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55715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24997.3

申请日:

2014.08.26

公开号:

CN104180367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3C 10/24申请公布日:201412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3C 10/24申请日:20140826|||公开

IPC分类号:

F23C10/24

主分类号:

F23C10/24

申请人: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党黎军; 杨辉; 张宇博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兴庆路1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陆万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包括由若干冷却管围成的作为环形冷却管组的膜式冷却器,且环形冷却管组的内侧上涂有耐磨耐热浇注料;每个冷却管还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或者由排渣圆管以及沿排渣圆管周向设在排渣圆管管壁上的若干冷却管组成;每个冷却管还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本发明用冷却管替代传统排渣管,防止排渣管热变形撕裂焊缝,使排渣管外壁温度达到安全值。改善排渣管工作环境,使流化床锅炉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冷却管(1)围成的作为环形冷却管组的膜式冷却器,且环形冷却管组的内侧上涂有耐磨耐热浇注料(3);每个冷却管(1)还分别与进水母管(9)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6)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若干冷却管(1)采用如下两种连接方式中的一种围成环形冷却管组:
第一种连接方式:环形冷却管组中相邻冷却管(1)通过鳍片(2)连接;
第二种连接方式:环形冷却管组由若干组通过鳍片(2)连接在一起的冷却管(1)组成,相邻两组环形冷却管组通过法兰或螺栓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每个鳍片(2)通过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3);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每个鳍片(2)和法兰均通过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3),或者每个鳍片(2)和螺钉均通过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钉(4)为Y字形结构,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抓钉(4)的根部焊接在鳍片(2)上;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抓钉(4)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2)和法兰上,或者抓钉(4)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2)和螺钉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6)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阀(8);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 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6)通过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9)相连通,进水母管(9)通过若干进水支管(10)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每个冷却管(1)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

7.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渣圆管(5)以及沿排渣圆管(5)周向设在排渣圆管(5)管壁上的若干冷却管(1);每个冷却管(1)还分别与进水母管(9)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6)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每个冷却管(1)通过鳍片(2)固定在排渣圆管(5)上,且每个冷却管(1)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6)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阀(8);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6)通过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9)相连通,进水母管(12)通过若干进水支管(10)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 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

