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
置。
背景技术
制药车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化学原料进行,在加工过
程中,化学原料在生产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刺鼻的气味,严重影
响车间工人的身体健康,虽然目前也采用风机吸或者其他方式进行
处理,使车间的环境有所改善,但这种处理方法无法对受污染的气
体进行无毒害处理,气体排入大气会对大气产生污染,因此,必须
开发出一种无毒害化的气体处理装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制药车间
空气净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所述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
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右侧的连接装置、位于所述连接装置右
侧的加热消毒装置、位于所述加热消毒装置上方的管道装置、位于
所述管道装置下方的混合装置及位于所述混合装置下方的出气装置,
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一风机、位于
所述进气管右侧的进气框、设置于所述进气框上的堵塞块、位于所
述堵塞块下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
于所述进气框内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刷毛、
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左侧的第一过滤网及位于所述进气框上方的第一
支架,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内的第二过
滤网、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方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二竖杆上方
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下方的第二支架,所述加热消毒装
置包括加热框、位于所述加热框内部的隔热板、位于所述隔热板下
方的第二固定环、位于所述加热框上方的集中斗、位于所述隔热板
上方的加热棒、位于所述加热棒上方的导热板、位于所述导热板上
方的第一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上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
述第三过滤网右侧的第四过滤网及位于所述集中斗内部的第五过滤
网,所述管道装置包括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一阀
门、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三竖杆、位于所述第三竖杆下方的
第三横杆,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位于所述混合箱右侧的进水
管、位于所述进水管上方的进水斗、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的第二阀
门、位于所述混合箱内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刷
毛、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下方的海绵垫、位于所述海绵垫下方的第五
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下方的支撑杆及位于所述混合箱左侧
的连接杆,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二
风机、第三阀门及位于所述出气管左侧的固定架。
所述进气管呈水平放置,所述进气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气
框水平放置,所述进气框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下表
面第二通孔,所述进气管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进气框
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进气
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
堵塞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
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
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刷毛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
述第一转轴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刷毛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
述第一过滤网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进气框的内
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
述进气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风
机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与所述进气框的右
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过滤网竖直放
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
述第二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
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
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进气框的下表面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
所述加热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加热框竖直放置,所述加热框
的左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隔热板呈圆柱体,所述隔热板水平放
置,所述隔热板的侧面与所述加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热
板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固定环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
侧,所述第二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一端与所述加
热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热板的下
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集中斗的下表面
与所述加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斗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
第四通孔。
所述导热板呈圆柱体,所述导热板水平放置,所述导热板的侧面
与所述加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呈环状,所述第
一固定环的横截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上端与所述加热框
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下端与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
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的横
截面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左表面与所述加热框的内
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水平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侧
面与所述加热框及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呈空心的
半球状,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加热框的左表面固
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集中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
第二支架的右端与所述加热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
且与所述集中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呈竖直状,所述
第三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
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
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集中斗的侧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混合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混合箱竖直放置,所述混合箱
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五通孔、位于右表面的第六通孔及位于下表
面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混
合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混合箱的内部相通,
所述进水管呈L型,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
混合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水
斗的下表面与所述进水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呈圆柱
体,所述第二转轴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刷毛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在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刷毛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
述海绵垫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垫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垫的侧面与所
