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560013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77611.5

申请日:

2013.12.13

公开号:

CN103712478A

公开日:

2014.04.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8C 1/14申请日:20131213授权公告日:20151014终止日期:2015121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C 1/14申请日:20131213|||公开

IPC分类号:

F28C1/14; B01D47/06

主分类号:

F28C1/14

申请人:

电白县博贺港饲料渔粉厂

发明人:

温初一

地址: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博贺水产公司晒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代理人:

李志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位于底部的水池、位于所述水池上方中部的换热室、位于换热室两侧的喷淋室,所述换热室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间隔室,每个间隔室内设有多个穿透于所述换热室的换热管,所述水池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室的底部并低于所述换热管的管口,所述换热室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管,所述喷淋室分隔为多个喷淋间,每个喷淋间对应两个间隔室使得两个间隔室的换热管内的气流连通迂回流动,每个间隔室两端侧均设置喷淋间。该装置降低尾气的温度同时又冲刷尾气将尾气中夹带的颗粒物带入水中进行沉淀,散热与清除颗粒杂质分区进行,大大降低污水处理的负担,还能回收热能进行利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水池、位于所述水池上方中部的换热室、位于换热室两侧的喷淋室,所述换热室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间隔室,每个间隔室内设有多个穿透于所述换热室的换热管,所述水池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室的底部并低于所述换热管的管口,所述换热室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管,所述喷淋室分隔为多个喷淋间,每个喷淋间对应两个间隔室使得两个间隔室的换热管内的气流连通迂回流动,每个间隔室两端侧均设置喷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间隔室之间设有通孔,相邻通孔呈对角方位布置,最外侧的通孔通过管道与水池之外的储水池及冷却池连通,储水池与冷却池通过管道以及水泵连通对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室顶部设置多个喷淋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间是供尾气通过的平面狭长形封闭空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底部安装有排污管。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鱼加工厂将鱼剖切取肉后,剩下的鱼头鱼骨送到鱼粉厂去提取鱼油并将余渣制成鱼粉,鱼粉作为饲料原料使用。在提取鱼油前需要在蒸煮机内进行蒸煮,此过程产生大量含有腥味的尾气,直接排放臭味难忍,因此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对于海鱼蒸煮后的尾气,其带有较多的盐分而具有一定腐蚀性,需要对其清除杂质降低温度,降温后尾气不再恶臭难闻,才符合排放标准。为此需要提供大量的水源作为降温除杂的介质,使用后的大量水需要沉淀过滤后才可以排放,这导致需要大型沉淀池,占地大尾气处理成本巨大。与尾气接触过的水介质含有大量热能而无法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设备成本和介质处理成本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位于底部的水池、位于所述水池上方中部的换热室、位于换热室两侧的喷淋室,所述换热室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间隔室,每个间隔室内设有多个穿透于所述换热室的换热管,所述水池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室的底部并低于所述换热管的管口,所述换热室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管,所述喷淋室分隔为多个喷淋间,每个喷淋间对应两个间隔室使得两个间隔室的换热管内的气流连通迂回流动,每个间隔室两端侧均设置喷淋间。
作为本发明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相邻的间隔室之间设有通孔,相邻通孔呈对角方位布置,最外侧的通孔通过管道与水池之外的储水池及冷却池连通,储水池与冷却池通过管道以及水泵连通对接。 
作为本发明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淋室顶部设置多个喷淋头。
