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582907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43020.3

申请日:

2014.10.15

公开号:

CN104313861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6G 3/02登记生效日:201805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周传英变更后权利人:潍坊希诺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50400 山东省平阴县锦水河街46号变更后权利人:261500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姜庄镇爱国村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迟凯|||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D06G 3/02登记生效日:2017072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周传英变更后权利人:周传英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50400 山东省平阴县锦水河街46号变更后权利人:250400 山东省平阴县锦水河街46号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后权利人:迟凯|||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G 3/02申请日:20141015|||公开

IPC分类号:

D06G3/02

主分类号:

D06G3/02

申请人:

周传英

发明人:

周传英; 迟凯

地址:

250400 山东省平阴县锦水河街4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手套翻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包括机座、控制箱、固定在机座上的机架、启动开关、工作滑轨、龙门架、旋转送料机构、翻面机构、压板机构、料盒机构和后手模机构,旋转送料机构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且布置在机架右端,翻面机构滑动设置在工作滑轨上且布置在龙门架与旋转送料机构之间,压板机构固定设置在龙门架上且布置在龙门架右侧,料盒机构固定设置在机架下部且在垂直地面方向上与压板机构相向布置,后手模机构滑动设置在工作滑轨上且初始位置布置在机架左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自动化程度较高,大大提高手套翻面整理的工作速度且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后手模端部顶端设置缓冲垫,杜绝了手套的破损率,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控制箱、固定在机座上的机架、启动开关、工作滑轨、龙门架、旋转送料机构、翻面机构、压板机构、料盒机构和后手模机构,所述启动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同侧布置,所述工作滑轨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龙门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机架左端,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机架右端,所述翻面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与所述旋转送料机构之间,所述压板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右侧,所述料盒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下部且在垂直地面方向上与所述压板机构相向布置,所述后手模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初始位置布置在所述机架左端,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右端且与所述启动开关、旋转送料机构、翻面机构、压板机构、料盒机构和后手模机构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具体包括送料转盘、驱动所述送料转盘的送料转盘驱动装置和前手模机构,所述前手模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送料转盘上,所述送料转盘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所述送料转盘驱动装置与所述送料转盘传动连接,所述前手模机构包括平面方向上均布的多个前手模,所述前手模具体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手掌部的两侧或上下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面机构具体包括翻面龙门架、转轴、翻杆、限位板、翻杆转动支点、别簧、翻杆前位开关、翻杆中位开关、翻杆后位开关、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和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所述翻面龙门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与所述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翻面龙门架的一侧,所述翻杆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且同一方向,所述限位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限位板另一端具有一开口且在开口位置通过一限位螺栓与所述翻面龙门架活动连接,所述别簧通过中间孔套在所述转轴两端,所述别簧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翻杆上表面,所述别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翻面龙门架上,所述翻杆前位开关、翻杆中位开关和翻杆后位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右侧,所述翻杆前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翻杆的后退,所述翻杆中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压板机构的下移和所述料盒机构的上移,所述翻杆后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所述翻杆前位开关、翻杆中位开关、翻杆后位开关和所述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所述翻杆转动支点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一端且在转轴长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限位板与别簧的中间位置且在转轴径向方向上布置在与所述翻杆相反的一侧,所述翻杆转动支点与所述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接触或非接触。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机构具体包括压板上支架、压板下支架、压板下位开关、压板和压板驱动装置,所述压板下位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支架上,所述压板下支架通过所述压板上支架与所述压板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压板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压板上支架上,所述压板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所述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板下支架上。