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56551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57405.3

申请日:

2015.02.04

公开号:

CN104594514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78申请日:20150204|||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78; E04B1/80; E04D13/16

主分类号:

E04B1/78

申请人:

王胜怀

发明人:

王胜怀

地址:

100024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建筑材料研究院

优先权:

2014204916648 2014.08.29 CN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代理人:

朱丽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其中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拼合而成,其中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竖向的搭接缝,并且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采用固定件固定在基层墙体上,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设置在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裙边上。本发明具有保温和防火性能优异等特点,燃烧等级为A级,既能满足建筑节能节能率75%的规定要求,又可比采用常规有机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的厚度大幅减薄,并可减轻结构外墙和基础的荷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其特征在于: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拼合而成,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由保温隔热芯材(8)外裹复合真空包装(9)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方形板状;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由保温隔热芯材(8)外裹复合真空包装(9)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条板状,并且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宽度与两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贴墙后的间距一致;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芯材(8)是无机纤维芯材或无机粉末芯材或无机纤维与无机粉末混合芯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延伸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四个侧边均没有裙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其特征在于: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通过固定件(7)加固固定在基层墙体(1)上。

6.
  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其特征在于: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拼合而成,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由保温隔热芯材(8)外裹复合真空包装(9)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方形板状;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由保温隔热芯材(8)外裹复合真空包装(9)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条板状,并且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宽度与两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贴墙后的间距一致;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芯材(8)是无机纤维芯材或无机粉末芯材或无机纤维与无机粉末混合芯材。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延伸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四个侧边均没有裙边。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其特征在于: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通过固定件(7)加固固定在基层墙体(1)上。

11.
  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其特征在于: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拼合而成,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由保温隔热芯材(8)外裹复合真空包装(9)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方形板状;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由保温隔热芯材(8)外裹复合真空包装(9)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条板状,并且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宽度与两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贴墙后的间距一致;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芯材(8)是无机纤维芯材或无机粉末芯材或无机纤维与无机粉末混合芯材。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延伸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四个侧边均没有裙边。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其特征在于: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通过固定件(7)加固固定在基层墙体(1)上。

16.
  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
步骤二、在搭接缝处、用胶粘剂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完成保温层的施工。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二之前,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之间的搭接缝处,采用固定件(7)加固固定裙边(10)。

18.
  一种应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依次设在基层墙体(1)外侧的界面处理层(2)、粘结层(3)、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增强护面层(5)和饰面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拼合而成,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由保温隔热芯材(8)外裹复合真空包装(9)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方形板状;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由保温隔热芯材(8)外裹复合真空包装(9)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条板状,并且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宽度与两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贴墙后的间距一致;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中的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上;
或者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中的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上;
或者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中。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通过固定件(7)加固固定在基层墙体(1)上。

20.
  一种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应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基层墙体(1)上设置界面处理层(2);
步骤二、通过粘结层(3)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到界面处理层(2)上;
步骤三、在搭接缝处、用胶粘剂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完成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的施工;
步骤四、在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外侧设置增强护面层(5)和饰面层(6)。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三之前,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之间的搭接缝处,采用固定件(7)加固固定裙边(10)。

22.
  一种应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设置在基层墙体外侧依次排列设置的界面处理层、粘结层、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增强护面层和饰面层构成,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由纤维状、粉状无机轻质材料为保温隔热芯材,采用多层高效阻隔膜和致密的无机纤维布对其进行包覆、抽真空、封装,经大型设备压制而成;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形状为矩形,水平方向无裙边,竖向两侧各带一条裙边;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形状为矩形,板材四周无裙边;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竖向两侧裙边搭接缝采用胶粘剂满粘后,再采用锚栓进行固定;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覆盖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裙边搭接缝之上。

