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码锁.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6552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53194.8

申请日:

2014.10.17

公开号:

CN104594723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37/22申请日:20141017|||公开

IPC分类号:

E05B37/22; E05B67/18; E05B63/14

主分类号:

E05B37/22

申请人:

宁波裕泰锁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立明

地址:

31503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安山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江东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2

代理人:

胡雅芳; 张丽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码锁,包括锁体、锁杆、钥匙锁定装置及密码锁定装置,锁体的第二锁孔在靠近锁体底部设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的第一弹性端在第二锁孔内部抵接于锁体底部,弹性装置的第二弹性端抵接于锁杆的长杆的端部;密码锁定装置包括号码轮、锁套及号码轮容置槽,锁套套设于长杆外部,号码轮容置槽凹设于第二锁孔内侧壁,用于容置号码轮与锁套,号码轮与锁套可脱卸卡接,并与锁套外表面的凸键相配合以锁定长杆。本发明改进了密码锁定装置的结构,在使用钥匙开启后,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找回忘记的密码,并可同时修改密码,使得密码锁定装置不至于因为一次偶然地密码丢失而永久作废,大幅提高了密码锁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密码锁,包括锁体(1)、锁杆(2)、钥匙锁定装置(3)及密码锁定装置(4),所述 锁体(1)包括第一锁孔(11)和第二锁孔(12),所述锁杆(2)包括短杆(21)和长杆(22);所述第 一锁孔(11)内设置有所述钥匙锁定装置(3),所述第二锁孔(12)内设置有所述密码锁定装 置(4),所述短杆(21)与所述钥匙锁定装置(3)配合锁定,所述长杆(22)与所述密码锁定装 置(4)配合锁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锁孔(12)在靠近所述锁体(1)底部设有弹性装置(5),所述弹性装置(5)的第一 弹性端(51)在第二锁孔(12)内部抵接于所述锁体(1)底部,所述弹性装置(5)的第二弹性端 (52)抵接于所述长杆(22)的端部(23);
所述密码锁定装置(4)包括号码轮(41)、锁套(42)及号码轮容置槽(43),所述锁套(42) 套设于所述长杆(22)外部,所述号码轮容置槽(43)凹设于所述第二锁孔(22)内侧壁,用于 容置所述号码轮(41)与所述锁套(42),所述号码轮(41)与所述锁套(42)可脱卸卡接,并与 所述锁套(42)外表面的凸键(44)相配合以锁定所述长杆(2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锁定装置(4)包括N组所述 号码轮(41)、锁套(42)及号码轮容置槽(43),其中N为自然数且大于或者等于3,所述每 组凸键(44)与所述号码轮容置槽(43)之间的间隔距离H在所述长杆(22)的延伸方向上自 所述端部(23)向上依次递增。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号码轮容置槽(43)之间设 有用于定位所述凸键(44)的卡位(45)。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凸键(44)与所述号码轮容置 槽(43)之间的间隔距离H在所述长杆(22)的延伸方向上自所述端部(23)向上依次等差递 增。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盖(6),所述限 位盖(6)套设于所述第二锁孔(22)的顶部,所述限位盖(6)设有沿内层圆周分布的第一限位 槽孔(61)和第二限位槽孔(62),所述长杆(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孔(61)和第二限位 槽孔(62)分别相配合的凸部(26)。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61)和第二限位孔(62) 间隔四分之一圆周。

