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安全逃生器.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53340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36656.1

申请日:

2013.04.19

公开号:

CN104108362A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R 21/02申请日:20130419|||公开

IPC分类号:

B60R21/02

主分类号:

B60R21/02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何雪明; 林根房; 龙朋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安全逃生器,具体来说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破窗工具,包括小型电动机、L型摇杆、螺纹锥杆、套筒、三角形底座和真空吸盘等机构。其特征是:该装置配备有小型电动机,通过主轴上的齿轮啮合可将功率和转矩传递给螺纹锥杆;螺纹锥杆上的光孔可与L型摇杆连接达到施力的目的;螺纹锥杆可通过套筒上的内螺纹与套筒连接,起破坏玻璃的作用;三角形底座上设计有阶梯螺纹孔,起固定导向作用;底座的底面设计有3个真空吸盘,可将该装置可靠地吸附在车窗上,有利于破窗的顺利实现。本发明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破窗效果明显,充分利用现代车窗玻璃的钢化特性,采取以点破面的方法达到破窗逃生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功能安全逃生器,用于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的破窗逃生,该装置有一个小型电动机、一个L型摇杆机构、一对啮合齿轮、一个螺纹锥杆机构、套筒机构、三角形底座和真空吸盘机构。所述的小型电动机主轴上焊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起到传递电机转矩和功率的作用;L型摇杆机构包括一个摇杆、一个垫圈和一个螺母,其特征在于旋转时产生的扭矩通过它稳定地传递给螺纹锥杆;所述的螺纹锥杆机构包括一根螺纹杆和锥度为90°的顶尖,通过与套筒内螺纹连接,使其在摇杆传递过来的扭矩定向运动;所述的三角形底座机构包括一个圆筒,一个底板,两者紧密焊接在一起;所述的真空吸盘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的底面,可使该装置安全可靠的吸附在车窗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由两环状夹紧机构构成,小型电动机和套筒通过该固定支架固定在一起,使电动机在转动时始终与套筒固定在一起;电机轴与螺纹锥杆保持平行,其转矩与功率可通过一对固定在电机轴和螺纹锥杆上的啮合齿轮传递给螺纹锥杆,很好的实现了该装置的自动化。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逃生器,其特征在于L型摇杆的特殊设计,摇杆头部采用垫圈、螺母紧固,当摇杆转动时,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都能很好的保持紧密连接、不脱离螺纹锥杆;其中杆头设计成阶梯状,很好的保证了螺母在与摇杆紧密连接后不受摇杆左右移动而使摇杆从一端脱离。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逃生器,其特征在于三角形底座机构,底座头部是一个带有阶梯螺纹的短圆筒,起到连接套筒和螺纹锥杆的作用,在设计安装时保持两螺纹旋向一致,使其在螺纹锥杆受力运动时不会对已紧固的套筒产生方向相反的扭矩;底板呈倒有圆角的三角形,底板底面均匀分布着三个真空吸盘,通过这三个真空吸盘的作用,使该装置可靠安全的吸附在车窗上,为使车窗破碎提供有力的保障。

