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635223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27096.9

申请日:

2001.08.13

公开号:

CN1404735A

公开日:

2003.03.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12N 1/20申请日:20010813授权公告日:20050216终止日期:20130813|||授权|||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宗绪成变更后权利人:宗绪成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226500江苏省如皋市环境监测站宿舍楼301号变更后:226500江苏省如皋市环境监测站宿舍楼301号变更项目:共同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无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市鑫瑞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04.1.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N63/00

主分类号:

A01N63/00

申请人:

宗绪成;

发明人:

宗绪成

地址:

226500江苏省如皋市环境监测站宿舍楼3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它主要由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发酵系的丝状菌等组成,它采用在培养基中殖入上述复合微生物菌种,经培养增殖而成,由于采用多种菌种组合的方式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避免了因单一菌种对污水处理不耐高冲击负荷及处理不彻底性;由于所述的菌剂制作简便,成本低,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光合菌、乳酸 菌、放线菌、发酵系的丝状菌、醋酸杆菌组成,所述的各菌种的含 量根据被处理有机废水的成份进行调节、配比。
2: 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 特征在于:它采用在培养基中分别殖入上述微生物菌株,经分别培 养增殖后注入混合培养基中增殖培养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混合培养基采用所需处理废水的本身加入65-85%的 纤维素,10-25%的木质素,5-10%的戊聚酸和米糠、蛎壳、生莲花、 黑麦草、桉树皮经破碎后的混合物构成的碳质过滤剂,再经发酵使 其达到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所需的75-80%的生长介质的物质,所 述的培养温度t为:3-50℃。

说明书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经检索有关专利文献,目前尚未检索到与本发明相同的对有机废水处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现有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厌氧、好氧组合法、膜分离活性污泥、颗粒化活性污泥法等来进行处理,但是这些技术应用范围较窄,治理效果不太理想。我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98111936.0”,名称为“采用木质碎片的污泥污水微生物处理方法”,公开了一种在具有通气口、污泥处理水注入口和污泥处理水排出口的处理槽中,充填颗粒木质碎片处理介质层来达到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虽然该申请对污水的处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抛入的颗粒介质同样具有二次污染性,且需经常增补介质,所以给污水的处理带来很多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采用好氧、厌氧、兼氧类微生物经混合培养而成,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生产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在考虑能有效地对有机废水处理、降低污水处理费用的基础上,设计成主要由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发酵系的丝状菌、醋酸杆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各菌种的含量根据被处理有机废水的成份进行调节、配比。

    它采用在培养基中分别殖入上述微生物菌株,经分别培养增殖后注入混合培养基中增殖培养而成。

    所述的混合培养基采用所需处理废水地本身加入65-85%的纤维素,10-25%的木质素,5-10%的戊聚酸和米糠、蛎壳、生莲花、黑麦草、桉树皮经破碎后的混合物构成的碳质过滤剂,再经发酵使其达到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所需的75-80%的生长介质的物质,所述的培养温度t为:3-50℃。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光合菌属于独立营养微生物,它以接受光和热为能量,以有机物或有害气体为基质,合成氨基酸、核酸等含氮化合物以及糖类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这些代谢物,有的成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基质;所述的乳酸菌以光合细菌、酵母菌得到的糖类为基质,产生乳酸。由于乳酸菌有很强的杀菌力,特别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以及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乳酸菌能使木质素、纤维素等难分解的有机物分解;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放线菌,它能摄取光合细菌产生的氨基酸,产生抗生物质,这种抗生物质能有效抑制病原菌,并能摄食有害霉菌及细菌增殖时所需要的物质,从而抑制其增殖,创造有利于其它微生物生存的环境;由于放线菌和光合细菌共存,它们所发挥的净菌作用比放线菌单独时成倍增加;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丝状菌,主要是发酵的曲霉菌属为主体,该菌群能够和其它微生物共存,对促进其它有效微生物增殖基质的产生起重要作用,并具有分解恶臭物质的效果,能将诸腐化物及杆菌吞食、碳化;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醋酸杆菌,主要负责对动植物遗体、遗物及多数有机物质的发酵和分解。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低于10℃下培养增殖出的菌剂可有效处理低温状态下的有机废水及固体生活垃圾。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40-50℃下培养增殖出的菌剂能在60-70℃情况下处理有机废水及固体生活垃圾。

