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针棒偏心销用模具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纫机针棒偏心销
用模具。
背景技术
针棒偏心销是缝纫机上使用的重要配件,多由金属制成,要
求外观表面处理须良好,无裂缝、损坏、毛边、生锈及其他缺点,
通常采用模具压铸成型的方法制造成型。传统的压铸模具在进行
压铸时通常操作比较复杂,对工人操作技能要求高,压铸效率低,
压铸完成后不能一次性快速脱模,影响工作效率。
压铸模具使用时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使用模芯,即使用较便
宜的钢材制成模胚,在模胚内附加模芯,压铸时将热态金属注入
模芯。在压铸过程中,需要将热态金属注入压铸模具,造成压铸
模具的模腔温度高,压铸黑色金属时模腔温度可达1000℃以
上。这样高的使用温度会使模腔表面硬度和强度显著降低,在使
用中易发生打垛。而在对零件进行压铸时,模腔受力较大,易发
生变形损坏。为此.对热模具钢的基本使用性能要求是热塑变抗
力高,包括高温硬度和高温强度、高的热塑变抗力。
每次使热态金属成形后都要用水、油、空气等介质冷却模腔
的表面,因此.压铸模具的工作状态是反复受热和冷却,从而使
模腔表层金属产生反复的热胀冷缩,即反复承受拉压应力作用.其
结果引起模腔表面出现龟裂,称为热疲劳现象。由此,压铸模需
要具有高的热疲劳抗力。一般说来,影响钢的热疲劳抗力的因素
主要有钢的导热性和钢的临界点。钢的导热性高,可使模具表层
金属受热程度降低,从而减小钢的热疲劳倾向性。通常钢的临界
点越高.钢的热疲劳倾向性越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缝纫机针棒偏心销用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缝纫机针棒
偏心销用模具,包括动模和静模,所述动模包括动模固定板Ⅰ、
动模固定板Ⅰ的下方设有水平的固定板推板和动模固定板Ⅱ,固
定板推板位于动模固定板Ⅱ的四周,动模固定板Ⅰ和动模固定板
Ⅱ上开有同轴的纵向通孔Ⅰ,在纵向通孔Ⅰ内安装动模芯,动模
芯的顶部设有一圈凸缘,凸缘的外径大于动模固定板Ⅰ纵向通孔
Ⅰ的直径,安装时凸缘位于动模固定板Ⅰ的上方;
所述下模包括静模固定板Ⅰ,静模固定板Ⅰ的下方设有静模
固定板Ⅱ,静模固定板Ⅰ上开有纵向通孔Ⅱ,静模固定板Ⅱ上开
有开口向上的凹槽,在纵向通孔Ⅱ和凹槽内安装静模芯;
其中,所述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铍铜合金复合材料制成,所
述铍铜合金复合材料包括铍铜合金基体和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
体表面的陶瓷层。
本发明的缝纫机针棒偏心销用模具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由于动模芯的顶部设有一圈凸缘,并且该凸缘的外径大于动模固
定板Ⅰ纵向通孔Ⅰ的直径,压铸完成后固定板推板上移,推动动
模固定板Ⅰ上移,带动动模芯1上移,从而将动模芯和静模芯分
开,开模方便。并且动模芯和动模芯采用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和力
学性能的铍铜合金复合材料制成,模芯的强度和硬度高,耐磨性
和导热性好,抗疲劳,耐用。铍铜合金较高的硬度及优良的导热
性能,可使铍铜模芯在工作中具有较理想的抗高压金属液“冲刷”
模芯表面的能力。当模芯与金属液接触时,因铍铜合金优良的导
热性,可将热量迅速向后传递,经冷却水快速传热,故在接触区
域可形成激冷区,使与模芯相接触的金属液,在压射增压之前激
冷形成凝固结壳层。结壳层的出现有助于防止增压过程中金属液
渗入凸模模芯与压室的间隙内而产生“冲刷”作用,从而避免产
生磨损和咬合卡死。在生产实际中,模芯的失效通常是从表面开
始的,为了进一步增加模芯的力学性能如强度、耐磨性等性能和
抗腐蚀性,本发明对模芯进行表面改性强化,在铍铜合金基体的
表面通过激光扫描的方式涂覆有一层陶瓷层。采用激光熔覆的方
法冷却速度快,非平衡凝固,组织细小,铍铜合金基体变形小,
陶瓷涂层致密并与铍铜合金基体呈冶金结合的紧密结合状态,使
得本发明的陶瓷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而且由于模
芯的内部形状比较复杂,比较小的零件的模芯内部空间小,不适
合采用压力的方法或燃烧的方法进行陶瓷层的生成,而激光熔覆
的方法不受零件形状的限制,只要调整激光束使之能够扫描到所
