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冷却器和干燥剂辅助的蒸汽压缩空调系统.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7023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0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15492.4

申请日:

2008.05.07

公开号:

CN101680701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5D 17/06公开日:201003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D 17/06申请日:20080507|||公开

IPC分类号:

F25D17/06

主分类号:

F25D17/06

申请人:

德尔菲技术公司

发明人:

M·S·巴蒂; L·雷津; S·M·乔希

地址:

美国密执安州

优先权:

2007.5.10 US 11/801,54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代易宁;谭祐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蒸发器组件和冷凝器组件。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离开冷凝器并进入蒸发冷却器组件的主通道。水从该蒸发冷却器管蒸发并产生含水气流。该蒸发冷却器管中的多个孔使含水气流排出到在该蒸发冷却器管内限定出的次级通道中。从主通道中的空气中吸取的热量产生进入干燥轮的蒸发冷却的气流。干燥轮中的固体干燥剂材料从蒸发冷却气流中吸收水分从而产生进入该蒸发器组件的干燥气流。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被引导通过加热器并且然后引导至干燥轮从而提供用于再生固体干燥剂材料的热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蒸发器组件,其包括用于传送制冷剂的多个蒸发器管和蒸发器风扇,所述蒸发器风扇用于使干燥气流穿越过所述蒸发器管,从而用于使热量从该干燥气流传递到该制冷剂以蒸发该制冷剂并且以产生经调节的气流,
冷凝器组件,其包括与所述蒸发器管流体连通的多个冷凝管和冷凝器风扇,所述冷凝器风扇用于使环境空气在所述冷凝管上移动经过,从而用于将热量从该制冷剂传递到环境空气以冷凝该制冷剂并且以产生排出气流,
蒸发冷却器组件,其限定用于接收进气气流和用于产生蒸发冷却气流的主通道,和
干燥轮,所述干燥轮包括固体干燥剂材料和支撑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的壳体以及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蒸发冷却器组件气流连通,用于接收蒸发冷却气流并且用于引导蒸发冷却气流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一区段从而引起与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的放热反应以干燥蒸发冷却气流从而产生干燥气流,并且所述干燥轮包括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组件气流连通用于引导该干燥气流在所述蒸发器管上经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是彼此间隔开的,从而在其间限定出用于接收环境空气并用于排放排出气流的冷凝器空气通道,以及所述蒸发冷却器组件与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气流连通,用于接收排出气流的至少第一部分和用于冷却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从而产生蒸发冷却气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以气流连通的方式使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连接所述蒸发冷却器组件,用于使排出气流的至少第一部分引导至该蒸发冷却器的主通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器组件包括:
多个蒸发冷却器管,所述蒸发冷却器管竖直延伸限定出位于其中的次级通道,并且所述蒸发冷却器管彼此间隔开限定出用于接收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的所述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在所述蒸发冷却器管之间垂直延伸,
水箱,其位于所述蒸发冷却器管的端部附近,并且所述蒸发冷却器管从所述水箱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在其上延伸的芯吸涂层,用来通过毛细管作用将水从所述水箱吸到与所述主通道相接触,从而用于蒸发为含水气流以从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吸取汽化的潜热以产生通过所述主通道传送的蒸发冷却气流,和
多个孔,其沿所述蒸发冷却器管设置,用于使含水气流从所述主通道排出到所述次级通道以从所述蒸发冷却器中排出。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器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在所述管之间平行于所述主通道来回地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气流连通的第二管道,以及所述干燥轮包括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的第二进气口用以与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气流连通来引导排出气流的至少第二部分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二区段,以引起与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的吸热反应来干燥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并且所述干燥轮包括用于排放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空气出口。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沿所述第二管道设置的、用于加热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的加热器。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轮的所述壳体包括间隔开的一对端板和在该对端板之间延伸的多个干燥剂管,所述多个干燥剂管在其中支撑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所述壳体还包括一对耳轴,所述耳轴每个都从所述端板中的其中一个伸出,从而限定出轴线并支撑所述干燥轮绕所述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段之间交替地移动,以将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相继地暴露于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以及暴露于蒸发冷却气流。

