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558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6719.9

申请日:

2015.01.13

公开号:

CN104594569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D 3/362申请公布日:201505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D 3/362申请日:20150113|||公开

IPC分类号:

E04D3/362

主分类号:

E04D3/362

申请人:

中国铁路总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发明人:

姜兰潮; 范亚娟; 杨庆山; 周长东; 朱尔玉

地址:

100844北京海淀区复兴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代理人:

柳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装置包括抗风夹、扣合组件和T码组件,所述T码组件的第一端固定于基面,所述T码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扣合组件相扣合,所述抗风夹罩于所述扣合组件的末端外侧。使用该抗风夹的金属屋面系统的整体性强,且防水、防风性能都有一定提高;本发明不仅适用于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同样也适用于由自攻螺钉连接的金属屋面系统,适应性良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抗风夹、扣 合组件和T码组件,所述T码组件的第一端固定于基面,所述T码组 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扣合组件相扣合,所述抗风夹罩于所述扣合组件的末 端外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内扣单元和外扣单元,所述内扣单元包括公扣、立肋 和底板,所述公扣通过立肋与底板相连接,所述外扣单元包括母扣、立 肋和底板,所述母扣通过立肋与底板相连接,所述抗风夹罩于所述母扣 的外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T码组件包括梅花头和T码,所述T码的第一端固定于基面,所 述梅花头设于所述T码的第二端,所述梅花头置于所述公扣的内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风夹包括弯折部和贴合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贴合部为一体式结 构;其中:所述贴合部包括第一贴合单元和第二贴合单元,所述第一贴 合单元和所述第二贴合单元设于所述弯折部的两侧末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的材料与所述底板相同,所述贴合部的材料与所述底板相 同。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的厚度与所述底板相同,所述贴合部的厚度与所述底板相 同。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的纵向尺寸与所述T码的宽度相同,所述贴合部的纵向尺寸 与所述T码的宽度相同。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合部的竖向尺寸为5-10cm。

9.
  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 包括如下步骤:
S1:装置成型步骤:以与金属屋面板的板材的材料及其厚度相同 的材料为基材,加工出由弯折部和贴合部组成的抗风夹;
S2:锁边咬合步骤:将抗风夹置于金属屋面板与T码咬合处的上 方,将其压入屋面板锁边处的母扣上,并使抗风夹与母扣均匀扣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的安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抗风夹与母扣均匀扣合后,用锁边机再次咬合。

