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备的测试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测试方法的监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设备的测试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测试方法的监控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397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1 CN 103813972 A (21)申请号 201280044157.3 (22)申请日 2012.07.24 11177268.7 2011.08.11 EP 11194235.5 2011.12.19 EP B66B 13/22(2006.01) B66B 5/00(2006.01) (71)申请人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地址 瑞士赫尔基斯威尔 (72)发明人 阿斯特里德索嫩莫泽尔 大卫米歇尔 马丁海斯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 吴敬莲 (54) 发明名。
2、称 电梯设备的测试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测试方法 的监控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电梯设备的测试 方法, 具有控制单元 11 和至少一个总线节点 13。 总线节点 13 具有第一微处理器 14 和第二微处理 器 15。控制单元 11 和总线节点 13 通过总线 12 通讯。此外, 第一微处理器 14 和第二微处理器 15 通过信号导体18不中断地连接。 该测试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 由控制单元 11 将预设信号传递给第一 微处理器14, 第一微处理器14将该信号传递给第 二微处理器 15 且第二微处理器 15 将该信号提供 给控制单元 11。最终, 控制单元 11 鉴别, 是否所。
3、 提供的信号与由控制单元11预期的信号一致。 本 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实施该测试方法的 监控装置。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3.11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2/064541 2012.07.24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20806 DE 2013.02.14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3972 A CN 10。
4、3813972 A 1/1 页 2 1. 一种电梯设备的测试方法, 所述电梯设备具有控制单元 (11) 和至少一个总线节 点 (13), 所述总线节点具有第一微处理器 (14) 和第二微处理器 (15), 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11) 和所述总线节点 (13) 通过总线 (12) 通讯且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14) 和所述第二微处 理器 (15) 不间断地通过信号导体 (18) 连接 ; 所述测试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 由所述控制单 元 (11) 将预设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14) ;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14) 通过所述信号 导体 (18) 将所述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二微处理器 (15) 。
5、;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 (15) 为所述控 制单元 (11) 提供信号 ; 以及所述控制单元 (11) 鉴别, 是否被提供的信号与所述控制单元 (11) 预期的信号一致。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测试方法, 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11) 以一时间间隔询问由所述 第二微处理器 (15) 提供的信号。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测试方法, 其中, 时间间隔优选在 1-100 秒之间进行调节。 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 其中, 基于提供的信号在结果上为负面 的鉴别由所述控制单元 (11) 采用措施, 用以将电梯设备置于安全的运行状态下。 5.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测。