说明书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渣管,具体涉及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
背景技术
排渣管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口至冷渣器间的连接管道,使用材料为耐高温合金钢管,外部无保温。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渣温度一般在900℃,由于渣温较高,排渣管外壁温度大于50℃,造成热量损失,严重时会导致热变形撕裂焊缝,造成喷火、喷渣泄漏故障,影响人员安全及锅炉运行。在机组运行时,排渣管上设计的电动门由于承受较强的高温辐射,内部电子元件损坏频繁,影响电动门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解决了排渣管容易出现热变形撕裂焊缝,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且能够使排渣管上涉及的电动门正常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包括由若干冷却管围成的作为环形冷却管组的膜式冷却器,且环形冷却管组的内侧上涂有耐磨耐热浇注料;每个冷却管还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
若干冷却管采用如下两种连接方式中的一种围成环形冷却管组:
第一种连接方式:环形冷却管组中相邻冷却管通过鳍片连接;
第二种连接方式:环形冷却管组由若干组通过鳍片连接在一起的冷却管 组成,相邻两组环形冷却管组通过法兰或螺栓连接。
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每个鳍片通过抓钉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每个鳍片和法兰均通过抓钉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或者每个鳍片和螺钉均通过抓钉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
所述的抓钉为Y字形结构,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抓钉的根部焊接在鳍片上;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抓钉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和法兰上,或者抓钉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和螺钉上。
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和进水截止阀;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
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通过进水软管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相连通,进水母管通过若干进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每个冷却管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包括排渣圆管以及沿排渣圆管周向设在排渣圆管管壁上的若干冷却管;每个冷却管还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
每个冷却管通过鳍片固定在排渣圆管上,且每个冷却管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
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和进水截止阀;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
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通过进水软管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相连通,进水母管通过若干进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将传统的排渣圆管用内侧浇筑有耐磨耐热层的环形冷却管进行代替,而耐磨耐热层能够避免热渣对冷却管的磨损,同时,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式中的环形冷却管组是由若干冷却管围成的,一般把这种结构的环形冷却管组称为膜式冷却管,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将若干冷却管布置在排渣圆管周向;第一种布置方式能够使作为排渣管的环形冷却管组的外壁温度在安全范围内,第二种布置方式使传统排渣管的外壁温度在安全范围内,防止由于外壁温度过高导致排渣管弯曲变形,避免排渣管与锅炉排渣口或冷渣器接口处出现焊缝撕裂,减少排渣管检修维护费用,保证人员及机组安全;冷却管回收排渣热量,减少散热损失,提高机组效率;改善排渣管工作环境,降低排渣管材质使用等级,节约设备投资;排渣管外壁温度降低,从而降低排渣管上二次电动门辐射强度,有利于排渣管上二次电动门的安全运行,解决了现有排渣管外壁温度较高,热量损失大,排渣管容易出现热变形撕裂焊缝,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A-A面半剖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技术方案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进水或出水示意图;
其中,1、冷却管,2、鳍片,3、耐磨耐热浇注料,4、抓钉,5、排渣圆管,6、凝结水进水管道,7、进水电动调节阀门,8、进水截止阀,9、进水母管,10,进水支管,11、进水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和4所示,本发明流化床锅炉排渣管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包括若干冷却管1围成环形冷却管组,一般将这种结构叫做膜式冷却器,每个冷却管1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环形冷却管组的内侧上涂有耐磨耐热浇注料3;冷却管1可使用碳钢等材料,冷却管1数量可根据渣量、渣温等进行合理布置。耐磨耐热浇注料3可使用磷酸盐、碳化硅等耐磨耐热性能的材料;
每个冷却管1还分别与进水母管9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6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
其中,凝结水进水管道6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阀8;凝结水进水管道6通过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9相连通;进水母管9通过若干进水支管10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冷却管进水母管10和冷却管的出水母管采用半圆周、圆周、矩形布置。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门8用于调节进入冷却管1的凝结水流量。
若干冷却管1采用如下两种连接方式中的一种围成环形冷却管组:
第一种连接方式:相邻冷却管1通过鳍片2连接形成环形冷却管组(即环形冷却管组中相邻冷却管1通过鳍片2连接);每个鳍片2通过Y字形结构的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3,抓钉4的根部焊接在鳍片2上。
第二种连接方式:将若干冷却管1分为若干组,每组冷却管1通过鳍片2连接在一起形成冷却管组(即环形冷却管组由若干组通过鳍片2连接在一起的冷却管1组成),若干组冷却管组通过法兰或螺栓连接成环形冷却管组,每个鳍片2和法兰均通过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3,或者每个鳍片2和螺钉均通过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层,抓钉4为Y字形结构,抓钉4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2和法兰上,或者抓钉4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2和螺钉上。
本发明膜式冷却管为可以以分段式的方式连接,即先用若干冷却片分成若干组,每组的冷却片相邻之间用鳍片2连接,各组之间用法兰连接成适当长度;亦可以分为先用鳍片2连成多瓣膜式冷却管,然后用螺栓连接为环形冷却管组。另外,需要说的是抓钉4的根部具有一个端头,抓钉的头部具有两个端头。
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工作方式为:流化床热渣由锅炉排渣口经排渣管(即若干冷却管1和耐磨耐热浇注料3形成的排渣管)进入冷渣器的同时,凝结水通过凝结水进水管道6、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进入进水母管8中,进水母管9通过各个进水支管9分配到对应的冷却管,热渣的热量通过耐磨耐热浇注料3以及冷却管1传导到凝结水中,凝结水通过各个出水支管汇集到出水母管,出水母管中的凝结水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从凝结水出水管道流出达到了对热渣进行降温的目的。另外,凝结水在冷却管1内的流向可以自上 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
参见图3和4,本发明流化床锅炉排渣管的第二种技术方案包括传统的排渣圆管5以及沿排渣圆管5周向设在排渣圆管5管壁上的若干冷却管1;每个冷却管1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每个冷却管1过鳍片2焊接固定在排渣圆管5的外壁上,冷却管1可使用碳钢等材料;冷却管1数量可根据渣量、渣温等进行合理布置,此布置方式可冷却排渣管5,改善排渣管5工作环境,提高运行安全性。在原有排渣管上进行改造,减少改造工作量,降低改造费用。每个冷却管1还分别与进水母管9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6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
其中,凝结水进水管道6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阀8;凝结水进水管道6通过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9相连通;进水母管9通过若干进水支管10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冷却管进水母管10和冷却管的出水母管采用半圆周、圆周、矩形布置。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门8用于调节进入冷却管1的凝结水流量。
本发明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工作方式为:流化床热渣由锅炉排渣口经排渣管(即排渣圆管)进入冷渣器的同时,凝结水通过凝结水进水管道6、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进入进水母管8中,进水母管9通过各个进水支管9分配到对应的冷却管,热渣的热量通过冷却管1传导到凝结水中,凝结水通过各个出 水支管汇集到出水母管,出水母管中的凝结水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从凝结水出水管道流出达到了对热渣进行降温的目的。另外,凝结水在冷却管1内的流向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排渣管的外壁温度,防止由于外壁温度过高导致排渣管弯曲变形,避免排渣管与锅炉排渣口或冷渣器接口处出现焊缝撕裂,减少排渣管检修维护费用,保证人员及机组安全;冷却管回收排渣热量,减少散热损失,提高机组效率;改善排渣管工作环境,降低排渣管材质使用等级,节约设备投资;排渣管外壁温度降低,从而降低排渣管上二次电动门辐射强度,有利于排渣管上二次电动门的安全运行。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036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80367A21申请号201410424997322申请日20140826F23C10/2420060171申请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710032陕西省西安市兴庆路136号72发明人党黎军杨辉张宇博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代理人陆万寿54发明名称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57摘要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包括由若干冷却管围成的作为环形冷却管组的膜式冷却器,且环形冷却管组的内侧上涂有耐磨耐热浇注料;每个冷却管还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