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机构具体包括料盒托板、料盒下支架、料盒和料盒驱动装置,所述料盒固定设置在所述料盒托板上,所述料盒托板通过所述料盒下支架与所述料盒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料盒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料盒下支架上,所述料盒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模机构具体包括后手模龙门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后手模龙门架上的后手模、后手模前位开关、后手模后位开关和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所述后手模龙门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与所述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后手模与所述前手模相向布置,所述后手模端部顶端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后手模前位开关和后位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左侧,所述后手模前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翻杆机构的前进,所述后手模后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压板的上移和所述料盒的下移。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还包括一外围支架和校准标杆,所述外围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校准标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围支架上,所述校准标杆另一端悬空布置在所述旋转送料机构上方。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套翻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除一体成型的橡胶手套无需缝合外,针织手套或者说带有弹性的手套,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都采用针织或缝合技术,将衔接处针织或缝合在一起,为了手套的美观,手套均从反面针织或缝合,针织或缝合完后,再将手套翻转过来,使外表平整的那一面作为正面,针织或缝合处则隐藏在里面。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有简易手套翻面架,但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人工将手套套在手模上,待手套手指部分翻转之后再由人工翻出手掌部后再取下整理,且由人工计数成打(每打12副或根据生产要求而定)入库,每加工一副手套的时间为8-12秒(此数据取决于工人长期的劳动经验和熟练程度),根本无法满足工业上数量庞大的手套翻面整理工作,效率较低。因此,提供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简易手套翻面架技术存在的手套翻面整理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计数准确率低、误差大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大大提高手套翻面整理工作速度又能保持手套指尖完好且计数准确、罗列整齐的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包括机座、控制箱、固定在机座上的机架、启动开关、工作滑轨、龙门架、旋转送料机构、翻面机构、压板机构、料盒机构和后手模机构,所述启动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同侧布置,所述工作滑轨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龙门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机架左端,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机架右端,所述翻面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与所述旋转送料机构之间,所述压板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右侧,所述料盒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下部且在垂直地面方向上与所述压板机构相向布置,所述后手模机构滑动设置在工作滑轨上且初始位置布置在所述机架左端,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右端且与所述启动开关、旋转送料机构、翻面机构、压板机构、料盒机构和后手模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具体包括送料转盘、驱动所述送料转盘的送料转盘驱动装置 和前手模机构,所述前手模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送料转盘上,所述送料转盘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所述送料转盘驱动装置与所述送料转盘传动连接,所述前手模机构包括平面方向上均布的多个前手模,所述前手模具体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手掌部的两侧或上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翻面机构具体包括翻面龙门架、转轴、翻杆、限位板、翻杆转动支点、别簧、翻杆前位开关、翻杆中位开关、翻杆后位开关、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和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所述翻面龙门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与所述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翻面龙门架的一侧,所述翻杆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且同一方向,所述限位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限位板另一端具有一开口且在开口位置通过一限位螺栓与所述翻面龙门架活动连接,所述别簧通过中间孔套在所述转轴两端,所述别簧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翻杆上表面,所述别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翻面龙门架上,所述翻杆前位开关、翻杆中位开关和翻杆后位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右侧,所述翻杆前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翻杆的后退,所述翻杆中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压板机构的下移和所述料盒机构的上移,所述翻杆后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所述翻杆前位开关、翻杆中位开关、翻杆后位开关和所述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所述翻杆转动支点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一端且在转轴长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限位板与别簧的中间位置且在转轴径向方向上布置在与所述翻杆相反的一侧,所述翻杆转动支点与所述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接触或非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机构具体包括压板上支架、压板下支架、压板下位开关、压板和压板驱动装置,所述压板下位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支架上,所述压板下支架通过所述压板上支架与所述压板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压板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压板上支架上,所述压板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所述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板下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料盒机构具体包括料盒托板、料盒下支架、料盒和料盒驱动装置,所述料盒固定设置在所述料盒托板上,所述料盒托板通过所述料盒下支架与所述料盒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料盒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料盒下支架上,所述料盒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手模机构具体包括后手模龙门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后手模龙门架上的后手模、后手模前位开关、后手模后位开关和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所述后手模龙门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与所述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后手模与所述前手模相向布置,所述后手模端部顶端设置有缓冲 垫,所述后手模前位开关和后位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左侧,所述后手模前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翻杆机构的前进,所述后手模后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压板的上移和所述料盒的下移。