述混合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五
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混合箱的内表面固
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海绵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杆呈竖直状,
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混合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
上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
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杆
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加热框
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混合箱的左表面固定
连接。
所述出气管呈竖直状,所述出气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且
与所述混合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固定架
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
述混合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制
药车间的空气进行充分的净化消毒,使得排出的气体无污染,进而
可以有效的保护大自然,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净化效果较高,
可以满足现有的制药生产车间的需求,保障了生产车间工人的身体
健康,使得整个制药过程无毒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装置1、
位于所述进气装置2右侧的连接装置2、位于所述连接装置2右侧
的加热消毒装置3、位于所述加热消毒装置3上方的管道装置4、位
于所述管道装置4下方的混合装置5及位于所述混合装置5下方的
出气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装置1包括进气管11、设置于所述进气
管11上的第一风机12、位于所述进气管11右侧的进气框13、设置
于所述进气框13上的堵塞块14、位于所述堵塞块14下方的第一竖
杆15、位于所述第一竖杆15下方的第一横杆16、位于所述进气框
13内的第一转轴17、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17上的第一刷毛18、位
于所述第一转轴17左侧的第一过滤网19及位于所述进气框13上方
的第一支架10。所述进气管11呈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风机12设置
于所述进气管11上,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到所述进气管11内。
所述进气框13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气框13水平放置,所述进
气框13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通孔131及位于下表面第二通孔
132,所述第一通孔13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通孔131与所述进气框
1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13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通孔132与
所述进气框13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11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一通
孔131且与所述进气框1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11
的内部与所述进气框13的内部相通。所述堵塞块14收容于所述第
二通孔132且与所述进气框13滑动连接,所述堵塞块14堵住所述
第二通孔132,使得所述进气框13的内部的气体不会散发出去。所
述第二竖杆15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15的上端与所述堵塞块14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1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16的
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16水
平放置。所述第一转轴17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17收容于所述
进气框13内,所述第一转轴17可以在所述进气框13内旋转。所述
第一刷毛18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转轴17的侧面上,
所述第一刷毛18与所述第一转轴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7与
所述第一刷毛18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过滤掉其中体积较大的灰尘。
所述第一过滤网19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过滤网19的侧面与所述进
气框1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使得进入到进气框13内的气体可
以首先经过第一过滤网19的过滤。所述第一支架10呈凹字形,所
述第一支架10的一端与所述进气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
一支架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风机12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第一管道21、位于所述第一
管道21内的第二过滤网22、位于所述第一管道21上方的第二竖杆
23、位于所述第二竖杆23上方的第二横杆24及位于所述第一管道
21下方的第二支架25。所述第一管道21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
21的左端与所述进气框1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
21的内部与所述进气框1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过滤网22呈圆柱
体,所述第二过滤网2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22的侧面与所
述第一管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使得进入到所述第一管道
21内的气体可以经过第二过滤网22的过滤。所述第二竖杆23呈竖
直状,所述第二竖杆2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管道21固定连接,所述
第二竖杆2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横杆24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2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0固
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5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25的一端与所述
进气框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5的另一端呈水平状。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消毒装置3包括加热框31、位于所述加
热框31内部的隔热板32、位于所述隔热板32下方的第二固定环33、
位于所述加热框31上方的集中斗34、位于所述隔热板32上方的加
热棒35、位于所述加热棒35上方的导热板36、位于所述导热板36
上方的第一固定环37、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环37上方的第三过滤网
38、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38右侧的第四过滤网39及位于所述集中
斗34内部的第五过滤网30。所述加热框31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
加热框31竖直放置,所述加热框31的左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
第三通孔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框体31的内部相通。所
述隔热板32呈圆柱体,所述隔热板32水平放置,所述隔热板32的
侧面与所述加热框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热板32采用隔热
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固定环3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
第二固定环33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固定环33的一端与所述加热
框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33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热板
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隔热板32起到制成作用。所述
集中斗34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集中斗34的下表面与所述加热框
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斗34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四通
孔341,所述第四通孔34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四通孔341与所述
集中斗34的内部相通。所述加热棒35位于所述隔热板32的上方,
所述加热棒35可以用于加热。所述导热板36呈圆柱体,所述导热
板36水平放置,所述导热板36的侧面与所述加热框31的内表面固
定连接,所述导热板36使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固定环37呈
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37的横截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环37
的上端与所述加热框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37的
下端与所述导热板3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38呈空