6、试方法, 其中, 所述预设信号代表电压值、 电流 值、 频率值、 接通持续时间值或编码值。 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 其中, 由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14) 传递到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 (15) 的信号通过直接的信号导体 (18)、 特别是总线节点内部的信号导 体 (18) 传递。 7.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 其中, 由所述控制单元 (11) 将具有不同 值的至少两个预设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14) 且所述控制单元 (11) 鉴别, 是否分 别由所述第二微处理器 (15) 提供的信号与所述控制单元 (11) 预期的信号相符。 8. 如权利要求 1-6 。
7、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 其中, 由所述控制单元 (11) 将具有错误 值的预设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14) 且所述控制单元 (11) 鉴别, 是否所述第二微 处理器 (15) 自发地向所述控制单元 (11) 传递信号。 9. 一种监控装置 (10), 被设计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 1-8 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 具 有控制单元 (11) 和至少一个总线节点 (13), 所述总线节点具有第一微处理器 (14) 和第二 微处理器 (15), 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11) 和所述总线节点 (13) 通过总线 (12) 通讯且所述 第一微处理器 (14) 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 (15) 不间断。
8、地通过信号导体 (18) 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监控装置 (10), 其中, 所述信号导体 (18) 直接连接所述第一 微处理器 (14) 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 (15)。 11. 如权利要求 9-11 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装置 (10), 其中, 所述信号导体 (18) 设置在 总线节点内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13972 A 2 1/6 页 3 电梯设备的测试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测试方法的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设备的测试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测试方 法的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电梯设备具有安全回路, 其由串联的安全。
9、元件组成。这些安全元件比如监 控竖井门或轿厢门的状态。此类安全元件可以是触头。断开的触头显示出, 比如门处于敞 开的位置且产生了潜在的不允许的门状态。现在, 如果在断开的触头下识别到了门的不允 许的敞开状态, 则安全回路断开。这导致了影响电梯轿厢行驶的驱动装置或制动装置将电 梯轿厢置于静止状态中。 0003 专利文献 WO2009/010410A1 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设备的监控装置, 其具有控制单 元以及至少一个总线节点和总线。总线实现了总线节点与控制单元之间的通讯。总线节点 借助于安全元件监控比如竖井门的状态。总线节点具有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这 里, 第一微处理器被设计为, 其从控制。