说明书

一种密码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码锁,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找回密码和更改密码的密码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密码锁,一般都包括钥匙锁定和密码锁定,且都可以单独开启密码锁,但是钥匙锁定装置与密码锁定装置相对独立,一旦忘记密码,密码锁定部分就无法使用,成为只能用钥匙开启的普通锁,即失去了密码锁定功能,非常不经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重新找回密码并重新设置密码的密码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找回密码和更改密码的密码锁,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密码一旦忘记就无法再次使用密码锁定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密码锁,包括锁体(1)、锁杆(2)、钥匙锁定装置(3)及密码锁定装置(4),所述锁体(1)包括第一锁孔(11)和第二锁孔(12),所述锁杆(2)包括短杆(21)和长杆(22);所述第一锁孔(11)内设置有所述钥匙锁定装置(3),所述第二锁孔(12)内设置有所述密码锁定装置(4),所述短杆(21)与所述钥匙锁定装置(3)配合锁定,所述长杆(22)与所述密码锁定装置(4)配合锁定,所述第二锁孔(12)在靠近所述锁体(1)底部设有弹性装置(5),所述弹性装置(5)的第一弹性端(51)在第二锁孔(12)内部抵接于所述锁体(1)底部,所述弹性装置(5)的第二弹性端(52)抵接于所述长杆(22)的端部(23);
所述密码锁定装置(4)包括号码轮(41)、锁套(42)及号码轮容置槽(43),所述锁套(42)套设于所述长杆(22)外部,所述号码轮容置槽(43)凹设于所述第二锁孔(22)内侧壁,用于容置所述号码轮(41)与所述锁套(42),所述号码轮(41)与所述锁套(42)可脱卸卡接,并与所述锁套(42)外表面的凸键(44)相配合以锁定所述长杆(22)。
进一步地,所述密码锁定装置(4)包括N组所述号码轮(41)、锁套(42)及号码轮容置 槽(43),其中N为自然数且大于或者等于3,所述每组凸键(44)与所述号码轮容置槽(43)之间的间隔距离H在所述长杆(22)的延伸方向上自所述端部(23)向上依次递增。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号码轮容置槽(43)之间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凸键(44)的卡位(45)。
进一步地,所述每组凸键(44)与所述号码轮容置槽(43)之间的间隔距离H在所述长杆(22)的延伸方向上自所述端部(23)向上依次等差递增。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盖(6),所述限位盖(6)套设于所述第二锁孔(22)的顶部,所述限位盖(6)设有沿内层圆周分布的第一限位槽孔(61)和第二限位槽孔(62),所述长杆(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孔(61)和第二限位槽孔(62)分别相配合的凸部(2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孔(61)和第二限位孔(62)间隔四分之一圆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进了密码锁定装置的结构,在使用钥匙开启后,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找回忘记的密码,并可同时修改密码,使得密码锁定装置不至于因为一次偶然地密码丢失而永久作废,大幅提高了密码锁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密码锁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密码锁的实施例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密码锁的实施例的凸键44与所述号码轮容置槽43之间递增的间隔距离H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密码锁的实施例的找回密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锁体;2-锁杆;3-钥匙锁定装置;4-密码锁定装置;5-弹性装置;6-限位盖;
11-第一锁孔;12-第二锁孔;21-短杆;22-长杆;23-端部;26-凸部;
41-号码轮;42-锁套;43-号码轮容置槽;44-凸键;45-卡位;
51-第一弹性端;52-第二弹性端; 
