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组合散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体组合散热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79766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9CN102679766A*CN102679766A*(21)申请号 201110059245.8(22)申请日 2011.03.07F28D 1/02(2006.01)F28F 1/20(2006.01)(71)申请人于昌军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民安园1号楼二单元702室(72)发明人于昌军(54) 发明名称分体组合散热器(57) 摘要本发明散热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组合壳散热器,其特殊之处是:1、外壳是由等分的分体壳组成的;2、内管与外壳之间采用含金属粉末的高温胶粘接。(51)Int.Cl.权利。
2、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2 页1/1页21.本申请发明散热器,涉及采暖器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学校、家庭、商场等民用、商用场所的水循环采暖专用设备。其技术特点是:1、外壳是由等分的分体块组成;2、内管与外壳之间采用含金属粉末的高温胶粘接,从而保证了外壳与内管之间的接触面至最大,热传导效果最优。本发明散热是由若干个采暖单元构成,可根据散热量大小不同增减散热单元个数。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79766 A1/1页3分体组合散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发明散热器,涉及采暖器。
3、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学校、家庭、商场等民用、商用场所的水循环采暖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社会上采用的金属复合类散热器片外壳与内管多采用胀接复合加工工艺,胀接加工工艺要求控制外壳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来提高外壳与内管之间的接触面积,由于受模具精度、金属材料的膨胀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外壳与内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且加工工序复杂,批量生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从而无法使导热效果优化。 发明内容 :0003 设计一种分体组合壳散热器,其特殊之处是:1、外壳是由等分的分体壳组成的;2、内管与外壳之间采用含金属粉末的高温胶粘接,从而保证了外壳与内管之间接触面至最大,导热效果最优。在加工。
4、时先在内管上涂敷一层含金属粉末的高温胶,将组成外壳的金属分体壳按一定顺序组装在已涂敷的含金属粉末的高温胶的内管上,然后用专用夹具固定,按照金属粉末高温胶固化技术条件固化即可。 0004 技术效果:可以实现同种或异种材料外壳与内管的工序加工简易,热传导性能稳定的采暖设备。 附图说明 :0005 图1是构成散热器散热单元的主视图。 0006 图2是构成散热器散热单元的俯视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0007 图3是构成外壳的分体壳主视图。 0008 图4是构成外壳的分体壳俯视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0009 在图2中:1 构成散热器的散热单元外壳。 0010 2 构成散热器的散热单元内管。 0011 3 。
5、含金属粉末的高温胶层。 0012 在图4中:1、2是构成散热单元等分分体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子,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4 加工时,先将图4中分体壳1、2与图2中的内管2,切割至设计尺寸。将图2中的内管2表面涂抹一层含有金属粉末的高温胶。再将图4中的分体壳1、2按顺序组装在图2中的 内管2上,用专用夹具加紧后,按金属粉末高温胶技术条件固化即可。 0015 本发明是可以实现同种或异种材料外壳与内管的工序加工简易,热传导性能稳定的采暖设备。 说 明 书CN 102679766 A1/2页4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79766 A2/2页5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7976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