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线装置,尤其是用于电话和数据线路的配线装置,它包括一个配线台、一个配线架、一个旋转架,用以端接系统侧和用户侧。 主配线装置,尤其是电话线配线装置,用于将系统电缆或者交换机侧和本地电缆或者用户侧分别连接起来。在主配线装置中,分离和测试就意谓着要提供保护线路或跳线选择的可能性。这些要求决定了主配线装置的构造,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需求和愿望就是:为了优化传输特性和使设备(对用户的)服务更友好,为所有终端而提供的可能的跳线尽可能短。
由于系统侧(交换机侧)是水平排列的电缆,网络侧(用户侧)是垂直排列的电缆,所以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主配线装置,都是采用垂直和水平的构造方法。
从瑞士专利说明书623,698中获知一种现有技术的配线装置,其中配线架包括两个基部组成的U形截面载体,几个支承块附着在所述基部,装有终端模块的旋转架由其一侧旋转轴支持从而可以转动。旋转架的可旋转性,是为了更易于接近位于活阀式旋转架后的电缆槽和使终端电缆线更易连到位于旋转架内的终端模块而设计地。在旋转架之间和边上提供的电缆槽以及在其余位置以60-120°角度安置旋转架占用了很大空间。即使可以摆出(swung-out)旋转架,在进行布线工作时,也不能以最优的方法接触到电缆槽。即使可以摆出旋转架,将电缆线布在靠近转动轴的终端模块的一面也很不可能,终端模块的这个面和基部的一个邻面相距越近就越不能自由地接触到它。配线轨道之间尤其在一个配线架上附近的跳线通路相当长,只提供电缆一侧的模块,以致不得不在两个配线架之间完成跳线工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上述类型的装置,其中它的跳线可能性和它与计算机控制下交换系统(跳线)可能性的相适应性得以改进,这样可以得到一种最优化的主配线装置的构造。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如下特性:用户侧和系统侧在分布架中以模块方式并排排列,它们相互垂直叠放在并排排列的配线架列之上。
通过以模块方式并排放置用户侧和系统侧,可以实现一种主配线装置的新构造方法,亦即,取消平行-垂直排列。在一个配线架上,用户电缆模块和系统电缆模块在同一排,以便在一个配线架上就为所有用户终端形成了相邻的垂直列。这样就实现了最短的跳线通路。在计算机控制的配线系统中,由于可以连接用户到任意的一个系统空闲端口,所以很有益处,可以选择最近的空闲端口,这样就能实现较短的跳线通路和提高传输特性,主配线装置为所有终端提供跳线可能性。配线装置的概念使竖起配线架列的人工动作减到最少。省去跳线空间以及构造更好的电缆通道还有可旋转的分布(profile)架,所有这些使配线架的列排列更紧密,这样就使用户密度增加(节省空间)。所有工作都可以由一个人在一侧完成。通过更短的跳线通路,可以实现更低的串话干扰和衰减,获得更高的传输比特率。可以通过采用绝缘层剥离技术而获益。
下面,将以一个图示配线装置的实施例为参考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是用户侧和系统侧电缆排列的示意图;
图2是目前用户和系统侧之间通路的示意图;
图3是一个配线装置的前视图;
图4是在一块Z形板上的三个可旋转分布架的透视图;
图5是一个主配线装置的电缆排列的示意图(顶视图)。
图1,以图示方式给出了配线装置的构造原理,该原理是这样体现的,一个以所示方法把一条用户电缆1和一条系统电缆2连接到主配线装置5的模块3、4,而模块3、4又通过跳线6相互连接。并且一个图中没有给出的用于分配用户号码的终端相连的电缆2,被连接到模块4,模块4包括以绝缘层剥离技术排列的终端块(图中没有示出)和用于测试、分离和连接的触头元件,通过这些触头元件和跳线6,可以完成所需的和用户电缆端相邻模块3的连接。用户电缆端相应的模块3也包括以绝缘层剥离技术排列的终端块(图中没有给出),它们带有触头元件用以连接,保护过电压或过电流,用于接地和为用户电缆1的终端所用。图2给出了系统电缆2和用户电缆1之间线路连接电流通路的等效电路图。数字的十进制和PCM系统都可以连接上去。
