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储气室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储气室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能储存发电装置”(专利申请号:200810025782.9),其技术要点是它包括有风力机、空压机、储存压缩空气的地洞及其稳压控制系统、气动发电系统;所述地洞选用矿洞或天然洞;所述地洞稳压控制系统是利用与地洞连通的水库及装有正、反向单向阀的并联管道组成。上述专利申请的缺点是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地洞、水库和风源,因此选址困难,使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常年稳定发电的双储气室风力发电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有风力机、空压机、气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高压储气室、超高压储气室、双气室气压联动控制系统;所述高压储气室通过装有第一止回阀的第一支管道与总管通相连通;所述超高压储气室通过装有第二止回阀的第二支管道与总管道相连通;所述高压储气室和超高压储气室通过第三支管道相连通;所述总管道与空压机的输出端口相连通,在所述总管道上装有第三止回阀;所述高压储气室通过装有阀门的管道与气动发电系统相连通;
所述双气室气压联动控制系统由带动双闸阀的第一压控风缸和带动单闸阀的第二压控风缸组成;所述带动双闸阀的第一压控风缸的进气口通过第四支管道与高压储气室相连通,所述双闸阀为左闸阀和右闸阀,所述左闸阀装在所述第二支管道上,并且所述左闸阀的阀杆与第一压控风缸的位于进气口侧的左活塞杆相连接;所述右闸阀装在所述第一支管道上,并且所述右闸阀的阀杆与第一压控风缸的右活塞杆相连接,在所述右活塞杆上套有第一弹簧;所述带动单闸阀的第二压控气缸的进气口与所述第四支管道相连通;所述单闸阀为第三闸阀,所述第三闸阀装在所述第三支管道上,所述第三闸阀的阀杆与所述第二压控风缸的活塞杆相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控风缸的活塞杆上套有第二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把瞬时大风、台风及各种等级的风的风能转换成压缩空气存储在两个储气室内,并且两个储气室的压力控制由双气室气压联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从而保证了有风、无风都能稳定发电,即常年稳定发电;另外,当超高压储气室内的气压达到某一值时,这一气压值反过来能对空压机产生制动作用,进而对风力机的风轮也产生制动作用,从而保护了风力机安全;这种制动作用同时也起到增加超高压储气室内气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包括有风力机1、空压机2、气动发电系统2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高压储气室19、超高压储气室8、双气室气压联动控制系统;所述高压储气室19通过装有第一止回阀18的第一支管道16与总管通4相连通;所述超高压储气室8通过装有第二止回阀7的第二支管道5与总管道4相连通;所述高压储气室19和超高压储气室8通过第三支管道14相连通;所述总管道4与空压机2的输出端口相连通,在所述总管道4上装有第三止回阀3;所述高压储气室19通过装有阀门20的管道与气动发电系统21相连通;
所述双气室气压联动控制系统由带动双闸阀的第一压控风缸9和带动单闸阀的第二压控风缸12组成;所述带动双闸阀的第一压控风缸9的进气口通过第四支管道11与高压储气室19相连通,所述双闸阀为左闸阀6和右闸阀17,所述左闸阀6装在所述第二支管道5上,并且所述左闸阀6的阀杆与第一压控风缸9的位于进气口侧的左活塞杆相连接;所述右闸阀17装在所述第一支管道16上,并且所述右闸阀17的阀杆与第一压控风缸9的右活塞杆相连接,在所述右活塞杆上套有第一弹簧10;所述带动单闸阀的第二压控气缸12的进气口与所述第四支管道11相连通;所述单闸阀为第三闸阀15,所述第三闸阀15装在所述第三支管道14上,所述第三闸阀15的阀杆与所述第二压控风缸12的活塞杆相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控风缸12的活塞杆上套有第二弹簧13。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风力机1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带动空压机2工作,空压机2把压缩空气依次通过总管道4、第一支管道16、右闸阀17、第一止回阀18送入高压储气室19中,当高压储气室19内的气压高于气动发电系统中的气动马达的使用气压后,打开阀门20,供气动马达工作。
如果突遇大风,大风迅速将高压储气室19内的气压提升至其设计耐压时,高压储气室19内的压缩空气通过第四支管道11的一路进入第一压控气缸9内的活塞左侧,当该活塞左侧的气压大于第一弹簧10的弹簧力时,该活塞向右移动,此时,右闸阀17关闭,同时左闸阀6开启,这时,由空压机2输送的压缩空气被送入超高压储气室8内;
与此同时,由高压储气室19通过第四支管道11地另一路压缩空气进入第二压控气缸12的上部,当气压大于第二弹簧13的压力时,受活塞杆的推动,第三闸阀15关闭。
当高压储气室19内的气压不足时,受第一、第二压控气缸9、12内的弹簧力的作用,这时左闸阀6关闭,右闸阀17开启、第三闸阀15开启,当有风时,由空压机2输送的压缩空气被送入高压储气室19内;无风时,由高压储气室19向气动发电系统21提供气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