需的部位即可进行熔覆。
作为优选,所述铍铜合金基体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
分:2.0-2.3%Be,0.35-0.65%Co,0.3-0.55%Si,2.4-3.5%Ni,
0.3-0.5%Mg,5-13%V3N,0.2-0.5%RE,余量为Cu。
本发明在合金牌号为C17200的铍铜合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
进,在合金内增加了2.4-3.5%的Ni元素,并适当提高了Be的含
量,加入Ni元素后,Ni与Be可以形成NiBe化合物。NiBe化合
物在Cu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因此在冷却过程中,
NiBe化合物从组织中的析出,随着Ni元素含量的增加,析出的
NiBe化合物数量增加,从而提高合金强化效果,提高合金硬度。
在铍铜合金的熔炼过程中,添加了稀土元素和适量的Mg元素,
具有净化晶界,提高导电性和细化晶粒的作用,稀土和Mg元素
结合具有优异的脱氧作用,又有聚杂作用,在铍铜合金熔炼时加
入可以聚集杂质,既有利于杂质的清除,又提高了材料的韧性。
稀土和Mg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物质密度较小,可作为浮渣清除。
添加了一定量的氮化钒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
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层为SiC/Si3N4复合陶瓷,该陶瓷层包括
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3.5-6.5%C,24-32%N,4-7.5%Cu,
6-10.5%Fe,2.3-3.5%Y,余量为Si。
SiC和Si3N4均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热
导率和热稳定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并且Si3N4具有优良
的抗热震性能。SiC/Si3N4复合陶瓷由于超细的SiC颗粒弥散在
Si3N4晶界或晶内,由弥散粒子SiC承受应力,产生微裂纹,阻止
位错运动或产生钉扎作用而增韧Si3N4,使SiC/Si3N4复合陶瓷具
有优良的韧性。同时,由于SiC与Si3N4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
分布于Si3N4晶粒内的SiC颗粒与Si3N4之间在烧结后存在残余应
力,在材料受载时产生晶内破坏,造成穿晶断裂,从而提高材料
强度。因此,SiC/Si3N4复合陶瓷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和高温性能,
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断裂韧性和拉伸强度。并且,由于Cu和
Fe的添加,降低了陶瓷层的显气孔率,增加了陶瓷层的体积密度,
从而增加了其导热性,及其强度、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在上述质
量百分比范围内,随着Cu和Fe质量的增加,陶瓷层的显气孔率
逐渐增加,体积密度逐渐增大,导热性也随之增加,并且具有较
好的强度、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因为部分Cu在高温作用下可以
渗入到铍铜合金基体中,Fe与铍铜合金基体中的Si具有较好的
结合力,所以Cu和Fe的添加使得陶瓷层与铍铜合金基体具有较
大的界面结合力。加入的Fe和Si3N4形成Fe-Si3N4相,适量的Fe
由于氮气中微量氧的存在首先氧化成为FeO而起催化作用,加速
了Si的氮化反应。但是过多的Fe会与Si生成Fe3Si、Fe5Si3及
FeS,而Fe3Si、Fe5Si3及FeSi在氮气的存在下均不能完全氮化生
成Fe-Si3N4,从而阻碍Si的氮化,导致陶瓷层性能的下降。
上述比例范围的元素制成的陶瓷层中,Si3N4多为等轴状的β
-Si3N4相。在SiC/Si3N4复合陶瓷烧结过程中,α-Si3N4溶解于Si
与氮气中微量氧形成的SiO2与燃烧助剂生成的液相中,然后析
出β-Si3N4相,SiC可以作为β-Si3N4析出时的形核剂,β-Si3N4
以SiC颗粒为核生长,形成SiC分布于β-Si3N4柱状晶内的微观
