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中心近视防治镜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类,具体是一种治疗近视用的偏中心近视防治镜。
近雾视疗法,是目前在防治-3.00D以下近视所公认的主要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所用的器械是具有一定屈光度的凸透镜,现市场上所销售的雾视镜均采用镜片光学中心点与镜片几何中心相重合的凸透镜片结构,这样镜片的光学中心与视轴正相符合,在眼视近时,代偿眼睛的大部分或全部调节,使睫状肌处在一定的放松状态,从而达到防治近视的目的。这种近雾视镜在应用时调节放松,但并没减轻眼睛的集合力量,可导致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使集合显著大于调节,容易使配带者出现视疲劳、眼痛、头痛及恶心等症状,长时间应用还容易引发共同性外斜视,而且由于不能解除视近时眼睛内直肌紧张对巩膜壁的压迫作用,所以只能防治假性近视,不能从根本上防治真性近视,并且近雾视镜不能用于-3.00D以上的中高度近视的防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偏中心凸透或凹透镜片,利用偏中心镜片所产生的三棱镜效应,使光线向鼻侧产生曲折,从而使眼球外旋,减弱集合力量,缓解内直肌的紧张度,减弱其对巩膜壁地压迫,从而起到在放松睫状肌、防治假性近视的同时也防治真性近视,并最大限度地减轻普通雾视镜产生的副作用,适合低、中、高度近视防治的偏中心近视防治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偏中心近视防治镜,包括镜片、镜架,镜片安装在镜架内,所取镜片的几何中心点根据镜片屈光度的不同,在距镜片光学中心点0.5-10CM的位置。
所述镜片可以是凸透镜,也可以是凹透镜。
所述镜片的几何中心点在距镜片光学中心点1-6.6CM的位置。
所述镜片的几何中心点在距镜片光学中心点0.5-5CM的位置。
所述镜片的几何中心点在距镜片光学中心点0.5-4CM的位置。
所述镜片的几何中心点在距镜片光学中心点0.5-3.3CM的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消除了普通近雾视镜采用正中心凸透镜片所造成的镜片的光学中心点与视轴正相符合,而导致眼睛在视近时调节与集合不协调,集合明显大于调节,使戴镜者易出现视疲劳、眼痛、头痛及恶心等症状,长时间应用还易引发共同性外斜视的副作用,并且显著缓解了视近时眼睛内直肌紧张对巩膜壁的压迫作用,达到普通雾视镜所不能解决的对真性近视的防治,能适合普通雾视镜所不能涉及的-3.00D以上中、高度近视,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造价低的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制作偏中心近视防治镜片时,先根据所取镜片不同的度数确定偏中心镜片几何中心的位置。
以凸透镜片制作偏中心近视镜为例:
实施例1:
当入在配带近视镜注视前方30CM的目标,镜片度数在+1.00D时,适合-0.50D~-2.00D的近视患者,取镜片几何中心点在凸透镜光学中心点外1-10CM范围。
在使用时,将两镜片的厚边在鼻侧位置按照正常的安装方式分别安放在镜架内,把镜架安放在鼻梁上固定好,眼睛透过镜片看前方30CM的目标时,目标点光线分别经过镜片的几何中心点进入眼睛,在光线通过镜片的几何中心点时,由于镜片几何中心点不在凸透镜片的光学中心,镜片就产生三棱镜效应,光线会向鼻侧曲折一定的角度,眼球为着清目标就会相应的向颞侧外旋一定角度,从而减弱视线的集合力度,从而减弱了内直肌的紧张度,减轻了其对巩膜及巩膜壁的压迫,起到防治假性近视的同时,还有效的防治了真性近视,同时消除集合与调节差距过大所带来的副作用。
实施例2:
镜片度数在+1.50D时,适合-0.50D~1.50D的近视患者,取镜片几何中心在凸透镜光学中心点外1-6.6CM范围。
配带方式同实施例1,效果相同。
实施例3;
镜片度数在+2.00D时,适合正视眼~-1.00D的近视患者,取镜片几何中心在凸透镜光学中心点外0.5-5CM范围。
配带方式同实施例1,效果相同。
实施例4:
镜片度数在+2.50D时,适合正视眼~-0.50D的近视患者,取镜片几何中心在凸透镜光学中心点外0.5-4CM范围。
配带方式同实施例1,效果相同。
实施例5:
镜片度数在+3.00D时,适合正视眼,取镜片几何中心在凸透镜光学中心点外0.5-3.3CM范围。
配带方式同实施例1,效果相同。
以凹透镜制作偏中心近视防治镜时:
实施例6:
镜片度数在-1.00D时,适合-2.50D~-4.00D的近视患者,取镜片的几何中心点在凹透镜的光学中心点内1-10CM范围。
配带方式同实施例1,效果相同。
实施例7:
镜片度数在-2.00D时,适合-3.50D~-5.00DD近视患者,取镜片的几何中心点在凹透镜的光学中心点内0.5-5CM范围。
配带方式同实施例1,效果相同。
实施例8:
镜片度数在-3.00D时,适合-4.50~-6.00D的近视患者,取镜片的几何中心点在凹透镜的光学中心点内0.5-3.3CM范围。
配带方式同实施例1,效果相同。
实施例9:
-4.00D时,适合-5.50~-7.00D的患者,取镜片的几何中心点在凹透镜的光学中心点内0.5-2.5CM范围。
配带方式同实施例1,效果相同。
实施例10:
-5.00D时,适合-6.50D~-8.00D的近视患者,取镜片的几何中心点在凹透镜的光学中心点内0.5-2.0CM范围。
配带方式同实施例1,效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