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402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1.12 CN 101940243 A *CN101940243A* (21)申请号 201010236901.2 (22)申请日 2010.07.26 A23F 3/06(2006.01) (71)申请人 眉山神龙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620460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西龙镇 申请人 徐志君 (72)发明人 徐志君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51218 代理人 袁英 (54) 发明名称 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 机, 它包括可。
2、调进料装置 (1)、 揉捻装置 (2)、 传 动机构 (3)、 机架 (4)、 进风装置 (5) 和排气装置 (6), 可调进料装置 (1) 和揉捻装置 (2) 安装在机 架(4)上, 进风装置(5)和排气装置(6)安装在揉 捻装置(2)上。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 在揉捻过程中 能够实现自动进料、 自动加压、 自动降压、 自动送 冷热风、 自动排气、 自动出料和连续作业, 降低了 劳动强度, 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产品质量, 同时还 能够根据茶种类和叶质嫩度等不同, 调整茶叶揉 捻机的揉捻空间, 以适应不同品种的茶叶, 增强了 产品的通用性, 工作过程中无粉尘、 异味、 烟雾, 节 能环保, 并具。
3、有结构合理、 使用方便、 成本低廉等 特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CN 101940246 A1/1 页 2 1. 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由可调进料装置 (1)、 揉捻装置 (2)、 传动机构 (3)、 机架 (4)、 进风装置(5)和排气装置(6)组成, 可调进料装置(1)和揉捻装置(2)安装在机架(4) 上, 进风装置 (5) 和排气装置 (6) 安装在揉捻装置 (2) 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可调进料装置 (1) 包括匀叶器 (1.1)、 输送带 (1.2)、 传动辊。
4、 (1.3) 和进料调速 电机 (1.4), 输送带 (1.2) 通过传动辊 (1.3) 与进料调速电机 (1.4) 连接, 匀叶器 (1.1) 安 装在输送带 (1.2) 上方, 匀叶器 (1.1) 和输送带 (1.2) 之间的间隙是可调的 ; 所述的揉捻装置 (2) 包括进料斗 (2.1)、 揉桶 (2.2)、 组合揉盘 (2.3)、 揉盖 (2.4)、 加压 装置 (2.5) 和出料斗 (2.6), 进料斗 (2.1) 位于揉桶 (2.2) 上方, 组合揉盘 (2.3) 位于揉桶 (2.2) 内下方, 揉盖 (2.4) 安装在揉桶 (2.2) 内, 出料斗 (2.6) 与揉桶 (2.2)。
5、 底部连接 ; 组合揉盘 (2.3) 由圆锥台 (2.3.1) 和圆盘 (2.3.2) 构成, 圆锥台 (2.3.1) 安装在圆盘 (2.3.2) 上, 圆锥台 (2.3.1) 和圆盘 (2.3.2) 上设有棱骨 (2.3.3), 组合揉盘 (2.3) 与传动 机构 (3) 连接 ; 揉盖 (2.4) 由固定揉盖 (2.4.1) 和加压揉盖 (2.4.2) 组成, 固定揉盖 (2.4.1) 位于揉 桶 (2.2) 内, 加压揉盖 (2.4.2) 通过导向滑杆 (2.4.3) 连接在固定楺盖 (2.4.1) 上, 固定揉 盖(2.4.1)和加压揉盖(2.4.2)下方都设有导叶筋板(2.4.4),。
6、 加压揉盖(2.4.2)上还设有 解块杆 (2.4.5) ; 加压装置 (2.5) 由传动轴 (2.5.1)、 凸轮 (2.5.2)、 支块 (2.5.3) 和加压调速电机 (2.5.4) 组成, 凸轮 (2.5.2) 安装在传动轴 (2.5.1) 上, 传动轴 (2.5.1) 连接加压调速电机 (2.5.4), 支块 (2.5.3) 安装在加压揉盖 (2.4.2) 上 ; 所述的进风装置 (5) 由风机 (5.1)、 发热器 (5.2) 和热风选择按钮 (5.3) 组成, 热风选 择按钮 (5.3) 连接发热器 (5.2), 风机 (5.1) 和发热器 (5.2) 安装在固定揉盖 (2.4.。
