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476979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20878.9

申请日:

2013.07.19

公开号:

CN103360173A

公开日:

2013.10.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30719授权公告日:20141001终止日期:201507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30719|||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邬金飞

发明人:

邬金飞

地址:

315500 浙江省奉化市农业技术服务总站(岳林东路7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其特征在于以玉米粒、稻谷粒为主要原料,以甘蔗渣为辅料。本发明内容还包括该培养料的制作方法。该培养料的优点在于:一是在玉米粒中掺和稻谷谷粒,由于谷粒有谷壳包裹、水分容易掌握、不易破碎,即使在玉米粒煮得过熟的情况下,培养料也不会出现板结结团现象,因此,菌种成品率高、质量好;二是玉米粒、稻谷粒原种,颗粒均匀,转接率(栽培种)高,转接后菌种萌发快、长势旺;三是加入甘蔗渣(保湿性好),提高了培养料的持水性,避免玉米、稻谷种粒老化变硬,使菌种保存期延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玉米粒50%-60%,稻谷粒30%-40%,甘蔗渣8%,石膏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菇原种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粒、稻谷粒为籽粒饱满,无破粒、无霉变的玉米、稻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菇原种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蔗渣为甘蔗榨糖之后剩下的废渣。

4.  一种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滑菇原种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玉米粒浸泡、蒸煮:先将玉米粒用0.5%石灰水浸泡15h-20h,接着用清水冲洗,放入锅内煮至胚乳存一线白心,然后捞出沥干滴水;
②稻谷浸泡、速烫:先将稻谷洗净浸泡,仿效稻谷催芽的方法,在室温25℃情况下,浸于0.5%石灰水溶液中达20h,就能基本吸足的水分,即可自然露白,然后将露白的稻谷在沸水锅中速烫数分钟,杀死谷芽,使谷粒吸足因发芽而失去的水分,随后捞起沥干滴水;
③辅料预湿:将甘蔗渣与石膏粉干料混合,预湿2h,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8%-60%;
④拌料:将玉米粒、稻谷粒与甘蔗渣辅料充分翻拌均匀;
⑤装瓶:将培养料装入1100ml×78mmPP塑料瓶,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
⑥灭菌、冷却:将培养料进行高压灭菌,先在100℃下灭菌1h,然后升至121℃灭菌2.0h,灭菌后自然冷却至25℃以下。