组织结构。当SiC较少时,SiC作为β-Si3N4析出、生长的形核,
促进β-Si3N4柱状晶生长;当SiC进一步增加时,由于形核增加,
β-Si3N4形成较细的均匀柱状晶,陶瓷层的强度和韧性大大增加;
SiC含量再增加时,部分SiC将分布在晶界,阻止晶粒长大,细
化组织结构,形成等轴晶,此时,陶瓷层的强度不再增强,韧性
有所下降。因此,为了得到力学性能较好地陶瓷层,必须控制陶
瓷层中SiC和Si3N4的比例,SiC和Si3N4的比例可通过控制陶瓷
层中Si和C的百分含量和比例来控制,所以将Si和C的百分比
含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层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具体
过程为,按比例称取Si粉、炭黑粉、Cu粉和Fe粉,并加入3-5%
的Y2O3粉,混匀,加入粘结剂,粘结剂为热固性树脂,均匀涂覆
于铍铜合金基体上,在氮气环境中进行激光扫描。
在氮气环境中进行激光扫描时,Si与炭黑反应生成SiC,Si
与氮气生成Si3N4,Y2O3作为助烧剂加入,可将低陶瓷的烧结温
度,加快烧结反应速度。本发明中的陶瓷层采用在铍铜合金基体
上原位合成的方法制成,相界面结合紧密,克服了传统直接加入
陶瓷颗粒的方法中陶瓷相与基体之间润湿性差的缺点,同时基体
与陶瓷相之间界面干净无污染,避免了陶瓷层在起增强作用的同
时产生裂纹,且生成的陶瓷层分布均匀。陶瓷层中均匀细小的陶
瓷相对细化基体组织、优化性能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熔覆时激光扫描功率为2.1-2.6kw,扫描
速度为220-260mm/min,光斑尺寸为6.5mm×4.5mm。
激光扫描功率、扫描速度、光斑尺寸是影响铍铜合金表层熔
覆的陶瓷层的质量的主要因素。激光扫描功率过大或者扫描速度
过小,会使涂层的粉体过度燃烧,烧损大,形成表面粗糙;扫描
功率过小或者扫描速度过大,则涂层不能完全熔化,熔深过小,
熔覆层与基材之间形成不了冶金结合,不能保证激光熔覆的结合
强度。在上述参数范围内,铍铜合金基体表面可以形成光滑、无
裂纹的陶瓷层,并且陶瓷层的成分均匀,陶瓷层与铍铜合金基体
的界面为冶金结合。
作为优选,激光扫描前,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进行预处理,
先用砂纸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铍铜合金基体表
面光滑,然后使用喷涂法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涂覆一层吸光涂料。
作为优选,所述吸光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40-50%TiO2,15-18%纳米Y2O3,15-20%纳米CeO2,余量为其它
助剂。选用在高功率和低功率下对激光吸收率效果均较好的TiO2
作为吸光涂层的骨架,配合使用纳米Y2O3作为增韧剂,纳米CeO2
为活性剂,其他助剂为分散剂、增稠剂等,使用常用的即可。该
涂层对激光的吸收率高,经试验可达到95%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还包括位于动模固定板Ⅰ上方的上顶板,
上顶板上与动模芯安装位置应的位置开有纵向通孔Ⅵ,用于浇注。
作为优选,所述动模固定板Ⅰ和静模固定板Ⅱ的边缘之间相
对设有纵向的支撑板。
作为优选,所述动模固定板Ⅱ的宽度小于动模固定板Ⅰ的宽
度,固定板推板设置在动模固定板Ⅱ的两侧,所述静模固定板Ⅰ
的宽度不大于动模固定板Ⅱ的宽度的宽度,所述固定板推板的下
方设有纵向的推杆,推杆向下穿过静模固定板Ⅱ的纵向通孔Ⅲ,
需要开模时,推杆上移,推动固定板推板上移。
作为优选,所述静模芯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匹配安装在静
模固定板Ⅱ的凹槽内。底座的直径大于静模芯的直径,使静模芯
安装使用时更加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还包括设置在动模固定板Ⅰ上的导柱套,
所述下模还包括设置在静模固定板Ⅰ两侧的导柱,导柱和导柱套
相匹配。压铸时导柱和导柱套在压铸时接触并套装在一起,从而
动模和静模正确对合。
作为优选,所述静模固定板Ⅱ的下方还设有两个相对的模脚,
两个模脚之间设有推杆固定板和推杆推板,推杆推板位于推杆固
定板下方,所述推杆穿过推杆固定板开的纵向通孔Ⅳ与推杆推板