7、1) 上 ; 所述的排气装置 (6) 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孔 (6.1), 排气孔 (6.1) 位于固定揉盖 (2.4.1)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所述的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匀叶器 (1.1) 至少包含 2 个旋转叶片 (1.5)。 3.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所述的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其特征在于 : 位于圆锥台 (2.3.1) 的棱骨 (2.3.3) 呈螺旋长短交替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其特征在于 : 位于圆盘(2.3.2) 的棱骨 (2.3.3) 呈曲线对称分布。 5.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所述的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
8、捻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传动机构 (3) 包含调速电机 (3.1) 和联动装置 (3.2)。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其特征在于 : 固定揉盖(2.4.1) 在揉桶 (2.2) 内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940243 A CN 101940246 A1/4 页 3 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一个生产茶叶的大国, 有着悠久的茶文化, 有着 “一日无茶则滞, 三日无茶 则病” 的说法, 可见茶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产。
9、品, 中国有几大茶类, 包括红茶、 绿茶、 黄茶、 白茶、 青茶 ( 乌龙茶 ) 和黑茶, 不同茶类有不同的加工程序, 例如 : 0003 红茶 : 揉捻、 发酵、 干燥 ; 0004 绿茶 : 杀青、 揉捻、 干燥 ; 0005 黄茶 : 揉捻、 闷黄、 干燥 ; 0006 青茶 : 萎凋、 做青、 杀青、 揉捻、 干燥 ; 0007 同时茶叶也按季节区分, 有 : 0008 春茶 : 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 春季茶芽肥硕, 色泽翠绿, 叶 质柔软 ; 0009 夏茶 : 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 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 相对减少, 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
10、少使得茶汤滋味、 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 由于带苦涩味的花 青素、 咖啡因、 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 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 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 0010 秋茶 : 就是 8 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 叶片大小不一, 叶底发脆, 叶色发黄, 滋味和 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 0011 冬茶 : 大约在 10 月下旬开始采制, 内含物质逐渐增加, 所以滋味醇厚, 香气浓烈, 0012 针对于不同季节的茶叶, 它们的加工方法也不尽相同, 掌握 “嫩叶轻揉, 老叶重 揉” 、“轻 - 重 - 轻” 和 “抖揉结合” 的原则进行操作, 茶叶加工多为一次性揉捻, 嫩叶一般要 揉 20-25 分钟, 老叶采。