作为本发明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淋间是供尾气通过的平面狭长形封闭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水池底部安装有排污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底部的水池与两侧的喷淋室连通并组成U型空间,包围着换热室,换热室设有穿透换热室的换热管,尾气从进气管进入喷淋室经过喷淋然后从换热管穿过,进行第一次换热,然后进入对面侧的喷淋室,然后从下一个换热室间隔室内的换热管穿过,如此迂回流转,间断进行喷淋和换热,从而降低尾气的温度同时又冲刷尾气将尾气中夹带的颗粒物带入水中进行沉淀,还能回收热能进行利用。水池充满水并浸至喷淋室脚部,从而将两侧的喷淋室阻隔,迫使尾气从换热管穿过,喷淋室内喷淋的水雾等聚集到水池。通过设置换热室,换热室用于吸收热能,换热室的水介质是清洁的水,吸收热量后可以直接加以利用,环保低碳。换热室外的喷淋室中,水介质为雾化或水帘幕,与尾气混合冲刷吸附其中的微粒、杂质等,只需少量的水分与尾气接触,大量的水在另外的区间通道进行换热回收热能,回收后直接利用,从而大大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的负担,将热能回收与污水处理分为两个处理通道,大大降低污水处理的量,无需大规模的水池进行沉淀处理,降低了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实施例的正向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实施例的侧向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位于底部的水池10、位于所述水池10上方中部的换热室15、位于换热室15两侧的喷淋室20,所述换热室15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间隔室16,每个间隔室16内设有多个穿透于所述换热室15的换热管18,所述水池10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室15的底部并低于所述换热管18的管口,所述换热室15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管18,所述喷淋室20分隔为多个喷淋间22,每个喷淋间22对应两个间隔室16使得两个间隔室16的换热管18内的气流连通迂回流动,每个间隔室16两端侧均设置喷淋间22。底部的水池10与两侧的喷淋室20连通并组成U型空间,包围着换热室15,换热室15设有穿透换热室15的换热管18,尾气从进气管28进入喷淋室20经过喷淋然后从换热管18穿过,进行第一次换热,然后进入对面侧的喷淋室20,然后从下一个换热室15的间隔室16内的换热管18穿过,如此迂回流转,间断轮番进行喷淋和换热,从而降低尾气的温度同时又冲刷尾气将尾气中夹带的颗粒物带入水中进行沉淀。
水池10充满水并浸至喷淋室20脚部,从而将两侧的喷淋室20阻隔,迫使尾气从换热管18穿过,喷淋室20内喷淋的水雾等聚集到水池。换热室内的水也在循环流动对换热管18进行降温,同时吸取热量带出用作其他用途。换热室15分隔为多个间隔室16,对应地喷淋室20分隔为多个喷淋间22,相邻间隔室16所对应的其中一侧的喷淋间22无间隔地连通而另一侧的喷淋间22分隔,下一对相邻间隔室16的另一侧喷淋间22无间隔地连通而相对一侧的喷淋间22分隔,从而是喷淋间22与换热管18组成蛇形(S形)气流通道,尾气在此气流通道内可以单向迂回前进,最后经过排气管29进入烟囱排放。
通过设置换热室,换热室用于吸收热能,换热室的水介质是清洁的水,吸收热量后可以直接加以利用,环保低碳。换热室外的喷淋室中,水介质为雾化或水帘幕,与尾气混合冲刷吸附其中的微粒、杂质等,只需少量的水分与尾气接触,大量的水在另外的区间通道进行换热回收热能,回收后直接利用,从而大大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的负担,将热能回收与污水处理分为两个处理通道,大大降低污水处理的量,无需大规模的水池进行沉淀处理,降低了处理成本。
更佳地,相邻的间隔室16之间设有通孔12,相邻通孔12呈对角方位布置,最外侧的通孔12通过管道与水池10之外的储水池30及冷却池33连通,储水池30与冷却池33通过管道以及水泵35连通对接。间隔室16的设置可以对尾气进行分级降温,最尾段水温最低,尾气温度也恒定降到最低,尾气得以均衡散热降温,经过多级降温彻底释放潜热,达到排放目标,同时也更多地吸收热能加以利用。可以在冷却池33对热水加以利用,不需利用则自然降温即可循环使用,无需沉淀过滤。
更佳地,所述喷淋室20顶部设置多个喷淋头26,从而可以对尾气进行全面全接触式微粒吸附,对尾气进行冲刷,清除杂质达到排放目标。
更佳地,所述喷淋间22是供尾气通过的平面狭长形封闭空间,增加尾气流动的距离,增加尾气与喷淋水的接触机会,使得尾气冲刷更加彻底,提高尾气处理的效率和清洁度,确保尾气排放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更佳地,所述水池10底部安装有排污管11,喷淋水落入水池后通过排污管排出到沉淀池进行沉淀清污,对污水处理后达到相关标准后排放或者将沉淀清污后的水循环用于喷淋,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1247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09 CN 103712478 A (21)申请号 201310677611.5 (22)申请日 2013.12.13 F28C 1/14(2006.01) B01D 47/06(2006.01) (71)申请人 电白县博贺港饲料渔粉厂 地址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博贺水产 公司晒场 (72)发明人 温初一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44228 代理人 李志明 (54) 发明名称 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其包 括位于底部的。