9.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蒸发器组件,其包括用于传送其中的制冷剂的多个蒸发器管,并且所述蒸发器管彼此间隔开,从而在多个蒸发器管之间限定出蒸发器空气通道用以接收干燥气流在所述蒸发器管上流过,用来将热量从干燥气流传递到制冷剂以蒸发在所述蒸发器管内的制冷剂并且以在所述蒸发器空气通道中产生经调节的气流,
冷凝器组件,其包括多个冷凝管和冷凝器风扇,所述多个冷凝管与所述蒸发器管流体连通并且彼此间隔开从而在多个冷凝管之间限定出冷凝器空气通道,所述冷凝器风扇用于使环境空气通过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在所述冷凝管上移动经过,从而用来将热量从制冷剂传递到环境空气以冷凝在所述冷凝管中的制冷剂并且以在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中产生排出气流,
蒸发冷却器组件,其包括多个蒸发冷却器管,所述蒸发冷却器管竖直延伸限定出位于其中的次级通道,并且所述多个蒸发冷却器管彼此间隔开从而在其间限定出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用于接收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并用于产生蒸发冷却气流和含水气流,并且所述蒸发冷却器管包括多个孔,用于将含水气流从所述主通道排出到所述次级通道,
第一管道,其与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和所述蒸发冷却器的主通道气流连通,用来将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引导至所述主通道,
干燥轮,其包括固体干燥剂材料和支撑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的壳体以及与所述蒸发冷却器组件的所述主通道气流连通的第一进气口,该第一进气口用于接收蒸发冷却气流和用于引导蒸发冷却气流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一区段从而引起与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的放热反应,以干燥蒸发冷却气流从而产生干燥气流,并且所述干燥轮包括与所述蒸发器组件气流连通的第一出口,该第一出口用于引导干燥气流在所述蒸发器管上流过,
所述干燥轮包括第二进气口,用于接收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和用于引导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经过所述壳体的第二区段,从而引起与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的吸热反应以干燥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并且所述干燥轮包括用于排放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空气出口,
第二管道,其与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口气流连通,用于将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引导至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区段,和
排气流分流器,其连接成在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和所述第一和第二管道之间气流连通,用于将排出气流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第二管道在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气流连通设置的加热器,用于加热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蒸发冷却器管的端部附近的水箱,并且所述蒸发冷却器管包括在其上延伸的芯吸涂层,用来通过毛细管作用将水从所述水箱吸到与所述主通道相接触,从而用于蒸发为含水气流以从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中吸取汽化的潜热,从而产生由所述主通道传送的蒸发冷却气流。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轮的所述壳体绕轴线可转动地支撑以便绕轴线转动,从而使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段之间交替地移动从而将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相继地暴露于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和暴露于蒸发冷却气流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干燥气流通过所述蒸发器空气通道在所述蒸发器管上移动经过的蒸发器风扇。