11、用重压长揉, 解块分筛, 分次揉捻, 但总时间一般不超过 50 分钟。 0013 可见, 茶叶的揉捻是茶叶生产的重要工序, 所谓揉捻, 即用揉和捻的方法使茶叶在 摩擦力和压力的作用下, 面积缩小卷成条形, 揉捻后的茶叶在物理变化的同时达到化学变 化, 揉捻的最佳方法是 : 在揉捻的过程中自动加压、 放压, 使叶条在直压力、 平压力、 曲压力 的合力下, 将叶细胞破碎, 挤出茶汁, 扭卷成紧条, 并同时进入冷(热)风, 使排气顺畅, 茶叶 不闷气、 不变色, 连续工作, 这样才能产生外形和内质兼优的茶叶。 0014 现有的茶叶揉捻机为桶盘式揉捻机, 其工作方式为 : 单机操作、 单桶投叶、 揉桶。
12、旋 转, 手工加压、 间歇工作, 即一次性投叶后, 开动机器揉捻, 在揉捻的过程中手工加压、 放压、 经过 30 100 分钟揉捻后, 打开出茶门, 放出茶叶。这类茶叶揉捻机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 为 : (1) 劳动强度大, 工作效率低, 质量不稳定, 这是由于单机操作, 单桶投叶, 间歇工作, 即 一次投叶后揉捻 30 100 分钟, 打开出茶门, 放出茶叶, 在揉捻过程中手工加压, 导致劳动 强度大, 工作效率低, 并且压力和加压时间靠操作者经验, 随意性很大, 揉捻叶质量差 ; (2) 揉捻时透气性不好, 散热差, 茶叶颜色变黄, 直接影响茶叶的色香味品质 ; (3) 手工作业, 间 歇工。
13、作, 不能达到连续式作业, 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 费时, 耗能, 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很 说 明 书 CN 101940243 A CN 101940246 A2/4 页 4 高, 使茶叶的加工成本增加。(4) 现有的大部分揉捻机是通过曲柄带动揉桶作偏心圆转动, 费时费力, 同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噪音大, 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茶叶揉捻机的缺点, 提供一种揉捻质量可靠、 可自 动加压、 减压、 自动进冷热风、 自动排气、 自动进料、 自动出料、 连续作业, 整个工作过程节能 环保, 以及能适应不同茶叶品种的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0016 本发明的目的。
14、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由可调 进料装置、 揉捻装置、 传动机构、 机架、 进风装置和排气装置组成, 可调进料装置和揉捻装置 安装在机架上, 进风装置和排气装置安装在揉捻装置上。 0017 所述的可调进料装置包括匀叶器、 输送带、 传动辊和进料调速电机, 输送带通过传 动辊与进料调速电机连接, 匀叶器安装在输送带上方。 匀叶器和输送带通过传动辊带动, 将 茶叶均匀地输送到揉捻机的进料斗。将匀叶器和输送带之间的间隙设置成可调的, 目的是 以适应不同的茶叶品种。 0018 所述的揉捻装置包括进料斗、 揉桶、 组合揉盘、 揉盖、 加压装置和出料斗, 进料斗位 于揉桶。
15、上方, 组合揉盘位于揉桶内下方, 揉盖安装在揉桶内, 出料斗与揉桶底部连接。 0019 组合揉盘由圆锥台和圆盘构成, 圆锥台安装在圆盘上, 圆锥台和圆盘上设有棱骨, 组合揉盘与传动机构连接, 组合揉盘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传动机构包含调速电机和 联动装置, 因此转速是可调的。 0020 揉盖由固定揉盖和加压揉盖组成, 固定揉盖位于揉桶内, 加压揉盖通过导向滑杆 连接在固定楺盖上, 固定揉盖和加压揉盖下方都设有导叶筋板, 加压揉盖上还设有解块杆。 固定揉盖在揉桶内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 调整揉捻区空间大小, 以适应不同品种的茶叶。 0021 加压装置由传动轴、 凸轮、 支块和加压调速电机组成, 。
16、凸轮安装在传动轴上, 传动 轴连接加压调速电机, 支块安装在加压揉盖上。 加压调速电机带动传动轴上凸轮旋转, 凸轮 顶起支块, 使加压揉盖离开固定揉盖一段距离, 当凸轮转过支块后, 加压揉盖又回到原来位 置, 这样即自动使茶叶不断被加压和降压。 0022 所述的进风装置由风机、 发热器和热风选择按钮组成, 热风选择按钮连接发热器, 风机和发热器安装在固定揉盖上。进热风时, 发热器工作, 风机将热风吹入揉桶内, 进冷风 时, 发热器不工作, 风机将冷风吹入揉桶内。 0023 所述的排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孔, 排气孔位于固定揉盖上。 0024 所述的匀叶器至少包含 2 个叶片。 0025 位于圆。