接触,模脚的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开有供压铸机台顶杆进出的
纵向通孔Ⅴ。偏心销压铸完成后,压铸机台会伸出数根顶杆,从
底板上开的纵向通孔伸入,与推杆推板接触,推动推杆推板上移,
从而带动其上方的推杆、固定板推板上移,将动模芯和静模芯分
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模具可方便地将动模和静模分开,开模操作方便,
工作效率高,对工人操作技能要求低。
动模和静模采用性能优良的铍铜合金复合材料制成,在改进
的铍铜合金基体的表面激光涂覆有一层陶瓷层,具有较高的硬度、
强度、抗冲击性,抗化学腐蚀性能好,并且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
低热膨胀性,散热快,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不包括上顶板和动动模固定板Ⅰ的立体
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动模芯和静模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
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中的缝纫机针棒偏心销用模具,
包括动模和静模,动模包括动模固定板Ⅰ2、动模固定板Ⅰ2的下
方设有水平的固定板推板10和动模固定板Ⅱ3,固定板推板10
位于动模固定板Ⅱ3的四周,动模固定板Ⅰ2和动模固定板Ⅱ3上
开有同轴的纵向通孔Ⅰ,在纵向通孔Ⅰ内安装动模芯14,动模芯
14的顶部设有一圈凸缘15,凸缘15的外径大于动模固定板Ⅰ2
纵向通孔Ⅰ的直径,安装时凸缘15位于动模固定板Ⅰ2的上方;
下模包括静模固定板Ⅰ4,静模固定板Ⅰ4的下方设有静模固
定板Ⅱ5,静模固定板Ⅰ4上开有纵向通孔Ⅱ,静模固定板Ⅱ5上
开有开口向上的凹槽,在纵向通孔Ⅱ和凹槽内安装静模芯15;
上模还包括位于动模固定板Ⅰ上方的上顶板1,上顶板1上
与动模芯安装位置应的位置开有纵向通孔Ⅵ,用于浇注。
动模固定板Ⅰ和静模固定板Ⅱ5的边缘之间相对设有纵向的
支撑板11。
动模固定板Ⅱ3的宽度小于动模固定板Ⅰ2的宽度,固定板推
板10设置在动模固定板Ⅱ3的两侧,所述静模固定板Ⅰ4的宽度
不大于动模固定板Ⅱ3的宽度的宽度,所述固定板推板10的下方
设有纵向的推杆,推杆向下穿过静模固定板Ⅱ5的纵向通孔Ⅲ,
需要开模时,推杆上移,推动固定板推板上移。
静模芯15的底部设有底座17,底座17匹配安装在静模固定
板Ⅱ5的凹槽内。底座的直径大于静模芯的直径,使静模芯安装
使用时更加稳固。
上模还包括设置在动模固定板Ⅰ2上的导柱套,所述下模还
包括设置在静模固定板Ⅰ4两侧的导柱12,导柱12和导柱套相匹
配。
静模固定板Ⅱ5的下方还设有两个相对的模脚6,两个模脚6
之间设有推杆固定板7和推杆推板8,推杆推板8位于推杆固定
板7下方,所述推杆13穿过推杆固定板7开的纵向通孔Ⅳ与推杆
推板8接触,模脚6的下方设有底板9,底板9上开有供压铸机
台顶杆进出的纵向通孔Ⅴ。
动模芯14和静模芯15均由铍铜合金复合材料制成,铍铜合
金复合材料包括铍铜合金基体和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
陶瓷层。
铍铜合金基体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2.0-2.3%Be,
0.35-0.65%Co,0.3-0.55%Si,2.4-3.5%Ni,0.3-0.5%Mg,5-13%V3N,
0.2-0.5%RE,余量为Cu。
陶瓷层为SiC/Si3N4复合陶瓷,该陶瓷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
含量的组分:3.5-6.5%C,24-32%N,4-7.5%Cu,6-10.5%Fe,
2.3-3.5%Y,余量为Si。
陶瓷层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具体过程为,
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进行预处理,先用砂纸对铍铜合金基体
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铍铜合金基体表面光滑,然后使用喷涂法
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涂覆一层吸光涂料。吸光涂料包括以下质量
