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7149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2562.7

申请日:

2009.09.17

公开号:

CN101694021A

公开日:

2010.04.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8G 63/08公开日:201004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F 8/14申请日:20090917|||公开

IPC分类号:

D01F8/14; D01D5/098; C08G63/08; C08G63/16; C08G63/85

主分类号:

D01F8/14

申请人:

吴江鹰翔万信化纤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广兵; 王国柱; 沈家康; 钮真荣

地址:

215228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鹰翔科技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首先通过化学聚合分别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纺丝时两种不同的聚合物各自分别熔融,在挤出前的最后时刻结合成并列纤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其特征在于: 首先通过化学聚合分别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然后两种不同的可降解聚酯共同纺丝,各自分别熔融,在挤出前的最后时刻结合成并列纤维,初纺成丝后依次经过一道拉伸、热定型、二道拉伸、卷曲、热定型、切断工序,熔体纺丝的拉伸温度为210℃,纺丝速度为1000~2000m/min,一道拉伸的牵伸比为
2: 5~
3: 5,拉伸温度为100℃,热定型温度在90~100℃,二道拉伸的牵伸比为1.15~1.50,拉伸温度为100℃,卷曲温度为70~80℃,再经过热定型使纤维温度达到45℃以下,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高分子量的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制备时催化剂均为对甲苯磺酸和钛酸四丁酯,对甲苯磺酸的添加量为醇酸摩尔量的200×10 -6 ,钛酸四丁酯的添加量醇酸摩尔量600×10 -6 。

说明书


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益关注环境保护的今天,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等)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可降解纤维的种类日益繁多,其应用涉及到医用、服用、渔业、建筑、卫生、装饰、工业处理等诸多领域。通过研究发现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苯环地芳香族聚酯的生物可降解性较差,脂肪族聚酯的可降解性较好,具有可应用前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高分子量聚脂肪族聚酯的合成较困难,限制它的加工和应用。可降解纤维可广泛应用于:(1)医疗、卫生用可降解纤维: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民用抹布、擦拭布、湿面巾、魔术毛巾、柔巾卷、美容用品、卫生巾、卫生护垫、及一次性卫生用布等;(2)庭装饰用可降解纤维: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3)服装用可降解纤维: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

    【发明内容】

    为了扩展可降解材料在纤维领域的应用,开发新型可降解纤维,通过高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聚己内酯双组分可降解纤维的制备,得到具有蓬松性能的可降解纤维。

    一种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通过化学聚合分别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纺丝时两种不同的聚合物各自分别熔融,在挤出前的最后时刻结合成并列型纤维。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原料为丁二醇与丁二酸,添加摩尔比为1.10~1.15。聚己内酯的制备原料为己内酯,高分子量的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制备时催化剂均为对甲苯磺酸和钛酸四丁酯,对甲苯磺酸的添加量为醇酸摩尔量的200×10-6,钛酸四丁酯的添加量醇酸摩尔量600×10-6。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工艺:

      条件  酯化I  酯化II  预缩聚  终缩聚  反应温度/℃  140~150  150~160  230~240  230~240  反应压力/Pa  (1.3~1.5)×105  60000~70000  2500~3000  50~100  停留时间/min  60~90  60~90  50~70  120~150

    聚己内酯的合成工艺:

      条件  反应釜I  反应釜II  反应釜III  反应釜IV  反应温度/℃  140~150  160~180  200~210  200~210  反应压力/Pa  (1.3~1.5)×105  6.0×104  2500~3000  50~100  停留时间/min  60~90  60~90  50~70  120~150

    纺丝时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分别熔融,在挤出前的最后时刻两种聚酯熔体进入纺丝箱,通过调节纺丝箱中的分隔元件和喷丝板的关系可以得到并列型、皮芯型、复叶型等纤维。

    双组份熔体初纺成丝后依次经过一道拉伸、热定型、二道拉伸、卷曲、热定型、切断工序制的。共混聚酯熔体纺丝的拉伸温度为210℃,纺丝速度为1000~2000m/min,一道拉伸的牵伸比为2.5~3.5,拉伸温度为100℃,热定型温度在90~100℃;二道拉伸的牵伸比为1.15~1.50,拉伸温度为100℃,卷曲温度为70~80℃,再经过热定型使纤维温度达到45℃以下,切断。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回弹性不同,得到具有蓬松性能的可降解纤维。

    本发明的进步意义在于:

    1.合成了高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为和聚己内酯纺丝提供了保证。

    2.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回弹性不同,得到具有蓬松性能的可降解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通过化学聚合分别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纺丝时两种不同的聚合物各自分别熔融,在挤出前的最后时刻结合成并列型纤维。

    实施例

    1.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原料为丁二醇与丁二酸,添加摩尔比为1.12,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和钛酸四丁酯,对甲苯磺酸的添加量为醇酸摩尔量的200×10-6,钛酸四丁酯的添加量醇酸摩尔量600×10-6。聚酯的合成主要有酯化和缩聚两步完成,连续聚合工艺中酯化反应通过常压和减压两个酯化釜完成,缩聚反应通过预缩聚和终缩聚两釜完成。聚

      条件  酯化I  酯化II  预缩聚  终缩聚  反应温度/℃  140~150  150~160  230~240  230~240  反应压力/Pa  (1.3~1.5)×105  60000~70000  2500~3000  50~100  停留时间/min  70  70  60  130

    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工艺:

    2.聚己内酯的制备:原料为己内酯,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和钛酸四丁酯,对甲苯磺酸的添加量为醇酸摩尔量的200×10-6,钛酸四丁酯的添加量醇酸摩尔量600×10-6,连续聚合工艺中酯化反应通过四釜完成,聚己内酯的合成工艺:

      条件  反应釜I  反应釜II  反应釜III  反应釜IV  反应温度/℃  140~150  160~180  200~210  200~210  反应压力/Pa  (1.3~1.5)×105  6.0×104  2500~3000  50~100  停留时间/min  70  70  60  130

    2.纤维合成使用的消光剂、催化剂和阻燃剂同原料一起配置成浆料加入酯化反应釜参与反应,稳定剂则在预缩聚体进入终缩聚釜时加入。

    3.纺丝时聚乳酸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分别熔融,在挤出前的最后时刻两种聚酯熔体进入纺丝箱,通过调节纺丝箱中的分隔元件和喷丝板的关系可以得到各种双组分型纤维。

    4.双组份熔体初纺成丝后依次经过一道拉伸、热定型、二道拉伸、卷曲、热定型、切断工序制的。熔体纺丝的拉伸温度为210℃,纺丝速度为1500m/min,一道拉伸的牵伸比为2.5~3.5,拉伸温度为100℃,热定型温度在90~100℃;二道拉伸的牵伸比为1.15~1.50,拉伸温度为100℃,卷曲温度为70~80℃,再经过热定型使纤维温度达到45℃以下,切断。实现了可降解聚酯的共混,因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回弹性不同,得到具有蓬松性能的可降解纤维。

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双组分纤维,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首先通过化学聚合分别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纺丝时两种不同的聚合物各自分别熔融,在挤出前的最后时刻结合成并列纤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