5.  利用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滑菇原种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料接入母种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6d-28d的培养,菌丝长满瓶子,即可用来制作栽培种。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内容包括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该原种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菌菌种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滑菇质地细嫩滑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商品性状好。据分析,每100g干菇含粗蛋白33.76g、纯蛋白15.13g、脂肪4.05g、总糖38.89g、纤维素14.23g、灰分8.99g,特别是其菇盖表面的粘液层富含粘多糖,具有抑制肿瘤、增强体质的作用,滑菇是一种内、外品质俱佳的食用菌。
我国是滑菇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大国,产量居世界首位。随着外贸出口量的增加和国内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随着袋料滑菇的规模化生产,滑菇菌种生产尤显重要,菌种质量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
滑菇是一种木腐菌,具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一直以来,菇农都是以木屑为主要原料制作滑菇原种。该原种存在二方面的欠缺:一方面木屑种菌丝易结成块状,使用时必须将其捣碎,在捣碎过程中,菌丝受损伤严重,结果转接到栽培种后菌种萌发慢;另一方面,木屑培养料通气性差,长成的菌种易收缩老化,适用期短。因此,用什么原料制种既能保证菌种质量,又能达到最佳经济效果,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发明以玉米粒、稻谷粒为原料,制作滑菇原种,具有很好的效果,非常适合在玉米产区和水稻产区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如下二方面内容:
1、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
2、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玉米粒50%-60%,稻谷粒30%-40%,甘蔗渣8%,石膏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玉米粒、稻谷粒:选择籽粒饱满,无破粒、无霉变的稻谷、玉米,晒干备用。
甘蔗渣:甘蔗榨糖之后剩下的废渣。
石膏粉:缓冲培养料的酸碱度。
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①玉米粒浸泡、蒸煮:先将玉米粒用0.5%石灰水浸泡15h-20h,接着用清水冲洗,放入锅内煮至胚乳存一线白心,然后捞出沥干滴水;
②稻谷浸泡、速烫:先将稻谷洗净浸泡,仿效稻谷催芽的方法,在室温25℃情况下,浸于0.5%石灰水溶液中达20h,就能基本吸足的水分,即可自然露白,然后将露白的稻谷在沸水锅中速烫数分钟,杀死谷芽,使谷粒吸足因发芽而失去的水分,随后捞起沥干滴水;
③辅料预湿:将甘蔗渣与石膏粉干料混合,预湿2h,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8%-60%;
④拌料:将玉米粒、稻谷粒与甘蔗渣辅料充分翻拌均匀;
⑤装瓶:将培养料装入1100ml×78mmPP塑料瓶,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
⑥灭菌、冷却:将培养料进行高压灭菌,先在100℃下灭菌1h,然后升至121℃灭菌2.0h,灭菌后自然冷却至25℃以下。
培养料在接入母种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6d-28d的培养,菌丝长满瓶子,即可用来制作栽培种。
本发明以玉米粒、稻谷粒为主要原料,以甘蔗渣为辅料,制作滑菇原种培养料。其优点在于:一是在玉米粒中掺和稻谷谷粒,由于谷粒有谷壳包裹、水分容易掌握、不易破碎,即使在玉米粒煮得过熟的情况下,培养料也不会出现板结结团现象,因此,菌种成品率高、质量好;二是玉米粒、稻谷粒原种,颗粒均匀,转接率(栽培种)高,转接后菌种萌发快、长势旺;三是加入甘蔗渣(保湿性好),提高了培养料的持水性,避免玉米、稻谷种粒老化变硬,使菌种保存期延长。
具体实施方式
方式1:本实施例中滑菇原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玉米粒60%,稻谷粒30%,甘蔗渣8%,石膏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制作方法:
①玉米粒浸泡、蒸煮:先将玉米粒用0.5%石灰水浸泡15h,接着用清水冲洗,放入锅内煮至胚乳存一线白心,然后捞出沥干滴水;
②稻谷浸泡、速烫:先将稻谷洗净浸泡,仿效稻谷催芽的方法,在室温25℃情况下,浸于0.5%石灰水溶液中达20h,就能基本吸足的水分,即可自然露白,然后将露白的稻谷在沸水锅中速烫数分钟,杀死谷芽,使谷粒吸足因发芽而失去的水分,随后捞起沥干滴水;
③辅料预湿:将甘蔗渣与石膏粉干料混合,预湿2h,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8%-60%;
④拌料:将玉米粒、稻谷粒与甘蔗渣辅料充分翻拌均匀;
⑤装瓶:将培养料装入1100ml×78mmPP塑料瓶,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
⑥灭菌、冷却:将培养料进行高压灭菌,先在100℃下灭菌1h,然后升至121℃灭菌2.0h,灭菌后自然冷却至25℃以下。
培养料在接入母种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4℃,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经过26d的培养,菌丝长满瓶子,即可用来制作栽培种。
方式2:本实施例中滑菇原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玉米粒55%,稻谷粒35%,甘蔗渣8%,石膏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参考方式1。
方式3:本实施例中滑菇原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玉米粒50%,稻谷粒40%,甘蔗渣8%,石膏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参考方式1。
方式4(对照组):木屑78%,麸皮20%,石膏1%,糖1%。
由下表可知,所有实施组培养料滑菇菌丝的萌发时间均为18h(比对照组提前6h),菌丝生长浓密、洁白、粗壮(对照组菌丝生长较稀),满瓶时间与对照组相同;在菌种抗老化能力方面比较,实施组原种不易老化,老化时间比对照组延长10d-12d。
表不同配方培养料对滑菇原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方式萌发时间(h)菌丝密度健壮程度满瓶时间(d)老化时间(d)118++++洁白、粗壮2650218++++洁白、粗壮2752318++++洁白、粗壮2852424+++灰白、较稀2740
注:菌丝密度以++、+++和++++表示,+数目越多表示菌丝密度越高。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6017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 CN 103360173 A *CN103360173A* (21)申请号 201310320878.9 (22)申请日 2013.07.19 C05G 3/00(2006.01) (71)申请人 邬金飞 地址 315500 浙江省奉化市农业技术服务总 站 ( 岳林东路 71 号 ) (72)发明人 邬金飞 (54) 发明名称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 其特征在于 以玉米粒、 稻谷粒为主要原料, 以甘蔗渣为辅料。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该培养料。

2、的制作方法。该培养 料的优点在于 : 一是在玉米粒中掺和稻谷谷粒, 由于谷粒有谷壳包裹、 水分容易掌握、 不易破碎, 即使在玉米粒煮得过熟的情况下, 培养料也不会 出现板结结团现象, 因此, 菌种成品率高、 质量好 ; 二是玉米粒、 稻谷粒原种, 颗粒均匀, 转接率 ( 栽 培种 ) 高, 转接后菌种萌发快、 长势旺 ; 三是加入 甘蔗渣 ( 保湿性好 ), 提高了培养料的持水性, 避 免玉米、 稻谷种粒老化变硬, 使菌种保存期延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