图3,是前视透视图,图中给出了配线装置的结构,其中摆出的分布架7置于锁住模块3和4的位置。
配线装置包括一个配线架8,它由头轨9,脚轨10和支架11组成。这个配线架8允许独立于四壁而构造配线架列12。即使可能存在的行也可毫无问题地被集成到配线架的列12之中。从图1、2可以看出,省去了跳线空间,电缆通路得以更好地构造并且具有可旋转的分布架7,这些使配线架的列12排列更紧密以达到更高的用户密度,亦即,每单位空间可以接入更多的用户。配线架8最好由矩形外廓管组成。配线架8旋拧在Z形板13上,并且与装设板15和电缆固定器32-36连接在一起。Z形板13上安装有带旋转支撑的分布架7用来装模块3和4。
下面给出安装具有图3、4中主要元件的一个配线装置所需的基本步骤。安装中应区分以下三种配线台,
-“附着在外壁上并且有一个配线架的配线台”
-“附着在外壁上并且没有配线架的配线台”
-“独立存在并且带有配线架的配线台”
下面仅就图1所示的独立存在并有配线架的配线台加以描述,所述配线台是为双侧配线装置而设计的。
脚轨10是准直的并相互连接。支架11用螺丝固定在脚轨10上。为了水平补偿盖(图中没有示出),采用了补偿支架11a,它们以套叠的方式包括在支架11之中,并且同所述支架一起旋在头轨9上。头轨9用角形件16和顶盖相接。在支架11上,用螺丝旋上上、中、下C形轨道17。C形轨道17严格地旋在事先安装好的Z形板13上(事先安装好但没有安装所示的支架和附件)。上部和下部的C形轨道17严格地旋在支架11上。前端的C形轨道17在顶部和底部用装设板15旋在Z形板13上。前端上部的C形轨道17(图中看不到)旋在一块面板18上,在配线架的底部,尾轨19旋在支承体后部的顶部、中间和底部。在附着在装设板15上的角形跳线20的上部固定了一个标签牌21用以标明列(号)。
可旋转的分布架7按图4所示插入配线架,(步骤)如下:
通常,从底部到顶部要固定三个可旋式分布架7。在下面的分布架7中,锁条28上的长螺栓25可转动地固定在底部合页29上。上部合页37旋拧固定在Z形板13上,分布架7在顶部可旋转地悬挂在上面的合页37中。事先安装好的下部合页29用锁条28可转动地插入分布架7。下部的合页29旋入Z形板13。夹紧手柄30可动地旋在锁条28上。夹紧手柄30向下拉,经准直然后向上压。
中间分布架7按下如步骤固定。上部合页38旋在Z形板13上,分布架7可转动地悬挂在上部合页38中。下部合页39可旋转地插入分布架7中。下部合页39旋在Z形板13上。
上面的分布架7是通过将锁条28上的长螺栓25可转动地连在上部合页40上而加以固定的。事先安装好的上部合页40,通过锁条28旋在Z形板13上。分布架7可旋转地悬挂在上部合页40上。下部合页41可旋转地插入分布架7。下部合页41旋在Z形板13上。夹紧手柄30可移动地旋在锁条28上。夹紧手柄向上拉,准直并用力向下压。在最上面的分布架7中,顶部旋有一个角形锁定支承体26,一个跳线孔27以45°角的方位锁定在角形锁定支承体26上。
分布架7完全由两块多孔板24组成,这两个多孔板由4条圆形截面柱31牢固地连在一起。外部圆形截面柱31和相应内部圆形截面柱31之间距离和以绝缘层剥离技术(排列)的终端块的尺寸相关。这些终端块是锁定在圆形截面柱31上的。根据示意图1至3所示,以绝缘层剥离技术(排列)的终端块形成模块3和4,用以接收用户电缆1和系统电缆2。
图5表示了在主配线装置5中,用户电缆1和系统电缆2的排列(情况)。所用的电缆快速安装系统使之能够按截面顺序简单插入电缆1、2。用户电缆1通常在Z形板13的右手侧上插入U形接收部分35,自最上端分布架7的用户电缆1起,这些电缆填满位于后部的接收部分35,(见图3和图4)。系统电缆2在Z形板13的左手侧上插入角形件33。自最下面分布架7的系统电缆2开始,角形件33的后部被电缆填满,(见图3和图4)。电缆1、2用夹子36加以固定。夹子36由弹簧松紧材料制成,例如,为了增加电缆,可以容易地移动。完成这些时电缆固定器32用来固定电缆。可以防止在连接电缆1、电缆2时耗费时间,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配线装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