进一步地,该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还包括一外围支架和校准标杆,所述外围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校准标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围支架上,所述校准标杆另一端悬空布置在所述旋转送料机构上方。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可大大提高手套翻面整理的工作速度,普通的简易手套翻面架翻面整理一幅手套需要8-10秒,且此数据是基于工人长期的劳动经验和熟练程度才能达到,而采用本发明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仅需3秒左右,自动化程度较高;后手模顶端设置缓冲垫,杜绝了手套的破损率(手套本身的质量除外),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和现有的简易手套翻面架设备相比,本发明翻面整理一体机操作时动作幅度小,动作少,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翻面机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翻面机俯视图
图中:1-送料转盘驱动装置;2-送料转盘;3-翻杆;4-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5-手掌部;6-手指部;7-料盒驱动装置;8-料盒;9-压板驱动装置;10-压板;11-后手模龙门架;12-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13-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14-校准标杆;15-外围支架;16-后手模;17-后手模后位开关;18-后手模前位开关;19-翻杆前位开关;20-翻杆中位开关;21-翻杆后位开关;22-缓冲杆;23-启动开关;24-控制箱;25-机座;26-机架;27-工作滑轨;28-龙门架;29-转轴;30-压板下位开关;31-操作台。
具体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包括机座25、控制箱24、固定在机座上的机架26、启动开关23、工作滑轨27、龙门架28、旋转送料机构、翻面机构、压板机构、料盒机构和后手模机构,通过控制箱24内的PLC或单片机程序控制整个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的协调动作,工作时,工人坐在旋转送料机构的一侧,将待翻面手套套在前手模上,按下启动开关23,旋转送料机构与后手模机构同时动作,当前手模运动到与后手模16对应的位置时,前手模首先停止,此时后手模龙门架11带动后手模16一直向前移动,前手模停止后控制箱24给出控制信号控制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4回缩,翻杆转动支点与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分离,此时转轴29开始转动进而带动翻杆3抬起,当后手模移动到后手模前位开关18时,翻杆机构前移,使得翻杆3伸入套在前手模手掌部6的手套中,将前手模上的手套迅速翻面 到后手模上,翻杆机构前移到翻杆前位开关19时,控制箱24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翻杆机构后退,翻杆机构后退过程中碰到翻杆中位开关20,此时控制箱24向压板10和料盒8发出控制信号,使得料盒8和压板10同时动作,压板10向下、料盒8向上,当翻杆后退到翻杆后位开关21时,转轴转动,控制箱24向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发出信号,使得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4伸出并与翻杆转动支点接触,翻杆机构回到初始位置,当压板机构运动到压板下位开关30时,控制箱24向后手模发出控制信号,使得后手模开始返回,此时在压板10与料盒8的配合下将后手模16上的手套整齐的整理到了料盒中,当后手模机构返回至后手模后位开关17时,控制箱24向压板机构和料盒机构发出信号,使得它们分别回到初始位置,到此完成了一个工作周期,当工人将下一副待翻面整理的手套套在前手模上时,再次按下启动开关后,重复上述动作。
为了充分满足实际应用,送料转盘驱动装置1可以是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或电动或气动分度盘,因为普通的电机无法带动送料转盘进行精确的旋转运动,同样为了满足送料转盘能够精确地旋转,本实施例中送料转盘驱动装置与送料转盘依靠齿轮进行传动,当然,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只要能够满足前述要求的传动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限位板与翻面龙门架连接的一端采用调节螺栓连接,通过设置不同的调节螺栓高度来控制限位板抬起的高度,进而控制转轴29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翻杆3的高度,这里翻杆3的高度一定要满足工作不能与前手模发生干涉。
后手模、前手模通常为细长的圆柱形,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后手模的端部直径小于前手模手指直径。因为前手模手指与后手模手指应分别对应在同一直线上,避免工作中前后手模接触时,产生较大误差,确保手套能顺利的翻到后手模上。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料盒8底部固定设置有接纳物,该接纳物必须具备的特性是和压板配合时,足以将后手模上的手套脱下来,这里的接纳物可以是海绵,或者与海绵性质相同的摩擦力大且弹性好的物质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翻面前位开关19、翻面中位开关20、翻面后位开关21、后手模前位开关18、后手模后位开关17和压板下位开关30均为感应开关。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前手模上设置有支撑架,设置支撑架的目的是使待翻面手套腕部或掌部与手模面撑开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必须满足翻杆能顺利地进入手套,并将前手模上的手套翻到后手模上。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在外围支架15上还可以设置操作台31,操作台上31设置有操作按钮和操作文本屏。安装操作台是为了更加便于工人对设备进行操作,同时自主设置计数数量,方便手套的入库和后续工序的进行。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还可以在机架上设置缓冲杆22,由于设备工作速度较快,设置缓冲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翻面机构在返回过程中当从翻杆前位19快速移动到翻杆后位21时,由于惯性,以防翻杆机构后退时的惯性撞击对设备造成破坏,缓冲杆22可以由弹簧端部加缓冲帽构成。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该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的旋转送料机构中还设置一校准标杆14,该校准标杆14一端固定在外围支架15上,另一端悬空布置在旋转送料转盘上方,用来校准送料转盘的转动初始位置,防止前手摸和后手摸对不齐而不能完成翻面动作。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138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N 104313861 A (21)申请号 201410543020.3 (22)申请日 2014.10.15 D06G 3/02(2006.01) (71)申请人 周传英 地址 250400 山东省平阴县锦水河街 46 号 (72)发明人 周传英 迟凯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手套翻面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是 涉及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包括机座、 控制箱、 固定在机座上的机架、 启动开 关、 工作滑轨、 龙门架、 旋转送料机。

