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溢流罐.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2347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5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1226.3

申请日:

2014.06.30

公开号:

CN104117425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03B 5/62申请公布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3B 5/62申请日:20140630|||公开

IPC分类号:

B03B5/62

主分类号:

B03B5/62

申请人:

许昌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楚云皓; 邢军英; 楚振营

地址:

461700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许昌市产业聚集区阿里山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溢流罐,包括圆锥形溢流罐和圆柱形溢流罐,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上边缘和圆柱形溢流罐的下边缘粘合为一体;在圆柱形溢流罐的外侧设置有外溢流装置,在圆柱形溢流罐的内部设置有内溢流导出装置;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30°-35°。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将外溢流装置与内溢流导出装置结合在一起同时适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圆锥形溢流罐(12)和圆柱形溢流罐(11),所述圆锥形溢流罐(12)的上边缘和圆柱形溢流罐(11)的下边缘粘合为一体,在圆柱形溢流罐(11)的外侧设置有外溢流装置,在圆柱形溢流罐(11)的内部设置有内溢流导出装置,所述外溢流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圆柱形溢流罐(11)溢流出的流体的承接环(13)、用于将承接环(13)上的流体导出的管道(17),该承接环(13)的内圈与圆柱形溢流罐(11)的外周粘接为一体,该承接环(13)倾斜设置,所述管道(17)的入口设置在承接环(13)的最低点;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锥形导流槽(15)、以及与锥形导流槽(15)底部连通的导出管(16),所述导出管(16)与管道(17)通过一三通接头(18)汇集在一起,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30°-3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溢流罐(11)的直径为1.6m-2.0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圆柱形导槽(14),所述圆柱形导槽(14)的底部边缘与锥形导流槽(15)的开口边缘连通为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导槽(14)的高为10cm-20cm。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锥形溢流罐(12)和圆柱形溢流罐(11)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将碳化硅溢流罐悬架起来的卡板(20)。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通过三块支撑板(19)将内溢流导出装置固定悬空在圆锥形溢流罐(12)内的中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块支撑板(19)将圆锥形溢流罐(12)的圆周平分为三等分设置。

