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一种驱动毂直接推进车轮的组合型运载车。 现有的载重自行车,普遍是驾驶者后面附带载重架,前后轮受力不均,负载集中后轮。现有的推进式三轮车,虽然是前轮载重,又存在后轮负载较轻的现象。同时存在传动链过长、易拉伸、磨损、强度受到限制,跳动性较大,常发生脱链现象,防尘防腐、润滑保护条件较差,传动环节较多,消耗驾驶者体力较大。整车较长,占停车场地面积较大,重心较高,不平稳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从总体布局和驱动结构着手,设计了一种无中轴、牙盘、传动链、功能不变、重量轻、刚性大、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出力性能好、布局合理、驾驶者自重后移、操作稳便灵活、载重量大、省力、又便于驾驶者看护乘人和货物的前载重运载车。
经江西省专利服务中心检索1985-1988“中国专利公报”专利文献,只有相近、相关的专利,而且都偏重于解决传动问题,涉及车架车型问题的较少,都与本发明不相同。
本发明包含有,动力接受部分:驱动毂(如图1、图2)直接驱动车轮,构成在同一轴芯上驱动运转和惯性运转的多层转动结构的驱动力轮。结构布局部分:在满足驱动毂安装要求的基础上,将车身中间分段,采用转向柱铰接前后车架,并保持适应人体正常坐姿运动的车架形体。组合车型部分:将分段的前车架、车箱、根据用途要求制造成多种车辆体型(如图3、4、5、6、7、8、9)。
本发明的运载车,前轮[37]支承前车架[35]、载物架[38]、车箱[47],驱动力轮由后轮[45]、后车架、驱动毂、驾驶座[46]组成,中间装有车把[41]、前刹踏板[48]、翻斗挂钩[55]、转向柱[39]铰接前后车架所构成的组合分段结构的车辆型体。
驱动毂;为多层转动的驱动毂,装入驱动力轮接受动力。驾驶者作力于脚蹬[43],通过曲柄[1]驱动轴[3]使内钢球[7]转动,轴[3]上的飞轮内圈[13]迫使飞轮销[14]直接传递动力转动飞轮外圈转毂钢碗连体[15]和外钢球[9]、毂体[11]及整个后轮[45]相应转动。停止作力,内钢球[7]停转,外钢球[9]在车辆惯性动力引向下继续行进。毂体[11]外形近似现有的大轮毂,外缘有装幅条地孔[16],通过幅条与车圈连接,车圈轮径大,车速快,车圈轮径小、车速慢,装用飞轮直接驱动的转动比为1比1。毂体[11]内孔两端面装有转毂钢碗[10],通过外钢球[9]与悬挂钢碗[8]连接,有一转毂钢碗与飞轮外圈成连体[15]外缘带平面键[17]与毂体[11]一端面键槽连接,接受驱动力。悬挂钢碗[8]装于车架斜管[18]的夹铁[19]上,外滚道支承外钢球[9]及毂体[11]连接的车圈作惯性运转,内滚道支承内钢球[7]及轴[3]作驱动运转。悬挂钢碗[8]外园带螺纹,外缘带半园槽形定位花边与定位螺钉[20]配合,防止内外钢球摩擦转动影响悬挂钢碗的工作间隙。轴[3]中段与毂体[11]的空间,除内装飞轮机构外,可换装变速器及倒刹机构。飞轮可采用现有的楔式或园柱式飞轮销型,变速器可采用现有的行星式、定轴式或其他型式,倒刹可采用现有的涨套式或离合片式。飞轮销[14]侧边装有垫圈[12]防止飞轮销[14]脱出。轴[3]两端向内装有轴挡[6]固定内钢球[7]在悬挂钢碗[8]的内滚道内。轴挡[6]外端装有止退垫[5]和锁紧螺母[4],轴[3]两端通过销[2]与曲柄[1]连接,曲柄[1]上装有脚蹬[43]作旋转驱动运动。
驱动力轮;即后车段,由装配在后车上的车轮[45]、驱动毂、转向柱[39]、驾驶座[46]组成,形成单独组合应用的型体。后车架是由一根上管[42]前端连接转向柱[39]上部,转向柱[39]下部连接两根并拢的下管[34],下管[34]分开叉进车轮[45],至轮芯近处弯成斜管[18],斜管[18]下焊有两块夹铁[19],装夹驱动毂及与其连接的整个车轮[45],斜管[18]上弯成立管[44],与上管[42]连接,上管[42]上水平安装驾驶座[46],成后车架形体。转向柱[39]与前车架段的铰接头连接,转向柱[39]和立管[44]保持现有车辆的倾角,满足转向灵活、不摆头行驶平稳、减少对驾驶者手力疲劳、配合腿脚上抬、下踏的自然动作、使得出力充分发挥效率。转向柱[39]较现有长,增加其强度和平稳性。驾驶座[46]采用现有的普通型或特制加长型,在上管[42]水平移动,以适应驾驶要求,加长型座垫[46]便于驾驶者关顾车箱内的人和物,停车又便于售货和其他作业。
前车段;视组合车型|分|为|:|前轮[37]运载二轮车,两前轮[37]并行运载三轮车,车箱按用途要求选型和改型,结构见实施例所述。