2、构、 翻面机构、 压板机构、 料盒机构和后手模机构, 旋转送料机构 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且布置在机架右端, 翻面机构 滑动设置在工作滑轨上且布置在龙门架与旋转送 料机构之间, 压板机构固定设置在龙门架上且布 置在龙门架右侧, 料盒机构固定设置在机架下部 且在垂直地面方向上与压板机构相向布置, 后手 模机构滑动设置在工作滑轨上且初始位置布置在 机架左端。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自 动化程度较高, 大大提高手套翻面整理的工作速 度且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 后手模端部顶端设置 缓冲垫, 杜绝了手套的破损率, 提高了产品的成品 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

3、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13861 A CN 104313861 A 1/2 页 2 1. 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机座、 控制箱、 固定在 机座上的机架、 启动开关、 工作滑轨、 龙门架、 旋转送料机构、 翻面机构、 压板机构、 料盒机构 和后手模机构, 所述启动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同侧布置, 所 述工作滑轨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 所述龙门架固定设置在 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机架左端, 。

4、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 述机架右端, 所述翻面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与所述旋转送 料机构之间, 所述压板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右侧, 所述料盒 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下部且在垂直地面方向上与所述压板机构相向布置, 所述后手模 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初始位置布置在所述机架左端, 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 所述机座右端且与所述启动开关、 旋转送料机构、 翻面机构、 压板机构、 料盒机构和后手模 机构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具体包 括送料转盘、 驱动所述送料转盘。

5、的送料转盘驱动装置和前手模机构, 所述前手模机构固定 设置在所述送料转盘上, 所述送料转盘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 所述送料 转盘驱动装置与所述送料转盘传动连接, 所述前手模机构包括平面方向上均布的多个前手 模, 所述前手模具体包括手掌部、 手指部和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固定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 手掌部的两侧或上下部。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翻面机构具体包 括翻面龙门架、 转轴、 翻杆、 限位板、 翻杆转动支点、 别簧、 翻杆前位开关、 翻杆中位开关、 翻 杆后位开关、 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和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 所述翻面龙门架。

6、滑动设置在 所述工作滑轨上且与所述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 机架上, 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翻面龙门架的一侧, 所述翻杆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 的两端且同一方向, 所述限位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所述限位 板另一端具有一开口且在开口位置通过一限位螺栓与所述翻面龙门架活动连接, 所述别簧 通过中间孔套在所述转轴两端, 所述别簧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翻杆上表面, 所述别簧另一 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翻面龙门架上, 所述翻杆前位开关、 翻杆中位开关和翻杆后位开关固定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右侧, 所述翻杆前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翻杆的后 退, 所。

7、述翻杆中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压板机构的下移和所述料盒机构的上移, 所述翻杆后 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 所述翻杆前位开关、 翻杆中位开关、 翻杆后位开关和所述 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 所述翻杆转动支点固定设置在 所述转轴一端且在转轴长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限位板与别簧的中间位置且在转轴径向方 向上布置在与所述翻杆相反的一侧, 所述翻杆转动支点与所述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接触 或非接触。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板机构具体包 括压板上支架、 压板下支架、 压板下位开关、 压板和压板驱动装置, 所述压板下位开关固定。

