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6559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9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29108.8

申请日:

2015.01.20

公开号:

CN104594580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F 11/18申请公布日:201505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1/18申请日:20150120|||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1/18

主分类号:

E04F11/18

申请人:

佛山市林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成飞

地址: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汾江南路6号二座1819房之一

优先权:

2014105269870 2014.10.09 CN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所述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环状的软金属磨合件;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体,第一支撑片,第一螺栓;第一支撑片固定设置在第一管体一端的端口处,第一支撑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体,第二支撑片,第二螺母;第二支撑片固定设置在第二管体一端的端口处,第二螺母固定在第二支撑片上;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软金属磨合件,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实现连接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在安装现场无需焊接就能实现了两个接头的对接,简化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 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环状的软金属磨合件;
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体,第一支撑片,第一螺栓;第一支撑片固 定设置在第一管体一端的端口处,第一支撑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体,第二支撑片,第二螺母;第二支撑片固 定设置在第二管体一端的端口处,第二螺母固定在第二支撑片上;
所述软金属磨合件设置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之间,所述第一螺栓穿 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软金属磨合件,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实现连接第 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接扶手栏杆的直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 金属磨合件包括分别延伸进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外凸部,以及用于填 充和掩盖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连接处缝隙的边缘部,所述外凸部和边缘部 一体成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接头还包括一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片上,用于 将第一螺栓的头部限定在第一支撑片和限位片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螺 栓的头部设置为方头,所述限位片设置为半球形或方体形。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螺 栓上设置有一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第一螺栓的头部和第一支撑 片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螺 母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片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支撑片上对应设置有第二通 孔,或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支撑片一体成型,通过冲压在第二支撑片的中 心一体成型一个内凹孔,并在内凹孔的表面车制螺纹。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为不锈钢管体,所述软金属磨合件为铝磨合件。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 金属磨合件的边缘部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接触面设置为倾斜面。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为直管或弯头。

10.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接头的第一螺栓穿过软金属磨合件,与第二接头的第二螺母进 行螺纹连接;
根据墙面或地势调整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的对接角度。