14.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蒸发器组件,其包括用于传送制冷剂的多个蒸发器管和蒸发器风扇,所述蒸发器风扇用于将干燥气流移动穿越过所述蒸发器管,从而用来将热量从干燥气流传递到制冷剂以蒸发制冷剂并且以产生经调节的气流,
压缩机,其与所述蒸发器管流体连通,用于压缩被蒸发的制冷剂从而产生过热蒸汽,
冷凝器组件,其包括多个冷凝管和冷凝器风扇,所述冷凝管与所述压缩机流体连通,并且所述多个冷凝管彼此间隔开从而在多个冷凝管之间限定冷凝器空气通道,所述冷凝器风扇用于使环境空气通过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在所述冷凝管上移动经过,从而用来将热量从过热蒸汽传递到环境空气以使过热蒸汽冷凝为液体制冷剂并且以产生排出气流,
膨胀设备,其与所述冷凝管流体连通并且与所述蒸发器管流体连通,用于减小液体上的压力从而产生过冷的液体制冷剂用来供给回到所述蒸发器管,
蒸发冷却器组件,其包括竖直延伸并且彼此间隔开的多个蒸发冷却器管,并且包括在所述蒸发冷却器管之间来回延伸的多个散热片,从而限定出在所述蒸发冷却器管之间垂直延伸并且与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气流连通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用于接收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来产生蒸发冷却气流,
所述蒸发冷却器管包括在所述管内延伸的多个内部分流器,限定出垂直于所述主通道延伸的次级通道,
所述蒸发冷却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蒸发冷却器管的端部附近的水箱,
所述蒸发冷却器管从所述水箱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在其上延伸的芯吸涂层,用来通过毛细管作用将水从所述水箱吸到与所述主通道相接触,从而用于蒸发为含水气流以从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吸取汽化潜热以产生通过所述主通道传送的蒸发冷却气流,
所述蒸发冷却器管包括多个孔,用于将含水气流从所述主通道排出到所述次级通道,以从所述蒸发冷却器排出,
干燥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彼此间隔开的一对端板和在其间延伸的多个干燥管,该壳体还包括一对耳轴,所述耳轴每个都从所述端板中的其中一个延伸从而限定轴线,
所述干燥轮包括在所述干燥管中的每个内延伸的固体干燥剂材料,
所述干燥轮包括与所述蒸发冷却器的所述主通道气流连通的第一进气口,用于接收蒸发冷却气流和用于引导蒸发冷却气流通过所述干燥管的第一区段,从而引起与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的放热反应以干燥蒸发冷却气流从而产生干燥气流,并且所述干燥轮包括与所述蒸发器组件气流连通的第一空气出口用于引导该干燥气流在所述蒸发器管上流过,
所述干燥轮包括与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气流连通的第二进气口,用于接收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和用于引导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经过所述干燥轮的第二区段,从而引起与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的吸热反应来干燥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并且所述干燥轮包括用于排放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空气出口,
所述干燥轮由所述耳轴支撑用以绕所述轴线转动来使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段之间交替地移动,从而使所述固体干燥剂材料相继地暴露于所述干燥再生气流和暴露于所述环境空气中,
第一管道,其与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和所述蒸发冷却器的所述主通道气流连通,用来将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引导至所述主通道,
第二管道,其与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和第二进气口气流连通,用于将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引导至所述干燥管的所述第二区段,和
排气流分流器,其连接成在所述冷凝器空气通道和所述第一和第二管道之间气流连通,用于将排出气流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和
加热器,其在所述排气流分流器和所述干燥轮的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气流连通,用于接收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和用于向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增加热量。