17、锥台的棱骨呈螺旋长短交替分布。 0026 位于圆盘的棱骨呈曲线对称分布。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在揉捻过程中能够实现连续进料、 自动加压、 自动降压、 自 动送冷热风、 自动排气、 自动进料、 自动出料和连续作业, 降低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自动化水 平和产品质量, 同时还能够根据茶种类和叶质嫩度等不同, 调整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空间, 以 适应不同品种的茶叶, 增强了通用性, 整个工作过程不产生粉尘、 异味、 烟雾, 节能环保, 改 善了茶叶生产的工作环境, 并具有结构合理、 工作可靠、 成本低廉等特点。 说 明 书 CN 101940243 A CN 101940246 A3/4 页。
18、 5 附图说明 0028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2 为本发明的 A.A 向示意图 0030 图 3 为本发明的组合揉盘示意图 0031 图 4 为本发明的一种使用图 0032 图中, 1- 可调进料装置, 2- 揉捻装置, 3- 传动机构, 4- 机架, 5- 进风装置, 6- 排气 装置, 1.1- 匀叶器, 1.2- 输送带, 1.3- 传动辊, 1.4- 进料调速电机, 1.5- 旋转叶片, 2.1- 进 料斗, 2.2- 揉桶, 2.3- 组合揉盘, 2.4- 揉盖, 2.5- 加压装置, 2.6- 出料斗, 2.3.1- 圆锥台, 2.3.2- 圆盘, 2.3.。
19、3- 棱骨, 2.4.1- 固定揉盖, 2.4.2- 加压揉盖, 2.4.3- 导向滑杆, 2.4.4- 导 叶筋板, 2.4.5- 解块杆, 2.5.1- 传动轴, 2.5.2- 凸轮, 2.5.3- 支块, 2.5.4- 加压调速电机, 5.1- 风机, 5.2- 发热器, 5.3- 热风选择按钮, 6.1- 排气孔, 3.1- 调速电机, 3.2- 联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的实施例。 0034 如图 1、 图 2 和图 3, 一种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由可调进料装置 1、 揉捻装置 2、 传动机构 3。
20、、 机架 4、 进风装置 5 和排气装置 6 组成, 可调进料装置 1 和揉捻装置 2 安装在 机架 4 上, 进风装置 5 和排气装置 6 安装在揉捻装置 2 上, 可调进料装置 1 包括匀叶器 1.1、 输送带 1.2、 传动辊 1.3 和进料调速电机 1.4, 输送带 1.2 通过传动辊 1.3 与进料调速电机 1.4 连接, 匀叶器 1.1 安装在输送带 1.2 上方, 匀叶器 1.1 和输送带 1.2 之间的间隙是可调 的。 0035 揉捻装置 2 包括进料斗 2.1、 揉桶 2.2、 组合揉盘 2.3、 揉盖 2.4、 加压装置 2.5 和出 料斗 2.6, 进料斗 2.1 位于揉。
21、桶 2.2 上方, 组合揉盘 2.3 位于揉桶 2.2 内下方, 揉盖 2.4 安装 在揉桶 2.2 内, 出料斗 2.6 与揉桶 2.2 的底部连接。 0036 组合揉盘2.3由圆锥台2.3.1和圆盘2.3.2构成, 圆锥台2.3.1安装在圆盘2.3.2 上, 圆锥台 2.3.1 和圆盘 2.3.2 上设有棱骨 2.3.3, 组合揉盘 2.3 与传动机构 3 连接 ; 0037 揉盖2.4由固定揉盖2.4.1和加压揉盖2.4.2组成, 固定揉盖2.4.1位于揉桶2.2 内, 加压揉盖 2.4.2 通过导向滑杆 2.4.3 连接在固定楺盖 2.4.1 上, 固定揉盖 2.4.1 和加压 揉盖 。
22、2.4.2 下方都设有导叶筋板 2.4.4, 加压揉盖 2.4.2 上还设有解块杆 2.4.5 ; 0038 加压装置 2.5 由传动轴 2.5.1、 凸轮 2.5.2、 支块 2.5.3 和加压调速电机 2.5.4 组 成, 凸轮 2.5.2 安装在传动轴 2.5.1 上, 传动轴 2.5.1 连接加压调速电机 2.5.4, 支块 2.5.3 安装在加压揉盖 2.4.2 上 ; 0039 进风装置 5 由风机 5.1、 发热器 5.2 和热风选择按钮 5.3 组成, 热风选择按钮 5.3 连接发热器 5.2, 风机 5.1 和发热器 5.2 安装在固定揉盖 2.4.1 上 ; 0040 排气。