2、出水管道相连通。或者由排渣圆管以及沿排渣圆管周向设在排渣圆管管壁上的若干冷却管组成;每个冷却管还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本发明用冷却管替代传统排渣管,防止排渣管热变形撕裂焊缝,使排渣管外壁温度达到安全值。改善排渣管工作环境,使流化床锅炉运行更加安全稳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0367ACN104180367A1/1页21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冷却管1围成的作为环形冷却管组。

3、的膜式冷却器,且环形冷却管组的内侧上涂有耐磨耐热浇注料3;每个冷却管1还分别与进水母管9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6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若干冷却管1采用如下两种连接方式中的一种围成环形冷却管组第一种连接方式环形冷却管组中相邻冷却管1通过鳍片2连接;第二种连接方式环形冷却管组由若干组通过鳍片2连接在一起的冷却管1组成,相邻两组环形冷却管组通过法兰或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每个鳍片2通过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3;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每个鳍片2和法。

4、兰均通过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3,或者每个鳍片2和螺钉均通过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钉4为Y字形结构,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抓钉4的根部焊接在鳍片2上;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抓钉4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2和法兰上,或者抓钉4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2和螺钉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6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阀8;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6通过进水软管11或。

5、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9相连通,进水母管9通过若干进水支管10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每个冷却管1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7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渣圆管5以及沿排渣圆管5周向设在排渣圆管5管壁上的若干冷却管1;每个冷却管1还分别与进水母管9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6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每个冷却管1通过鳍片2固定在排渣圆管5上,且每个冷却管1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

6、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6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阀8;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6通过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9相连通,进水母管12通过若干进水支管10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权利要求书CN104180367A1/4页3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渣管,具体涉及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背景技术0002排渣管为。