说明书

碳化硅溢流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溢流罐。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工业和光伏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在工业中的运用十分的广泛,被称为“工业的牙齿”,同时在光伏行业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石化能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越来越重要!碳化硅就是光伏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碳化硅的溢流法分级有内流法和外流法两种,内流法不能很好的解决大颗粒的出现,而外流法的产品集中度有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碳化硅溢流罐。
一种碳化硅溢流罐,包括圆锥形溢流罐和圆柱形溢流罐,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上边缘和圆柱形溢流罐的下边缘粘合为一体;在圆柱形溢流罐的外侧设置有外溢流装置,在圆柱形溢流罐的内部设置有内溢流导出装置;所述外溢流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圆柱形溢流罐溢流出的流体的承接环、用于将承接环上的流体导出的管道,该承接环的内圈与圆柱形溢流罐的外周粘接为一体,该承接环倾斜设置,所述管道的入口设置在承接环的最低点;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锥形导流槽、以及与锥形导流槽底部连通的导出管,所述导出管与管道通过一三通接头汇集在一起,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30°-35°。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溢流罐的直径为1.6m-2.0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圆柱形导槽,所述圆柱形导槽的底部边缘与锥形导流槽的开口边缘连通为一体。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导槽的高为10cm-20c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在所述圆锥形溢流罐和圆柱形溢流罐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将碳化硅溢流罐悬架起来的卡板。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通过三块支撑板将内溢流导出装置固定悬空在圆锥形溢流罐内的中央。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三块支撑板将圆锥形溢流罐的圆周平分为三等分设置。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将外溢流装置与内溢流导出装置结合在一起同时适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将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设置为30°-35°,能很精细的分离碳化硅的各个粒度号,流量控制精细、稳定,大颗粒少,集中粒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碳化硅溢流罐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碳化硅溢流罐剖面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包括圆锥形溢流罐12和圆柱形溢流罐11,所述圆锥形溢流罐12的上边缘和圆柱形溢流罐11的下边缘粘合为一体,在圆柱形溢流罐11的外侧设置有外溢流装置,在圆柱形溢流罐11的内部设置有内溢流导出装置,所述外溢流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圆柱形溢流罐11溢流出的流体的承接环13、用于将承接环13上的流体导出的管道17,该承接环13的内圈与圆柱形溢流罐11的外周粘接为一体,该承接环13倾斜设置,所述管道17的入口设置在承接环13的最低点;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锥形导流槽15、以及与锥形导流槽15底部连通的导出管16,所述导出管16与管道17通过一三通接头 18汇集在一起,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30°-35°。
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将外溢流装置与内溢流导出装置结合在一起同时适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水流从圆锥体下方进入通过圆锥体的不断缓冲,到圆柱体部分能很均匀的把水流分布在圆柱体平面的各个部位,而且这个角度范围当水流量调节时稳定性好,调节精度高。因此,本发明将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设置为30°-35°,能很精细的分离碳化硅的各个粒度号,流量控制精细、稳定,大颗粒少,集中粒度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溢流罐11的直径为1.6m-2.0m。
具体地,直径越大产能越大,但超过2m后就会应为水面过大而出现偏流,从而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小于1.6m后由于体积和平面面积减小产能会大幅减小,因此,1.6-2.0M的直径能很好的满足产量和质量的要求。既能很好的把控产品质量又能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
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圆柱形导槽14,所述圆柱形导槽14的底部边缘与锥形导流槽15的开口边缘连通为一体。
具体地,由于水和颗粒上升的过程中,由于经过椎体部分所以颗粒方向不是绝对的垂直向上,从而影响产品质量。但加了稳水层之后,相当于水和颗粒在上升过程中经过椎体后有一个高度来让颗粒的上升方向得以调整为垂直向上的方向,从而实现了颗粒更精准的控制,因此,本发明设计的圆柱形导槽14能很好的避免大颗粒的出现,避免水流经过椎体后方向的改变而出现颗粒运动轨迹的改变
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导槽14的高为10cm-2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由于本发明的碳化硅溢流罐在工作状态时,是悬空设置的,因此,在所述圆锥形溢流罐12和圆柱形溢流罐11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将碳化硅溢流罐悬架起来的卡板20。
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通过三块支撑板19将内溢流导出装置固定悬空在圆锥形溢流罐12内的中央。所述三块支撑板19将圆锥形溢流罐12的圆周平分为三等分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 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碳化硅溢流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碳化硅溢流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碳化硅溢流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化硅溢流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化硅溢流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7425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7425A21申请号201410311226322申请日20140630B03B5/6220060171申请人许昌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461700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许昌市产业聚集区阿里山路72发明人楚云皓邢军英楚振营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代理人汤东凤54发明名称碳化硅溢流罐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溢流罐,包括圆锥形溢流罐和圆柱形溢流罐,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上边缘和圆柱形溢流罐的下边缘粘合为一体;在圆柱形溢流罐的外侧设置有外溢流装置,在圆柱形溢流罐的内部设置有内溢流导出。

2、装置;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3035。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将外溢流装置与内溢流导出装置结合在一起同时适用,提高了生产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7425ACN104117425A1/1页21一种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圆锥形溢流罐12和圆柱形溢流罐11,所述圆锥形溢流罐12的上边缘和圆柱形溢流罐11的下边缘粘合为一体,在圆柱形溢流罐11的外侧设置有外溢流装置,在圆柱形溢流罐11的内部设置有内溢流导出装置,所述外溢流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圆柱形溢流罐11溢流。

3、出的流体的承接环13、用于将承接环13上的流体导出的管道17,该承接环13的内圈与圆柱形溢流罐11的外周粘接为一体,该承接环13倾斜设置,所述管道17的入口设置在承接环13的最低点;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锥形导流槽15、以及与锥形导流槽15底部连通的导出管16,所述导出管16与管道17通过一三通接头18汇集在一起,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30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溢流罐11的直径为16M20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圆柱形导槽14,所述圆柱形导槽14的底部边缘与锥形导流槽15的开口边缘连通为一体。4根。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导槽14的高为10CM20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锥形溢流罐12和圆柱形溢流罐11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将碳化硅溢流罐悬架起来的卡板2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通过三块支撑板19将内溢流导出装置固定悬空在圆锥形溢流罐12内的中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块支撑板19将圆锥形溢流罐12的圆周平分为三等分设置。权利要求书CN104117425A1/3页3碳化硅溢流罐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溢流罐。背景技术00。

5、02碳化硅是工业和光伏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在工业中的运用十分的广泛,被称为“工业的牙齿”,同时在光伏行业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石化能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越来越重要碳化硅就是光伏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0003碳化硅的溢流法分级有内流法和外流法两种,内流法不能很好的解决大颗粒的出现,而外流法的产品集中度有一定限制。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碳化硅溢流罐。0005一种碳化硅溢流罐,包括圆锥形溢流罐和圆柱形溢流罐,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上边缘和圆柱形溢流罐的下边缘粘合为一体;在圆柱形溢流罐的外侧设置有外溢流装置。