说明书

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屋面抗风性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 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建筑系统中,金属屋面在防水、防风方面承担着重要的 结构功能,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钢结构建筑系统的安全、质量和维护使 用。早期的金属屋面板采用穿透式固定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漏水等问 题较多,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金属屋面系统开始引进国外的通 过扣合、咬合形式的隐藏式固定方式的金属屋面板围护系统。
直立锁边屋面系统因其连接密封性好、防水性能强、抗风承载力 高以及具有很好的热胀冷缩适应能力的明显优点,应用范围广阔,成 为目前的主流金属屋面系统。但由于有待提高的技术以及行业内产品 标准的缺失,各企业的金属板生产质量良莠不齐,反映在使用结果上 看,直立锁边屋面系统的应用效果不甚理想,由此可能导致屋盖被大 风掀翻,甚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金属屋面系统的薄弱区在屋面板与T 码的咬合处,而在风灾等自然灾害中,金属屋面系统受到最多的破坏 恰恰是在屋面板与T码间的脱扣破坏。在强风作用下,由于负风压的 作用,风会对屋面板产生向上的风吸力作用。根据现场对受破坏屋面 风力的实际测量及后期风洞数值模拟的结果,此处承受的风吸力非常 大。由于风吸力反复不断地对屋面板向上作用,导致上层屋面板板肋 与T码之间的咬合破坏,破坏时屋面板与T码脱开上拱,然后带动其 他位置的屋面板一起拱起,致使屋面板最终被撕裂而破坏。如何进一 步提高薄弱区的抗风强度,成为金属屋面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 装方法,旨在通过加固屋面板与支座的锁边咬合部位来提高金属屋面 系统的抗风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包括抗风夹、扣合组件和T 码组件,所述T码组件的第一端固定于基面,所述T码组件的第二端 与所述扣合组件相扣合,所述抗风夹罩于所述扣合组件的末端外侧。
在上述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中,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内扣 单元和外扣单元,所述内扣单元包括公扣、立肋和底板,所述公扣通 过立肋与底板相连接,所述外扣单元包括母扣、立肋和底板,所述母 扣通过立肋与底板相连接,所述抗风夹罩于所述母扣的外侧。
在上述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中,所述T码组件包括梅花 头和T码,所述T码的第一端固定于基面,所述梅花头设于所述T码 的第二端,所述梅花头置于所述公扣的内腔。
在上述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中,所述抗风夹包括弯折部 和贴合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贴合部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贴合 部包括第一贴合单元和第二贴合单元,所述第一贴合单元和所述第二 贴合单元设于所述弯折部的两侧末端。
在上述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中,所述弯折部的材料与所 述底板相同,所述贴合部的材料与所述底板相同。
在上述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中,所述弯折部的厚度与所 述底板相同,所述抗贴合部的厚度与所述底板相同。
在上述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中,所述弯折部的纵向尺寸 与所述T码的宽度相同,所述贴合部的纵向尺寸与所述T码的宽度相 同。
在上述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中,所述贴合部的竖向尺寸 为5-10cm。
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的安装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 骤:
S1:装置成型步骤:
以与金属屋面板的板材的材料及其厚度相同的材料为基材,加工 出由弯折部和贴合部组成的抗风夹;
S2:锁边咬合步骤:
将抗风夹置于金属屋面板与T码咬合处的上方,将其压入屋面板 锁边处的母扣上,并使抗风夹与母扣均匀扣合。
在上述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的安装方法中,抗风夹与母 扣均匀扣合后,用锁边机再次咬合。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抗风夹具有构造简单、施工便捷、易操作的明显优点, 通过二次锁边工艺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且能有效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 能的“简易抗风夹”装置,安装简单快捷材料成本低;
此外,本发明的抗风夹不仅适用于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同样 也适用于由自攻螺钉连接的金属屋面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适用 性强;通过使用该装置来加强金属屋面板与支座的连接处,既可起到 防渗的效果,又可加强屋面板与支座的连接,全面提高了屋面系统的 抗风性能。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此处所说明 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 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的抗风夹结构示 意图;
图2为金属屋面板的截面示意图(未安装抗风夹时);
图3为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的T型支座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底板 2、立肋 3、加强筋 4、公扣 5、母扣 6、梅 花头 7、T码 8、抗风夹 81、弯折部 821、第一贴合单元 822、 第二贴合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 明。
首先,金属屋面的面板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立肋2、加 强筋3、公扣4和母扣5,数根加强筋3分布于底板1,底板1的两端 分别设有立肋2,两侧的立肋2末端分别设有公扣4和母扣5。
抗风夹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弯折部81和贴合部,弯折部81 和贴合部为一体式结构;其中:贴合部包括第一贴合单元821和第二 贴合单元822,第一贴合单元821和第二贴合单元822设于弯折部81 的两侧末端。
将图1的金属屋面面板扣合后,并包含了图2所示的包含抗风夹8 的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扣合组件和T码组 件,T码组件的第一端固定于基面,T码组件的第二端与扣合组件相 扣合,抗风夹8罩于扣合组件的末端外侧;具体地:
扣合组件包括内扣单元和外扣单元,内扣单元包括公扣4、立肋2 和底板1,公扣4通过立肋2与底板1相连接,外扣单元包括母扣5、 立肋2和底板1,母扣5通过立肋2与底板1相连接,抗风夹8罩于母 扣5的外侧;T码组件包括梅花头6和T码7,T码7的第一端固定于 基面,梅花头6设于T码7的第二端,梅花头6置于公扣4的内腔;
将抗风夹8安装于金属屋面系统的步骤具体包括:
S1:装置成型步骤:
以与金属屋面板的板材的材料及其厚度相同的材料为基材(以目 前国内广泛采用的铝镁锰合金屋面板为例),首先选用一块 58mm×58mm的铝镁锰合金板,利用折弯机圆弧折弯模具压制出如图 1所示的形状,基材的厚度与底板1相同(一般为0.9mm),基材的纵 向尺寸与T码7的宽度相同(一般为58mm);
S2:锁边咬合步骤:
首先将抗风夹8置于金属屋面板与T码7咬合处的上方,用力压 入屋面板锁边处的母扣5上,并使抗风夹8与母扣5均匀扣合,没有 扣严的用钳子等工具进行修正,扣合后再次用专用电动锁边机咬合, 形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如抗风夹的使用场合属于在建工程,可以在 将屋面板搭接并咬合在T码7末端的梅花头6上之后,直接利用电动 锁边机进行二次锁边,将抗风夹咬合于屋面板锁边处。
作为一种优选,抗风夹8的材料及厚度与底板1相同,抗风夹8 的纵向尺寸与T码7的宽度相同,抗风夹8的贴合部的竖向尺寸为 5-10cm,为使其能与屋面板更好地连接。
此外,用电动锁边机进行锁边咬合时,要求咬边连续、平整,不 能出现扭曲和裂口,在锁边机咬合爬行过程中,其前方1mm范围内必 须用力卡紧使搭接边结合紧密,这也是为了保证机械咬边的质量关键; 同时要保证屋面板以及抗风夹8表面均不被划伤,对于檐口和屋脊等 机械锁不到的位置,可以采用手动工具进行锁边咬合。可以看出,本 发明的锁边方案在锁边咬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固定座处设置局部抗风 夹8,明显改善了金属屋面系统的抗风性能。且较之于传统抗风结构, 本发明的抗风夹具有构造简单、施工便捷、易操作以及材料成本低的 明显优点。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显然,只要实 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 而易见的变形,也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装置包括抗风夹、扣合组件和T码组件,所述T码组件的第一端固定于基面,所述T码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扣合组件相扣合,所述抗风夹罩于所述扣合组件的末端外侧。使用该抗风夹的金属屋面系统的整体性强,且防水、防风性能都有一定提高;本发明不仅适用于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同样也适用于由自攻螺钉连接的金属屋面系统,适应性良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