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及其组装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57113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0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53459.6

申请日:

2007.09.14

公开号:

CN101688737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F25D 23/06放弃生效日:2010033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D 23/06申请日:20070914|||公开

IPC分类号:

F25D23/06

主分类号:

F25D23/06

申请人: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C·容; M·齐格勒

地址:

德国慕尼黑

优先权:

2007.6.25 DE 102007029173.8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胜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壳体部件(1)以及至少一个附加的部件(8、10、13、26),所述附加的部件连接至所述壳体部件并且通过热熔性粘合剂(11、21)被固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壳体部件(1)以及至少一个附加的部件(8、10、13、26),所述附加的部件连接至所述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件(1)和所述附加的部件(8、10、13、26)通过塑料粘合剂(11、21)彼此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粘合剂为热熔性粘合剂(11、2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件(1)是内部容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部件是蒸发器(26)或位于所述壳体部件(1)的开口(7、9)周围的背衬件(8、10)。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部件是缆线(13)或管道。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部件在各单独的点通过所述热熔性粘合剂(21)被连接。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部件(8、10、13、26)在所述制冷装置的绝缘层内嵌入或者与所述绝缘层邻接。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性粘合剂(11、21)被发泡。

9.
  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壳体部件(1)以及附加的部件(8、10、13、26)的制冷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热熔性粘合剂(11、21)施涂至所述壳体部件(1)和/或所述附加的部件(8、10、13、26):并且将所述壳体部件(1)与所述附加的部件(8、10、13、26)连接在一起同时封闭所述热熔性粘合剂(11、21)。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附加的部件(8、10、13、26)连接至所述壳体部件(1)之前,所述热熔性粘合剂(11)被施涂至各所述附加的部件(8、10、13、26)。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中空的壳体利用所述壳体部件(1)被安装,在所述壳体部件的容腔内安装所述附加的部件(8、10、13、26),并且所述容腔充满绝缘材料。

