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65526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30469.1

申请日:

2013.11.01

公开号:

CN104594547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C 2/00申请公布日:20150506|||公开

IPC分类号:

E04C2/00; E04B1/74;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C2/00

申请人:

王振江

发明人:

王振江

地址:

400039重庆市沙坪坝区联芳园富州路8号富州新城2栋21-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的制作技术方法,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是由基板(2),耳边(3),採能盒(4),导流管(5),蓄能罐(6),发泡水泥(7),锡箔纸(8),光伏板(9),装饰面(10),卡环(11)组成,并把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牢牢的固定在C型钢(12)上,与建筑物连接成为紧密的一体。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通过结构和材料的创新改变,有效地利用了太阳的光能和热能,美化了建筑,减轻了建筑物的荷载,提供了安全保障,降低了建筑成本,达到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抗震减灾的建筑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基板 (2),耳边(3),採能盒(4),导流管(5),储能罐(6),发泡水泥(7),锡箔纸(8),光 伏板(9),装饰面(10),卡环(11)组成,并把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 牢牢的固定在C型钢(12)上,与建筑物连接成为紧密的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的制作方法;基 板(2)是载体和装饰体,基板(2)由铁板,铝板,微晶薄板,玻璃纤维板,树脂板制做, 基板(2)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规格是600mmx600mm至1500mmx15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的制作方法;基 板(2)的四边折制有耳边(3),耳边(3)高10mm到30mm,与基板(2)成90度的角。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的制作方法;用 基板(2)相同的材料制成採能盒(4),採能盒(4)吸收热能并阻断和吸收光热向室内传导 和向外界辐射,採能盒(4)随基板(2)的材料和尺寸规格确定,但要小于基板(2),20mm 到30mm,高度也要小于耳边(3)5mm到1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的制作方法;把 採能盒(4)的对称点加装导流管(5),导流管(5)的直径在5mm到20mm之间;把採能盒(4) 压焊或粘结在在基板(2)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的制作方法;将 发泡水泥(7)倒入基板(1)内,将採能盒(4)封闭在发泡水泥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的制作方法;在 发泡水泥(7)顶部覆盖一张锡箔纸(8)。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的制作方法;在 基板(2)的平面,也就是採能盒(4)的反面,嵌入光伏板(9)。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的制作方法;基 板(2)的外立面随建筑装饰的需要涂有花式,成为装饰面(10)。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的制作方法;用 自攻螺钉穿过卡环(11),把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固定在与建筑物框 架连接在一体的C型钢(12)上。

