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型凝聚剂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天然矿物原料作凝聚剂的使用方法。更具体具体说是一种微溶或易溶于水的高价金属离子盐的矿物作凝聚剂的使用方法。
目前,研制和商业化的净水剂都是化学制品。从原理上讲,它们分为两大类:凝聚剂和絮凝剂。凝聚剂主要为无机盐类,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水中溶解离子压缩双电层,使得微细颗粒相互凝聚。絮凝剂则是通过其大分子的桥联作用使已凝聚的粒团絮凝成更大的絮团而迅速沉降。对于呈凝聚态的悬浮体系,这两种药剂的单独应用或配合均可达到明显澄清水效果。但对于呈分散状态的悬浮体系,实际当中往往由于系统运行不稳定或运行费用太高,使总体净水效果差或失效。另外,使用化学制品的净水剂有二次污染,药剂消耗非常惊人,处理呈分散状态的悬浮体系的费用相当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确保悬浮液澄清水,且运行成本大大降低,无二次污染地矿物型凝聚剂的使用方法。对于呈分散状态的悬浮体系,澄清效果也非常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适用闭路澄清水系统的矿物型凝聚剂的使用方法,选用具有微溶或易溶特性的高价金属离子盐作为矿物型的凝聚剂,这类矿物是:石膏(CaSO4·2H2O)、光卤石(KCl·MgCl2·6H2O)、钾盐镁(KCl·MgSO4·3H2O)和白钠镁钒(Na2SO4·MgSO4·4H2O),将矿物型的凝聚剂粉碎至粉末状,然后,将粉末状的矿物型凝聚剂以粉剂或固水两相混合物,加入到已澄清处理的复用循环水中,加入量为0.1~0.2kg/m3,为了加速溶解,可用泵送或专门机械搅拌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本发明采用了矿物原料作凝聚剂,通过改变水质达到改变悬浮体系的分散状态,即悬浮体改性,使悬浮的微细颗粒呈凝聚状态,这样矿物型凝聚剂可完全取代通用的化学类凝聚剂,并减少或不用絮凝剂。本发明与化学型凝聚剂比较:①有利于彻底澄清,确保澄清水质;②愈呈分散状态,悬浮愈好,经济性愈好,相对造价愈低;③系统运行稳定,不易受来料及添加系统波动的影响;④价格便宜,地产、无二次污染。
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矿物型凝聚剂取自天然矿物,这些天然矿物具有如下特性:微溶或易溶性,高价金属离子盐;这类矿物是:石膏、光卤石、钾盐镁和白钠镁钒。粉碎后可直接加入到已澄清处理的循环水中,也可将粉末先溶解后加入到澄清的循环水中,为了更进一步加强溶解而不使矿物型凝聚剂沉淀,可用泵送或者专门的机械搅拌,将加入矿物型凝聚剂的溶液送到循环系统中。矿物型凝聚剂加入到悬浮体后,首先在水中溶解并呈离子状态存在,这些离子从根本上改变了悬浮液水质状况,水质硬度和矿化度增加;PH值基本保持不变,依靠高价金属离子压缩颗粒表面双电层,使其失去电性,降低凝聚能垒,便成微细颗粒的凝聚,这种作用实质上把悬浮分散体系从分散态向凝聚态转变,即悬浮分散体系改性。从宏观上讲,矿物型凝聚剂可以取代通用的化学类凝聚剂,甚至减少不用凝聚剂,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费用则降低80%以上。
实施例一:将石膏(CaSO4·2H2O)粉碎至粉末状,以0.15kg/m3加入到澄清处理的复用循环水中,由于杂质存在及添加方式的影响,溶解后残留物大致为15%。投放石膏前,煤泥水的PH值为7.5。将粉末状的石膏粉以0,15kg/m3加入到澄清处理的复用循环水中,用泵送加到循环的煤泥水中,最后得到的澄清的水的水质浊度为6~12,PH值基本保持不变。与用碱式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处理煤泥水相比,降低成本80.22%。
实施例二:将光卤石(KCl·MgCl2·6H2O)粉碎至粉末状,以0.16kg/m3加入到澄清处理的复用循环水中,由于杂质存在及添加方式的影响,溶解后残留物大得为10%。投放光卤石前,煤泥水的PH值为7.6。将粉末状的光卤石以0.16kg/m3加入到澄清处理的复用循环水中,用专门机械搅拌来加强溶解,然后,将加入光卤石的澄清处理水加入到系统中去,最后得到澄清的水的水质浊度为8~10,而PH值基本保持不变,与用碱式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处理煤泥水相比,降低成本81.50%。
实施例三:将钾盐镁(KCl·MgSO4·3H2O)粉碎至粉末状,以0.15kg/m3加入到澄清处理的复用循环水中,由于杂质存在及添加方式的影响,溶解后残留物大得为10%,投钾盐镁前,煤泥水的PH值为7.5。将粉状的钾盐镁以0.15kg/m3加入到澄清处理的复用循环水中,运行后得到澄清的水的水质浊度为10~15,PH值基本保持不变,与用碱式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处理煤泥水相比降低成本80%。
实施例四:将白钠镁钒(Na2SO4·MgSO4·4H2O)粉碎至粉末状,以0.16kg/m3加入到澄清处理的复用循环水中,由于杂质存在及添加方式的影响,溶解后残留物大得为10%,投钾盐镁前,煤泥水的PH值为7.5。将粉状的钾盐镁以0.16kg/m3加入到澄清处理的复用循环水中,运行后得到澄清的水的水质浊度为9~13,PH值基本保持不变,与用碱式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处理煤泥水相比降低成本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