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煤气化生产加压煤气的方法和设备.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6289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7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5091.2

申请日:

1994.05.19

公开号:

CN1095751A

公开日:

1994.11.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9.1.6|||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10J3/00

主分类号:

C10J3/00

申请人:

高秀岭;

发明人:

高秀岭

地址:

100011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化工部东方化肥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韩小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煤气化法及其所用的设备。本发明的方法为在常压下向煤气化炉中加入空气,使煤燃烧,然后在加压下加入水蒸气,生成加压的煤气,如此交替地进行。该方法可大幅度节省电能及蒸汽,大大提高炉的生产能力,降低成本。广泛地适合我国大中小型氮肥企业和生产燃料煤气企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变压煤气化生产加压煤气的方法,包括将煤加到煤气化炉中,常压下加入空气,使煤燃烧,然后在加压下加入水蒸汽,生成加压的煤气,如此交替地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加压的压力为0.1-6M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蒸汽先从炉底部加入,再从炉顶部加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炉的操作由专用微机及专用软件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1)吹风阶段:空气经鼓风机从变压炉底部鼓入煤层,使煤燃烧,反应生成的吹风气经炉上部排出;
(2)升压阶段:将水蒸汽加入炉中,炉上部的气体出口阀处于关闭状态,炉内压力逐渐上升,当达到煤气系统压力时,气体出口阀打开,升压阶段结束。
(3)上吹阶段:水蒸汽自炉底通入,自下而上地通过燃料层,反应后生成的加压煤气从炉上部排出。
(4)下吹阶段:加压蒸汽从炉顶入炉,生成的煤气从炉底排出。
(5)二次上吹:加压蒸汽再次从炉底通入,既吹净炉底残余的煤气,又能生产煤气。
(6)卸压阶段:在制气阶段结束后进行卸压阶段;打开炉的出口阀,将炉内煤气或吹风气排出,使炉内压力降为常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加压水蒸汽压力为0.1-6MPa。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吹风阶段的煤气化层温度为800-1200℃。
8、一种权利要求1-7之一的方法所用的变压煤气化炉,包括炉体、夹套锅炉、底盘、位于底盘上的机械除灰装置、使机械除灰装置旋转的传动装置、加煤口、空气进口、吹风气出口、蒸汽进口、煤气出口、出灰口和进出口及压力控制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气化炉,其特征是炉体上部衬有或不衬有耐火砖及保温砖,下部或全部是夹套锅炉的内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气化炉,其特征是在炉顶部设置一个加煤口和一个用作煤气出口、吹风气出口和蒸汽进口的开口,在底部设有一个用作空气进口、蒸汽进口和煤气出口的开口以及出灰口。

说明书

本发明属煤炭气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气化生产加压煤气的方法和设备。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煤气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常压间歇式固定床煤气化法,其气化剂为常压空气和稍高于常压的水蒸汽,制得的煤气为常压,这种煤气用于合成气和燃料气时,要经气体压缩机压缩提高煤气压力,这要消耗很多的电能,如生产合成氨时,若将煤气从常压加压到32MPa,每生产一吨合成氨压缩气体的电耗近1000千瓦小时。煤气用于合成氨时,还要用蒸汽将煤气中含20-30%的CO气变换为有用的H2气,此反应称为变换反应。从煤气化炉中产生的煤气温度为300℃左右,由于煤气化时加入的水蒸汽是过量的,有60%左右的水蒸汽没有反应。为了压缩煤气,要将煤气用水直接冷却,这也同时洗去了煤气中的水蒸汽,但煤气在进行变换反应前还要再提高温度,并且再加入大量的水蒸汽,因此,该工艺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另一种煤气化方法是加压连续煤气化法,直接生产出加压煤气,可以节省压缩煤气的能耗,但是由于反应是连续进行的,就不能采用用空气吹风在炭层蓄热的阶段。为了维持气化反应的热量平衡,气化剂要用氧气(或富氧空气)及水蒸汽。由于制造氧气和富氧空气均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这种工艺能耗并不低,并且其工艺和设备比较复杂,基本建设投资比较高。由于上述原因,我国目前大量采用的还是常压间歇式固定床煤气化法。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煤气化法,以空气和加压水蒸汽为气化剂,采用周期性地变换煤气化压力的方法制造出加压煤气。(包括合成气和燃料气)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煤气化法所用的设备。

