的正确方向。再者,该光学本体110的不对称结构在光学上恰可
配合眼球102的不对称,做像差修正的优化。
本发明的隐型眼镜为一种新颖发明,其具有金属栅的结构设计,即可达到
反射偏光效果,并无大量化学成分对人体造成损害。除了可以反射炫光,且具
有一定透光性。金属栅的结构可为夹层,以防止配戴时手触及该金属栅,受水
或油渍填入将影响其性能。本发明的特色为:1.具有反射式偏光效果,降低太
阳光对眼球的伤害。2.增加使用者美观,不须额外配戴眼镜。3.反射式偏光效
果可减少吸收光源所产生的热能。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隐形眼镜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该挤型方法包含
下列步骤:
在步骤S100中,请参考图6,形成一第一本体111。举例,利用射出成
型工艺(射出成型模具的内表面具有多个条状凹表面及多个条状凸表面的微结
构,图未示),可将该第一本体111转印而形成有多个条状凹表面113及多个
条状凸表面114的微结构,该条状凹表面113及该条状凸表面114依序排列。
在步骤S110中,请参考图7,将一金属栅120配置于该第一本体111上。
举例,利用溅镀、微影及蚀刻工艺,将该金属栅120的多个金属薄膜线121
形成而配置于该些条状凸表面114上。
在步骤S120中,将一第二本体112覆盖该金属栅120及该第一本体111,
如图1所示。举例,利用另一射出成型工艺,将该第二本体112覆盖该金属栅
120的该些金属薄膜线121及该第一本体111的该些条状凹表面113。该第一
本体111及该第二本体112组合成一光学本体110,该金属栅120配置于该光
学本体110内,该金属栅120的该些金属薄膜线121彼此平行,该些金属薄膜
线121定义一栅表面,用以反射与该栅表面平行的极化状态的光,并用以穿透
与该栅表面垂直的极化状态的光。
另外,该射出成型工艺可包含成型修边及水化验质。成型修边在如10万
级等的高等洁净室内进行,使镜片边缘具高平滑度。再以脱模液使镜片水化后
自模子上脱落,最后进行镜片品质检验、镜片消毒及包装出货。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
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
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