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加工毒重石矿制碳酸钡的工艺方法。 用毒重石矿制取工业用碳酸钡,目前工业上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毒重石矿粉碎后用无机酸浸取,使钡转变为可溶于水的相应酸的钡盐,与杂质分离后,再与碳酸钠或碳酸铵反应,沉淀出碳酸钡。另一种方法是将毒重石矿粉在1100℃~1200℃下焙烧脱除二氧化碳,成为氧化钡,水浸后与杂质分离,经碳化沉淀出碳酸钡。上述方法共同的缺点是生产成本高,操作条件困难。前者需耗费大量无机酸和碳酸盐,同时由于酸浸取又带来腐蚀设备的问题。后者由于焙烧温度高,耗能很大,而且生成的氧化钡不稳定,很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钡,使收率很低。长期以来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因此,改进毒重石矿的加工工艺十分迫切和需要。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术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一条改进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是将毒重石矿粉与转化剂混合进行转化反应,生成可溶性钡盐,同时将生成的碳酸铵回收,与杂质分离后,再用碳酸铵沉淀出碳酸钡,同时将转化剂复原回收。上述本发明工艺可以简单地称为转化法工艺。
本发明所使用的毒重石矿应粉碎至120目以上,与可使矿中的钡转化为可溶性钡盐的铵盐混合在90~700℃进行转化反应,反应生成的碳酸铵经冷凝回收在沉淀工序使用。生成的可溶性钡盐经过滤与渣分离后,加入碳酸铵进行沉淀反应,生成精制碳酸钡沉淀和相应酸的铵盐,过滤后,滤饼经干燥,粉碎得到产品,滤液回收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最大贡献是毒重石的转化。本发明选择了一类可以使钡转化为可溶性钡盐的铵盐,这类铵盐将毒重石矿中的水不溶钡盐转化为可溶性钡盐,然后再转化为不溶性的碳酸钡,整个过程都是依靠这类铵盐的变化而完成,它们在变化过程中参与了反应,而最终又恢复了原状,这类铵盐可称其为转化剂。可以作为本发明转化剂的这类铵盐很多,有无机的,如氯化铵、硝酸铵、硫化铵,也可以是有机的,如甲酸铵、醋酸铵、在转化反应中它们的用量至少要达到理论用量,而控制其摩尔比在1∶2~5范围内为最宜。这类铵盐的通性是在较高温度下不稳定,极易离解成离子态,有很高地化学活性,极易与矿中的钡发生反应,达到转化的目的。转化反应的主要付产品是碳酸铵,在本发明的转化反应温度下很易以气相挥发出反应器,用冷凝的方法可很方便地将其回收,在沉淀工序作为沉淀剂使用。当机械损失大或回收率低时需补加碳酸铵。转化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90℃~700℃,液固比0~1∶1,反应时间2分钟~3小时。
转化反应得到了可溶性钡盐经过滤与渣(滤饼)分离,加入理论量的碳酸铵,进行沉淀反应。反应得精制碳酸钡沉淀,同时得到相应酸的铵盐。过滤后滤饼经干燥、粉碎即得到产品,滤液经蒸发结晶或浓缩回收后循环使用。
充分实施本发明,可以克服目前工业上加工毒重石矿的工艺方法的缺点,显著降低原料消耗,收率可达到90%以上。整个工艺过程除排出矿渣外,没有其它三废排放。本发明适合加工品位在60%以上的毒重石矿,特别是任选矿除去钙镁的矿,使产品纯度达到99%以上。
实例1
100克品位80%的毒重石矿粉(120目),与60克氯化铵混匀,迅速放入650℃的马弗炉中,反应3分钟,冷却后水浸过滤除渣,得氯化钡溶液,加36克碳酸铵,沉淀出碳酸钡,过滤后,滤饼干燥、粉碎,得到产品。转化率91%,滤液蒸发,结晶回收氯化铵循环使用。
实例2
实例1的矿粉100克,置于带搅拌的反应器中,加硝酸铵116.7克,加水100克,在沸腾温度下反应1.5小时,生成的碳酸铵挥发逸出反应器,经冷凝后回收使用。反应液过滤除渣,滤液加40克碳酸铵,沉淀出碳酸钡,过滤后,滤饼经干燥、粉碎,得到产品,滤液经蒸发浓缩后循环使用。转化率97%。
实例3
实例1的矿粉100克,操作同实例2,加108克醋酸铵,反应2小时,最后的醋酸铵滤液浓缩后循环使用,转化率97%以上。
实例4
实例1的矿粉100克,加入实例2浓缩后53%的硝酸铵溶液216克,操作同实例2,转化率97%以上。
实例5
实例1的矿粉100克,操作同实例2,挥发出的碳酸铵经冷凝回收,回收率97%,将其中38克加入硝酸钡溶液以下操作同实例2。转化率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