7、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口至冷渣器间的连接管道,使用材料为耐高温合金钢管,外部无保温。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渣温度一般在900,由于渣温较高,排渣管外壁温度大于50,造成热量损失,严重时会导致热变形撕裂焊缝,造成喷火、喷渣泄漏故障,影响人员安全及锅炉运行。在机组运行时,排渣管上设计的电动门由于承受较强的高温辐射,内部电子元件损坏频繁,影响电动门正常工作。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解决了排渣管容易出现热变形撕裂焊缝,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且能够使排渣管上涉及的电动门正常工作。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包括由若干冷却管围成的作为环形冷却管组的膜式冷却器。

8、,且环形冷却管组的内侧上涂有耐磨耐热浇注料;每个冷却管还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0005若干冷却管采用如下两种连接方式中的一种围成环形冷却管组0006第一种连接方式环形冷却管组中相邻冷却管通过鳍片连接;0007第二种连接方式环形冷却管组由若干组通过鳍片连接在一起的冷却管组成,相邻两组环形冷却管组通过法兰或螺栓连接。0008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每个鳍片通过抓钉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每个鳍片和法兰均通过抓钉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或者每个鳍片和螺钉均通过抓钉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0009所述的抓钉为Y字形。

9、结构,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抓钉的根部焊接在鳍片上;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抓钉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和法兰上,或者抓钉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和螺钉上。0010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和进水截止阀;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0011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通过进水软管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相连通,进水母管通过若干进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每个冷却管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0012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包括排渣圆管以及沿排渣圆管周。

10、向设在排渣圆管管壁上的若干冷却管;每个冷却管还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说明书CN104180367A2/4页40013每个冷却管通过鳍片固定在排渣圆管上,且每个冷却管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0014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和进水截止阀;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0015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通过进水软管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相连通,进水母管通过若干进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

11、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17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将传统的排渣圆管用内侧浇筑有耐磨耐热层的环形冷却管进行代替,而耐磨耐热层能够避免热渣对冷却管的磨损,同时,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式中的环形冷却管组是由若干冷却管围成的,一般把这种结构的环形冷却管组称为膜式冷却管,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将若干冷却管布置在排渣圆管周向;第一种布置方式能够使作为排渣管的环形冷却管组的外壁温度在安全范围内,第二种布置方式使传统排渣管的外壁温度在安全范围内,防止由于外壁温度过高导致排渣管弯曲变形,避免排渣管与锅炉排渣口或冷渣器接口处出现焊缝撕裂,减少排渣管检修维护费用,保证人员及机。

12、组安全;冷却管回收排渣热量,减少散热损失,提高机组效率;改善排渣管工作环境,降低排渣管材质使用等级,节约设备投资;排渣管外壁温度降低,从而降低排渣管上二次电动门辐射强度,有利于排渣管上二次电动门的安全运行,解决了现有排渣管外壁温度较高,热量损失大,排渣管容易出现热变形撕裂焊缝,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俯视图;0019图2为本发明图1的AA面半剖主视图;0020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技术方案的俯视图;0021图4为本发明进水或出水示意图;0022其中,1、冷却管,2、鳍片,3、耐磨耐热浇注料,4、抓钉,5、排渣圆管,6、凝结水进水管道,7、进水电动调节阀门,8。

13、、进水截止阀,9、进水母管,10,进水支管,11、进水软管。具体实施方式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24如图1、2和4所示,本发明流化床锅炉排渣管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包括若干冷却管1围成环形冷却管组,一般将这种结构叫做膜式冷却器,每个冷却管1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环形冷却管组的内侧上涂有耐磨耐热浇注料3;冷却管1可使用碳钢等材料,冷却管1数量可根据渣量、渣温等进行合理布置。耐磨耐热浇注料3可使用磷酸盐、碳化硅等耐磨耐热性能的材料;0025每个冷却管1还分别与进水母管9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6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0026其中,凝结。

14、水进水管道6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阀8;凝结水进水管道6通过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9相连通;进水母管9通过若说明书CN104180367A3/4页5干进水支管10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冷却管进水母管10和冷却管的出水母管采用半圆周、圆周、矩形布置。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门8用于调节进入冷却。