本发明的变压煤气化法为将煤加到煤气化炉中,常压下加入空气,使煤燃烧,然后在加压下加入水蒸汽,生成加压的煤气,如此交替进行。

其中加压下加入的水蒸汽可先从炉底部加入、再从炉顶部加入。
所述压力可优选为0.1-6MPa之间。炉的操作可由专用微机及专用软件控制。所用的煤可为块煤、型煤或焦炭。

本发明的变压制造煤气的过程如下:

首先使空气通过燃料层,该燃料层在炉内从上到下分为五个层次区域,即干燥层、干馏层、还原层、氧化层和灰渣层,碳与氧发生放热反应以提高温度,温度一般为800-1200℃,随后使蒸汽通过燃料层,碳与蒸汽或者蒸汽和氧气发生吸热和放热的混合反应,生成煤气(包括合成气和燃料气)。如此间歇交替地进行。

空气通过燃料层反应生成的吹风气,大部分是N2和CO2,有用的气体-H2和CO很少,所以可以回收热量后,从烟囱放空。

蒸汽或者蒸汽与少量空气的混合气通过燃料层,开始有一个升压阶段,反应生成的煤气中,大部分是H2和CO。制成的煤气经干法净化送至气箱,再送至一氧化碳变换工序。制气结束后,需将变压炉中的气体放空,使炉内压力卸至常压,再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吹风阶段。

常压吹风和加压制气反复循环的过程中,燃料随着气化反应的延续而不断清耗,可由自动加料机定期地补充,或者在一定的间隔期(如半小时至1小时)内,停止生产,人工加煤。

变压固定床煤气化的工艺循环过程进一步描述为:

(1)吹风阶段:空气经空气鼓风机升压至如0.015MPa,流量如2500-5000m3/m2炉截面积·小时,从变压炉底部鼓入煤层,空气中的氧与煤炭进行燃烧反应,放出热量,提高煤层温度,其气化层温度可达约800-1200℃,反应生成的吹风气温度约500℃,经炉上部排出。为了充分利用吹风气中CO的反应热,可在吹风气通过燃烧室的过程中,向燃烧室送入适量的空气,使CO与O2反应放出反应热,并被耐火砖吸收贮存起来。在下吹制气时,使气化剂进入燃料层先吸收燃料室贮存的热量,以提高气化剂进炉之前的温度。从而提高煤气的产量与质量。吹风气中以N2气和CO2气为主,最后吹风气从烟囱放空。

(2)升压阶段:入炉的水蒸汽的压力稍大于生产的煤气压力,可在0.1-6MPa范围内选择。蒸汽温度如200℃左右,蒸汽流量如
0.4-1.0T/m2炉截面积·小时,蒸汽入炉后,由于炉上部的气体出口阀处于关闭状态,炉内压力逐渐上升,当达到煤气系统压力时,气体出口阀打开,升压阶段结束。

(3)上吹阶段:入炉蒸汽压力、温度、流量如升压阶段所述。水蒸汽自炉底通入,自下而上地通过燃料层,与炉内的温度为约800-1200℃的赤热的煤反应,生成温度如300-350℃的加压的燃料气或合成气,所述气体从炉上部排出,进入净化工序,经高效旋风除尘器使煤气中含尘量由如10g/m3降至如5-20mg/m3,然后送入压力煤气贮罐。如用于合成氨,再将煤气送入CO变换工序,在变换催化剂的作用下,煤气中的CO将煤气中的水蒸汽还原成有用的H2

(4)下吹阶段:加压蒸汽从炉顶入炉,从炉底排出,其它方面与上吹阶段相同。

(5)二次上吹:与上述条件相同的蒸汽再次从炉底通入,既吹净炉底残余的煤气,又能生产煤气,而且防止下次吹风时,空气与燃料层空间残留的煤气相遇而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产生的加压煤气送入煤气后系统。