2、水池、 位于所述水池上方中部的换 热室、 位于换热室两侧的喷淋室, 所述换热室包括 多个并排设置的间隔室, 每个间隔室内设有多个 穿透于所述换热室的换热管, 所述水池的水位高 于所述换热室的底部并低于所述换热管的管口, 所述换热室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管, 所述喷淋室 分隔为多个喷淋间, 每个喷淋间对应两个间隔室 使得两个间隔室的换热管内的气流连通迂回流 动, 每个间隔室两端侧均设置喷淋间。 该装置降低 尾气的温度同时又冲刷尾气将尾气中夹带的颗粒 物带入水中进行沉淀, 散热与清除颗粒杂质分区 进行, 大大降低污水处理的负担, 还能回收热能进 行利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

3、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12478 A CN 103712478 A 1/1 页 2 1. 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位于底部的水池、 位于所述水池上方中 部的换热室、 位于换热室两侧的喷淋室, 所述换热室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间隔室, 每个间隔 室内设有多个穿透于所述换热室的换热管, 所述水池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室的底部并低于 所述换热管的管口, 所述换热室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管, 所述喷淋室分隔为多个喷淋间, 每 个喷淋间对应两个间隔室使得两个间。

4、隔室的换热管内的气流连通迂回流动, 每个间隔室两 端侧均设置喷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相邻的间隔室之间设有通 孔, 相邻通孔呈对角方位布置, 最外侧的通孔通过管道与水池之外的储水池及冷却池连通, 储水池与冷却池通过管道以及水泵连通对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喷淋室顶部设置多个 喷淋头。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喷淋间是供尾气通过 的平面狭长形封闭空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池底部安装有排污 管。 权。

5、 利 要 求 书 CN 103712478 A 2 1/3 页 3 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生鱼加工厂将鱼剖切取肉后, 剩下的鱼头鱼骨送到鱼粉厂去提取鱼油并 将余渣制成鱼粉, 鱼粉作为饲料原料使用。 在提取鱼油前需要在蒸煮机内进行蒸煮, 此过程 产生大量含有腥味的尾气, 直接排放臭味难忍, 因此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对于海鱼蒸煮后的 尾气, 其带有较多的盐分而具有一定腐蚀性, 需要对其清除杂质降低温度, 降温后尾气不再 恶臭难闻, 才符合排放标准。 为此需要提供大量的水源作为降温除杂的介质,。

6、 使用后的大量 水需要沉淀过滤后才可以排放, 这导致需要大型沉淀池, 占地大尾气处理成本巨大。 与尾气 接触过的水介质含有大量热能而无法利用, 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设备成本和介 质处理成本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其 包括位于底部的水池、 位于所述水池上方中部的换热室、 位于换热室两侧的喷淋室, 所述换 热室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间隔室, 每个间隔室内设有多个穿透于所述换热室的换热管, 所 述水池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室的底部并低于所述换热管。

7、的管口, 所述换热室的水位高于所 述换热管, 所述喷淋室分隔为多个喷淋间, 每个喷淋间对应两个间隔室使得两个间隔室的 换热管内的气流连通迂回流动, 每个间隔室两端侧均设置喷淋间。 0005 作为本发明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相邻的间隔室之间设有 通孔, 相邻通孔呈对角方位布置, 最外侧的通孔通过管道与水池之外的储水池及冷却池连 通, 储水池与冷却池通过管道以及水泵连通对接。 0006 作为本发明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所述喷淋室顶部设置多 个喷淋头。 0007 作为本发明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所述喷淋间是供尾气通 过的平面狭长形封闭空间。。

8、 0008 作为本发明的煮鱼尾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所述水池底部安装有排 污管。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底部的水池与两侧的喷淋室连通并组成 U 型空间, 包围 着换热室, 换热室设有穿透换热室的换热管, 尾气从进气管进入喷淋室经过喷淋然后从换 热管穿过, 进行第一次换热, 然后进入对面侧的喷淋室, 然后从下一个换热室间隔室内的换 热管穿过, 如此迂回流转, 间断进行喷淋和换热, 从而降低尾气的温度同时又冲刷尾气将尾 气中夹带的颗粒物带入水中进行沉淀, 还能回收热能进行利用。水池充满水并浸至喷淋室 脚部, 从而将两侧的喷淋室阻隔, 迫使尾气从换热管穿过, 喷淋室内喷淋的。

9、水雾等聚集到水 说 明 书 CN 103712478 A 3 2/3 页 4 池。通过设置换热室, 换热室用于吸收热能, 换热室的水介质是清洁的水, 吸收热量后可以 直接加以利用, 环保低碳。换热室外的喷淋室中, 水介质为雾化或水帘幕, 与尾气混合冲刷 吸附其中的微粒、 杂质等, 只需少量的水分与尾气接触, 大量的水在另外的区间通道进行换 热回收热能, 回收后直接利用, 从而大大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的负担, 将热能回收与污水处 理分为两个处理通道, 大大降低污水处理的量, 无需大规模的水池进行沉淀处理, 降低了处 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发明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实施例的正向立面结构。

