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立体形.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565531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56400.9

申请日:

2015.01.27

公开号:

CN104647808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31D 5/04申请公布日:201505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31D 5/04申请日:20150127|||公开

IPC分类号:

B31D5/04

主分类号:

B31D5/04

申请人:

李平

发明人:

李平

地址:

570105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滨海大道6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框架立体形,涉及一种几何体的制作方法。框架立体形由六个相同部件组合而成;取正方形纸一和正方形纸二,叠放形成正八角形;将正方形纸一的四个角折叠相贴,形成重叠正方形;做四条长反折线相交叉,中部形成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是正方形纸一的边长的1/5;依照长反折线折叠90度;依照垂直线正折线折叠90度;正方形纸二的纸角部分为插入部分;插入部分与正方形纸二的连接处为被插入开口;将部件一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二的一个被插入开口,三个部件插接成一个三角形状框架;如是插接,六个部件插接成有八个连体三角形状框架的框架立体形。设计巧妙;部件组合简单;部件与部件的插接容易;造型几何立体感明显,形式美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框架立体形,其特征是:框架立体形由部件一、部件二……部件六共六个相同部件组合而成;
取正方形纸一,在上纸边中点与下纸边中点之间做纵向的对边指示线,在左纸边中点与右纸边中点之间做横向的对边指示线;
取与正方形纸一全等的正方形纸二,做两条对角线指示线;
将正方形纸一叠放在正方形纸二的上面,两条对边指示线分别与两条对角线指示线重合,形成正八角形;在表层的正方形纸一的四个角做与正方形纸二的纸边重合的短反折线;
依照短反折线,将表层的正方形纸一的四个角折叠至底层的正方形纸二的反面相贴,形成重叠正方形;在重叠正方形上做与横向的对边指示线平行的两条长反折线,做与纵向的对边指示线平行的两条长反折线,四条长反折线长度相等;四条长反折线相交叉,在重叠正方形的中部形成一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是正方形纸一的边长的1/5;由小正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分别向最近的重叠正方形的边做垂直于该边的垂直线正折线;
依照长反折线折叠,小正方形的边之外的长反折线折叠90度;依照垂直线正折线折叠90度;长反折线的小正方形的边的部分顺应折叠;露出的正方形纸二的纸角部分为部件插接时的插入部分;插入部分与正方形纸二的连接处为夹层开口,即部件插接时的被插入开口;部件做成;
将部件一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二的一个被插入开口,至两个部件的被插入开口重合,即完成一次插接;
将部件三的两个插入部分分别插入部件一和部件二的被插入开口,完成插接后形成一个三角形状框架;
如是插接,将部件四、部件五、部件六与已插接成的三角形状框架插接,即成有八个连体三角形状框架的框架立体形。

说明书

说明书框架立体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几何体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立体形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有框架形式特征的立体形多是片状的,框架结构的立体形较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有框架形式特征的立体形多是片状的,框架结构的立体形较少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框架立体形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框架立体形由部件一、部件二……部件六共六个相同部件组合而成;
取正方形纸一,在上纸边中点与下纸边中点之间做纵向的对边指示线,在左纸边中点与右纸边中点之间做横向的对边指示线;
取与正方形纸一全等的正方形纸二,做两条对角线指示线;
将正方形纸一叠放在正方形纸二的上面,两条对边指示线分别与两条对角线指示线重合,形成正八角形;在表层的正方形纸一的四个角做与正方形纸二的纸边重合的短反折线;
依照短反折线,将表层的正方形纸一的四个角折叠至底层的正方形纸二的反面相贴,形成重叠正方形;在重叠正方形上做与横向的对边指示线平行的两条长反折线,做与纵向的对边指示线平行的两条长反折线,四条长反折线长度相等;四条长反折线相交叉,在重叠正方形的中部形成一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是正方形纸一的边长的1/5;由小正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分别向最近的重叠正方形的边做垂直于该边的垂直线正折线;
依照长反折线折叠,小正方形的边之外的长反折线折叠90度;依照垂直线正折线折叠90度;长反折线的小正方形的边的部分顺应折叠;露出的正方形纸二的纸角部分为部件插接时的插入部分;插入部分与正方形纸二的连接处为夹层开口,即部件插接时的被插入开口;部件做成;
将部件一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二的一个被插入开口,至两个部件的被插入开口重合,即完成一次插接;
将部件三的两个插入部分分别插入部件一和部件二的被插入开口,完成插接后形成一个三角形状框架;
如是插接,将部件四、部件五、部件六与已插接成的三角形状框架插接,即成有八个连体三角形状框架的框架立体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巧妙;部件组合简单;部件与部件的插接容易;造型几何立体感明显,形式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画有对边指示线的正方形纸一平面图;
图2是画有对角线指示线的正方形纸二平面图;
图3是正八角形平面图;
图4是画有长反折线的正八角形平面图;
图5是部件立体图;
图6是两个部件完成一次插接立体图;
图7是三个部件插按成三角形状框架立体图
图8是框架立体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框架立体形由部件一、部件二……部件六共六个相同部件组合而成;采用虚线表示正面对折的正折线,即折叠时,纸的正面和正面相对折叠;实线加圈表示反面对折的反折线,即折叠时,纸的反面和反面相对折叠;实线加点表示指示线;
取正方形纸一,在上纸边中点与下纸边中点之间做纵向的对边指示线,在左纸边中点与右纸边中点之间做横向的对边指示线;如图1;
取与正方形纸一全等的正方形纸二,做两条对角线指示线;如图2;
将正方形纸一叠放在正方形纸二的上面,两条对边指示线分别与两条对角线指示线重合,形成正八角形;在表层的正方形纸一的四个角做与正方形纸二的纸边重合的短反折线;如图3;
依照短反折线,将表层的正方形纸一的四个角折叠至底层的正方形纸二的反面相贴,形成重叠正方形;在重叠正方形上做与横向的对边指示线平行的两条长反折线,做与纵向的对边指示线平行的两条长反折线,四条长反折线长度相等;四条长反折线相交叉,在重叠正方形的中部形成一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是正方形纸一的边长的1/5;由小正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分别向最近的重叠正方形的边做垂直于该边的垂直线正折线;如图4;
依照长反折线折叠,小正方形的边之外的长反折线折叠90度;依照垂直线正折线折叠90度;长反折线的小正方形的边的部分顺应折叠;露出的正方形纸二的纸角部分为部件插接时的插入部分;插入部分与正方形纸二的连接处为夹层开口,即部件插接时的被插入开口;部件做成;如图5;
将部件一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二的一个被插入开口,至两个部件的被插入开口重合,即完成一次插接;如图6;部件二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一的被插入开口,结果相同;以下插接均如是;
将部件三的两个插入部分分别插入部件一和部件二的被插入开口,完成插接后形成一个三角形状框架;如图7;
如是插接,将部件四、部件五、部件六与已插接成的三角形状框架插接,即成有八个连体三角形状框架的框架立体形;如图8。

框架立体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框架立体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框架立体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架立体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立体形.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框架立体形,涉及一种几何体的制作方法。框架立体形由六个相同部件组合而成;取正方形纸一和正方形纸二,叠放形成正八角形;将正方形纸一的四个角折叠相贴,形成重叠正方形;做四条长反折线相交叉,中部形成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是正方形纸一的边长的1/5;依照长反折线折叠90度;依照垂直线正折线折叠90度;正方形纸二的纸角部分为插入部分;插入部分与正方形纸二的连接处为被插入开口;将部件一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纸品制作;纸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