说明书

蒸发冷却器和干燥剂辅助的蒸汽压缩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总体涉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已知的空调系统包括协作以循环地蒸发和冷凝制冷剂的蒸发器组件和冷凝器组件。蒸发器组件包括传送制冷剂的多个蒸发器管和用于使环境空气穿过该蒸发器管的蒸发器风扇。热量从空气传递到制冷剂,从而蒸发该制冷剂并产生经调节的气流。冷凝器组件包括与蒸发器管流体连通的多个冷凝管。冷凝器风扇使环境空气经过冷凝管,并且热量从制冷剂传递到环境空气,从而冷凝该制冷剂并产生排出气流。排出气流通常排到大气中。该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和膨胀装置,该压缩机用于在制冷剂进入该冷凝器之前将制冷剂压缩成过热蒸汽,该膨胀装置用于在制冷剂进入该蒸发器之前降低制冷剂上的压力从而产生过冷液体。
[0003]这个系统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入。环境空气和已调节的空气的希望温度之间的差值越大,制冷剂必须越快地循环通过该系统,以便继续进行交换热量。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使用在压缩机中。已经作出努力来减小这个系统上的负荷。空调系统上的两种冷却负荷是可感负荷和潜热负荷。可感负荷(显热负荷)是降低已调节的空气的干球温度所需的能量。可感负荷如此命名,因为温差是可以通过观测器(例如,温度计或占据该冷却空间的人)感测或检测的。潜热负荷是将环境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凝在蒸发器表面上所需的能量。当水蒸汽在冷蒸发器表面上凝结时,其释放热能,该热能被蒸发器管内部的制冷剂所吸收。
[0004]Maisotsenko等人的美国专利No.6,776,001教导通过使用干燥轮减小潜热负荷。然而,干燥轮中发生的反应发出热,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干燥轮仅仅使潜热负荷换为可感负荷。转让给本发明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11/453,721教导使用蒸发冷却器来减小进入该蒸发器的空气的可感负荷。然而,这对减小进入空气的潜热负荷没有关系,因为该蒸发冷却器不减小环境空气的湿度。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蒸发器组件的空调系统。该蒸发器组件包括用于传送制冷剂的多个蒸发器管和冷凝器组件包括与该蒸发器管流体连通的多个冷凝管。冷凝器风扇使环境空气经过冷凝管,并且热量从制冷剂传递到环境空气从而冷凝该制冷剂并产生排出气流。蒸发冷却器组件限定出用于接收进入气流和用于产生蒸发地冷却的气流的主通道。干燥轮具有固体干燥剂材料和支撑该固体干燥剂材料的壳体。第一进气口与蒸发冷却器组件气流连通用于接收蒸发冷却的气流和用于引导该蒸发冷却的气流经过壳体的第一区段。固体干燥剂材料和蒸发冷却气流之间发生放热反应以干燥蒸发冷却气流从而产生干燥气流。第一出口与蒸发器组件气流连通用于引导干燥气流经过蒸发器管。
附图说明
[0006]本发明的其他优势将更容易理解,因为在考虑附图时参考下面的详细说明其会变得更好理解,其中:
[0007]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0008]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干燥轮的透视图;
[0009]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蒸发冷却器的透视图;和
[0010]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在循环通过空调系统时的空气状态的湿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对应的部件,空调系统总体表示为20。首先参考图1,系统20包括具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蒸发器管24的蒸发器组件22。蒸发器空气通道限定在蒸发器管24之间从而接收流过蒸发器管24的干燥气流。接下来将更详细地解释干燥气流的来源。蒸发器管24传送过冷的液体制冷剂,并且蒸发器风扇26用来使干燥气流移动穿过蒸发器管24。热量从空气传递到制冷剂并使该液体制冷剂蒸发成蒸汽。空气被冷却成以产生经调节的气流并然后根据需要而被引导。