6、,在圆柱形溢流罐的内部设置有内溢流导出装置;所述外溢流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圆柱形溢流罐溢流出的流体的承接环、用于将承接环上的流体导出的管道,该承接环的内圈与圆柱形溢流罐的外周粘接为一体,该承接环倾斜设置,所述管道的入口设置在承接环的最低点;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锥形导流槽、以及与锥形导流槽底部连通的导出管,所述导出管与管道通过一三通接头汇集在一起,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3035。0006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溢流罐的直径为16M20M。0007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圆柱形导槽,所述圆柱形导槽的底部边缘与锥形导流槽的开口边缘连通为一体。000。

7、8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导槽的高为10CM20CM。0009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在所述圆锥形溢流罐和圆柱形溢流罐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将碳化硅溢流罐悬架起来的卡板。0010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通过三块支撑板将内溢流导出装置固定悬空在圆锥形溢流罐内的中央。0011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三块支撑板将圆锥形溢流罐的圆周平分为三等分设置。0012有益效果0013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将外溢流装置与内溢流导出装置结合在一起同时适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将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设置为3035,能很精细的分离碳化硅的各。

8、个粒度号,流量控制精细、稳定,大颗粒少,集中粒度好。说明书CN104117425A2/3页4附图说明0014图1为本发明碳化硅溢流罐剖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16图1为本发明碳化硅溢流罐剖面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包括圆锥形溢流罐12和圆柱形溢流罐11,所述圆锥形溢流罐12的上边缘和圆柱形溢流罐11的下边。

9、缘粘合为一体,在圆柱形溢流罐11的外侧设置有外溢流装置,在圆柱形溢流罐11的内部设置有内溢流导出装置,所述外溢流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圆柱形溢流罐11溢流出的流体的承接环13、用于将承接环13上的流体导出的管道17,该承接环13的内圈与圆柱形溢流罐11的外周粘接为一体,该承接环13倾斜设置,所述管道17的入口设置在承接环13的最低点;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锥形导流槽15、以及与锥形导流槽15底部连通的导出管16,所述导出管16与管道17通过一三通接头18汇集在一起,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3035。0017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将外溢流装置与内溢流导出装置结合在一起同时适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

10、水流从圆锥体下方进入通过圆锥体的不断缓冲,到圆柱体部分能很均匀的把水流分布在圆柱体平面的各个部位,而且这个角度范围当水流量调节时稳定性好,调节精度高。因此,本发明将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设置为3035,能很精细的分离碳化硅的各个粒度号,流量控制精细、稳定,大颗粒少,集中粒度好。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溢流罐11的直径为16M20M。0019具体地,直径越大产能越大,但超过2M后就会应为水面过大而出现偏流,从而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小于16M后由于体积和平面面积减小产能会大幅减小,因此,1620M的直径能很好的满足产量和质量的要求。既能很好的把控产品质量又能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

11、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圆柱形导槽14,所述圆柱形导槽14的底部边缘与锥形导流槽15的开口边缘连通为一体。0021具体地,由于水和颗粒上升的过程中,由于经过椎体部分所以颗粒方向不是绝对的垂直向上,从而影响产品质量。但加了稳水层之后,相当于水和颗粒在上升过程中经过椎体后有一个高度来让颗粒的上升方向得以调整为垂直向上的方向,从而实现了颗粒更精准的控制,因此,本发明设计的圆柱形导槽14能很好的避免大颗粒的出现,避免水流经过椎体后方向的改变而出现颗粒运动轨迹的改变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导槽14的高为10CM20CM。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

12、碳化硅溢流罐,由于本发明的碳化硅溢流罐在工作状态时,是悬空设置的,因此,在所述圆锥形溢流罐12和圆柱形溢流罐11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将碳化硅溢流罐悬架起来的卡板20。0024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通过三块支撑板19将内溢说明书CN104117425A3/3页5流导出装置固定悬空在圆锥形溢流罐12内的中央。所述三块支撑板19将圆锥形溢流罐12的圆周平分为三等分设置。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说明书CN104117425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1742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用液体或用风力摇床或风力跳汰机分离固体物料;从固体物料或流体中分离固体物料的磁或静电分离;高压电场分离〔5〕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