说明书

多功能安全逃生器
技术领域
本装置涉及一种多功能安全逃生器,属于汽车应急求生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电动与手动双模式吸盘式汽车破窗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平均每年发生1.1万起汽车落水事故,并且车辆落水事故呈现上升趋势,发生这类事故时最大的危险是当事者由于惊吓而来不及应变,而且此类事故中一旦车辆完全落入水中,其造成死亡率极高。因此,此类事故给车乘人员人身财产造成极大伤害,人们无奈地看着汽车落水却无能为力,反应不及来不及逃生,无奈地看着汽车下沉。在汽车安全领域,人们急需一种可以在汽车落水后协助人们快速击碎车窗的逃生装置。现有的主流逃生装置仍是安全锤类,而安全锤的破窗作用时间长,所要求的操作空间大,使得破窗效果差。同时考虑到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会出于本能锤击车窗的中部,但中部的构造是最为牢固的,因此如果敲击中部是很难使玻璃破碎。所以,人们亟需一种快速、高效的破窗工具。 
装置内容 
本发明的装置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汽车出现意外状况时,可安全、方便、快捷逃生的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够在无法打开车门的时候快速高效破窗,为车内人员提供逃生机会。为实现本装置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装置包括小型电动机、啮合齿轮、L型摇杆、螺纹锥杆、套筒、三角形底座和真空吸盘等机构。 
使用时,将本装置有吸盘面贴住车窗,用力将吸盘中贮存的空气排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本装置能紧密可靠地吸附在车窗表面上。若本装置的电动机构未被损坏,则可将电动机启动,实 现本装置的自动破窗功能;若本装置的电动机构在紧急情况下遭到损坏,则可将L型摇杆插入螺纹锥杆上端的光孔中,用螺母将其固定,转动L型摇杆,可实现紧急情况下的手动破窗,为乘客逃生提供宝贵的机会。 
本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可电动可手动,进一步增强了本装置的可靠性 
2.本装置采用了真空吸盘机构,可安全可靠地吸附在车窗表面 
3.必要时,可通过L型摇杆的快速转动,省时省力,并且能够快速的顶破玻璃 
4.本装置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整体设计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主视图 
图2是本装置俯视图 
图中: 
1是L型摇杆  2是啮合齿轮  3是小型电动机  4是保持架 
5是套筒     6是螺纹锥杆  7是圆筒        8是真空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三角形底座底板固定有3个真空吸盘,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吸盘将可靠 地吸附在车窗上,三角形底座上端面与带内螺纹的圆筒通过焊接紧密连接,圆筒内内孔处有内螺纹,套筒通过此螺纹与圆筒连接,套筒中空,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套筒上下端有内螺纹,螺纹锥杆通过此螺纹与套筒连接,使螺纹锥杆可在套筒内做旋转直线运动。螺纹锥杆上端固定一小齿轮,可将电动机的转矩传递给螺纹锥杆,螺纹锥杆上端有光孔,L型摇杆可通过此孔与螺纹锥杆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本装置有吸盘面贴住车窗,用力将吸盘中贮存的空气排出,使本装置能紧固的吸附在车窗表面上。若本装置的电动机构未被损坏,则可将电动机启动,实现本装置的自动破窗功能;若本装置的电动机构在紧急情况下遭到损坏,则可将L型摇杆插入螺纹锥杆上端的光孔中,用螺母将其固定,转动L型摇杆,可实现紧急情况下的手动破窗,使车内的人员安全逃生。 

多功能安全逃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功能安全逃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功能安全逃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功能安全逃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安全逃生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836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08362A21申请号201310136656122申请日20130419B60R21/0220060171申请人江南大学地址214122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72发明人何雪明林根房龙朋54发明名称多功能安全逃生器57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安全逃生器,具体来说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破窗工具,包括小型电动机、L型摇杆、螺纹锥杆、套筒、三角形底座和真空吸盘等机构。其特征是该装置配备有小型电动机,通过主轴上的齿轮啮合可将功率和转矩传递给螺纹锥杆;螺纹锥杆上的光孔可与L型摇杆连接达到施力的目的;螺纹锥杆可通。

2、过套筒上的内螺纹与套筒连接,起破坏玻璃的作用;三角形底座上设计有阶梯螺纹孔,起固定导向作用;底座的底面设计有3个真空吸盘,可将该装置可靠地吸附在车窗上,有利于破窗的顺利实现。本发明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破窗效果明显,充分利用现代车窗玻璃的钢化特性,采取以点破面的方法达到破窗逃生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8362ACN104108362A1/1页21一种多功能安全逃生器,用于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的破窗逃生,该装置有一个小型电动机、一个L型摇杆机构、一对啮合齿轮、一个螺。

3、纹锥杆机构、套筒机构、三角形底座和真空吸盘机构。所述的小型电动机主轴上焊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起到传递电机转矩和功率的作用;L型摇杆机构包括一个摇杆、一个垫圈和一个螺母,其特征在于旋转时产生的扭矩通过它稳定地传递给螺纹锥杆;所述的螺纹锥杆机构包括一根螺纹杆和锥度为90的顶尖,通过与套筒内螺纹连接,使其在摇杆传递过来的扭矩定向运动;所述的三角形底座机构包括一个圆筒,一个底板,两者紧密焊接在一起;所述的真空吸盘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的底面,可使该装置安全可靠的吸附在车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由两环状夹紧机构构成,小型电动机和套筒通过该固定支架固定在一起,使电动机在。

