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513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30 CN 103951348 A (21)申请号 201410159369.7 (22)申请日 2014.04.18 C04B 28/04(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今新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315033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荣吉西路 2588 号 (72)发明人 成瑞宝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54) 发明名称 混凝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 包括常规配比的 砂、 碎石和水泥, 所述水泥为防裂复合水泥, 按重 量份计。
2、, 该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普通硅酸盐水泥 100 份 ; 铁粉 5 20 份 ; 亚硫酸钠粉 0.5 1.5 份 ; 粉煤灰 10 30 份。本发明的优点是 : 使用风 险小、 强度较大, 且密度较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51348 A CN 103951348 A 1/1 页 2 1. 混凝土, 包括常规配比的砂、 碎石和水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泥为防裂复合水泥, 按重量份计, 该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3、 份 ; 铁粉5 20 份 ; 亚硫酸钠粉0.5 1.5 份 ; 粉煤灰10 3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 按重量份计, 所述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份 ; 铁粉8 15 份 ; 亚硫酸钠粉0.6 1 份 ; 粉煤灰15 2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 按重量份计, 所述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份 ; 铁粉9 份 ; 亚硫酸钠粉0.8 份 ; 粉煤灰18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铁粉的粒度为 80 200 目 ; 所述粉煤灰。
4、的粒度为 80 200 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铁粉的粒度为120目 ; 所述粉煤灰 的粒度为 120 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51348 A 2 1/3 页 3 混凝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材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 背景技术 0002 混凝土作为目前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其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现代建筑中。然 而, 由于混凝土在应用中其内部必然夹杂空气, 从而凝固后多形成有裂纹。虽然, 建筑者采 用了振动棒以排除空气, 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为此, 有使用者采用中国发明专利 : 一种 具有防裂防漏的水泥 (发明公告号 。
5、: CN101037307U) 所公开的水泥作为混凝土的组成部分。 该具有防裂防漏的水泥以硅酸盐水泥为原材料掺杂以铁粉, 使铁与空气及水发生反应, 从 而铁迅速膨胀, 并以极大的渗透力带动水泥自动填补混凝土中的毛细孔和裂缝, 使混凝土 不透水、 不透气,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混凝土皲裂、 老化的现象, 延长了其寿命。但是, 这样 的混凝土在实际使用中发现 : 由于铁氧化速度过快, 从而使水泥的存放时间极短, 大约不足 一个月, 从而增加了混凝土的使用风险。同时, 铁成分的增加使该水泥的密度较大, 从而增 加了混凝土的重量, 以及, 形成的混凝土中因铁的氧化物的存在而降低了该混凝土的强度。 发明内。
6、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 它具有使用风险小、 强度较大, 且密度较小的特 点。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混凝土, 包括常规配比的砂、 碎石和水泥, 所述水泥 为防裂复合水泥, 按重量份计, 该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0005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份 ; 0006 铁粉5 20 份 ; 0007 亚硫酸钠粉0.5 1.5 份 ; 0008 粉煤灰10 30 份。 0009 优化的, 按重量份计, 所述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0010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份 ; 0011 铁粉8 15 份 ; 0012 亚硫酸钠粉0.6 1 份 ; 0013 粉煤灰15 20 。
7、份。 0014 更优的, 按重量份计, 所述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0015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份 ; 0016 铁粉9 份 ; 0017 亚硫酸钠粉0.8 份 ; 0018 粉煤灰18 份。 0019 继续优化, 所述铁粉的粒度为 80 200 目 ; 所述粉煤灰的粒度为 80 200 目。 0020 更优的, 所述铁粉的粒度为 120 目 ; 所述粉煤灰的粒度为 120 目。 说 明 书 CN 103951348 A 3 2/3 页 4 0021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 : 使用风险小、 强度较大, 且密度较小。本发明的混凝土中 的防裂复合水泥在充分发挥铁粉进行氧化从而使水泥能够自动填补混。