(6)卸压阶段:为了顺利进行常压吹风,在制气阶段结束后,进行卸压阶段。打开炉出口阀,将炉内煤气或吹风气排出,回收热量后,从烟囱放空,使炉内压力降为常压,此时炉内温度最低。

如果生产的煤气用于生产合成氨时,还可增加空气吹净阶段及上、下吹加N2措施,以便回收煤气和提供生产合成氨所需要的氮气。

空气吹净阶段是在二次上吹阶段后,将加压空气送入变压炉的底部,将变压炉上部空间、上吹管道中充满的水煤气排除干净并送至煤气后系统。同时还回收一部分生产合成氨所需要的N2气。

上、下吹加N2措施是在上、下吹时除加入蒸汽外,还加入少量的压力与蒸汽压力相同的空气,用以改善煤气化的条件,并增加煤气中的氮气含量。

本发明方法中的上述各阶段的时间分配,随燃料的性质和工艺操作的具体要求不同而异。在一般情况下,二次上吹和空气吹净阶段的时间长短,以能够达到排净煤气炉下部空间和上部空间的残留煤气为原则,即安全和节约的原则,因而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或很少
改变的。二次上吹阶段一般只占循环时间的7-9%,空气吹净阶段一般仅占循环时间的3-4%。吹风和制气各阶段时间的分配,总的原则是使吹风后燃料层具有理想的较高温度,而且吹风阶段的时间比较少,以相对增加制气阶段的时间,可以获得较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煤气。至于能否用较短的时间达到高温,决定于空气鼓风机能否提供较高的空气流速,以及燃料层是否允许提高气流速度等条件,而这又与燃料的性质有关。上、下吹制气阶段时间的分配,以维持燃料层里气化层的稳定和保持气体的高质量为原则。它们的分配和确定,要考虑燃料的性质、热量和燃料的合理利用,以及维持气化层稳定的工艺操作方法等因素。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吹风阶段之后燃料层的温度条件最好,上吹制气的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但是如果上吹制气时间长,不仅消耗气化层中大量的热量,而且使气化层急剧上移或破坏,对以后的制气阶段非常不利。因此,优选下吹制气的时间比上吹制气的时间长得多。在下吹制气阶段里,由于气化剂经过燃烧室预热,它们进入燃料层以前就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生产煤气的数量和质量均比较高,燃料的消耗也比较低。但是,若由于燃料的粒度较小或灰熔点较低,使燃料层具有较大的阻力或不宜维持较高的温度时,下吹时间过长,会造成气化层温度过高,以至超过灰熔点,不仅容易发生灰分熔融粘结引起气化层的破坏,而且气化反应面积急剧减小,引起工艺条件一系列恶化,因而也是不合理的。

循环各阶段时间分配,按燃料品种或粘度的不同分类,其一般范围大致如下表所示。

表1.不同燃料循环时间的分配范围


燃料品种
循环阶段时间%
吹风 上吹 下吹 二次上吹 空气吹净 无烟煤
粒度25-75mm
24.5-25.5
25-26
36.5-37.5
7-8
3-4
无烟煤
粒度15-25mm
25.5-26.5
26-27
35.5-36.5
7-9
3-4
碳化煤球 27.5-29.5 25-26 36.5-37.5 7-9 3-4 焦炭
粒度15-50mm
22.5-23.5
24-26
40.5-42.5
7-9
3-4

循环各阶段时间的总和,称为循环时间。循环时间的选定,决定于燃料性质、工艺操作方法和机械性能的允许范围。每一循环过程的时间过长,气化层的温度和生产煤气的数量、质量前后波动比较大。循环时间过短,由于自动阀门的开关动作过于频繁,易造成损坏或需要修理,而且缩短了设备的有效生产时间,亦有不利之处。一般循环时间可为三分钟。