3、公布号 CN 103360173 A CN 103360173 A *CN103360173A* 1/1 页 2 1.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 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 : 玉米粒 50 -60, 稻谷粒 30 -40, 甘蔗渣 8, 石膏粉 2, 都为干物质的质量, 配比之和为 10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滑菇原种培养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粒、 稻谷粒为籽粒 饱满, 无破粒、 无霉变的玉米、 稻谷。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滑菇原种培养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蔗渣为甘蔗榨糖之后 剩下的废渣。 4. 一种权利要求 1-3 中所述的滑菇原种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其特。

4、征在于 : 玉米粒浸泡、 蒸煮 : 先将玉米粒用 0.5石灰水浸泡 15h-20h, 接着用清水冲洗, 放入 锅内煮至胚乳存一线白心, 然后捞出沥干滴水 ; 稻谷浸泡、 速烫 : 先将稻谷洗净浸泡, 仿效稻谷催芽的方法, 在室温 25情况下, 浸 于 0.5石灰水溶液中达 20h, 就能基本吸足的水分, 即可自然露白, 然后将露白的稻谷在 沸水锅中速烫数分钟, 杀死谷芽, 使谷粒吸足因发芽而失去的水分, 随后捞起沥干滴水 ; 辅料预湿 : 将甘蔗渣与石膏粉干料混合, 预湿 2h, 使其含水量保持在 58 -60 ; 拌料 : 将玉米粒、 稻谷粒与甘蔗渣辅料充分翻拌均匀 ; 装瓶 : 将培养料装。

5、入 1100ml78mmPP 塑料瓶, 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 ; 灭菌、 冷却 : 将培养料进行高压灭菌, 先在 100下灭菌 1h, 然后升至 121灭菌 2.0h, 灭菌后自然冷却至 25以下。 5. 利用权利要求 1-4 中所述的滑菇原种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培养料接入母 种后, 培养室温度控制在 22 -24,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0 -75, 经过 26d-28d 的培 养, 菌丝长满瓶子, 即可用来制作栽培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60173 A 2 1/3 页 3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内容包括滑菇原种培养料。

6、配伍, 及该原种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属于食用菌 菌种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滑菇质地细嫩滑脆,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商品性状好。据分析, 每 100g 干菇含粗 蛋白 33.76g、 纯蛋白 15.13g、 脂肪 4.05g、 总糖 38.89g、 纤维素 14.23g、 灰分 8.99g, 特别是 其菇盖表面的粘液层富含粘多糖, 具有抑制肿瘤、 增强体质的作用, 滑菇是一种内、 外品质 俱佳的食用菌。 0003 我国是滑菇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大国, 产量居世界首位。随着外贸出口量的增加和 国内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并且取得了较好 的经济效益。。

7、 但随着袋料滑菇的规模化生产, 滑菇菌种生产尤显重要, 菌种质量直接关系到 生产的成败。 0004 滑菇是一种木腐菌, 具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 纤维素的能力, 一直以来, 菇农都是 以木屑为主要原料制作滑菇原种。该原种存在二方面的欠缺 : 一方面木屑种菌丝易结成块 状, 使用时必须将其捣碎, 在捣碎过程中, 菌丝受损伤严重, 结果转接到栽培种后菌种萌发 慢 ; 另一方面, 木屑培养料通气性差, 长成的菌种易收缩老化, 适用期短。因此, 用什么原料 制种既能保证菌种质量, 又能达到最佳经济效果, 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0005 本发明以玉米粒、 稻谷粒为原料, 制作滑菇原种, 具有很好的效果, 。

8、非常适合在玉 米产区和水稻产区推广。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有如下二方面内容 : 0007 1、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 0008 2、 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0009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0010 一种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 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 : 玉米粒 50 -60, 稻谷粒 30 -40, 甘蔗渣 8, 石膏粉 2, 都为干物质的质量, 配比之和为 100。 0011 玉米粒、 稻谷粒 : 选择籽粒饱满, 无破粒、 无霉变的稻谷、 玉米, 晒干备用。 0012 甘蔗渣 : 甘蔗榨糖之后剩下的废渣。 0013 石膏粉 : 缓冲培养料的酸碱度。 0014 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 0。

9、015 玉米粒浸泡、 蒸煮 : 先将玉米粒用 0.5石灰水浸泡 15h-20h, 接着用清水冲洗, 放入锅内煮至胚乳存一线白心, 然后捞出沥干滴水 ; 0016 稻谷浸泡、 速烫 : 先将稻谷洗净浸泡, 仿效稻谷催芽的方法, 在室温 25情况 下, 浸于 0.5石灰水溶液中达 20h, 就能基本吸足的水分, 即可自然露白, 然后将露白的稻 说 明 书 CN 103360173 A 3 2/3 页 4 谷在沸水锅中速烫数分钟, 杀死谷芽, 使谷粒吸足因发芽而失去的水分, 随后捞起沥干滴 水 ; 0017 辅料预湿 : 将甘蔗渣与石膏粉干料混合, 预湿 2h, 使其含水量保持在 58 -60 ; 。