说明书

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的制作技术方法,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阻热蓄能 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背景
在建筑房屋和使用房屋的过程中都要涉及到电力使用和供热、供暖等能源 消耗问题,列如;照明、采暖、空调、洗浴、煮咖啡、烧菜煮饭、看电视等等。 还涉及到抗震减灾和外立面的装饰问题。
当前,我国的建筑墙体材料还存在品种不全,无阻热蓄能节能功能,无供 电供暖功能,重复施工和抗震等级低等问题。根据有关资料反映,我国能源总 消耗量中约有30%为建筑能耗,建筑能耗成为国家的能源负担,对我国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对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威胁。预计到 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据专家测算,如果从现在起对新建建 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和应用,并对已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性改造, 那么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能源紧张状况和污染压 力必将大为缓解。因此,必须加大建筑节能的工作力度,发现并解决目前建筑 节能工作中的问题所在,设计和生产蓄能节能的建筑房屋和建筑材料。
我国的建筑节能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3月,发布了《民用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建筑节能率目标是30%,新建采暖居住 建筑的能耗应在1980-1981年当地住宅通用设计耗热水平的基础上降低。1994 年,建设部制订了《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确立了节能的目标、 重点、任务、实施措施和步骤。修订《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 部分)》,建筑节能率目标是50%。1999年建设部76号令,发布了《民用建 筑节能管理规定》,对建筑节能的各项任务、内容以及相关责任主体的职责、 违反的处罚形式和标准等做出了规定。该规定的施行,对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 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2、2004年 分别出台了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规划。2005年建设部143 号令,发布了修订《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6年6月1日起施行《绿 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是为了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 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而制定的标准。2006年9月,建设部印发 了《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确定 建筑节能到″十一五″期末,实现节约1.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2007年5月23 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8年 7月23日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对新建建筑 节能、既有建筑节能、建筑用能系统运行节能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条例明确了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 公共建筑为民用建筑。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纲要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资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 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相协 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 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但是,在对我国的围护墙板调研中发现;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围护墙体材料, 多数还处于“砖”墙的概念,如:加气砖、陶粒砖、空心砖比比皆,“砖”的 体积较小,面密度又大,施工困难,透水吸水,强度不够。也出现了板式结构 的板材,如;拉条板,砌块它们既不具备阻热蓄热的热工性能,又不具备阻热 储热的技术空间,也不能作为外墙板,在很多城市造成了烧结砖禁而不止,二 次施工装修现象。不但加大了建筑物的荷载,加大了建筑成本,也给环境保护、 抗震减灾造成了隐患。
究其原因,产品开发不够,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特别是已经延续 千年的砖墙不具备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的功能,建筑与装饰脱节,不能 一次完成等等弊端,造成耗工耗时耗费成本。现有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已经不 适应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的需要,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代。
研究中可以发现,阳光是可持续使用和最经济的资源,在同一经度,同一 纬度,同一高度,同一时间的同一点上,所得到的光热能量是相等的。可惜的 是,这些光热能量却一直被忽视,极少被利用,人们还在不断的开采不可再生 的石化资源,用于建筑物供电供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是根据环保部和 建设部对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根据建筑市场的实际需要,针对目前各种围护 墙体材料不存在阻热蓄能供电供暖和抗震等级低、表面粗糙需要重复装修施工, 造价成本过高等弊端创造的。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一种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是由基板(2),耳边(3), 採能盒(4),导流管(5),蓄能罐(6),发泡水泥(7),锡箔纸(8),光伏板 (9),装饰面(10),卡环(11)组成,并把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 墙板(1)牢牢的固定在C型钢(12)上,与建筑物连接成为紧密的一体。
首先要制作墙板的基板(2),基板(2)由铁板,铝板,微晶薄板,玻璃纤 维板,树脂板制做,规格600mmx600mm至1500mmx1500mm,是蓄能节能供电供暖 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承载体和装饰体;基板(2)用剪板机剪成正方形或长方 形;在长方形与正方形基板(2)四边折制耳边(3),耳边(3)高10mm到30mm, 与基板(2)成90度的角,用于安装连接和阻挡发泡材料的外溢;用基板(2) 相同的材料制成採能盒(4),採能盒(4)吸收热能并阻断光热向室内传导和向 外界辐射,採能盒(4)随基板(2)的材料和尺寸规格确定,但要小于基板(2), 20mm到30mm,高度也要小于耳边(3)5mm到10mm;把採能盒(4)的对称点加 装导流管(5),导流管(5)的直径不小于10mm;把採能盒(4)压焊或粘结在 在基板(2)上;向採能盒(4)注入导流液体,将采暖盒采集到的热能导入到 蓄能罐(6)蓄存能量;将发泡水泥(7)倒入基板(1)内,将採能盒(4)封 闭;在发泡水泥(7)顶部覆盖一张锡箔纸(8),将光热隔离和集中在蓄能节能 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上;在基板(2)的平面,也就是採能盒(4) 的反面,嵌入光伏板(9),光伏板(9)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将电能输送的用电 器;基板(2)的外立面随建筑装饰的需要涂有花式,成为装饰面(10);将基 板(2)的四边装入卡环(11);卡环(12)用于将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 一体化墙板(1)连接,用自攻螺钉把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 固定在与建筑物框架连接在一体的C型钢(12)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地震,阻 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会与建筑物框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把太阳送到地球上的红外光, 紫外光以及辐射热能阻挡和收集在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 板面,通过採能盒(4)採集,然后再通过采集盒(4)与储能罐(6)出现的温 差,自然的通过导流体导入蓄能罐(6)蓄存,以便供热、供暖;同时,利用已 经成熟的光伏技术,将光能通过光伏板(9)转换成电能;而不是让阳光直接照 射到砖墙上导入室内或辐射到室内室外,产生热岛效应,增加环境污染;阻热 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是用自攻螺钉把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 抗震一体化墙板(1)固定在与建筑物框架连接在一体的C型钢(12)上的,它 避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了干法作业和快速作业;在遇到地震时,C型钢的 柔性将地震波减弱,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跟随着建筑物 框架一起摆动,起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无妨的抗震减灾功能。

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的制作技术方法,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是由基板(2),耳边(3),採能盒(4),导流管(5),蓄能罐(6),发泡水泥(7),锡箔纸(8),光伏板(9),装饰面(10),卡环(11)组成,并把阻热蓄能供电供暖装饰抗震一体化墙板(1)牢牢的固定在C型钢(12)上,与建筑物连接成为紧密的一体。阻热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