10、单元读取数字的预设信号, 将其转化成模拟信号且加 载到安全元件上。第二微处理器在安全元件后面测量模拟信号且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第 二微处理器为控制单元提供数字信息。这些信息从总线节点作为数字信号发送到控制单 元, 或者由控制单元借助于询问来要求。当安全开关保持断开且第二微处理器由此测量不 到模拟信号, 则第二微处理器自发地向控制单元发送负面的状态信息。 0004 为了能够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 必须反复测试两个微处理器 ( 特别是第二微 处理器)在产生负面的状态时、 即当安全元件断开时的工作能力。 WO2009/010410A1中提出 了一种预设信号测试。 在这种测试中, 控制单元发送不同的。
11、数字预设信号到第一微处理器。 控制单元可以基于由第二微处理器提供或发送的数字信号来判定, 是否这两个微处理器正 确地转换变化的预设信号。具有数值零或错误值的预设信号代表了特殊情况, 在该特殊情 况下, 促使第二微处理器的自发响应。控制单元向第一微处理器发送具有错误值的数字预 设信号, 该信号转化成具有错误值的模拟的预设信号且加载到安全元件。 这样, 模拟了断开 的安全元件。 控制单元预期第二微处理器由于探测到具有错误值的模拟预设信号自发地响 应且向控制单元发送数字信号。 如果满足了控制单元的这种预期且正确地转化了其他预设 信号, 则控制单元可以认为, 第一和第二微处理器都正常工作。 0005 。
12、此类可以测试的总线节点的缺点在于相对昂贵的制造。 在大批量制造此类总线节 点时, 节省很小的费用就会导致较大的价格效应。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出一种电梯设备的测试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实施该测试方法 的监控装置, 其实现了监控装置、 特别是总线节点的廉价制造。 0007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测试方法和监控装置实现。 0008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涉及一种电梯设备的监控装置, 具有控制单元和至少一 说 明 书 CN 103813972 A 3 2/6 页 4 个总线节点。总线节点具有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和总线节点通过总线 通讯。监控装置的特点在于, 第一微。
13、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不中断地通过信号导体连接。 0009 不中断的信号导体在此处应该被理解为, 其包括连续、 不间断的导体, 该导体在这 里比如将两个微处理器直接地相互连接。 特别是在这里将由处于接触中的多个组合的分元 件组成的信号导体不看成连续的、 不间断的信号导体。 不间断的信号导体不包括分元件, 如 开关、 安全元件等等, 即使是其与信号导体或构件接触。 001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监控装置是测试方法的组成部分。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由控制单元将预设信号传递给第一微处理器, 第一微处理器通过信号导体将信号传递给第 二微处理器且第二微处理器为控制单元提供信号。 最后, 控制单元鉴。
14、别, 是否提供的信号与 由控制单元预期的信号相符。 0011 该监控装置的优点在于, 在该测试方法中, 由控制单元发送且随后在第一微处理 器中转化的预设信号通过第一微处理器经过信号导体传递到第二微处理器。 由于该信号导 体不中断地连接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 从而使得第二信号导体直接连接第一微处 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特别有利的是, 总线节点内部的信号导体的结构设计。由于信号导 体不包括额外的元件 ( 如安全元件或开关 ) 且可以被设计为非常短, 其电阻非常小。信号 可以以非常小的能耗从第一微处理器发送到第二微处理器。相应地, 相对于前述总线节点 可以采用功率较小的信号放大器。这种总线节点能。
15、够非常成本低廉地制造。 0012 在该测试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中, 控制单元将具有第一数值的预设信号发送到总 线节点。作为应答, 总线节点提供具有第二数值的信号。随后, 控制单元鉴别, 是否被提供 的第二个数值与被发送的第一个数值对应。 如果被提供的第二个数值与由控制单元作为对 第一个数值的应答预期的第二个数值一致, 则第二个数值与第一个数值对应。如果被提供 的第二个数值能够对应, 则该测试通过。 如果被提供的第二个数值与第一个数值不能对应, 则该测试没有通过。 0013 此外, 总线节点的第一微处理器读取由控制单元发送的具有第一数值的预设信号 且将该预设信号转化成总线节点内部的信号, 该信号由。