[0012]蒸发的制冷剂离开蒸发器管24并前进到压缩机28中,该压缩机压缩蒸发的制冷剂从而产生过热蒸汽。冷凝器组件30包括多个冷凝管32,所述冷凝管彼此间隔开并与压缩机28流体连通从而接收该过热蒸汽。冷凝器空气通道限定在冷凝管32之间。冷凝器风扇33使环境空气通过该冷凝器空气通道移动流过该冷凝管32表面上。热量从过热蒸汽传递到环境空气中,从而使制冷剂冷凝为液体。环境空气被加热成以产生离开该冷凝器空气通道的排出气流。
[0013]为了完成该制冷循环,膨胀装置34在冷凝管32和蒸发器管24之间流体连通。膨胀装置34减小液体上的压力从而产生过冷的液体制冷剂来返回供给到蒸发器管24。
[0014]参见图3,提供蒸发冷却器组件36。该蒸发冷却器组件36包括竖直延伸并彼此间隔开的多个蒸发冷却器管38。多个散热片40在蒸发冷却器管38之间来回地延伸从而限定沿散热片40并垂直于蒸发冷却器管38延伸的主通道。多个内部分流器42在蒸发冷却器管38内延伸以限定垂直于主通道延伸的次级通道。水箱44位于蒸发冷却器管38的端部附近,并且芯吸涂层(wicking coating)46沿蒸发冷却器管38延伸用来通过毛细管作用将水从水箱44吸到与次级通道相接触。
[0015]参见图1和3,第一管道48以流体连通方式连接冷凝器空气通道和蒸发冷却器组件36的主通道。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通过该第一管道48流到该主通道。多个孔50沿该蒸发冷却器管38设置用于在该主通道和次级通道之间进行分流气流。因此,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中的一小部分进入孔50,并且流入次级通道并流过润湿表面。次级通道中的空气沿蒸发冷却器管38的侧面蒸发水从而产生含水分的气流。所述蒸发从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中吸取汽化的潜热从而产生蒸发地冷却的气流,该蒸发地冷却的气流流经主通道并且具有比环境空气更低的干球温度。该冷却气流降低蒸发器组件22上的可感负荷,从而降低由系统20施加的冷却负荷。流经次级通道的含水气流可仅仅经由蒸发冷却器管38的开口排出该蒸发冷却器组件36。
[0016]参见图1和2,提供干燥轮52。干燥轮52包括具有彼此间隔开的一对端板56的壳体54。多个干燥管58在端板56之间延伸,并且一对耳轴60各自从端板56中的其中一个伸出来限定轴线Z。固体干燥剂材料在各个干燥管58内延伸。干燥轮52的壳体54包括第一进气口62,该进气口62与蒸发冷却器的主通道气流连通用于接收蒸发冷却气流。第一进气口62引导蒸发冷却气流经过干燥管58的第一区段从而经过固体干燥剂材料。蒸发冷却气流的存在引起固体干燥剂材料的放热反应。因此,蒸发冷却气流中的水分由固体干燥剂材料吸收,从而产生干燥气流。该反应根据式(1)进行,其中M指的是固体干燥剂材料,以及该反应将n个水蒸汽分子nH2O吸入固体干燥剂材料中,形成合成的M·nH2O并释放热量Q0。这些放出的热量可以升高流动经过干燥轮52的第一区段的空气温度。
[0017]
[0018]第一空气出口64设置为与蒸发器空气通道气流连通用于使干燥气流引导经过蒸发器管24表面上。该反应使较少的水蒸汽留在气流中,其将在蒸发器组件22中冷凝,从而降低蒸发器上的潜热负荷并进一步减小系统20上的总的冷却负荷。
[0019]然而,一旦固体干燥剂材料吸收水蒸汽,其就必须被再生。因此,第二进气口66与该冷凝器空气通道气流连通从而接收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第二管道68使该冷凝器空气通道连接第二进气口66用于将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引导至干燥管58。排气流分流器70使冷凝器空气通道与第一管道48和第二管道68气流连通用于将排出气流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该排气流分流器70是使第一管道48和第二管道68连接冷凝器空气通道的Y形管道。加热器72设置为在冷凝器空气通道和干燥轮52的第二进气口66之间气流连通,用于向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增加热量。
[0020]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从第二进气口66被引导通过干燥管58的第二区段。当来自加热器72的热空气与固体干燥剂材料形成接触时,出现吸热反应,该吸热反应从固体干燥剂材料中去除水蒸汽分子。这个反应根据式(2)进行,其中来自排出气流第二部分的热量代替放热反应期间释放的热量Q0
[0021]
[0022]第二空气出口74设置为在吸热反应之后排放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
