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6651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3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25936.7

申请日:

2014.04.01

公开号:

CN103866764A

公开日:

2014.06.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5/38申请公布日:201406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38申请日:20140401|||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38

主分类号:

E02D5/38

申请人:

宁波市江东元典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枫

地址: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山东路39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代理人:

朱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包括内、外护壁套管;所述内、外护壁套管上端通过压盖相连,且内护壁套管的上端形成锥度管插入置于压盖上方的施力压头,与施力压头内的出泥孔导通;所述内、外护壁套管套有下端形成切削刃的筒状的筒靴;所述内、外护壁套管的下端面分别与筒靴上端的内、外支承面相触;还包括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置于内、外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所述筒靴上端具有进水口,所述高压水管下端与进水口密封连接;筒靴下端具有若干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通过筒靴内的水路连通。本发明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增加施工深度;同时施压装置所需施加的压力减少,从而降低对施工设备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成孔器,包括压盖、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所述外护壁套管侧面设有灌注口;所述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上端与压盖相连,且内护壁套管的上端形成锥度管插入置于压盖上方的施力压头,与施力压头内的出泥孔导通;所述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下端套有筒状结构的筒靴,所述筒靴的下端形成切削刃;所述筒靴上端径向截面为“凸”字型,具有环状的外支承面和内支承面,外支承面和内支承面之间为环状的凸块;所述筒靴的凸块塞入设在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筒孔中置有钢筋笼;所述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的下端面分别与筒靴的内支承面和外支承面相触;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从外护壁套管侧面设有的进管口伸入,置于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所述筒靴的凸块上具有进水口,所述高压水管下端与进水口密封连接;筒靴下端具有若干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通过筒靴内的水路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成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靴内与出水口相连的水路,其方向均为向筒靴的圆心倾斜。

3.
  一种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的成孔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组装施工设备:首先将钢筋笼和高压水管装进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然后将筒靴套入筒孔底部,并使得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的下端面分别与筒靴的内支承面和外支承面相触,同时高压水管下端与筒靴的进水口密封相连;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上端与压盖相连,且内护壁套管的上端形成锥度管插入置于压盖上方的施力压头,与施力压头内的出泥孔导通;
2)将筒靴置于施工位置,向高压水管注水并增压,同时在施力压头上施压,水从筒靴的进水口进入,从所有的出水口倾斜排出,形成环状的高压水刀,切割筒靴下方的泥土,同时筒靴下端的切削刃开始挤压被水刀切割过的湿润泥土,被挤压的泥土进入内护壁套管中,继而被出泥孔排出;
3)待筒靴下沉至标定深度后,沿外护壁套管的进管口切断高压水管,使高压水管留在筒孔内,并从设在外护壁套管的灌注口向筒孔中灌注混凝土,同时将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向上拉出,此时,筒靴将离开筒孔并同灌注形成的混凝土筒体连成一体埋入软地基中。