23、装置 6 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孔 6.1, 排气孔 6.1 位于固定揉盖 2.4.1 上 ; 0041 固定揉盖 2.4.1 在揉桶 2.2 内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 0042 其中, 匀叶器 1.1 包含 4 个旋转叶片 1.5, 位于圆锥台 2.3.1 的棱骨 2.3.3 呈螺旋 长短交替分布, 位于圆盘 2.3.2 的棱骨 2.3.3 呈曲线对称分布, 传动机构 3 包含调速电机 3.1 和联动装置 3.2。 说 明 书 CN 101940243 A CN 101940246 A4/4 页 6 0043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 可调进料装置 1 上的进料调速电机 1.4 通过传动辊 1.3 带。
24、 动输送带 1.2, 茶叶经过输送带 1.2 通过匀叶器 1.1 的筛选, 匀叶器 1.1 包含 4 个旋转叶片 1.5, 匀叶器 1.1 和输送带 1.2 之间之间的间隙是可调的, 通过旋转叶片 1.5 的角度来调整 匀叶器1.1和输送带1.2之间的间隙, 控制茶叶的流量和通过的茶叶的大小, 同时在进料时 防止茶叶成团、 成块, 使揉捻的茶叶大小、 形状均匀, 实现进料过程的筛选和匀料, 茶叶经过 输送带 1.2 输送到的进料斗 2.1, 通过进料斗 2.1 进入到揉捻装置 2 中, 揉捻装置 2 中有揉 桶 2.2、 组合揉盘 2.3、 揉盖 2.4、 加压装置 2.5, 组合揉盘 2.3。
25、 由圆锥台 2.3.1 和圆盘 2.3.2 构成, 圆锥台 2.3.1 和圆盘 2.3.2 上设有棱骨 2.3.3, 揉盖 2.4 由固定揉盖 2.4.1 和加压揉 盖 2.4.2 组成, 固定揉盖 2.4.1 和加压揉盖 2.4.2 下方都设有导叶筋板 2.4.4, 揉桶 2.2、 组 合揉盘 2.3 和揉盖 2.4 形成了茶叶的揉捻空间, 组合揉盘 2.3 与传动机构 3 连接, 调速电 机 3.1 通过联动装置 3.2 带动组合揉盘 2.3 作同心圆转动, 转动过程中, 圆锥台 2.3.1、 圆 盘 2.3.2 上的棱骨 2.3.3 与固定揉盖 2.4.1、 加压揉盖 2.4.2 下方的。
26、导叶筋板 2.4.4 摩擦、 挤压茶叶, 实现对茶叶的揉捻, 工作过程中没有粉尘、 异味、 烟雾, 节能环保。同时加压调速 电机 2.5.4 通过传动轴 2.5.1 带动凸轮 2.5.2 转动, 凸轮 2.5.2 顶起支块 2.5.3, 导向滑杆 2.4.3 可以移动, 使加压揉盖 2.4.2 离开固定揉盖 2.4.1 一段距离, 当凸轮 2.5.2 转过支块 2.5.3 后, 加压揉盖 2.4.2 又回到原来位置, 使茶叶不断被加压、 放压, 整个加压、 放压过程 连续、 自动, 加压揉盖 2.4.2 上还设有解块杆 2.4.5, 在揉捻过程中可以将成团成块的茶叶 撞散, 使茶叶分开, 固定。
27、揉盖 2.4.1 连接在揉桶 2.2 内并可进行高度调节, 用来调整揉捻区 空间大小。 0044 同时, 使用者可以根据茶叶的要求来控制进风装置 5 实现对茶叶揉捻过程中冷热 风的实现, 比如, 嫩茶揉捻过程只需要冷风作业, 整个过程进风装置 5 自动实现进冷风作 业, 老茶揉捻过程需要热风来软化茶叶, 则选择热风选择按钮 5.3, 触动发热器 5.2 工作, 从 而实现自动进热风作业。 0045 本发明在固定揉盖 2.4.1 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 6.1, 能及时地排除揉捻过程中产 生的高温能量, 使茶叶达到理想的色香味品质。 0046 此外, 本发明中使用的进料调速电机 1.4、 加压调速电。
28、机 2.5.4 和调速电机 3.1 都 是可以调节电机转速的, 可以实现对进料速度、 凸轮转速和组合揉盘2.3的转速。 如图4, 特 别地, 针对于茶叶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 可以实际情况连接至少两台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 捻机来实现茶叶揉捻, 第一台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的出料口对准第二台自动加压茶叶 连续揉捻机的进料口, 以此类推, 从而实现高质量要求的茶叶产品。 说 明 书 CN 101940243 A CN 101940246 A1/3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40243 A CN 101940246 A2/3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40243 A CN 101940246 A3/3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4024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