15、管1的凝结水流量。0027若干冷却管1采用如下两种连接方式中的一种围成环形冷却管组0028第一种连接方式相邻冷却管1通过鳍片2连接形成环形冷却管组即环形冷却管组中相邻冷却管1通过鳍片2连接;每个鳍片2通过Y字形结构的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3,抓钉4的根部焊接在鳍片2上。0029第二种连接方式将若干冷却管1分为若干组,每组冷却管1通过鳍片2连接在一起形成冷却管组即环形冷却管组由若干组通过鳍片2连接在一起的冷却管1组成,若干组冷却管组通过法兰或螺栓连接成环形冷却管组,每个鳍片2和法兰均通过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3,或者每个鳍片2和螺钉均通过抓钉4固定耐磨耐热层,抓钉4为Y字形结构,抓钉4的根部。

16、分别焊接在鳍片2和法兰上,或者抓钉4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2和螺钉上。0030本发明膜式冷却管为可以以分段式的方式连接,即先用若干冷却片分成若干组,每组的冷却片相邻之间用鳍片2连接,各组之间用法兰连接成适当长度;亦可以分为先用鳍片2连成多瓣膜式冷却管,然后用螺栓连接为环形冷却管组。另外,需要说的是抓钉4的根部具有一个端头,抓钉的头部具有两个端头。0031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工作方式为流化床热渣由锅炉排渣口经排渣管即若干冷却管1和耐磨耐热浇注料3形成的排渣管进入冷渣器的同时,凝结水通过凝结水进水管道6、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进入进水母管8中,进水母管9通过各个进水支管9分配到对应的冷却管,热渣的。

17、热量通过耐磨耐热浇注料3以及冷却管1传导到凝结水中,凝结水通过各个出水支管汇集到出水母管,出水母管中的凝结水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从凝结水出水管道流出达到了对热渣进行降温的目的。另外,凝结水在冷却管1内的流向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0032参见图3和4,本发明流化床锅炉排渣管的第二种技术方案包括传统的排渣圆管5以及沿排渣圆管5周向设在排渣圆管5管壁上的若干冷却管1;每个冷却管1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每个冷却管1过鳍片2焊接固定在排渣圆管5的外壁上,冷却管1可使用碳钢等材料;冷却管1数量可根据渣量、渣温等进行合理布置,此布置方式可冷却排渣管5,改善排渣管5工作环境,提高运行安全性。在。

18、原有排渣管上进行改造,减少改造工作量,降低改造费用。每个冷却管1还分别与进水母管9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6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0033其中,凝结水进水管道6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阀8;凝结水进水管道6通过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9相连通;进水母管9通过若干进水支管10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冷却管进水母管10和冷却管的出水说明书CN104180367A4/4。

19、页6母管采用半圆周、圆周、矩形布置。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1相连通,进水电动调节阀门7和进水截止门8用于调节进入冷却管1的凝结水流量。0034本发明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工作方式为流化床热渣由锅炉排渣口经排渣管即排渣圆管进入冷渣器的同时,凝结水通过凝结水进水管道6、进水软管11或进水钢管进入进水母管8中,进水母管9通过各个进水支管9分配到对应的冷却管,热渣的热量通过冷却管1传导到凝结水中,凝结水通过各个出水支管汇集到出水母管,出水母管中的凝结水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从凝结水出水管道流出达到了对热渣进行降温的目的。另外,凝结水在冷却。

20、管1内的流向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00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排渣管的外壁温度,防止由于外壁温度过高导致排渣管弯曲变形,避免排渣管与锅炉排渣口或冷渣器接口处出现焊缝撕裂,减少排渣管检修维护费用,保证人员及机组安全;冷却管回收排渣热量,减少散热损失,提高机组效率;改善排渣管工作环境,降低排渣管材质使用等级,节约设备投资;排渣管外壁温度降低,从而降低排渣管上二次电动门辐射强度,有利于排渣管上二次电动门的安全运行。说明书CN104180367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80367A2/3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80367A3/3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8036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