8、 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支架上, 所述压板下支架通过所述压板上支架与所述压板驱动装置连 接, 所述压板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压板上支架上, 所述压板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 或气连接, 所述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板下支架上。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料盒机构具体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13861 A 2 2/2 页 3 括料盒托板、 料盒下支架、 料盒和料盒驱动装置, 所述料盒固定设置在所述料盒托板上, 所 述料盒托板通过所述料盒下支架与所述料盒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料盒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 料盒下支架上, 所述料盒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

9、接或气连接。 6.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后手模机构具体 包括后手模龙门架、 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后手模龙门架上的后手模、 后手模前位开关、 后手 模后位开关和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 所述后手模龙门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与 所述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后 手模与所述前手模相向布置, 所述后手模端部顶端设置有缓冲垫, 所述后手模前位开关和 后位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左侧, 所述后手模前位开关用于检测 所述翻杆机构的前进, 所述后手模后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压板的上移和所述料盒。

10、的下移。 7.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自动翻面整理一 体机还包括一外围支架和校准标杆, 所述外围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校准标杆一端 固定在所述外围支架上, 所述校准标杆另一端悬空布置在所述旋转送料机构上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13861 A 3 1/4 页 4 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手套翻面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 理一体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除一体成型的橡胶手套无需缝合外, 针织手套或者说带有弹性的手套, 在加 工制作过程中都采用针织。

11、或缝合技术, 将衔接处针织或缝合在一起, 为了手套的美观, 手套 均从反面针织或缝合, 针织或缝合完后, 再将手套翻转过来, 使外表平整的那一面作为正 面, 针织或缝合处则隐藏在里面。 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有简易手套翻面架, 但自动化程度较 低, 需要人工将手套套在手模上, 待手套手指部分翻转之后再由人工翻出手掌部后再取下 整理, 且由人工计数成打 ( 每打 12 副或根据生产要求而定 ) 入库, 每加工一副手套的时间 为 8-12 秒 ( 此数据取决于工人长期的劳动经验和熟练程度 ), 根本无法满足工业上数量庞 大的手套翻面整理工作, 效率较低。 因此, 提供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

12、机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简易手套翻面架技术存在的手套翻面整理工作效率低下、 劳 动强度大、 计数准确率低、 误差大等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既能大大提高手套翻面整理工作速 度又能保持手套指尖完好且计数准确、 罗列整齐的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用于针织手套的自动翻面 整理一体机, 包括机座、 控制箱、 固定在机座上的机架、 启动开关、 工作滑轨、 龙门架、 旋转送 料机构、 翻面机构、 压板机构、 料盒机构和后手模机构, 所述启动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 上且与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同侧布置,。

13、 所述工作滑轨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 述机架的两侧, 所述龙门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机架左端, 所述旋转送料 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机架右端, 所述翻面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 轨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与所述旋转送料机构之间, 所述压板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架 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右侧, 所述料盒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下部且在垂直地面方向上 与所述压板机构相向布置, 所述后手模机构滑动设置在工作滑轨上且初始位置布置在所述 机架左端, 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右端且与所述启动开关、 旋转送料机构、 翻面机 构、 压板机构、 料盒机构和后手模机构连接。 00。

14、05 进一步地, 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具体包括送料转盘、 驱动所述送料转盘的送料转盘 驱动装置和前手模机构, 所述前手模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送料转盘上, 所述送料转盘驱动 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 所述送料转盘驱动装置与所述送料转盘传动连接, 所 述前手模机构包括平面方向上均布的多个前手模, 所述前手模具体包括手掌部、 手指部和 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固定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手掌部的两侧或上下部。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翻面机构具体包括翻面龙门架、 转轴、 翻杆、 限位板、 翻杆转动支 说 明 书 CN 104313861 A 4 2/4 页 5 点、 别簧、 翻杆前位开关、 翻杆中位开关。

15、、 翻杆后位开关、 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和翻面龙门 架驱动装置, 所述翻面龙门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与所述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连 接, 所述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翻面龙门架的 一侧, 所述翻杆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且同一方向, 所述限位板一端固定设置在 所述转轴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所述限位板另一端具有一开口且在开口位置通过一限位螺 栓与所述翻面龙门架活动连接, 所述别簧通过中间孔套在所述转轴两端, 所述别簧一端固 定设置在所述翻杆上表面, 所述别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翻面龙门架上, 所述翻杆前位 开关、 翻杆中位开关和翻杆后位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

