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腐胶水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效防腐胶水粉.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803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8037A21申请号201410370275422申请日20140731C09J4/02200601C09J4/06200601C09J11/04200601C09J11/06200601C09D5/3420060171申请人青岛吉顺隆商贸有限公司地址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万安支路1号72发明人李强54发明名称一种高效防腐胶水粉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防腐胶水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质素510份,淀粉纤维素1020份,烧碱510份,乙二醇612份,秸秆灰烬1525份,硅酸铝陶瓷纤维816份,丙烯。
2、酰胺817份,聚乙烯醇2030份,柠檬酸813份,甲酸钙39份,凹凸棒土712份,钛白粉59份,羟甲基纤维素1013份,粘性增强剂714份。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多种高分子材料,辅以多功能助剂,科学配方而成,高效防腐、加长了使用周期,施工方便,成膜快的高效防腐胶水粉。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8037ACN104178037A1/1页21一种高效防腐胶水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质素510份,淀粉纤维素1020份,烧碱510份,乙二醇612份,秸秆灰烬1525份,硅酸铝陶瓷纤。
3、维816份,丙烯酰胺817份,聚乙烯醇2030份,柠檬酸813份,甲酸钙39份,凹凸棒土712份,钛白粉59份,羟甲基纤维素1013份,粘性增强剂71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腐胶水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质素8份,淀粉纤维素15份,烧碱8份,乙二醇10份,秸秆灰烬20份,硅酸铝陶瓷纤维13份,丙烯酰胺14份,聚乙烯醇25份,柠檬酸11份,甲酸钙6份,凹凸棒土11份,钛白粉7份,羟甲基纤维素11份,粘性增强剂10份。权利要求书CN104178037A1/2页3一种高效防腐胶水粉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防腐胶水粉。背景技术0002目前很。
4、多厂家都针对建筑胶水的原料组分进行了改进及更新。但现有技术的建筑用胶水粉(固体胶水),除了其附着能力强弱不一,同时存在防腐技术不高的缺点,减少了使用时间,增加了成本。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多种高分子材料,辅以多功能助剂,科学配方而成,高效防腐、加长了使用周期,施工方便,成膜快的高效防腐胶水粉。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防腐胶水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质素510份,淀粉纤维素1020份,烧碱510份,乙二醇612份,秸秆灰烬1525份,硅酸铝陶瓷纤维816份,丙烯酰胺817份,聚乙烯醇2030份,柠檬酸8。
5、13份,甲酸钙39份,凹凸棒土712份,钛白粉59份,羟甲基纤维素1013份,粘性增强剂714份。0005上述的高效防腐胶水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质素8份,淀粉纤维素15份,烧碱8份,乙二醇10份,秸秆灰烬20份,硅酸铝陶瓷纤维13份,丙烯酰胺14份,聚乙烯醇25份,柠檬酸11份,甲酸钙6份,凹凸棒土11份,钛白粉7份,羟甲基纤维素11份,粘性增强剂10份。0006本发明高效防腐胶水粉优点是1、本发明高效防腐胶水粉,由多种高分子材料,辅以多功能助剂,科学配方而成,高效防腐、加长了使用周期,施工方便,成膜快。具体实施方式000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08实施例1,一种高。
6、效防腐胶水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质素5份,淀粉纤维素10份,烧碱5份,乙二醇6份,秸秆灰烬15份,硅酸铝陶瓷纤维8份,丙烯酰胺8份,聚乙烯醇20份,柠檬酸8份,甲酸钙3份,凹凸棒土7份,钛白粉5份,羟甲基纤维素10份,粘性增强剂7份。0009实施例2,一种高效防腐胶水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质素8份,淀粉纤维素15份,烧碱8份,乙二醇10份,秸秆灰烬20份,硅酸铝陶瓷纤维13份,丙烯酰胺14份,聚乙烯醇25份,柠檬酸11份,甲酸钙6份,凹凸棒土11份,钛白粉7份,羟甲基纤维素11份,粘性增强剂10份。0010实施例3,一种高效防腐胶水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质素10份,淀粉说明书CN104178037A2/2页4纤维素20份,烧碱10份,乙二醇12份,秸秆灰烬25份,硅酸铝陶瓷纤维16份,丙烯酰胺17份,聚乙烯醇30份,柠檬酸13份,甲酸钙9份,凹凸棒土12份,钛白粉9份,羟甲基纤维素13份,粘性增强剂14份。0011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7803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