本发明的运载车,采用现有车辆常用材料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例举装有行星变速器和倒刹的驱动毂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2、例举直接推进不变速的驱动毂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前运载二轮车侧、俯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前运载三轮车侧、俯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护理车侧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翻斗车侧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5,销售车侧视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6,驱动力轮应用于人力车侧视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7,全天候运载车外形侧、正面视示意图。
附图中:1曲柄、2销、3轴、4螺母、5止退垫、6轴挡、7内钢球、8悬挂钢碗、9、外钢球、10、转毂钢碗、11毂体、12垫圈、13飞轮内圈、14、飞轮销、15飞轮外圈转毂钢碗连体、16幅条孔、17平面键、18斜管、19夹铁、20定位螺钉、21涨套、22活动锥、23弹簧、24垫圈、25外销、26行星齿轮架、27行星齿轮、28内齿轮、29内齿轮销、30倒刹螺纹、31内销、32中心齿轮、33防尘盖、34下管、35前车架、36前轮轴、37前轮、38载物架、39转向柱、40铰接头、41车把、42上管、43脚蹬、44立管、45后轮、46驾驶座、47车箱、48前刹踏板、49踏脚、50座垫、51护手、52靠背、53枕头、54翻斗、55翻斗挂钩、56柜台、57柜台玻璃、58车把套、59支撑杆、60力车把、61力车箱、62力车轮、63挡风玻璃、64车箱玻璃、65车门玻璃、66灯饰、67门铰、68门把、69防碰杠、70车箱、71车门、72装卸门。
实施例1;如图3所示,为驱动毂推进的前运载二轮车,后车架段结构如前,驱动力轮所述。前车架段的前车架[35]是由两根平管组成,平管中段焊有前轮轴[36]夹铁,装夹前轮[37]。前车架[35]平管两侧焊有若干护栅,防被载物插入车轮[37]内,护栅弯至下部与边框管连接,形成两侧低重心载物架[38]。前车架[35]后管焊有与转向柱[39]铰接的铰接头[40],上下各有一块,插入转向柱芯管,在平面轴承的支承下形成转向结构。前车架[35]的后栏杆上部引伸构成转向车把[41]。本车采用带倒刹的驱动毂有利于制动。
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为驱动毂推进的前运载三轮车,后车架段结构如前,驱动力轮所述。前车架段采用两前轮[37]间装有长方框形车架[35],两边平管直接装于前轮轴[36]上,上部焊有通用车箱[47]栏杆,后栏杆及车架[35]各焊有一块铰接头[40],插入转向柱芯管,在平面轴承的支承下形成转向结构。车架[35]后管装有前刹踏板[48],后栏杆上部引伸构成转向车把[41]。本车采用前轮[37]带刹毂的毂体更有利于制动。
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为驱动毂推进的护理车,后车架段结构如前,驱动力轮所述。前车架段如实施例2所述。本车在于前车架[35]上装有乘运老弱病残人的轮椅,轮椅为沙发式座垫[50]和靠背[52]及护手[51]、枕头[53],并装有踏脚[49]。
实施例4;如图6所示,为驱动毂推进的翻斗车,后车架段结构如前驱动力轮所述。前车架段如实施例2所述。本车在于前车架[35]上装有运载散碎货物的翻斗车箱[54],前车架[35]后管装有翻斗挂钩[55]。
实施例5;如图7所示,为驱动毂推进的销售车,后车架段结构如前驱动力轮所述。前车架段如实施例2所述。本车在于前车架[35]上装有销售日用食杂品的柜台车箱[56],四周装有玻璃窗[57]。
实施例6;如图8所示,为单独应用于人力车的驱动力轮,作附属驱动装置,结构如前,驱动力轮所述。视具体应用装用力车把套[58]和支撑杆[59]。
实施例7;如图9所示,为驱动毂推进的全天候运载车,后车架段结构如前,驱动力轮所述。前车架段如实施例2所述。本车在于利用整车较短,装有关闭车箱[70],前正面装有挡风玻璃[63],下部装有灯饰[66]和防碰杠[69],两侧上部装有可前后推移通风的车箱玻璃窗[64],车箱[70]两侧后部装有车门[71],采用门铰[67]安装于车箱[70]两侧立柱上,并装有门把[68]关闭,车门[71]上部装有车门玻璃[65],车箱[70]前正面为一翻开式装卸门[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