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38的横截面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第
三过滤网38的左表面与所述加热框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
三过滤网38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右侧。所述第四过滤网39呈水平
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39的侧面与所述加热框31及第三过滤网38
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30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第五过滤网
30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斗3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30
位于所述第四通孔34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管道21的右端对准所述
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加热框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
21的内部与所述加热框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横杆24的右端与
所述集中斗3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5的右端与所述加
热框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管道装置4包括第二管道41、设置于所述第
二管道41上的第一阀门42、位于所述第二管道41下方的第三竖杆
43、位于所述第三竖杆43下方的第三横杆44。所述第二管道41呈
凹字形,所述第二管道41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341且与所述集
中斗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41的内部与所述集
中斗34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阀门42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41上,
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道41中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三竖杆43呈竖直
状,所述第三竖杆4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41固定连接,所述第
三竖杆43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4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
横杆44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44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44的
左端与所述集中斗3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44的右端与
所述第二管道4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混合装置5包括混合箱51、位于所述混合箱
51右侧的进水管52、位于所述进水管52上方的进水斗53、设置于
所述进水管52上得第二阀门54、位于所述混合箱51内第二转轴55、
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55上的第二刷毛56、位于所述第二转轴55下
方的海绵垫57、位于所述海绵垫57下方的第五过滤网58、位于所
述第五过滤网58下方的支撑杆59及位于所述混合箱51左侧的连接
杆50。所述混合箱5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混合箱51竖直放置,
所述混合箱51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五通孔511、位于右表面的第
六通孔512及位于下表面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五通孔511呈圆柱体
状,所述第五通孔511与所述混合箱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
41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511且与所述混合箱51的上表面固定
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41的内部与所述混合箱51的内部相通,
所述第六通孔5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六通孔512与所述混合箱51
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七通孔呈圆柱体,所述第七通孔与所述混合箱
5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水管52呈L型,所述进水管52的一端对准
所述第六通孔512且与所述混合箱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
进水管52的内部与所述混合箱5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水斗53呈空
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水斗53的下表面与所述进水管52的上表面固
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水斗53的内部与所述进水管52的内部相通。
所述第二阀门54设置于所述进水管52上,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52
内的消毒液的流量。所述第二转轴55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转轴55
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转轴55可以旋转,所述第二转轴55位于所述
第五通孔51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刷毛56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
所述第二转轴55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刷毛56与所述转轴55固定连
接,从而可以对从所述第五通孔511喷出的气体进行过滤。所述海
绵垫57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垫57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垫57的侧面
与所述混合箱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58呈长方体,
所述第五过滤网58水平放置,所述第五过滤网58的侧面与所述混
合箱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58的上表面与所述海
绵垫5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9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
右两侧,所述支撑杆59呈竖直状,所述支撑杆59的下端与所述混
合箱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9的上端与所述第五过滤
网5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9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591,
所述第一凹槽591贯穿所述支撑杆59的左右表面,所述第一凹槽
591呈长方体状。所述连接杆50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
述连接杆50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50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杆50的
左端与所述加热框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0的右端与
所述混合箱5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装置6包括出气管61、设置于所述出气
管61上的第二风机62、第三阀门63及位于所述出气管61左侧的
固定架64。所述出气管61呈竖直状,所述出气管61的上端对准所
述第七通孔且与所述混合箱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出气管
61的内部与所述混合箱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风机62设置于所
述出气管61上,用于将混合箱51内的空气吸入到出气管61内。所
述第三阀门63设置于所述出气管61上,用于控制所述出气管61内
气体的流量。所述固定架64呈L型,所述固定架64的一端与所述
加热框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64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
箱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使用时,首先
启动第一风机12,使得制药车间内的有害气体吸入到进气管11内,
然后进入到进气框13内,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19的过滤,然后使
得第一转轴17旋转,使得第一刷毛18随着所述第一转轴17的旋转
而旋转,进而可以对空气中的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其中被过
滤的杂质在进气框13内滚动到堵塞块14上,当堵塞块14沉积的杂
质较多时,握住第一横杆16,将堵塞块14拔出清理干净然后重复
放回即可。经过第一刷毛18过滤后的气体再次经过第二过滤网22
的过滤进入到第一管道21内,然后进入到加热框31内,然后经过
第三过滤网38及第四过滤网39的过滤。然后使得加热棒35开始加
热,使得加热框31内的温度上升,从而可以对气体中的有毒细菌进
行杀菌消毒,然后打开第一阀门42,使得加热框31内的气体进入
到第二管道41内,然后进入到混合箱51内,然后打开第二阀门54,
使得水或者消毒液从进水斗53倒入,或者倒入其他可以去除掉空气
中有害物质及气体的液体,然后淋湿第二转轴55上的第二刷毛56,
使得从第五通孔511喷出的气体进行消毒过滤,然后经过海绵垫57、
第五过滤网58的过滤后进入到出气管61中,然后打开第三阀门63,
使得出气管61内的经过净化后的空气排出,从而不会污染环境。至
此,本发明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
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