说明书

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外墙和屋面保温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以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逐步向节能率75%的指标推进,常规使用的的有机保温材料及其外墙保温系统(如:模塑聚苯板、挤塑板、聚氨酯板和酚醛板等有机保温材料及其外墙保温系统)要达到这一技术指标,需要增加上述保温材料的厚度和固定件长度,因此会增加结构外墙和基础的荷载;此外,由于上述保温材料属于有机类,且燃烧等级均为B级,所以用其构成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构造中必须增设燃烧等级为A级的防火隔离带,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是会增加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施工程序的繁杂性和难度,二是会增加保温层与防火隔离带联结部位开裂、空鼓的风险,三是会明显增加建筑节能保温工程的综合造价。
由此不难看出,建筑节能的新形势要求新型保温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才能确保实现节能率75%这一宏伟目标。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建筑用保温板材的裙边搭接缝处的保温处理和门窗口侧墙处的保温处理绝大多数采用的方法是,涂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构造做法[该种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0.07 W/(m.k)],但是,玻化微珠等保温砂浆的保温性能与保温板材的保温性能极不匹配,因此,整个保温系统的保温性能就不可能一致。最终,势必导致保温工程墙体在冬季出现大面积结露,甚至发霉等弊病,既达不到现有节能指标要求,要达到节能率75%的指标就更无从谈起。
据查证,采用涂抹玻化微珠等保温砂浆的构造做法的保温工程大多不成功,某市的一幢高层经济适用房建筑,由于采用了该种构造做法,保温工程热工性能未能达到设计和竣工验收要求,被该市建委列为建筑节能不合格工程的典型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外墙外保温结构保温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第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拼合而成,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由保温隔热芯材外裹复合真空包装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方形板状,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由保温隔热芯材外裹复合真空包装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条板状,并且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宽度与两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贴墙后的间距一致。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上。
优选的,所述保温隔热芯材可是无机纤维芯材或无机粉末芯材或无机纤维与无机粉末混合芯材。
优选的,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
优选的,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延伸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四个侧边均没有裙边。
优选的,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通过固定件加固固定在基层墙体上。
第二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拼合而成,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由保温隔热芯材外裹复合真空包装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方形板状;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由保温隔热芯材外裹复合真空包装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条板状,并且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宽度与两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贴墙后的间距一致。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上。
优选的,所述保温隔热芯材是无机纤维芯材或无机粉末芯材或无机纤维与无机粉末混合芯材。
优选的,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
优选的,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延伸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四个侧边均没有裙边。
优选的,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通过固定件加固固定在基层墙体上。
第三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拼合而成,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由保温隔热芯材外裹复合真空包装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方形板状;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由保温隔热芯材外裹复合真空包装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条板状,并且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宽度与两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贴墙后的间距一致。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中。
优选的,所述保温隔热芯材是无机纤维芯材或无机粉末芯材或无机纤维与无机粉末混合芯材。
优选的,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
优选的,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延伸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或者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四个侧边均没有裙边。
优选的,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通过固定件加固固定在基层墙体上。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步骤二、在搭接缝处、用胶粘剂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条,完成保温层的施工。
优选的,在进行步骤二之前,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处,采用固定件加固固定裙边。
一种应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依次设在基层墙体外侧的界面处理层、粘结层、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增强护面层和饰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拼合而成,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由保温隔热芯材外裹复合真空包装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方形板状;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由保温隔热芯材外裹复合真空包装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条板状,并且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宽度与两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贴墙后的间距一致。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上。或者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上。或者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设置在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中。
优选的,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通过固定件加固固定在基层墙体上。
应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基层墙体上设置界面处理层;步骤二、通过粘结层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到界面处理层上;步骤三、在搭接缝处、用胶粘剂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条,完成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施工;步骤四、在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外侧设置增强护面层和饰面层。
优选的,在进行步骤三之前,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处,采用固定件加固固定裙边。
另一种应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设置在基层墙体外侧依次排列设置的界面处理层、粘结层、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增强护面层和饰面层构成,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由纤维状、粉状无机轻质材料为保温隔热芯材,采用多层高效阻隔膜和致密的无机纤维布对其进行包覆、抽真空、封装,经大型设备压制而成;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形状为矩形,水平方向无裙边,竖向两侧各带一条裙边;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形状为矩形,板材四周无裙边;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竖向两侧裙边搭接缝采用胶粘剂满粘后,再采用锚栓进行固定;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粘贴、覆盖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裙边搭接缝之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及建筑用真空绝热条及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具有保温和防火性能优异的特点,燃烧等级为A级,既能满足节能率75%的要求,又可比采用常规有机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的厚度大幅减薄,可减轻结构外墙和基础的荷载。
2、为了减少保温板材裙边搭接缝处的热桥效应,充分发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节能和保温效果,本发明采用了以下几点的独特之处:
1)实现了上下层或左右层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无缝隙对接,左右相邻或上下相邻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搭接缝且搭接缝处为裙边搭接粘贴的方式,减少了热桥(即减少了裙边搭接缝)。
2)竖向或横向的搭接缝处的保温处理方法,独创性地采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条,将其粘贴固定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裙边搭接缝处,彻底改变了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保温处理的不科学做法。
3)门窗口四周侧墙保温处理方法采用了特制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进行粘贴固定,彻底改变了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保温处理的不科学做法。
以上关键技术可保证和提高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整体保温性能,摒弃了常规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嵌缝保温的既不切实际又不科学的错误做法。
本发明彻底打破和纠正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玻化微珠等保温材料处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拼接缝和门窗口侧墙面保温的不科学保温构造做法,将其改变成全部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方形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条状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组成的整体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外墙和屋面保温系统,保证了外墙和屋面保温系统的热工性能始终保持一致,做到了保温层薄、保温层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优异、造价合理、施工便捷,能满足和实现我国节能率75%的规定。
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外墙和屋面的保温绝热,经国家建筑节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依据GB/T10295-2008检测,本发明产品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全部符合标准规定,并且检测结果证明,本发明可使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整体保温系统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幅提升,可以有效根除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进行涂抹处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拼接缝和门窗口侧墙面保温所导致的整体保温系统的热工性能不一致等弊病。
附图说明
图1是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实施例一的正面的示意图。
图2是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实施例二的正面的示意图。