10、示意图。 0011 图 2 为图 1 所示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实施例的侧向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3 为图 1 所示煮鱼尾气处理装置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1、 图2、 图3所示, 本发明一种煮鱼尾气处理装置, 其包括位于底部的水池10、 位于所述水池 10 上方中部的换热室 15、 位于换热室 15 两侧的喷淋室 20, 所述换热室 15 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间隔室 16, 每个间隔室 16 内设有多个穿透于所述换热室 15 的换热管 18, 所述水池 10 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室 15 的底部并低于所述。

11、换热管 18 的管口, 所述换热 室 15 的水位高于所述换热管 18, 所述喷淋室 20 分隔为多个喷淋间 22, 每个喷淋间 22 对应 两个间隔室 16 使得两个间隔室 16 的换热管 18 内的气流连通迂回流动, 每个间隔室 16 两 端侧均设置喷淋间 22。底部的水池 10 与两侧的喷淋室 20 连通并组成 U 型空间, 包围着换 热室 15, 换热室 15 设有穿透换热室 15 的换热管 18, 尾气从进气管 28 进入喷淋室 20 经过 喷淋然后从换热管 18 穿过, 进行第一次换热, 然后进入对面侧的喷淋室 20, 然后从下一个 换热室 15 的间隔室 16 内的换热管 18 。

12、穿过, 如此迂回流转, 间断轮番进行喷淋和换热, 从而 降低尾气的温度同时又冲刷尾气将尾气中夹带的颗粒物带入水中进行沉淀。 0015 水池 10 充满水并浸至喷淋室 20 脚部, 从而将两侧的喷淋室 20 阻隔, 迫使尾气从 换热管 18 穿过, 喷淋室 20 内喷淋的水雾等聚集到水池。换热室内的水也在循环流动对换 热管18进行降温, 同时吸取热量带出用作其他用途。 换热室15分隔为多个间隔室16, 对应 地喷淋室 20 分隔为多个喷淋间 22, 相邻间隔室 16 所对应的其中一侧的喷淋间 22 无间隔 地连通而另一侧的喷淋间 22 分隔, 下一对相邻间隔室 16 的另一侧喷淋间 22 无间隔。

13、地连通 而相对一侧的喷淋间 22 分隔, 从而是喷淋间 22 与换热管 18 组成蛇形 (S 形) 气流通道, 尾 气在此气流通道内可以单向迂回前进, 最后经过排气管 29 进入烟囱排放。 0016 通过设置换热室, 换热室用于吸收热能, 换热室的水介质是清洁的水, 吸收热量后 可以直接加以利用, 环保低碳。换热室外的喷淋室中, 水介质为雾化或水帘幕, 与尾气混合 冲刷吸附其中的微粒、 杂质等, 只需少量的水分与尾气接触, 大量的水在另外的区间通道进 行换热回收热能, 回收后直接利用, 从而大大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的负担, 将热能回收与污 水处理分为两个处理通道, 大大降低污水处理的量, 无需大。

14、规模的水池进行沉淀处理, 降低 了处理成本。 0017 更佳地, 相邻的间隔室 16 之间设有通孔 12, 相邻通孔 12 呈对角方位布置, 最外侧 说 明 书 CN 103712478 A 4 3/3 页 5 的通孔 12 通过管道与水池 10 之外的储水池 30 及冷却池 33 连通, 储水池 30 与冷却池 33 通过管道以及水泵 35 连通对接。间隔室 16 的设置可以对尾气进行分级降温, 最尾段水温 最低, 尾气温度也恒定降到最低, 尾气得以均衡散热降温, 经过多级降温彻底释放潜热, 达 到排放目标, 同时也更多地吸收热能加以利用。可以在冷却池 33 对热水加以利用, 不需利 用则自。

15、然降温即可循环使用, 无需沉淀过滤。 0018 更佳地, 所述喷淋室 20 顶部设置多个喷淋头 26, 从而可以对尾气进行全面全接触 式微粒吸附, 对尾气进行冲刷, 清除杂质达到排放目标。 0019 更佳地, 所述喷淋间 22 是供尾气通过的平面狭长形封闭空间, 增加尾气流动的距 离, 增加尾气与喷淋水的接触机会, 使得尾气冲刷更加彻底, 提高尾气处理的效率和清洁 度, 确保尾气排放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0020 更佳地, 所述水池 10 底部安装有排污管 11, 喷淋水落入水池后通过排污管排出到 沉淀池进行沉淀清污, 对污水处理后达到相关标准后排放或者将沉淀清污后的水循环用于 喷淋, 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0021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 范围, 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 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712478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2478 A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2478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