本发明的变压煤气化法所用的设备主要为一种变压固定床煤气化炉。本发明的变压煤气化炉包括有炉体、夹套锅炉、底盘、位于底盘上的机械除灰装置、使机械除灰装置旋转的传动装置、加煤口、空气进口、吹风气出口、蒸汽进口、煤气出口、出灰口和进出气及压力控制阀。

本发明的煤气化炉的炉体的上部根据情况可衬有耐火砖及保温砖(也可以不衬),下部或全部是夹套锅炉的内壁。夹套锅炉外壁包有保温材料。夹套锅炉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挂炉(灰渣粘在炉壁上),并回收部分热量以产生蒸汽。所述煤气化炉可在顶部设置一个加煤
口和一个用作煤气出口、吹风气出口、蒸汽进口的开口,在底部设有一个用作空气进口、蒸汽进口、煤气出口的开口以及出灰口。

本发明的变压煤气化法及其所用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变压煤气化法生产的是加压(如0.1-6MPa)的热煤气(如200-500℃),可以大幅度节省煤气的压缩功,一般可节省电耗按每生产一吨合成氨计算为200-400千瓦小时。

2、由于生产的含有大量水蒸汽的热煤气可直接进入CO变换反应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压煤气中的CO与H2O反应,生成CO2和有用的H2,按生产一吨合成氨计算,可节省蒸汽1吨以上。

3、由于气化炉压力升高,使气化反应速度加快,气化炉的生产能力加大,与常压炉相比,同样的规格,变压气化炉一般提高生产能力1-2倍。

4、由于生成的是加压煤气,可以取消气化工序的煤气冷却设备,取消CO变换工序的热水饱和塔,取消一部分压缩机,节省投资。

5、由于节电、节蒸汽,可以使合成氨生产成本下降10%以上。

6、不必另外加入氧气或富氧空气,从而节省制造氧气或富氧空气的费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附图中标号1表示炉体,2为夹套锅炉,3为底盘,4为机械除灰装置,5和6为开口,7为加煤口,8为出灰口。

实施例1

制造一台内径为∮2400mm的变压固定床煤气化炉。用常压空气和压力为0.8MPa的水蒸汽为气化剂。采用专用的微机及专用软件控制变压炉的操作,生产出压力为0.75MPa的加压半水煤气,炉子生产半水煤气的能力为3500Hm8/小时以上,制得的典型煤气成分含CO28%、O20.5%、N222%、CH41%、CO 29%、H239.2%、Ar 0.3%。在用于制备氨时,煤气经干法除尘,直接送入CO2变换工序,再去生产合成氨。变压法与常压固定床法相比,每生产1吨合成氨可节省电200千瓦小时以上,节约蒸汽1吨以上,可降低生产成本100元以上。这个规模和技术条件适宜我国小氮肥工业使用。

实施例2

除下述外其它同实施例1,炉内径为∮2740mm,生产半水煤气能力为7000Hm3/小时以上,适合中型氮肥工业使用。

实施例3

除下述外其它同实施例1,炉内径为∮3000mm,生产半水煤气的能力为8500Hm3/小时以上,适合大中型氮肥工业使用。

实施例4

除下述外其它同实施例1,炉内径∮2800mm,用常压空气和压力为0.9MPa的水蒸汽为气化剂,生产出压力为0.85MPa的水煤气,炉子的生产水煤气的能力为6000Hm3/小时左右,制得的水煤气典型地含有H248%、CO 36%、CO26.6%、N26%、CH43%、O20.4%。与常压法相比,可节省煤气输送管网投资近一半,节能10%左右。

变压煤气化生产加压煤气的方法和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变压煤气化生产加压煤气的方法和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变压煤气化生产加压煤气的方法和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压煤气化生产加压煤气的方法和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压煤气化生产加压煤气的方法和设备.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煤气化法及其所用的设备。本发明的方法为在常压下向煤气化炉中加入空气,使煤燃烧,然后在加压下加入水蒸气,生成加压的煤气,如此交替地进行。该方法可大幅度节省电能及蒸汽,大大提高炉的生产能力,降低成本。广泛地适合我国大中小型氮肥企业和生产燃料煤气企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