16、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门架右侧, 所 述翻杆前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翻杆的后退, 所述翻杆中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压板机构的下 移和所述料盒机构的上移, 所述翻杆后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 所述翻杆前位开 关、 翻杆中位开关、 翻杆后位开关和所述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 或气连接, 所述翻杆转动支点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一端且在转轴长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限 位板与别簧的中间位置且在转轴径向方向上布置在与所述翻杆相反的一侧, 所述翻杆转动 支点与所述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接触或非接触。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压板机构具体包括压板上支架、 压板下支架、 压板下位开关、 压板 和压板驱动装。

17、置, 所述压板下位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支架上, 所述压板下支架通过 所述压板上支架与所述压板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压板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压板上支架上, 所述压板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或气连接, 所述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板下支架 上。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料盒机构具体包括料盒托板、 料盒下支架、 料盒和料盒驱动装置, 所述料盒固定设置在所述料盒托板上, 所述料盒托板通过所述料盒下支架与所述料盒驱动 装置连接, 所述料盒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料盒下支架上, 所述料盒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箱 电连接或气连接。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后手模机构具体包括后手模龙门架、 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后手模 。

18、龙门架上的后手模、 后手模前位开关、 后手模后位开关和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 所述后手 模龙门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滑轨上且与所述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后手模龙 门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后手模与所述前手模相向布置, 所述后手模端部顶 端设置有缓冲垫, 所述后手模前位开关和后位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布置在所述龙 门架左侧, 所述后手模前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翻杆机构的前进, 所述后手模后位开关用于 检测所述压板的上移和所述料盒的下移。 0010 进一步地, 该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还包括一外围支架和校准标杆, 所述外围支架 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校准标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围支架上。

19、, 所述校准标杆另一端悬空 布置在所述旋转送料机构上方。 0011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可大大提高手套翻面整理的工作速度, 普通 的简易手套翻面架翻面整理一幅手套需要 8-10 秒, 且此数据是基于工人长期的劳动经验 和熟练程度才能达到, 而采用本发明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仅需 3 秒左右, 自动化程度较 高 ; 后手模顶端设置缓冲垫, 杜绝了手套的破损率 ( 手套本身的质量除外 ), 提高了产品的 成品率 ; 和现有的简易手套翻面架设备相比, 本发明翻面整理一体机操作时动作幅度小, 动 作少, 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说 明 书 CN 104313861 A。

20、 5 3/4 页 6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发明自动翻面机主视图 0013 图 2 为本发明自动翻面机俯视图 0014 图中 : 1- 送料转盘驱动装置 ; 2- 送料转盘 ; 3- 翻杆 ; 4- 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 ; 5-手掌部 ; 6-手指部 ; 7-料盒驱动装置 ; 8-料盒 ; 9-压板驱动装置 ; 10-压板 ; 11-后手模龙 门架 ; 12-翻面龙门架驱动装置 ; 13-后手模龙门架驱动装置 ; 14-校准标杆 ; 15-外围支架 ; 16-后手模 ; 17-后手模后位开关 ; 18-后手模前位开关 ; 19-翻杆前位开关 ; 20-翻杆中位开 关 ; 21- 翻。

21、杆后位开关 ; 22- 缓冲杆 ; 23- 启动开关 ; 24- 控制箱 ; 25- 机座 ; 26- 机架 ; 27- 工 作滑轨 ; 28- 龙门架 ; 29- 转轴 ; 30- 压板下位开关 ; 31- 操作台。 具体实施例 0015 如图 1-2 所示, 本发明的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包括机座 25、 控制箱 24、 固定在机 座上的机架 26、 启动开关 23、 工作滑轨 27、 龙门架 28、 旋转送料机构、 翻面机构、 压板机构、 料盒机构和后手模机构, 通过控制箱24内的PLC或单片机程序控制整个自动翻面整理一体 机的协调动作, 工作时, 工人坐在旋转送料机构的一侧, 将待翻面。