61-第一限位槽孔;62-第二限位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 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密码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锁体1、锁杆2、钥匙锁定装置3及密码锁定装置4,锁体1包括第一锁孔11和第二锁孔12,锁杆2包括短杆21和长杆22;第一锁孔11内设置有钥匙锁定装置3,第二锁孔12内设置有密码锁定装置4,短杆21与钥匙锁定装置3配合锁定,长杆22与密码锁定装置4配合锁定,第二锁孔12在靠近锁体1底部设有弹性装置5,弹性装置5的第一弹性端51在第二锁孔12内部抵接于锁体1底部,弹性装置5的第二弹性端52抵接于长杆22的端部23;该弹性装置5是任意可以依靠弹性形变为长杆22提供弹力势能的装置,例如弹簧或者其他弹性体。
密码锁定装置4包括号码轮41、锁套42及号码轮容置槽43,锁套42套设于长杆22外部,号码轮容置槽43凹设于第二锁孔22内侧壁,用于容置号码轮41与锁套42,号码轮41与锁套42可脱卸卡接,并与锁套42外表面的凸键44相配合以锁定长杆22。相邻的号码轮容置槽43之间设有用于定位凸键44的卡位45,当锁定时,至少一组凸键44未卡入对应的卡位45,仅当全部凸键44均卡入卡位45时,密码锁长杆22可弹起解锁。
如图2所示,当密码锁定装置4包括N组号码轮41、锁套42及号码轮容置槽43,其中N为自然数且大于或者等于3,每组凸键44与号码轮容置槽43之间的间隔距离H在长杆22的延伸方向上自端部23向上依次递增,即图2中的h1、h2、h3、h4依次递增。每组凸键44与号码轮容置槽43之间的间隔距离H在长杆22的延伸方向上自端部23向上可以为依次等差递增。该间隔距离H依次递增的意义在于,方便找回密码和重新设置密码,下文将作出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密码锁还包括限位盖6,限位盖6套设于第二锁孔22的顶部,限位盖6设有沿内层圆周分布的第一限位槽孔61和第二限位槽孔62,长杆22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孔61和第二限位槽孔62分别相配合的凸部26。设置限位盖6的意义在于,便于使用者在找密码和重新设置密码的过程中快速找准基准位置。其中,第一限位孔61和第二限位孔62间隔四分之一圆周时,是以转动角度最小的方式确定基准位置,当然,基准位置还可以是二分之一圆周,或者其他角度,但四分之一圆周是最适当和便捷的。
本发明密码锁找回密码的工作原理如下:
密码锁在锁定状态时,N个凸键44处于自由状态,即至少有一个凸键44未卡在卡位45内,则密码锁长杆22不能向上弹出,即被锁定;
当密码不正确(无法找回时),如图1-4所示,使用者以钥匙沿A向打开密码锁,短杆21脱离限制,长杆22也在弹性装置5的弹力推动下弹起,凸部26脱离限位盖6的第一限位槽孔61,使用者以长杆22为轴旋转锁杆2四分之一圆周,凸部26到达第二限位槽孔62上部,此时的旋转不受锁套42或者号码轮41的限制,使用者将凸部26向下推进第二限位槽孔62内,此时号码轮41可带动锁套42旋转,当使用者转动号码轮至正确密码位置时,锁套42外表面的凸键44便会卡进卡位45;当所有凸键44都卡入正确的卡位45时,密码锁即可打开。找回密码时,使用者需按住长杆22以克服弹性装置5的弹力,自底部开始旋转第一个号码轮41直至找到其正确的号码,由于底部第一个号码轮41在克服其弹力的过程中,只需移动第一个凸键44脱离第一卡位45的距离即可,而第二个号码轮41在克服弹力的过程中除需要预留自身相对应的第二个凸键44的脱离卡位45的距离以外还要加上第一个号码轮对应的第一个凸键44移动的距离,因此凸键44与号码轮容置槽43之间的间隔距离H在长杆22的延伸方向上自端部23向上依次递增,即h1、h2、h3、h4成依次递增的距离数列,特别地,该递增数列可以为等差数列。
卡位45实际是凸键44上下移动的轨道,位于上下两端的卡位45起到定位的作用,只有当全部卡位45与凸键44配合时,长杆22才能不受限制地上下移动,即达到解锁的状态。
使用者在找回密码后,长杆22与凸键44即锁套42的相对位置固定,即可单独转动号码轮41将重新设置密码。
本发明采用较为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了密码锁使用者在忘记密码的情况下仍然可依靠钥匙开锁后找回并重新设置密码,避免了密码锁一旦忘记密码就无法使用密码锁功能的缺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密码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密码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密码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密码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密码锁.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码锁,包括锁体、锁杆、钥匙锁定装置及密码锁定装置,锁体的第二锁孔在靠近锁体底部设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的第一弹性端在第二锁孔内部抵接于锁体底部,弹性装置的第二弹性端抵接于锁杆的长杆的端部;密码锁定装置包括号码轮、锁套及号码轮容置槽,锁套套设于长杆外部,号码轮容置槽凹设于第二锁孔内侧壁,用于容置号码轮与锁套,号码轮与锁套可脱卸卡接,并与锁套外表面的凸键相配合以锁定长杆。本发明改进了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