    使用时,将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投放到生化池中,以需处理的有机物作为培养基,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且无二次污染。经氧化分解、沉淀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采用多种菌种组合的方式,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避免了因单一菌种对污水处理的不彻底性;由于所述的菌剂制作简便,成本低,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由于对有机废水处理效果明显,设施简单,操作方便,所以有着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1、南通制药总厂,主要生产化学合成药,产品有扑米酮、保泰松、氟尿嘧啶、炎痛喜康及配套中间体甲酸乙酯。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废水CODcr平均值高达20万mg/L左右,1999年8月采用本发明进行处理,其方法为:将所述的各微生物菌株分别殖入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取所需处理废水加入85%的纤维素,10%的木质素,5%的戊聚酸和米糠、蛎壳、生莲花、黑麦草、桉树皮的混合物,经混合后,将各微生物菌种在25℃下殖入培养基中,培养3天后,用氯水制成悬浮液,并逐级扩大培养,则得到所述的复合菌剂。处理污水时,首先将废水调PH值至9,再将沉淀物用板箱压滤机对污水中悬浮物进行压滤,将压滤后的污水集中进入生化池中,然后将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投入生化池中,对污水进行处理。原废水不经稀释处理后的出水经环保部门检测CODcr平均去除率为80%。

         有机废水处理化学需氧量(CODcr)检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  日期    原水(加权平均)  压滤后  处理后  1999年12月28日  日均值  去除率(%)  总去除率(%)    1.49×105  1.04×105  1.09×105  1.06×105  29  4.09×104  4.18×104  4.14×104  61  72  2000年1月4日  日均值  去除率(%)  总去除率(%)    1.96×105  1.38×105  1.86×105  1.62×105  17  2.59×104  3.16×104  4.14×104  82  85  二天平均值  去除率(%)  总去除率(%)    1.72×105  1.34×105  22  3.51×104  74  80

    2、如皋市坝桥肠衣厂主要从事半成品肠衣加工、检验,同时根据市场行情生产肝素,该厂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漂洗、分路和复水等工序。采用本发明进行处理,其方法为:将所述的各微生物菌株分别殖入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取所需处理废水加入75%的纤维素,15%的木质素,10%的戊聚酸和米糠、蛎壳、生莲花、黑麦草、桉树皮的混合物,经混合后,将各微生物菌种在25℃下殖入培养基中,培养3天后,用氯水制成悬浮液,并逐级扩大培养,则得到所述的复合菌剂。然后将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投入生化池中,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经环保部门检测,结果为:

                                         监测结果            (单位:mg/L,PH除外)监测日期    样品名称    PH    CODcr    SS    BOD5    NH3-N    处理量99.10.11    处理前①    6.95    795    64    292    57.7    12T/d    处理前②    6.98    997    67    279    52.9    处理前③    7.02    704    62    207    42.0    处理后①    7.25    84    27    24.1    15.5    处理后②    7.28    107    26    31.1    20.4    处理后③    7.26    112    26    31.8    18.699.10.12    处理前④    6.87    833    57    240    36.4    12T/d    处理前⑤    6.92    766    60    216    27.6    处理前⑥    6.71    772    62    241    31.7    处理后④    7.28    102    29    32.0    19.4    处理后⑤    7.29    78    28    19.6    19.7    处理后⑥    7.32    88    26    25.5    21.2  99.10.13  处理前⑦  7.02  717  62  250  30.3  12T/d  处理前⑧  6.87  631  58  217  24.7  处理前⑨  6.92  447  60  151  22.7  处理后⑦  7.19  78  26  22.1  22.0  处理后⑧  7.19  106  27  36.0  22.4  处理后⑨  7.21  114  28  35.6  26.4           处理前均值  6.92  740  61  233  36.2  12T/d           处理后均值  7.25  97  27  28.6  20.6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它主要由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发酵系的丝状菌等组成,它采用在培养基中殖入上述复合微生物菌种,经培养增殖而成,由于采用多种菌种组合的方式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避免了因单一菌种对污水处理不耐高冲击负荷及处理不彻底性;由于所述的菌剂制作简便,成本低,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