说明书

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
背景技术
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在地下施工过程中有多种应用,例如基础施工中的灌注空心桩,地下沉井的护壁等都是属于薄壁结构的一种混凝土筒体。传统的混凝土筒桩施工方法是采用单筒内灌注混凝土,这种施工方法在成孔过程中需要排出大量的泥土,取土工程量大;同样,在灌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既影响工程进度,又增加工程费用。
而在专利号是98113070.4,名称为《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压入式一次成孔器》的发明专利中,介绍了一种采用双钢管筒结构的施工方法,它是将内护壁套和外护壁套固定连接在压盖上,且内护壁套管的上端形成锥度管插入置于压盖上方的施力压头,与施力压头内的出泥孔导通;将下端形成切削刃的筒形的筒靴直接套入内护壁套和外护壁套直接的筒孔中;然后直接通过施力压头进行施压,筒靴下端的切削刃开始挤压泥土,被挤压的泥土进入内护壁套管中,继而被出泥孔排出;待筒靴下沉至标定深度后,从设在外护壁套管的灌注口向筒孔中灌注混凝土,同时将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向上拉出,此时,筒靴将离开筒孔并同灌注形成的混凝土筒体连成一体埋入软地基中。这种方法在成孔过程中同时同步自动排土,实现一次成孔,施工速度快捷,所述专用的成孔器结构简单,能使被筒靴排挤的泥土通过内护壁套管同原始图层之间的间隙排出。但是这种双钢管筒结构的施工方法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施加很大的压力才能将套管压入泥土中,使得施工的设备成本高,且混凝土筒体的施工工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耗时短、设备要求低的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成孔器,包括压盖、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所述外护壁套管侧面设有灌注口;所述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上端与压盖相连,且内护壁套管的上端形成锥度管插入置于压盖上方的施力压头,与施力压头内的出泥孔导通;所述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下端套有筒状结构的筒靴,所述筒靴的下端形成切削刃;所述筒靴上端径向截面为“凸”字型,具有环状的外支承面和内支承面,外支承面和内支承面之间为环状的凸块;所述筒靴的凸块塞入设在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筒孔中置有钢筋笼;所述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的下端面分别与筒靴的内支承面和外支承面相触;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从外护壁套管侧面设有的进管口伸入,置于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所述筒靴的凸块上具有进水口,所述高压水管下端与进水口密封连接;筒靴下端具有若干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通过筒靴内的水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筒靴内与出水口相连的水路,其方向均为向筒靴的圆心倾斜。
一种应用根据上述的成孔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组装施工设备:首先将钢筋笼和高压水管装进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然后将筒靴套入筒孔底部,并使得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的下端面分别与筒靴的内支承面和外支承面相触,同时高压水管下端与筒靴的进水口密封相连;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上端与压盖相连,且内护壁套管的上端形成锥度管插入置于压盖上方的施力压头,与施力压头内的出泥孔导通;
2)将筒靴置于施工位置,向高压水管注水并增压,同时在施力压头上施压,水从筒靴的进水口进入,从所有的出水口倾斜排出,形成环状的高压水刀,切割筒靴下方的泥土,同时筒靴下端的切削刃开始挤压被水刀切割过的湿润泥土,被挤压的泥土进入内护壁套管中,继而被出泥孔排出;
3)待筒靴下沉至标定深度后,沿外护壁套管的进管口切断高压水管,使高压水管留在筒孔内,并从设在外护壁套管的灌注口向筒孔中灌注混凝土,同时将内护壁套管和外护壁套管向上拉出,此时,筒靴将离开筒孔并同灌注形成的混凝土筒体连成一体埋入软地基中。
本发明通过从筒靴底部喷出高压水柱,一方面形成水刀切割泥土,另一方面水使得泥土变得湿润,从而方便筒靴被下压,进入地基中;水路向筒靴的圆心倾斜,使得喷出的高压水柱也是向内倾斜的,从而可以“挖”起相应部位的泥土,并有利于泥土被挤压排出。背景技术中,筒靴在下压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地挤压地基中的泥土,即,筒靴钻地越深,所需的单位压强越大,因此对施力压头的吨位、功率要求非常高。应用本发明后,水刀提供了大部分切割所需的压强,施力压头仅需提供很小的压力,就可将筒靴压入地基,同时,水刀的切割并不会向下挤压泥土使其变得密实,因此即使到了很低的深度,较低标准的施力压头仍然足敷使用。可见,本发明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增加施工深度;同时施压装置所需施加的压力减少,从而降低对施工设备的要求,减少整个施工工程的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压盖1、内护壁套管3和外护壁套管2,所述外护壁套管2侧面设有灌注口12;所述内护壁套管3和外护壁套管2上端与压盖1相连,且内护壁套管3的上端形成锥度管4插入置于压盖上方的施力压头5,与施力压头5内的出泥孔6导通;所述内护壁套管3和外护壁套管2下端套有筒状结构的筒靴8,所述筒靴8的下端形成切削刃7;所述筒靴8上端径向截面为“凸”字型,具有环状的外支承面10和内支承面11,外支承面10和内支承面11之间为环状的凸块;所述筒靴8的凸块塞入设在内护壁套管3和外护壁套管2之间的筒孔9中,筒孔9中置有钢筋笼;所述内护壁套管3和外护壁套管2的下端面分别与筒靴8的内支承面11和外支承面10相触;它还包括高压水管13,所述高压水管13从外护壁套管2侧面设有的进管口14伸入,置于内护壁套管3和外护壁套管2之间的筒孔9中;所述筒靴8的凸块上具有进水口15,所述高压水管13下端与进水口15密封连接;筒靴8下端具有若干出水口17,与所述进水口15通过筒靴内的水路16连通。
一种应用根据上述的成孔器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装施工设备:首先将钢筋笼和高压水管13装进内护壁套管3和外护壁套管2之间的筒孔9中,然后将筒靴8套入筒孔9底部,并使得内护壁套管3和外护壁套管2的下端面分别与筒靴8的内支承面11和外支承面10相触,同时高压水管13下端与筒靴8的进水口15相连;内护壁套管3和外护壁套管2上端与压盖1相连,且内护壁套管3的上端形成锥度管4插入置于压盖1上方的施力压头5,与施力压头5内的出泥孔6导通;
2)将筒靴8置于施工位置,向高压水管13注水并增压,同时在施力压头5上施压,水从筒靴8的进水口15进入,从所有的出水口17倾斜排出,形成环状的高压水刀,切割筒靴8下方的泥土,同时筒靴8下端的切削刃7开始挤压被水刀切割过的湿润泥土,被挤压的泥土进入内护壁套管3中,继而被出泥孔6排出;
3)待筒靴8下沉至标定深度后,沿外护壁套管2的进管口14切断高压水管13,使高压水管13留在筒孔9内,并从设在外护壁套管2的灌注口12向筒孔9中灌注混凝土,同时将内护壁套管3和外护壁套管2向上拉出,此时,筒靴8将离开筒孔9并同灌注形成的混凝土筒体连成一体埋入软地基中。 

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成孔器,包括内、外护壁套管;所述内、外护壁套管上端通过压盖相连,且内护壁套管的上端形成锥度管插入置于压盖上方的施力压头,与施力压头内的出泥孔导通;所述内、外护壁套管套有下端形成切削刃的筒状的筒靴;所述内、外护壁套管的下端面分别与筒靴上端的内、外支承面相触;还包括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置于内、外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所述筒靴上端具有进水口,所述高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