说明书

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的楼梯、走道等处会设置有扶手栏杆,以辅助行人行走。 最常使用的是金属管材质的扶手栏杆,扶手栏杆一般是沿着墙面或地势设 置的,在墙面转角或楼梯转角的地方扶手栏杆就要一转弯结构。传统扶手 栏杆的转弯结构是:在两圆管型扶手栏杆的端面做大于或等于45度的切口, 然后将端面对接后进行焊接或铆接固定,在拐弯处形成一个大于或等于90 度的尖角。这种传统的转弯结构不但操作麻烦、效率低下,而且焊接完后 的扶手是尖角,使用时容易碰伤行人,既不安全也不美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栏杆的连 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扶手栏杆的转弯接头安装麻烦且存在 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包括第 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环状的软金属磨合件;
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体,第一支撑片,第一螺栓;第一支撑片固 定设置在第一管体一端的端口处,第一支撑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体,第二支撑片,第二螺母;第二支撑片固 定设置在第二管体一端的端口处,第二螺母固定在第二支撑片上;
所述软金属磨合件设置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之间,所述第一螺栓穿 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软金属磨合件,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实现连接第 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接扶手栏杆的直杆。
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软金属磨合件包括分别延伸 进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外凸部,以及用于填充和掩盖第一管体与第二 管体连接处缝隙的边缘部,所述外凸部和边缘部一体成型。
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接头还包括一限位片, 所述限位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片上,用于将第一螺栓的头部限定在第一 支撑片和限位片之间。
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中,第一螺栓的头部设置为方头,所 述限位片设置为半球形或方体形。
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中,第一螺栓上设置有一弹性结构, 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第一螺栓的头部和第一支撑片之间。
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中,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片 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支撑片上对应设置有第二通孔,或通过冲压在第二支 撑片的中心一体成型一个内凹孔,并在内凹孔的表面车制螺纹。
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为不锈 钢管体,所述软金属磨合件为铝磨合件。
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软金属磨合件的边缘部与第 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接触面设置为倾斜面。
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外凸部的外径与第一管体和 第二管体的内径相适配。
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为直管 或弯头。
一种如上所述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 骤:
将第一接头的第一螺栓穿过软金属磨合件,与第二接头的第二螺母进 行螺纹连接;
根据墙面或地势调整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的对接角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既可用于扶手栏杆 的转弯接头,也可用于扶手栏杆两个直杆之间的连接,采用本发明所提供 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在安装现场无需焊接就能实现了两个接头的对接, 简化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扶手栏杆对接完成后,连接结 构部分不存在尖角结构,不存在安全隐患的。另外,当所述扶手栏杆的连 接结构用于转弯接头时,还能以第一螺栓为轴心实现转接角度的任意可调, 调节范围达到360°,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以另一角度对接后的结构示意 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中第一接头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中第二接头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对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中第一接头一端的剖面结构示 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中第一接头一端的剖面结构示 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中软金属磨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中软金属磨合件的剖面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 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 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 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直接组装就能完成安装,在安 装现场无需焊接,简化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
所述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接头100、第 二接头200和环状的软金属磨合件300;
所述第一接头100,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管体101,第一支撑片102, 第一螺栓103;第一支撑片102固定设置在第一管体101一端的端口处,第 一支撑片10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04;
所述第二接头200,如图4所示,包括第二管体201,第二支撑片202, 第二螺母203;第二支撑片202固定设置在第二管体201一端的端口处,第 二螺母203固定在第二支撑片202上;
所述软金属磨合件300设置在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之间,如 图5所示,所述第一螺栓10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4和所述软金属磨合件 300,与第二螺母203螺纹连接,实现连接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接扶手栏杆的 直杆。
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可以为弯头或直管,当所述扶手栏杆的 连接结构用于扶手栏杆的转弯接头时,所述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 为弯头,当所述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用于扶手栏杆两个直杆之间的连接时, 所述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为直管。
所述第一支撑片102可以是与第一管体101内相适配的圆片,也可以 是与第一管体101内相适配的并能将第一螺栓103固定在第一支撑片上的 其他结构。第二支撑片202与第一支撑片102相似,只要能与第二管体201 端口内相适配的并能将第二螺母203固定在第二支撑片202上就可以。所 述第一支撑片102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管体101的端口 位置,也可以是与所述第一管体101一体成型。同样的,所述第二支撑片 202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管体201的端口位置,也可以是 与所述第二管体20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螺母20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 定在所述第二支撑片202上,也可以是与所述第二支撑片202一体成型。