16、第一微处理器通过信号导体传递给 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微处理器读取该信号, 将其转化成具有第二数值的应答信号且将该应 答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 0014 在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中, 该预设信号代表数字的第一电流值。第一微处理器读 取该电流值且将其转化成模拟的电流信号 ( 具有电流强度 ), 其与预设信号的数字的第一 电流值相符。第一微处理器通过该模拟的电流信号加载信号导体。第二微处理器测量模拟 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强度且将测量的电流强度转化成具有第二电流值的数字的信号, 该第二 电流值与测量到的电流值相符。 该数字的信号由第二微处理器提供给控制单元作为应答信 号。控制单元识别, 是否第二电流值能够与发送的。
17、第一电流值对应或相符。 0015 替代电流值还可以预设电压值、 频率值、 接通持续时间值或编码值。相应地, 第一 微处理器以包括上述值的模拟信号加载信号导体。 0016 可替换的是, 第一微处理器以数字的信号加载信号导体, 该数字的信号具有编码 值, 其优选与预设信号的编码值相符。该编码值由第二微处理器读取且相应地提供给控制 单元。这里, 在第一或第二微处理器中取消了数字信号向模拟信号转化以及返回转化成数 字信号。在该可替换方式中, 编码值可以代表任一个数字或数字串。 说 明 书 CN 103813972 A 4 3/6 页 5 0017 优选在该测试方法中利用两个不同的预设值实施至少两个询问。
18、。 如果所提供的应 答信号的数值两次地与预设信号的两个不同的数值对应, 则该测试被视作通过。 0018 优选的是, 控制单元以重复的时间间隔实施总线节点的测试方法。该时间间隔根 据采用的第一和第二微处理器的可靠性来确定且位于 1-100 秒之间。 0019 在所提供的数字信号的鉴别为负面时或在没有通过测试时, 由控制单元采取措 施, 用以将电梯设备置于安全的运行状态下。 0020 在该测试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控制单元发送包括错误值的预设信号到总线 节点。在该测试中, 模拟由安全元件提供给第二微处理器的信号 ( 其代表电梯设备的不安 全的状态)。 这里, 控制单元期待被测试的总线节点自发地。
19、或者说自动地向控制单元传递应 答信号。电流零值、 电压零值、 频率零值或接通持续时间零值相应于此类错误值。借助于这 些零值中的一个, 比如模拟断开的安全元件, 其被设计为安全开关。同样地, 编码值可以代 表电梯设备的不安全的状态或错误值。 0021 这里, 控制单元将具有错误值的预设信号发送到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读 取该数值且利用具有错误值的信号加载总线节点内部的信号导体。 第二微处理器读取该具 有错误值的信号且自发地将应答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这里, 由第一微处理器通过第二信 号导体传递的信号也是模拟或数字的信号。 附图说明 0022 下面, 借助于多个实施例以及两个附图示出且详细阐述本。
20、发明。其中, 0023 图 1 示出了监控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 以及 0024 图 2 示出了监控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上所述, 当前的监控装置 10 和当前的测试方法特别适用于电梯设备。 0026 图 1 示出了监控装置 10 的第一实施方式。监控装置 10 具有控制单元 11 和至少 一个总线节点 13。控制单元 11 与总线节点 13 之间的通讯通过总线 12 实现。在总线节点 13与控制单元11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通过总线发送数据。 总线节点13本身包括第一微 处理器 14 和第二微处理器 15。第一微处理器 14 或第二微处理器 15 分别。
21、设计成, 第一微处 理器从控制单元11接收第一预设信号且第二微处理器提供状态信息作为控制单元11的应 答信号。此外, 总线节点 13 还通过总线节点外部的信号导体 17.1、 17.2 与安全元件 16 连 接, 其中, 总线节点外部的信号导体的第一部分 17.1 将第一微处理器 14 与安全元件 16 连 接起来且总线节点外部的信号导体的第二部分 17.2 将安全元件 16 与第二微处理器 15 连 接起来。最后, 第一微处理器 14 和第二微处理器 15 通过总线节点内部的信号导体 18 不中 断地相互连接。 0027 控制单元11、 总线12和至少一个总线节点13形成了总线系统。 在总线。
22、系统内部, 每一个总线节点 13 都具有自己的、 单义的地址。通过该地址实现了控制单元 11 与总线节 点 13 之间的消息建立。 0028 控制单元11通过总线12将数字的预设信号输出到第一微处理器14。 控制单元在 这里为一定的总线节点13定址且将预设信号通知第一微处理器14。 第一微处理器14接收 说 明 书 CN 103813972 A 5 4/6 页 6 该预设信号且将该预设信号相应地发生为模拟信号, 该模拟信号被加载到总线节点外部的 信号导体 17.1、 17.2 上。模拟信号可以是一定的电压、 电流强度、 频率或接通持续时间值。 0029 安全元件16显示在安全上重要的元件的状态。