10、0018 拌料 : 将玉米粒、 稻谷粒与甘蔗渣辅料充分翻拌均匀 ; 0019 装瓶 : 将培养料装入 1100ml78mmPP 塑料瓶, 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 ; 0020 灭菌、 冷却 : 将培养料进行高压灭菌, 先在 100下灭菌 1h, 然后升至 121灭菌 2.0h, 灭菌后自然冷却至 25以下。 0021 培养料在接入母种后, 培养室温度控制在 22 -24,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0 -75, 经过 26d-28d 的培养, 菌丝长满瓶子, 即可用来制作栽培种。 0022 本发明以玉米粒、 稻谷粒为主要原料, 以甘蔗渣为辅料, 制作滑菇原种培养料。其 优点在于 : 一是在玉米粒中掺。

11、和稻谷谷粒, 由于谷粒有谷壳包裹、 水分容易掌握、 不易破碎, 即使在玉米粒煮得过熟的情况下, 培养料也不会出现板结结团现象, 因此, 菌种成品率高、 质量好 ; 二是玉米粒、 稻谷粒原种, 颗粒均匀, 转接率(栽培种)高, 转接后菌种萌发快、 长势 旺 ; 三是加入甘蔗渣 ( 保湿性好 ), 提高了培养料的持水性, 避免玉米、 稻谷种粒老化变硬, 使菌种保存期延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方式 1 : 本实施例中滑菇原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 : 玉米粒 60, 稻谷 粒 30, 甘蔗渣 8, 石膏粉 2, 都为干物质的质量, 配比之和为 100。 0024 制作方法 : 0025 。

12、玉米粒浸泡、 蒸煮 : 先将玉米粒用 0.5石灰水浸泡 15h, 接着用清水冲洗, 放入 锅内煮至胚乳存一线白心, 然后捞出沥干滴水 ; 0026 稻谷浸泡、 速烫 : 先将稻谷洗净浸泡, 仿效稻谷催芽的方法, 在室温 25情况 下, 浸于 0.5石灰水溶液中达 20h, 就能基本吸足的水分, 即可自然露白, 然后将露白的稻 谷在沸水锅中速烫数分钟, 杀死谷芽, 使谷粒吸足因发芽而失去的水分, 随后捞起沥干滴 水 ; 0027 辅料预湿 : 将甘蔗渣与石膏粉干料混合, 预湿 2h, 使其含水量保持在 58 -60 ; 0028 拌料 : 将玉米粒、 稻谷粒与甘蔗渣辅料充分翻拌均匀 ; 0029。

13、 装瓶 : 将培养料装入 1100ml78mmPP 塑料瓶, 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 ; 0030 灭菌、 冷却 : 将培养料进行高压灭菌, 先在 100下灭菌 1h, 然后升至 121灭菌 2.0h, 灭菌后自然冷却至 25以下。 0031 培养料在接入母种后, 培养室温度控制在 24,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5, 经过 26d 的培养, 菌丝长满瓶子, 即可用来制作栽培种。 0032 方式 2 : 本实施例中滑菇原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 : 玉米粒 55, 稻谷 粒 35, 甘蔗渣 8, 石膏粉 2, 都为干物质的质量, 配比之和为 100。制作方法参考方 式 1。 0033 方式 。

14、3 : 本实施例中滑菇原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 : 玉米粒 50, 稻谷 说 明 书 CN 103360173 A 4 3/3 页 5 粒 40, 甘蔗渣 8, 石膏粉 2, 都为干物质的质量, 配比之和为 100。制作方法参考方 式 1。 0034 方式 4( 对照组 ) : 木屑 78, 麸皮 20, 石膏 1, 糖 1。 0035 由下表可知, 所有实施组培养料滑菇菌丝的萌发时间均为 18h( 比对照组提前 6h), 菌丝生长浓密、 洁白、 粗壮 ( 对照组菌丝生长较稀 ), 满瓶时间与对照组相同 ; 在菌种抗 老化能力方面比较, 实施组原种不易老化, 老化时间比对照组延长 10d-12d。 0036 表不同配方培养料对滑菇原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0037 方式 萌发时间 (h)菌丝密度健壮程度满瓶时间 (d)老化时间 (d) 118+洁白、 粗壮2650 218+洁白、 粗壮2752 318+洁白、 粗壮2852 424+灰白、 较稀2740 0038 注 : 菌丝密度以 +、 + 和 + 表示, + 数目越多表示菌丝密度越高。 说 明 书 CN 103360173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