8、凝土中的毛细孔和 裂缝的优势下, 通过添加合适分量的粉煤灰和亚硫酸钠粉, 有效降低了铁的氧化速度, 延长 了所用水泥的存放时间, 据统计存放时间能够延长至 2 个月以上, 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使 用风险。同时, 该粉煤灰中具有的硅、 氧化铁等成分, 使铁粉氧化后形成的成分能够和水泥 形成较好的结合, 进而不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且, 粉煤灰所具有的较小密度, 有效缓冲 了铁粉对水泥密度形成的影响, 进而降低了其对混凝土密度造成的影响。 以及, 对粉煤灰的 应用, 极大降低了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实施例中, 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市售 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 所制。
9、备的 混凝土中, 按重量份计, 该混凝土包含 : 水 : 175kg、 水泥 : 461kg、 砂 : 512kg、 碎石 : 1252kg。 0023 实施例 1 0024 混凝土, 其中的水泥采用防裂复合水泥, 按重量份计, 该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0025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份 ; 0026 铁粉5 份, 且铁粉的粒度为 80 目 ; 0027 亚硫酸钠粉0.5 份 ; 0028 粉煤灰10 份, 且粉煤灰的粒度为 80 目。 0029 将前述组分混合均匀并在常温下和混凝土的其他组分进行充分搅拌形成成品 1。 经常规测试, 该实施例形成的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见附表。 0030 实施例 2。
10、 0031 混凝土, 其中的水泥采用防裂复合水泥, 按重量份计, 该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0032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份 ; 0033 铁粉8 份, 且铁粉的粒度为 120 目 ; 0034 亚硫酸钠粉0.6 份 ; 0035 粉煤灰15 份, 且粉煤灰的粒度为 120 目。 0036 将前述组分混合均匀并在常温下和混凝土的其他组分进行充分搅拌形成成品 2。 经常规测试, 该实施例形成的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见附表。 0037 实施例 3 0038 混凝土, 其中的水泥采用防裂复合水泥, 按重量份计, 该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0039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份 ; 0040 铁粉9 份, 且铁粉。
11、的粒度为 180 目 ; 0041 亚硫酸钠粉0.8 份 ; 0042 粉煤灰18 份, 且粉煤灰的粒度为 180 目。 0043 将前述组分混合均匀并在常温下和混凝土的其他组分进行充分搅拌形成成品 3。 经常规测试, 该实施例形成的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见附表。 0044 实施例 4 0045 混凝土, 其中的水泥采用防裂复合水泥, 按重量份计, 该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0046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份 ; 说 明 书 CN 103951348 A 4 3/3 页 5 0047 铁粉15 份, 且铁粉的粒度为 200 目 ; 0048 亚硫酸钠粉1 份 ; 0049 粉煤灰20 份, 且粉煤灰的。
12、粒度为 200 目。 0050 将前述组分混合均匀并在常温下和混凝土的其他组分进行充分搅拌形成成品 4。 经常规测试, 该实施例形成的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见附表。 0051 实施例 5 0052 混凝土, 其中的水泥采用防裂复合水泥, 按重量份计, 该防裂复合水泥包括 : 0053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份 ; 0054 铁粉20 份, 且铁粉的粒度为 120 目 ; 0055 亚硫酸钠粉1.5 份 ; 0056 粉煤灰30 份, 且粉煤灰的粒度为 200 目。 0057 将前述组分混合均匀并在常温下和混凝土的其他组分进行充分搅拌形成成品 5。 经常规测试, 该实施例形成的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见附表。。
13、 0058 对比例 1 0059 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所用水泥为市售普通硅酸盐 425 号水泥, 最终形成成品 6。 经常规测试, 该实施例形成的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见附表。 0060 对比例 2 0061 与实施例 2 的区别在于所用水泥为市售普通硅酸盐 425 号水泥, 最终形成成品 7。 经常规测试, 该实施例形成的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见附表。 0062 附表 : 0063 成品标号抗渗等级Fcuk 值 (mpa)密度 (kg/m3) 1P8452360 2P8502350 3P8502345 4P10452350 5P8552350 6P6382340 7P6352335 0064 由上表可以看出, 本发明所制备的混凝土在抗渗、 强度等性能上优于普通硅酸盐 水泥制备的混凝土, 且在密度上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的混凝土相差不大。 006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 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 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951348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