[0023]干燥轮52由耳轴60支撑以便绕轴线z转动从而在第一和第二区段之间交替地移动固体干燥剂材料以便将该固体干燥剂材料相继地暴露于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和暴露于蒸发冷却气流中。该循环允许不断地使用和再生固体干燥剂材料。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干燥轮52以大约5-6RPM的速度转动。另外,可由干燥轮52吸收的水分量与转速成正比,因此干燥气流的湿度可简单地通过改变速度来控制。
[0024]参见图4,示出流经该系统20的空气的湿度特性。在图4的整个湿度图中标明点的字母与图1的系统20中的各位置相对应。即,环境空气在点A处进入系统20,环境空气具有环境温度Ti和绝对湿度ωi。环境空气在冷凝器空气通道中被加热,并作为排出气流在点B处被排出,排出气流具有相同的绝对湿度和升高的温度Ts,该温度增加了空气在蒸发冷却器组件36和干燥轮52中的水蒸汽吸收能力。然后排出气体的第一部分流入蒸发冷却器并且作为蒸发冷却气流在点C处排出,该蒸发冷却气流具有相同的绝对湿度和降低的温度Tp。含水气流经由次级通道在点D处排出蒸发冷却器组件36,由于次级通道中的直接蒸发冷却,该含水气流具有稍微较低的温度TSE和增加的绝对湿度ωs。然后主通道中的蒸发冷却气流流入干燥轮52并且作为干燥气流在点E处排出,该干燥气流具有不超过环境温度Ti的升高的温度和较低的绝对湿度ωo。然后干燥气流进入蒸发器空气通道并进一步冷却到点F,具有相同的绝对湿度和较低的温度Te。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离开冷凝器空气通道并且进入加热器72。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在点G处排出加热器72,具有相同的绝对湿度ωi和升高的温度Td。然后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进入干燥轮52来干燥固体干燥剂材料,接收固体干燥剂材料中的水分并在点H处排出干燥轮52,具有大体上相同的温度Td和较高的绝对湿度ωd
[0025]空调系统20利用来自冷凝器气流的废热来增加空气的水蒸汽吸收能力。另外,冷凝器风扇33执行多个功能,包括引导空气经过冷凝器组件30、蒸发冷却器组件36和干燥轮52,而不是对各个组件使用独立的风扇。
[0026]在蒸发冷却器组件36内,流经第一管道48并流入蒸发冷却器组件36的空气的较高的水蒸汽吸收能力增加了水在次级通道中的蒸发率。较高的蒸发率转化为更有效的蒸发冷却过程。在干燥轮52内,流经第二管道68的空气的较高的水蒸汽吸收能力通过从固体干燥剂材料中吸收更大量水分来增加干燥剂材料的再生率。这些因素增加空调系统20的总效率。离开蒸发冷却器组件36的主通道的蒸发冷却气流吸收在干燥轮52中发生的放热反应的热量,从而以环境空气温度Ti或低于环境空气温度Ti将干燥空气送到蒸发器组件22。因此,与干燥轮52一起运行的蒸发冷却器组件36仅仅以废热的消耗来应对控制蒸发器组件22的潜热负荷,从而增加空调系统20的总效率。通过利用废热实现的负荷降低是相当大的,通常相当于总负荷的大约40%。
[0027]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变换和用等价物替换其元件。另外,在不脱离其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进来使特定情况或材料适应本发明的教导。因此,意图是本发明不限于为实施本发明而构思的最佳方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蒸发冷却器和干燥剂辅助的蒸汽压缩空调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蒸发冷却器和干燥剂辅助的蒸汽压缩空调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蒸发冷却器和干燥剂辅助的蒸汽压缩空调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蒸发冷却器和干燥剂辅助的蒸汽压缩空调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发冷却器和干燥剂辅助的蒸汽压缩空调系统.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蒸发器组件和冷凝器组件。排出气流的第一部分离开冷凝器并进入蒸发冷却器组件的主通道。水从该蒸发冷却器管蒸发并产生含水气流。该蒸发冷却器管中的多个孔使含水气流排出到在该蒸发冷却器管内限定出的次级通道中。从主通道中的空气中吸取的热量产生进入干燥轮的蒸发冷却的气流。干燥轮中的固体干燥剂材料从蒸发冷却气流中吸收水分从而产生进入该蒸发器组件的干燥气流。排出气流的第二部分被引导通过加热器并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