23、。 比如安全元件16被用作门接触器、 闩锁接触器、 缓冲接触器、 闸板接触器 (Klappenkontakt)、 行驶开关或紧急制动开关。安全 元件 16 作为安全开关比如被设计为, 闭合的安全元件 16 代表安全的状态且断开的安全元 件 16 代表电梯设备潜在危险的状态。 0030 在安全元件 16 闭合时, 第二微处理器 15 在安全元件 16 后面测量通过总线节点外 部的信号导体 17.2 到达的模拟信号。在测量之后, 第二微处理器 15 将测量到的模拟信号 转化成数字信号。最后, 第二微处理器 15 将数字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 11。 0031 安全元件 16 监控比如轿厢门或竖井门的状。
24、态。在这些门中的一个打开的状态下, 安全元件 16 同样保持断开且由此显示出电梯设备的潜在危险的状态。这里, 总线节点外部 的信号导体 17.1、 17.2 被中断。如上所述, 第二微处理器 15 测量在安全元件 16 后面到达 的模拟信号。在安全元件 16 断开时, 该模拟信号不再能够由第二微处理器 15 探测到。第 二微处理器 15 在此情况下测量到具有数值为零的错误值的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的种 类的不同, 存在电流值为 0mA 的错误电流、 电压值为 0mV 的错误电压、 频率值为 0Hz 的错误 频率或接通持续时间值为 0的错误接通持续时间值。现在, 如果错误值被第二微处理器 15 。
25、探测到, 则第二微处理器 15 基于探测到的错误值自发地将数字信号通过总线 12 发送到 控制单元 11。 0032 借助于总线节点 13 的单义的地址, 控制单元 11 能够精确地定位该错误。必要时, 控制单元 11 采取措施, 用以解除该错误或者将电梯设备置于安全的运行模式下。这些运行 模式主要包括保持电梯在电梯轿厢的安全的行驶区域中的剩余可用性、 疏散被困乘客、 紧 急制动或者最终对维护及服务人员发出警报, 从而营救被困乘客和 / 或排除不能由控制单 元解除的错误。 0033 总线节点 13 的安全的运行主要取决于第一微处理器 14 和第二微处理器 15 的工 作能力。特别是必须确保由第。
26、一和第二微处理器 14、 15 无错误地实施如下步骤 : 在第一微 处理器14中将预设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 在第二微处理器15中测量该模拟信号, 通过第二 微处理器15提供应答信号以及第二微处理器15在测量到具有错误值的模拟信号时自发反 应。 0034 在第一测试中, 检测总线节点 13 在正常运行中在转化预设信号方面的功能表现。 这里, 控制单元 11 借助于总线节点 13 的地址的数据将数字形式的具有电流值、 电压值、 频 率值或接通持续时间值的预设信号发送到选出的总线节点13。 该预设信号以一定的时间间 隔刷新, 即控制单元 11 向总线节点 13 发送具有新的电流、 电压、 频率或接通。
27、持续时间数值 的预设信号。优选新的数值与之前的数值不同。在此类时间间隔内, 第一微处理器 14 根据 预设信号产生相应的模拟信号。该第一微处理器 14 将该模拟信号加载到总线节点外部的 信号导体 18 上。第二微处理器 15 测量该模拟信号且提供测量值作为数字的应答信号。在 该时间间隔的周期内, 控制单元 11 为总线节点 13 的第二微处理器 15 定址且通过读取功能 获得作为数字的应答信号提供的电流、 电压、 频率或接通持续时间的数值的数据。 0035 在此类预设-询问-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原则上可以自由调节且主要取决于总线 节点部件的可靠性。优选该时间间隔持续几秒钟。在较高的可靠性的情况下。
28、, 该时间间隔 说 明 书 CN 103813972 A 6 5/6 页 7 还可以调节到 100 秒或更长。 0036 控制单元 11 一排一排地以所有总线节点 13 实施该测试方法且检测其谐振 (Resonanz)。换句话说, 数字的预设信号和由各第二微处理器 15 提供的数字的应答信号由 控制单元11鉴别且与控制单元11对应。 如果预设信号能够与提供的数字的应答信号对应, 则控制单元 11 识别到, 第 - 微处理器 14 和第二微处理器 15 在正常运行中转化预设信号时 正确地工作。 0037 在第二测试中, 模拟断开的安全元件 16。控制单元 11 模拟断开的安全元件 16 的 方式。
29、为, 为一定的总线节点 13 预定具有错误值 0mA、 0mV、 0Hz 或 0的预设信号。具有错误 值的数字的预设信号由第一微处理器 14 转化成具有错误值的模拟信号。在下一步骤中, 由 第一微处理器 14 将该模拟信号加载到总线节点内部的信号导体 18 上。第二微处理器 15 测量该模拟信号且在无障碍的工作方式下自发地告知控制单元11。 该测试在得到正面结果 的输出情况下确保了安全元件16的每一次断开都会导致将总线节点13的数字的应答信号 自发传输给控制单元 11。 0038 该第二测试在时间上反复地针对每一个总线节点 13 实施。该测试时间在这里尽 可能取决于经过总线 12 的数据传输的。