百分比的组分:40-50%TiO2,15-18%纳米Y2O3,15-20%纳米CeO2,
余量为其它助剂,其他助剂为分散剂、增稠剂等,使用常用的即
可。
按比例称取Si粉、炭黑粉、Cu粉和Fe粉,并加入3-5%的
Y2O3粉,混匀,加入热固性树脂作为粘结剂,均匀涂覆于铍铜合
金基体上,在氮气环境中进行激光扫描。
激光熔覆时激光扫描功率为2.1-2.6kw,扫描速度为
220-260mm/min,光斑尺寸为6.5mm×4.5mm。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动模芯和静模芯作进一步
解释。
实施例1
动模芯14和静模芯15均由铍铜合金复合材料制成,铍铜合
金复合材料包括铍铜合金基体和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
陶瓷层。
其中,铍铜合金基体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
2.0%Be,0.35%Co,0.3%Si,2.4%Ni,0.3%Mg,5%V3N,0.2%RE,
余量为Cu。
陶瓷层为SiC/Si3N4复合陶瓷,该陶瓷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
含量的组分:3.5%C,24%N,4%Cu,6%Fe,2.3%Y,余量为Si。
陶瓷层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具体过程为,
先用砂纸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铍铜合金基
体表面光滑,然后使用喷涂法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涂覆一层吸光
涂料。吸光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40%TiO2,18%纳
米Y2O3,20%纳米CeO2,余量为其它助剂,其他助剂为分散剂、
增稠剂等,使用常用的即可。
按上述质量比例称取Si粉、炭黑粉、Cu粉和Fe粉,并加入
3.0%的Y2O3粉,混匀,加入热固性树脂作为粘结剂,均匀涂覆
于铍铜合金基体上,在氮气环境中进行激光扫描。激光熔覆时激
光扫描功率为2.1kw,扫描速度为220mm/min,光斑尺寸为6.5mm
×4.5mm。
实施例2
动模芯14和静模芯15均由铍铜合金复合材料制成,铍铜合
金复合材料包括铍铜合金基体和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
陶瓷层。
其中,铍铜合金基体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
21%Be,04%Co,04%Si,28%Ni,04%Mg,7%V3N,03%RE,
余量为Cu。
陶瓷层为SiC/Si3N4复合陶瓷,该陶瓷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
含量的组分:4%C,26%N,5%Cu,7.5%Fe,2.5%Y,余量为Si。
陶瓷层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具体过程为,
先用砂纸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铍铜合金基
体表面光滑,然后使用喷涂法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涂覆一层吸光
涂料。吸光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45%TiO2,16%纳
米Y2O3,17%纳米CeO2,余量为其它助剂,其他助剂为分散剂、
增稠剂等,使用常用的即可。
按上述质量比例称取Si粉、炭黑粉、Cu粉和Fe粉,并加入
3.0-5.0%的Y2O3粉,混匀,加入热固性树脂作为粘结剂,均匀涂
覆于铍铜合金基体上,在氮气环境中进行激光扫描。激光熔覆时
激光扫描功率为2.3kw,扫描速度为250mm/min,光斑尺寸为
6.5mm×4.5mm。
实施例3
动模芯14和静模芯15均由铍铜合金复合材料制成,铍铜合
金复合材料包括铍铜合金基体和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
陶瓷层。
其中,铍铜合金基体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