4、转动时始终与套筒固定在一起;电机轴与螺纹锥杆保持平行,其转矩与功率可通过一对固定在电机轴和螺纹锥杆上的啮合齿轮传递给螺纹锥杆,很好的实现了该装置的自动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逃生器,其特征在于L型摇杆的特殊设计,摇杆头部采用垫圈、螺母紧固,当摇杆转动时,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都能很好的保持紧密连接、不脱离螺纹锥杆;其中杆头设计成阶梯状,很好的保证了螺母在与摇杆紧密连接后不受摇杆左右移动而使摇杆从一端脱离。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逃生器,其特征在于三角形底座机构,底座头部是一个带有阶梯螺纹的短圆筒,起到连接套筒和螺纹锥杆的作用,在设计安装时保持两螺纹旋向一致。

5、,使其在螺纹锥杆受力运动时不会对已紧固的套筒产生方向相反的扭矩;底板呈倒有圆角的三角形,底板底面均匀分布着三个真空吸盘,通过这三个真空吸盘的作用,使该装置可靠安全的吸附在车窗上,为使车窗破碎提供有力的保障。权利要求书CN104108362A1/2页3多功能安全逃生器技术领域0001本装置涉及一种多功能安全逃生器,属于汽车应急求生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电动与手动双模式吸盘式汽车破窗装置。背景技术0002近几年,平均每年发生11万起汽车落水事故,并且车辆落水事故呈现上升趋势,发生这类事故时最大的危险是当事者由于惊吓而来不及应变,而且此类事故中一旦车辆完全落入水中,其造成死亡率极高。因此,此类事故给。

6、车乘人员人身财产造成极大伤害,人们无奈地看着汽车落水却无能为力,反应不及来不及逃生,无奈地看着汽车下沉。在汽车安全领域,人们急需一种可以在汽车落水后协助人们快速击碎车窗的逃生装置。现有的主流逃生装置仍是安全锤类,而安全锤的破窗作用时间长,所要求的操作空间大,使得破窗效果差。同时考虑到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会出于本能锤击车窗的中部,但中部的构造是最为牢固的,因此如果敲击中部是很难使玻璃破碎。所以,人们亟需一种快速、高效的破窗工具。0003装置内容0004本发明的装置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汽车出现意外状况时,可安全、方便、快捷逃生的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够在无法打开车门的时候快速高效破窗,为车内人员提。

7、供逃生机会。为实现本装置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本装置包括小型电动机、啮合齿轮、L型摇杆、螺纹锥杆、套筒、三角形底座和真空吸盘等机构。0006使用时,将本装置有吸盘面贴住车窗,用力将吸盘中贮存的空气排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本装置能紧密可靠地吸附在车窗表面上。若本装置的电动机构未被损坏,则可将电动机启动,实现本装置的自动破窗功能;若本装置的电动机构在紧急情况下遭到损坏,则可将L型摇杆插入螺纹锥杆上端的光孔中,用螺母将其固定,转动L型摇杆,可实现紧急情况下的手动破窗,为乘客逃生提供宝贵的机会。0007本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081本装置可电动可手动,进一步增强了本装。

8、置的可靠性00092本装置采用了真空吸盘机构,可安全可靠地吸附在车窗表面00103必要时,可通过L型摇杆的快速转动,省时省力,并且能够快速的顶破玻璃00114本装置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整体设计人性化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装置主视图0013图2是本装置俯视图0014图中00151是L型摇杆2是啮合齿轮3是小型电动机4是保持架00165是套筒6是螺纹锥杆7是圆筒8是真空吸盘说明书CN104108362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装置作进一步说明0018如图1、图2所示,三角形底座底板固定有3个真空吸盘,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吸盘将可靠地吸附在车窗上,三角形底座上端面与带内螺纹的。

9、圆筒通过焊接紧密连接,圆筒内内孔处有内螺纹,套筒通过此螺纹与圆筒连接,套筒中空,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套筒上下端有内螺纹,螺纹锥杆通过此螺纹与套筒连接,使螺纹锥杆可在套筒内做旋转直线运动。螺纹锥杆上端固定一小齿轮,可将电动机的转矩传递给螺纹锥杆,螺纹锥杆上端有光孔,L型摇杆可通过此孔与螺纹锥杆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本装置有吸盘面贴住车窗,用力将吸盘中贮存的空气排出,使本装置能紧固的吸附在车窗表面上。若本装置的电动机构未被损坏,则可将电动机启动,实现本装置的自动破窗功能;若本装置的电动机构在紧急情况下遭到损坏,则可将L型摇杆插入螺纹锥杆上端的光孔中,用螺母将其固定,转动L型摇杆,可实现紧急情况下的手动破窗,使车内的人员安全逃生。说明书CN104108362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83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