如图6或图7所示,所述第一接头100还可以包括一限位片106,所述 限位片106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片102上,将第一螺栓103的头部固定在 第一支撑片102和限位片106之间。所述限位片106起到辅助固定第一螺 栓103的作用,可以防止第一螺栓103落入第一管体101的内部,并将第 一螺栓103的头部限定在第一支撑片102和限位片106之间。所述限位片 106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片102上。第一螺栓103的头 部可以设置为方头,同时,所述限位片106可以是设置为半球形或方体形, 优先地,所述限位片106设置为方体形,这样,第一螺栓103可以在第一 支撑片102和限位片106之间稍微上下左右地活动,但是不能进行转动, 便于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对接时的安装,以及调节对接的角度。
所述第一螺栓103上还可以设置有一弹性结构(图中未示出),所述弹 性结构设置第一支撑片102和第一螺栓103的头部之间,如弹簧、弹片等。 由于有弹性结构对第一螺栓103的作用力,使得第一接头100与第二接头 200在对接拧紧时还能调整第一接头100与第二接头200之间的角度,也能 实现对转接角度的调节。
如图8所示,所述软金属磨合件300包括分别延伸进入第一管体101 和第二管体201的外凸部301,以及用于填充和掩盖第一管体101与第二管 体201连接处缝隙的边缘部302,所述外凸部301和边缘部302一体成型。 所述外凸部301的外径与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的内径相适配,即 等于或稍小于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的内径。第一支撑片102与第 一管体101端口之间、第二支撑片202与第二管体201端口之间是预设了 一段距离,为软金属磨合件300的外凸部301延伸进入管体内部预留了空 间,使得软金属磨合件300、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三者之间能相互 配合,紧密连接。所述边缘部30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管体101的外径, 当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对接后,所述边缘部302是夹在第一接头 100和第二接头200之间的,边缘部302会稍微高出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 体201,并掩盖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的端口。
所述软金属磨合件300可以是铝、银、铜等金属制成。由于作为扶手 栏杆,需要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扶手栏杆一般采用硬金属制成, 同理,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作为连接结构,也是采用硬金属制成, 如不锈钢、铁等。由于硬金属不易变形,在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 对接完成后,可能会存在一些缝隙。而本发明中则通过在第一接头100和 第二接头200之间设置软金属磨合件300居中磨合,由于其是软金属材质, 在对接时硬金属磨合使其稍微变形,使得两个活动接头在完成对接时不会 产生缝隙,而且还能配合不同地势或墙面角稍微调整对接角度。这样,两 个活动接头在对接的时候,施工现场完全无需电焊,只需要对接完成后打 磨活动接头的表面,即可得到表面光滑的转弯接头。更进一步的,如图9 所示,所述软金属磨合件300分别与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的接触 面设置为倾斜面,这样不管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对接角度如何变化由于 倾斜面的梯度变化都能满足管体端面与软金属磨合件的紧密配合,使第一 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能更紧密地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螺母203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片202的外表面或内表面(相 对于第二管体201)。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母203设置在第二支撑片202的 内表面,或通过冲压在第二支撑片202的中心一体成型一个内凹孔,并在 内凹孔的表面车制螺纹。因为当所述第二螺母203设置在第二支撑片202 的内表面时,可以适当减少所述软金属磨合件300的厚度,降低成本,减 少打磨面积。当所述第二螺母20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片202的内表面时, 所述第二支撑片202上对应设置有第二通孔204,这样,第一螺栓103穿过 第二通孔204,与所述第二螺母203进行螺纹连接。当所述第二螺母203设 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片202的外表面时,所述第二支撑片202上也优选为对 应设置有第二通孔204,这样,对第一螺栓103的长度要求没有限制,当第 一螺栓103的长度大于软金属磨合件300和第二螺母203的厚度之和时, 可以穿过第二通孔204,进入第二管体201内部。
其中,所述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优选为不锈钢管体,所述软 金属磨合件300优选为铝磨合件。因为铝和不锈钢颜色相近,经过打磨后, 几乎看不出对接的痕迹,外形美观。也可以不打磨平整,在铝磨合件表面 根据需要镀上颜色,使其边突出,外形美观。
所述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201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接扶手栏杆的 直杆。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套接的方式,这样,现场施工完全不需要焊接, 将活动接头对接完成后,再套接扶手栏杆的直杆就能完成组装,大大简化 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当第一管体101的内径与扶手栏杆的直杆 的外径相适配时,即第一管体101的内径等于或稍大于扶手栏杆的直杆的 外径时,所述扶手栏杆的直杆直接嵌入第一管体101即可完成扶手栏杆的 组装,所述第一管体101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向内的凸起105,增加第一管体 101和扶手栏杆的直杆的摩擦力,使套接更牢固。当第一管体101的外径与 扶手栏杆的直杆的内径相适配时,即第一管体101的外径等于或稍小于扶 手栏杆的直杆的内径时,所述第一管体101直接嵌入扶手栏杆的直杆即可 完成扶手栏杆的组装。所述第一管体101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向外或向内的 凸起105,增加第一管体101和扶手栏杆的直杆之间的摩擦力,使套接更牢 固。第二管体201的另一端的结构与第一管体101相同,在此不赘述。
本发明中还提供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即在施工现场的 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接头100的第一螺栓103穿过软金属磨合件300,与第二接头 200的第二螺母203进行螺纹连接;
当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对接拧紧后,根据墙面或地势调整第 一接头100与第二接头200之间的对接角度;
打磨第一接头100与第二接头200之间的接口处,使接口处表面平整;
若接口处存在缝隙,则在缝隙中填入铝粉,再进行打磨,直至接口处 表面平整且没有缝隙。
或者,接口处不打磨平整,对铝磨合件表面镀颜色,只打磨至表面光 滑。
然后就可以将扶手栏杆的直杆套接分别套接在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 头200的另一端上,完成扶手栏杆的组装。
本发明所提供的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直接组装就能完成安装,在安 装现场无需焊接,简化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而且,还能以第一 螺栓为轴心实现转接角度的任意可调,调节范围达到360°,适用范围广。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 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所述扶手栏杆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环状的软金属磨合件;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体,第一支撑片,第一螺栓;第一支撑片固定设置在第一管体一端的端口处,第一支撑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体,第二支撑片,第二螺母;第二支撑片固定设置在第二管体一端的端口处,第二螺母固定在第二支撑片上;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软金属磨合件,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