2.2%Be,0.5%Co,0.5%Si,3.0%Ni,0.4%Mg,10%V3N,0.4%RE,
余量为Cu。
陶瓷层为SiC/Si3N4复合陶瓷,该陶瓷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
含量的组分:5.5%C,30%N,6%Cu,9%Fe,3.0%Y,余量为Si。
陶瓷层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具体过程为,
先用砂纸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铍铜合金基
体表面光滑,然后使用喷涂法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涂覆一层吸光
涂料。吸光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47%TiO2,17%纳
米Y2O3,18%纳米CeO2,余量为其它助剂,其他助剂为分散剂、
增稠剂等,使用常用的即可。
按上述质量比例称取Si粉、炭黑粉、Cu粉和Fe粉,并加入
4.0%的Y2O3粉,混匀,加入热固性树脂作为粘结剂,均匀涂覆
于铍铜合金基体上,在氮气环境中进行激光扫描。激光熔覆时激
光扫描功率为2.5kw,扫描速度为240mm/min,光斑尺寸为6.5mm
×4.5mm。
实施例4
动模芯14和静模芯15均由铍铜合金复合材料制成,铍铜合
金复合材料包括铍铜合金基体和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
陶瓷层。
其中,铍铜合金基体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
2.3%Be,0.65%Co,0.55%Si,3.5%Ni,0.5%Mg,13%V3N,0.5%RE,
余量为Cu。
陶瓷层为SiC/Si3N4复合陶瓷,该陶瓷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
含量的组分:6.5%C,32%N,7.5%Cu,10.5%Fe,3.5%Y,余量
为Si。
陶瓷层激光熔覆在铍铜合金基体表面的具体过程为,
先用砂纸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铍铜合金基
体表面光滑,然后使用喷涂法对铍铜合金基体表面涂覆一层吸光
涂料。吸光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50%TiO2,15%纳
米Y2O3,15%纳米CeO2,余量为其它助剂,其他助剂为分散剂、
增稠剂等,使用常用的即可。
按上述质量比例称取Si粉、炭黑粉、Cu粉和Fe粉,并加入
3.0-5.0%的Y2O3粉,混匀,加入热固性树脂作为粘结剂,均匀涂
覆于铍铜合金基体上,在氮气环境中进行激光扫描。激光熔覆时
激光扫描功率为2.6kw,扫描速度为260mm/min,光斑尺寸为
6.5mm×4.5mm。
对比例1
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C17200号铍铜合金制成,铍铜合金基
体表面未涂覆陶瓷层,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本发明中改进的铍铜合金制成,铍铜合
金基体表面未涂覆陶瓷层,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C17200号铍铜合金制成,其余均与实
施例1相同。
将本发明实施例1-4中的动模和静模的性能与对比例1-2中
动模和静模的性能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动模和静模的性能的比较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快速方便地将动
模和静模、动模芯和静模芯分离,方便取出偏心销及更换动模芯
和静模芯。同时动模芯和静模芯采用铍铜合金复合材料制成,在
铍铜合金基体表面激光涂覆一层陶瓷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
机械性能,并且耐腐蚀,导热性好,使用寿命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
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
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