30、速度且通常为 50-100 毫秒。零预设值测试的频率主 要根据所采用的第二微处理器 15 的可靠性来确定。第二微处理器 15 越可靠, 则该测试的 频率就越低, 由此能够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0039 具有错误值的预设值测试通常每天实施至少一次。 但该测试也可以以分钟或小时 的数量级上实施。 0040 图 2 示出了该监控装置 10 的第二实施方式。该监控装置 10 同样包括控制单元 11、 至少一个总线节点 13 和总线 12, 总线将控制单元 11 与总线节点 13 连接起来。该总线 节点 13 与图 1 的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具有第一微处理器 14 和第二微处理器 15, 其通过总线 节点内。
31、部的信号导体 18 不中断地相互连接。 0041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 无接触的安全元件 16.1、 16.2 通过总线节点外部的信号 导体 17 与第二微处理器 15 连接。无接触的安全元件 16.1、 16.2 在这里比如包括 RFID 标 签 16.2 和 RFID 读取单元 16.1。RFID 标签 16.2 和 RFID 读取单元 16.1 分别具有感应线 圈。RFID 读取单元一侧的感应线圈被供给电能且在小于一定的间距时激发 RFID 标签一侧 的感应线圈。这里, RFID 标签 16.2 通过两个感应线圈将数字的编码值传递给 RFID 读取单 元 16.1。RFID 读取单元 。
32、16.1 读取该数字的编码值且将该编码值转化成具有相同的编码值 的模拟信号。 相应地, RFID读取单元16.1为总线节点外部的信号导体17加载该模拟信号。 第二微处理器 15 测量该模拟信号且将其转化成具有该编码值的数字的应答信号且提供给 控制单元 11。 0042 无接触的安全元件 16.1、 16.2 监控比如轿厢门或竖井门的状态。只要此类门被关 闭, RFID 标签 16.2 与 RFID 读取单元 16.1 之间的间距就保持得足够小, 从而实现数字的编 码值的传递。相应地, 第二微处理器 15 为控制单元 11 提供具有读出的 RFID 标签 16.2 的 编码值的数字信号。相反, 。
33、在门打开时 ( 其代表了电梯设备的潜在的不安全的状态 ), 编码 值向 RFID 读取单元 16.1 的传输被中断。RFID 读取单元 16.1 读取不到编码值或读取错误 值。相应地, 第二微处理器 15 也测量到具有错误值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 第二微处理器 15 将数字信号自发传递给控制单元 11。 说 明 书 CN 103813972 A 7 6/6 页 8 0043 在监控装置10的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借助于第二测试检测总线节点13的可靠的 工作能力。 0044 在第一测试中, 控制单元 11 将具有第一编码值的数字的预设信号发送给第一微 处理器 14。第一微处理器 14 将该预设信号转。
34、化成具有该编码值的模拟信号且加载到总线 节点内部的信号导体 18。第二微处理器 15 测量该模拟信号且将其转化成具有测量到的编 码值的数字的应答信号。 最后, 第二微处理器15为控制单元11提供该数字的应答信号。 控 制单元 11 鉴别, 是否该应答信号的编码值与预设信号的编码值相符。如果应答信号的编码 值能够与预设信号的编码值对应, 则该测试被视作通过。优选预设信号的编码值与 RFID 标 签 16.2 的编码值不同。 0045 第二测试涉及错误值的模拟以及第二微处理器 15 的相应的自发反应。这里, 控制 单元 11 将具有错误值的数字的预设信号发送给第一微处理器 14。第一微处理器 14。
35、 将该 预设信号转化成具有错误值的模拟信号且以该模拟信号加载总线节点内部的信号导体 18。 第二微处理器 15 测量该具有错误值的模拟信号且自发地将数字的应答信号传递给控制单 元 11。当控制单元 11 鉴别到第二微处理器 15 的预期的自发反应时, 第二测试得到正面结 果地结束。 0046 时间间隔 ( 在该时间间隔内, 控制单元 11 为了测试将预设信号发送到总线节点 13) 能够相应于监控装置 10 的第一实施方式得到调节。 0047 监控装置10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两个测试方法同样由控制单元11针对每一个总线 节点 13 实施。 0048 在特别优选的可替换方式中, 总线节点内部的信号导体 18 在监控装置 10 的两个 实施方式中分别被加载数字信号, 该数字信号相应于预设信号的不同数值。 说 明 书 CN 103813972 A 8 1/1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13972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