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构件制造型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型箱中投入混凝土,逆向制造在上侧突设有锚固(アンカ一)部件的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构件制造型箱,主要用于制造在上侧凸出设置有用以连结导轨的锚固部件(以下称「枕肩」)的混凝土枕木或梯型枕木,进而用于制造轨道板坯(スラブ)。
背景技术
作为枕木,例如分别如图5~图7所示的,在上侧凸出设置用以连结导轨20的枕肩21的混凝土枕木22(图5)或梯型枕木23(图6(a)、(b)),进而轨道板坯24(图7)是众所周知的,此种情况下的枕肩21,在向翻转横放的型箱内投入混凝土时,在型箱的底部,仅使枕肩21的头部向型箱的下侧突出,预先将其临时固定在颠倒地状态,然后,通过随后投入的混凝土的硬化而组装成一体。
因此,在型箱的底部,设置用以掩合枕肩21的小孔,在脱模时,混凝土有时特别容易附着在小孔的周围,影响脱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49830号公报
但是,投入型箱的混凝土特别容易附着在型箱底部的小孔周围,因此,在枕肩数量很少时,即使在小孔的周围附着混凝土,脱模也没有特别问题,然而与凸出设置的枕肩数量对应,当小孔的数量增多时,各小孔的周缘部由于附着混凝土,不易脱模。
而且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脱模时小孔的周缘部与枕肩碰上,损坏型箱。另外,由于枕肩的位置是由设置在型箱底部的小孔位置决定的,所以枕肩的位置不能改变,这也是一个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即使是在制造突出设置的锚固部件的数量较多的混凝土构件的情况下,型箱也不易破损,容易脱模的混凝土构件制造型箱。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混凝土构件制造型箱是一种混凝土构件制造型箱,在型箱中投入混凝土,逆向制造在上侧突出设置有锚固部件的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底部设有开口部的型箱主体;设有用于将所述锚固部件掩合在所述型箱主体内的小孔,并且安装在所述开口部的底型箱;和将该底型箱装卸自由地固定在所述开口部的保持机构。
本发明主要是因为型箱主体与装卸自由地安装在型箱主体的开口部的底型箱部件化,所以,即使是制造在一个部件上突出设置多个锚固部件的混凝土部件的情况下,首先,成形的混凝土部件与底型箱一起脱模,再将混凝土部件从底型箱脱模,从而不用承受附着混凝土产生的阻力,可以高效率地脱模。另外,通过在若干个地方部件化,操作非常容易进行,例如水洗等也非常简单。
另外,锚固部件通过保持机构与型箱主体固定牢固,所以特别是在投入混凝土或通过振子将混凝土压实时,锚固部件不会松动,从而可以将锚固部件准确地突出设置在规定的位置,制造产品精度非常高的混凝土部件。
而且,型箱主体可以对应要生产的混凝土部件的形状或尺寸等,形成规定的形状,比如在制造用于如图6所示的平衡轨道的混凝土枕木的情况下,型箱主体可以在单向形成细长连续的箱形。在制造如图7所示的轨道板坯时,型箱主体可以形成薄板矩形的箱状。
另外,作为底型箱,通过适当地分开采用掩合锚固部件的小孔的位置、大小、形状甚至数量等不同的,可以安装多种目的、形状的锚固部件,从而很容易制造出与目的相应的混凝土部件。
例如在制造设置于轨道曲线部的轨道板坯时,作为底型箱3,通过使用小孔位置略不相同的多个底型箱,相隔规定的间隔将枕肩突出设置成曲线状,从而很容易制造出与布设的轨道的曲率变化对应的轨道板坯。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混凝土构件制造型箱,以第一方面的混凝土构件制造型箱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按规定的间隔设置若干个开口部,将底型箱安装在各开口部。
根据本发明,也可很容易地制造象梯型枕木或轨道板坯那样的突出设置多个枕肩的混凝土部件。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混凝土构件制造型箱,以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混凝土构件制造型箱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型箱主体的侧板部可以移动,可以调整间隔地进行安装。根据本发明,通过适当地设定侧板部的间隔,可以用1台型箱制造出尺寸不同的多种混凝土构件,非常经济。
本发明的效果是由于型箱主体与装卸自由地安装在型箱主体的开口部的底型箱组件化,因此,即使是制造在一个部件上突出设置多个锚固部件的混凝土构件的情况下,首先,成形的混凝土构件与底型箱一起脱模,再将混凝土构件从底型箱脱模,从而不用承受附着混凝土产生的阻力,可以高效率地脱模。