图3是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实施例三的正面的示意图。
图4是搭接缝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7是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实施例二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建筑用真空绝热条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B剖面的示意图。
图10是建筑用真空绝热条实施例二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层墙体、2-界面处理层、3-粘结层、4-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5-增强护面层、6-饰面层、7-固定件、8-保温隔热芯材、9-复合真空包装、10-裙边、11-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2-建筑用真空绝热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具体说明如下。
参加图1、图4,第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拼合而成,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由保温隔热芯材8外裹复合真空包装9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方形板状;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由保温隔热芯材8外裹复合真空包装9经抽真空并热压密封制成条板状,并且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宽度与两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贴墙后的间距一致。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横向粘贴,其中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竖向的搭接缝,并且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采用固定件7加固固定在基层墙体1上,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设置在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裙边10上。本实施例中,固定件7采用锚栓,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固定件。
在搭接缝处,可以是相邻的两个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叠合在一起,固定件7穿过裙边、将两个裙边钉在基层墙体1上,也可以是相邻的两个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相接,固定件7穿过两个裙边的接缝处、然后固定在基层墙体1上、同时将两个裙边压住。
参加图2、图4,第二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与第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竖向粘贴,其中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的搭接缝,并且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采用固定件7加固固定在基层墙体1上,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设置在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裙边10上。
参加图3、图4,第三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与第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设置在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上。
参见图5、图6,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实施例一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延伸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参见图7,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实施例二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是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延伸出来的裙边。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三个侧边有裙边,另一个边无裙边。
参见图8、图9,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实施例一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其中一侧边和该侧边的对边延伸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另外两个侧边没有裙边(图8中是两窄边有裙边、两长边无裙边,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两窄边无裙边、两长边有裙边)。参见图10,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实施例二中,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四个侧边均有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的裙边10。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三个侧边有裙边,另一个边无裙边。
所述裙边又叫热封边,是由复合真空包装9延伸出来并热压而成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两侧的裙边可与固定件7配合,固定件7通过裙边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加固固定到墙体上,可保证在不破坏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的真空的同时,加强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与墙体的连接。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裙边是因制作工艺而产生的。
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裙边在铺设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时没有什么用,因此可以用胶粘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条上,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裙边可忽略不计,所以也可以说是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没有裙边。(本实施案例的保温层及保温系统中,真空绝热条的裙边是施工过程当中均折回背面,然后在粘贴到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搭接缝中),当然,随着以后工艺的进步,如果可以做出真正的完全没有裙边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话,也可以应用在本申请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中。
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紧密贴合处,如果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没有裙边的话,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可以直接紧密贴合,如果有裙边的话,该裙边也没有什么用,所以也可以用胶粘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上,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裙边也可忽略不计,也可以说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在该侧边上没有裙边。
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搭接缝处,如果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有裙边的话,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设置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上,如果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没有裙边的话,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直接粘贴设置在搭接缝中。
所述保温隔热芯材8是无机纤维芯材或无机粉末芯材或无机纤维与无机粉末混合芯材。本实施例中,保温隔热芯材8是可以包括有气相二氧化硅、干燥剂、碳化硅、增强纤维,还可以包括岩棉、矿棉、超细玻璃棉、硅酸铝棉、二氧化硅微粉、吸气剂等纤维状或粉状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它的纤维状或/和粉状材料组成。
所述复合真空包装9又叫复合阻气膜或阻气复合隔膜也叫真空包装皮,本实施例中,复合真空包装是由铝箔和其他材料复合而成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它的材料。
应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条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错缝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步骤二、待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粘贴安装完毕,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之间的搭接缝处,采用固定件7加固固定裙边10;步骤三、在搭接缝处、用胶粘剂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完成保温层的施工。
所述错缝粘贴,是指图5中上层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与下层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为错缝结构,或图8中左右两侧相邻搭接缝之间为错缝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错缝。
应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依次设在基层墙体1外侧的界面处理层2、粘结层3、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增强护面层5和饰面层6。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有三种。
第一种: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横向粘贴,其中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设置在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裙边10上。
第二种: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4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竖向粘贴,其中的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设置在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裙边10上。
第三种: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中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设置在横向和竖向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10上。
所述界面处理层为界面剂层;粘结层为胶粘剂层;增强护面层为抹面胶浆复合耐碱玻纤网布层;饰面层由弹性腻子层、抗碱封闭底漆层和弹性涂料面层,或饰面砂浆面层,或柔性饰面块材面层组成。
所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基层墙体1上设置界面处理层2;步骤二、通过粘结层3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到界面处理层2上(包括裙边10也通过粘结层3粘在了界面处理层2上);步骤三、待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粘贴安装完毕,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之间的搭接缝处,采用固定件7加固固定裙边10;步骤四、在搭接缝处、用胶粘剂粘贴安装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完成保温层的施工;步骤五、在保温层4外侧设置增强护面层5(比如先抹底层聚合物抹面胶浆,再铺设耐碱玻纤网布,然后再抹面层聚合物抹面胶浆)和饰面层6。
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规格可根据需要设定,一般来说:长度100~1000㎜,宽度20~600㎜,厚度按设计和用户要求定制。
例如:长度可采用400 mm~600mm,宽度可采用20mm~200㎜,厚度可采用7mm~15mm。或长度可采用200 mm~400mm,宽度可采用200mm~400㎜,厚度可采用15mm~20mm。或长度可采用300 mm~500mm,宽度可采用20mm~100㎜,厚度可采用10mm~25mm。
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是由纤维状、粉状无机料作为保温隔热芯材,外面包覆复合真空包装,经抽真空、封装等工艺,经大型设备压制而成的密实的保温板材。
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的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本发明适用于在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新建和既有房屋建筑(基层墙体为混凝土墙和各种砌体墙)改造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薄抹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以及非透明幕墙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薄抹灰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据国家法定质检机构检测,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性能如表2所示:

为了充分发挥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的节能和保温效果,本发明的独特之处有以下几点:
1)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密封裙边,由常规的四条裙边改变为两条,实现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水平方向无缝隙对接,竖向裙边采用粘贴搭接的方式,减少了热桥(即减少了裙边搭接缝)。
2)搭接缝处的保温处理方法,独创性地采用了建筑用真空绝热条,将其粘贴固定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密封裙边搭接缝处,彻底改变了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保温处理的不科学做法。
3)门窗口四周侧墙保温处理方法,采用了特制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进行粘贴固定,彻底改变了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搭接缝处的保温处理的不科学做法。
本发明可保证和提高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的整体保温性能,摒弃了常规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嵌缝保温的既不切实际又不科学的错误做法。
建筑用真空绝热板11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12是专门为配合板材状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横向或竖向热压密封裙边搭接缝的保温构造和门窗洞口四周侧墙面的保温构造专门发明的配套型产品。

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其中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由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和建筑用真空绝热条拼合而成,其中上下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紧密贴合,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有竖向的搭接缝,并且在搭接缝中、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裙边采用固定件固定在基层墙体上,所述建筑用真空绝热条设置在左右相邻的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搭接缝中、粘贴并覆盖在裙边上。本发明具有保温和防火性能优异等特点,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