说明书

制冷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冷装置大多数具有由塑料深拉拔而成的内部容器,在组装的过程中,在所述内部容器的内侧和外侧上安装各种不同的装配部件,并且这些装配部件最终与外壁元件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中空的壳体。
塑料树脂材料被注射到壳体的容腔中,在该容腔中膨胀以形成绝热泡沫,该绝热泡沫最终被分布到整个容腔中并将其充满。特别地在绝缘材料的注射与膨胀的过程中必须在内部容器上被固定的部件(例如为了防止它们在随后组装的过程中变松动)传统上利用胶带被固定这并不是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很难自动完成,并且这是因为在胶带与内部容器之间有时候形成容室,绝热材料不能完全地伸入到该容室内,并且该容室对于整个壳体的绝热性能具有负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的壳体可以以简单而易于自动化实现的方式被组装。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得以实现在于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壳体部件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壳体部件相连的附加的部件,其中,所述壳体部件和所述附加的部件通过塑料粘合剂、优选热熔性粘合剂彼此相连。在壳体部件与附加的部件彼此相连之前,热熔性粘合剂可以以斑点或层或粒珠的方式被施涂至壳体部件或附加的部件;在壳体部件与附加的部件在彼此之上已经就位之后,足以等待热熔性粘合剂固化;能够通过用于夹持壳体部件和/或附加的部件的工具被防止的并在胶带使用时必须的其它的安装运动在此并不出现。
优选地,壳体部件是内部容器。附加的部件尤其涉及蒸发器、用于向蒸发器供应的缆线或管道、或在壳体部件上安装的其它装置;或者可以涉及在壳体部件中的开口周围的、由热熔性粘合剂密封的背衬件。
利用在长距离内延伸的部件、例如缆线或管道,对于本发明的目的而言,附加的部件足以通过热熔性粘合剂的斑点被连接。
本发明优选可以用于在制冷装置的绝缘层内嵌入的或邻接所述层的部件。取消利用胶带的传统的连接具有这样的优点,没有形成口袋的危险性,而该口袋不能令人满意地由绝缘层的材料充满。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点从附图所参照的示意性实施例的说明可以清楚。附图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内部容器以及在其上组装的不同的部件的透视图;
图2A至2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装方法的各阶段;
图3是示意性视图,示出了改型的组装方法;并且
图4A至4D示出了将蒸发器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内部容器上的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制冷装置的壳体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由内部容器以及外皮组装而成,其中所述内部容器由塑料片材、例如由聚苯乙烯整体深拉拔而成,如图1透视图所示,所述外皮由图中未示出的片材组装而成。图中未示出的外皮的各片材通过型材元件2至5连接至内部容器1,其中所述型材元件2至5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封闭内部容器1的前侧的框架。
内部容器1的侧壁6分别设有多个穿透部7,所述穿透部被构造成接收背衬件(backing piece)8。这些背衬件大体上作用为用于内部容器1中的伸缩拉出式搁架或者冷却物品载架的悬置点。
内部容器1的上后边缘上的大规格的穿透部9以及将在其上安放的背衬件10例如用于将图中未示出的内部灯具或风扇与灯具的组合件锚固在内部容器1中。在图中,穿透部9围绕有热熔性粘合剂材料的连续粒珠11。该粒珠的同样连续的延伸部12沿内部容器1的上侧延伸至内部容器的前侧附近。在穿透部9周围延伸的粒珠11在背衬件10安置就位时将在背衬件与内部容器1之间被压平并且在这种情况中形成这两者之间的密封线时,延伸部12被用于固定控制缆线或者供电缆线13。缆线13在组装的装置内将背衬件10连接至电子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电子控制模块在最上侧型材元件2之上安装的未示出的控制面板之后被设置。
与粒珠11类似的但是图中未示出了热熔性粘合剂材料的环分别绕穿透部7设置,从而形成背衬件8与内部容器1之间的密封部。
图2A至2E示出了组装背衬件8的各步骤。图2A示出了注射喷嘴4,所述注射喷嘴在手动控制下或者在数字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在一个所述穿透部7的周围引出热熔性粘合剂材料的粒珠。热熔性粘合剂材料可以设有诸如氮气的加压的气体,从而在拿起喷嘴14时,所述热熔性粘合剂材料膨胀成闭孔的泡沫(closed-pore foam)。因而获得了用掉很少材料的大容积的粒珠11。
在粒珠被封闭以形成一环之后,如图2B所示,背衬件8可以被安装。背衬件8在图2B中出于简化的目的被示为筒罐15,所述筒罐15包括在其周围延伸的环形凸缘16,所述筒罐15的开口侧朝向穿透部7,并在开口侧周围的环中径向伸出闩锁钩部17,筒罐的内侧被留空,在这种情况下,明显的是在筒罐15的内侧中,可以设有适于在制冷装置中的所期望目的的任何给定的轮廓。
如果背衬件8的安放在粒珠11的施涂之后不久就出现,则尽管所述粒珠11仍旧是热的和塑性的,但是足以将推压背衬件8穿过穿透部7并在穿透部7的边缘上接合闩锁钩部17,从而粒珠11在侧壁6与凸缘16之间被压平,并且形成了密封部。从制造的观点看,更加合理的是反过来在多个穿透部上首先形成粒珠11并且考虑到这样做从而热熔性粘合剂将冷却。为了然后在穿透部7上安装背衬件8,粒珠11例如利用辐射热或者通过将热空气直接吹到粒珠11之上被再次加热,这是在背衬件的安放之前完成的;或者如图2C所示,借助于热的中空筒形工具18将凸缘16推压到粒珠11上实现粒珠的再次加热。如果粒珠11被发泡,则利用热的工具18推压各板是特别值得的;因为发泡的热熔性粘合剂材料是差导热体,所以该发泡的热熔性粘合剂材料在它接触凸缘的地方可靠精确地熔化并且在那里变得柔软,从而粒珠11的外周内的任何不均匀的厚度被均匀化并且在凸缘16与粒珠11之间获得接触——以及因而获得所期望的密封效果——在凸缘16的整个外周内。
作为防范性措施,如图2D所示,热熔性粘合剂材料然后可以借助于喷嘴19被喷射到凸缘16的背离侧壁6的侧部上并且被喷射到侧壁6的邻接凸缘16的区域上,从而以这种方式形成如图2E所示的第二密封层20。像如图2A所示的粒珠的施加那样,该操作过程也易于自动化实现。因而,即使凸缘16以及首先施涂至其的粒珠11的热熔性粘合剂并不实现凸缘16的整个外周内的密封,也确保了穿透部7的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简化的实施例,还可以想到的是以并不事先施涂粒珠11并随后喷射到密封层20上的其它的方式直接闩锁或连接背衬件。
毫无疑问,背衬件10的安装可以以上述针对背衬件8相同的方式完成。
图2示出了内部容器1的以及通过连续的、密封热熔性粘合剂粒珠11附着至所述内部容器的背衬件10的局部剖视图。从背衬件10延伸至控制器模块13的缆线13并不通过连续的粒珠被固定,但是热熔性粘合剂以单独的液滴21的形式沿缆线13的期望的路径在内部容器1上分布,并且缆线13被附着,其中该缆线被逐步地压入到由于施加而仍是热的或者重新加热并因此塑化的各个液滴21中,如上所述。缆线13以这种方式在内部容器1上被足够牢固地锚固,从而当在随后的安装步骤中由内部容器1和外皮的各板所限定的容腔利用绝热材料发泡时仍稳固就位。
与图1中的内部容器单独示出的蒸发器26同样借助于热熔性粘合剂在内部容器1上安装。图4A至4D以经过内部容器的后壁27的一组剖视图的方式示出了这一点。图4A示出了后壁27本身。在图4B中,一层热熔性粘合剂被施涂在后壁27上,这是通过将所述热熔性粘合剂刷在或喷涂在后壁上实现的。在图4C中,蒸发器26示出与后壁上的热熔性粘合剂层28接触。蒸发器在与层28接触之前可以被预加热,从而将层熔化。由于后壁27的曲率——在图中夸张示出,所以蒸发器26的中央区域首先与热熔性粘合剂层28接触并且然后开始将所述热熔性粘合剂层熔化并将其压到侧边。这意味着蒸发器26与层28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安装处理的过程中被扩大,而后壁27根据蒸发器的横截面而同时弯曲变平,并且后壁27与蒸发器26之间的空气被强制输送到蒸发器26的边缘。以这种方式确保了蒸发器26与粘合剂层之间的良好的、完全的表面接触以及因而确保了蒸发器与内部容器的内侧之间的高效的热传递。
图中未示出的蒸发器26的制冷剂管线的一部分长度可以由诸如图1的延伸部12的热熔性粘合剂的连续的粒珠或者通过诸如图3的斑点21的单独的斑点附着至后壁27。

制冷装置及其组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制冷装置及其组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制冷装置及其组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装置及其组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装置及其组装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壳体部件(1)以及至少一个附加的部件(8、10、13、26),所述附加的部件连接至所述壳体部件并且通过热熔性粘合剂(11、21)被固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