另外,锚固部件通过保持机构与型箱主体固定牢固,所以特别是在投入混凝土或通过振子将混凝土压实时,锚固部件不会松动,从而可以将锚固部件准确地突出设置在规定的位置,制造产品精度非常高的混凝土构件。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梯型枕木制造型箱的一个例子,(a)是其局部平面图,(b)是局部侧视图,(c)是截面图。
图2表示图1所示的梯型枕木制造型箱的关键部位,(a)是图1(c)的イ部放大图,(b)是图2(a)的ロ一ロ线截面图,(c)是图2(a)的ハ一ハ线向视图。
图3表示图1所示的梯型枕木制造型箱,(a)是其截面图,(b)是图3(a)的イ部放大图,(c)是图3(b)的ロ一ロ线截面图,(d)是图3(b)的ハ一ハ线向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梯型枕木制造型箱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混凝土枕木的设置例的轴测图。
图6是表示梯型枕木的设置例,(a)是其局部轴测图,(b)是其局部截面图。
图7是表示轨道板坯的一个例子的局部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表示梯型枕木制造型箱(以下称「型箱」)的一个例子,图中,型箱主体1在正上方开口并且在单向(例如图1(a)中左右方向)形成细长的箱状,尤其其两侧的侧板部1a、1a都安装成可以在面外方向(例如图1(a)中上下方向)自由滑动,能够适当地设定其设置间隔L。
另外,在型箱主体1的底板部1b,于侧板部1a的纵向(例如图1(a)左右方向)相隔规定的间隔,形成若干个在底板部1b的宽度方向(侧板部1a的面外方向)细长的矩形开口部2,底型箱3通过设置在底板部1b的下侧的保持机构4装卸自由地被分别固定在各开口部2。
还有,在底板部1b的两侧部垂直设置脚部5、5,从而型箱主体1在稳定的状态下可以横放。而且,在各开口部2的内周缘部突出设置用以挡住设置在开口部2的底型箱3的止动凸缘(图略)。作为此种情况下的止动凸缘,例如可以在开口部2的缘端部于开口部2侧水平地突出设置若干个平板片,或者在开口部2的周缘部,与开口部2侧形成倒锥锥形,也可在底型箱3的周缘部形成与该锥形对应的锥形。
在各底型箱3的两端部,分别形成用以关闭在颠倒状态下掩合在型箱主体1内的枕肩A的头部B的小孔3a、3a,在各小孔3a、3a的下侧分别形成从下部支撑枕肩A的头部B的承接部6、6。
承接部6形成从垂直设置在小孔3a的两侧的垂直部6a、6a和水平地连接垂直部6a、6a的下端部的法兰部6b向正上方开口的U字状,通过保持枕肩A的头部B,可以将枕肩A保持在立着的状态。另外,在各承接部6的外侧的垂直部6a上,分别形成可以贯通后面将要述及的保持机构4的保持销9的销孔6c。
保持机构4由水平地架在脚部5、5之间的旋转杆7和垂直地设置在各承接部6和脚部5之间的移动杆8,以及分别水平地设置在各移动杆8的上端部的保持销9构成。
旋转杆7,其至少两端侧的一定范围形成阳螺纹部7a、7a,左右阳螺纹部7a、7a相互形成相反的螺纹。而且,通过使安装在一端侧的手柄7b向一个方向转动,可以自由地进行旋转。
左右移动杆8、8在下端部分别设有螺纹孔8a,旋转杆7的阳螺纹部7a分别与螺纹孔8a进行螺纹连接。而且保持销9的顶端侧对着承接部6的销孔6c侧。
在这样的结构下,当握住各保持机构4的手柄7b,向一个方向转动旋转杆7时,通过旋转杆7的阳螺纹部7a和移动杆8的螺纹孔8a的作用,左右移动杆8、8分别向旋转杆7的轴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同时左右保持销9、9与移动杆8、8一起,向旋转杆7的轴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将顶端侧分别插入承接部6的销孔6c。
这样,将各底型箱3可以装卸自由并且牢固地固定在形成于型箱主体1的底部1b的各开口部2。而且,旋转杆7通过连接螺母7c将两根旋转杆连接,形成一根旋转杆。
并且,在邻接的若干个旋转杆7、7之间绕上传送带,从而使若干个旋转杆7、7相互联动,如果能使一个手柄7b操作若干个旋转杆7,就可将若干个底型箱3同时装卸,效率非常高。
在这样的结构下,介绍梯型枕木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型箱主体1的开口部2设置底型箱3,通过保持机构暂时将其固定。此时,转动手柄7b,使旋转杆7旋转,使移动杆8向承接部6侧移动,从而将保持销9的顶端9a插入承接部6的销孔6c(参照图3)。
然后,在各底型箱3的上面,将枕肩A以颠倒状态掩合。此时,枕肩A将头部B插入小孔3a,根据需要通过固定销10和固定螺钉11将头部B牢固地固定在承接部6(参照图3(b)、(c))。
此种情况下,将固定销10插入在头部B上形成的销孔,该固定销10的两端部和突出设置在承接部6的下端部的水平部件12通过固定螺钉11紧密连接,从而通过承接部6将枕肩A的头部B牢固地固定。
接着,将混凝土投入型箱主体1内,并且用振子等压实,充分养护。如果发现混凝土有充分的强度,将型箱主体1脱模,残留底型箱3。卸下固定销10和固定螺钉11,将外型箱3脱模。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即使制造突出设置有多个锚固部件的混凝土部件,由于混凝土附着产生的阻力很小,而可以高效地进行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