22、手套套在前手模上, 按下 启动开关 23, 旋转送料机构与后手模机构同时动作, 当前手模运动到与后手模 16 对应的位 置时, 前手模首先停止, 此时后手模龙门架 11 带动后手模 16 一直向前移动, 前手模停止后 控制箱24给出控制信号控制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4回缩, 翻杆转动支点与翻杆转动支点 控制装置分离, 此时转轴 29 开始转动进而带动翻杆 3 抬起, 当后手模移动到后手模前位开 关 18 时, 翻杆机构前移, 使得翻杆 3 伸入套在前手模手掌部 6 的手套中, 将前手模上的手套 迅速翻面到后手模上, 翻杆机构前移到翻杆前位开关19时, 控制箱24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翻 杆机构后退, 。

23、翻杆机构后退过程中碰到翻杆中位开关 20, 此时控制箱 24 向压板 10 和料盒 8 发出控制信号, 使得料盒 8 和压板 10 同时动作, 压板 10 向下、 料盒 8 向上, 当翻杆后退到翻 杆后位开关 21 时, 转轴转动, 控制箱 24 向翻杆转动支点控制装置发出信号, 使得翻杆转动 支点控制装置 4 伸出并与翻杆转动支点接触, 翻杆机构回到初始位置, 当压板机构运动到 压板下位开关 30 时, 控制箱 24 向后手模发出控制信号, 使得后手模开始返回, 此时在压板 10与料盒8的配合下将后手模16上的手套整齐的整理到了料盒中, 当后手模机构返回至后 手模后位开关17时, 控制箱24。

24、向压板机构和料盒机构发出信号, 使得它们分别回到初始位 置, 到此完成了一个工作周期, 当工人将下一副待翻面整理的手套套在前手模上时, 再次按 下启动开关后, 重复上述动作。 0016 为了充分满足实际应用, 送料转盘驱动装置 1 可以是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或电动 或气动分度盘, 因为普通的电机无法带动送料转盘进行精确的旋转运动, 同样为了满足送 料转盘能够精确地旋转, 本实施例中送料转盘驱动装置与送料转盘依靠齿轮进行传动, 当 然, 在本发明的启示下, 只要能够满足前述要求的传动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7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限位板与翻面龙门架连接的一端采用调节螺栓连接, 。

25、通过设置不同的调节螺栓高度来控制限位板抬起的高度, 进而控制转轴 29 的转动角度, 从 而控制翻杆 3 的高度, 这里翻杆 3 的高度一定要满足工作不能与前手模发生干涉。 0018 后手模、 前手模通常为细长的圆柱形,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后手模的端部直 说 明 书 CN 104313861 A 6 4/4 页 7 径小于前手模手指直径。因为前手模手指与后手模手指应分别对应在同一直线上, 避免工 作中前后手模接触时, 产生较大误差, 确保手套能顺利的翻到后手模上。 0019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料盒 8 底部固定设置有接纳物, 该接纳物必须具备的 特性是和压板配合时, 足以将后手。

26、模上的手套脱下来, 这里的接纳物可以是海绵, 或者与海 绵性质相同的摩擦力大且弹性好的物质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翻面前位开关 19、 翻面中位开关 20、 翻面后位开关 21、 后手模前位开关 18、 后手模后位开关 17 和压板下位开关 30 均为感应开关。 0021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前手模上设置有支撑架, 设置支撑架的目的是使待翻 面手套腕部或掌部与手模面撑开具有一定的间隙, 该间隙必须满足翻杆能顺利地进入手 套, 并将前手模上的手套翻到后手模上。 0022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在外围支架15上还可以设置操作台31, 操作台上31设。

27、 置有操作按钮和操作文本屏。安装操作台是为了更加便于工人对设备进行操作, 同时自主 设置计数数量, 方便手套的入库和后续工序的进行。 0023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还可以在机架上设置缓冲杆 22, 由于设备工作速度较 快, 设置缓冲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翻面机构在返回过程中当从翻杆前位 19 快速移动到翻 杆后位 21 时, 由于惯性, 以防翻杆机构后退时的惯性撞击对设备造成破坏, 缓冲杆 22 可以 由弹簧端部加缓冲帽构成。 0024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该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的旋转送料机构中还设置一校 准标杆 14, 该校准标杆 14 一端固定在外围支架 15 上, 另一端悬空布置在旋转送料转盘上 方, 用来校准送料转盘的转动初始位置, 防止前手摸和后手摸对不齐而不能完成翻面动作。 0025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 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 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CN 104313861 A 7 1/1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13861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