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燃烧器 本发明涉及装在燃气灶具等的燃气烹调器具上的灶具燃烧器。
传统的灶具燃烧器结构如图16所示,在燃烧器本体31的上面放置有燃烧器罩32。
使外火焰33和内火焰34燃烧,主要通过提高外火焰33的燃烧量来进行烹调加热。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当产生高热量时,外火焰会伸出锅底之外,因此,存在锅的把手会变热,且使用小锅时热效率低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不会加热锅的把手及燃气灶具本体、使用特别方便且十分安全、并且能高效率加热锅底的灶具燃烧器。
本发明的灶具燃烧器,
包括具有在中央区域形成有开口的头部的燃烧器本体,
以及覆盖所述头部和所述开口并可自由拆卸地装载着的燃烧器罩,
所述燃烧器罩具有形成于周围部的平面部、做成可设于所述开口上的凹部、形成于所述凹部底面的2次空气孔及形成于所述凹部侧面的多个主火焰孔,
所述多个主火焰孔设置成使火焰从所述多个主火焰孔向着所述燃烧器罩的中心喷出。
所述头部的形状最好是环状形状。凹部的形状最好是环状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燃气火焰从多个主火焰孔向燃烧器的中心喷出。由于该结构,火焰不会从锅底向外伸出来加热把手,能高效率加热锅底。也就是说,能防止锅地把手及燃气灶具本体被加热。可获得具有出色的使用方便性和很高的安全性并能高效率加热锅底的灶具燃烧器。
理想的是,在上述燃烧器罩的外周部分设置辅助火焰孔,并使该辅助火焰孔为全燃烧火焰孔面积的1/2以下。采用该结构,可使燃烧器中央的火力比外侧的火力更强,并且由于来自中央的2次空气孔的2次空气及来自燃烧器本体外侧的2次空气,能获得稳定的燃烧。因此,火焰不会从锅底向外伸出加热把手,能高效率加热锅底。
理想的是,在燃烧器罩的凹部内侧,沿内周形成台阶部,所述多个主火焰孔形成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台阶部的上侧内周之间的内角部。采用该结构,能形成向着燃烧器中心的火焰。因此,火焰不会从锅底向外伸出而加热把手,能高效率加热锅底。
理想的是,在燃烧器本体的上部与燃烧器罩之间形成有辅助火焰孔。采用该结构,能防止燃烧器本体发生燃气泄漏,能获得安全的燃气灶具燃烧器。
理想的是,在燃烧器罩上侧面的平面部设置向着燃烧器中心方向开口的面积为全燃烧火焰孔面积的1/2以下的第2辅助火焰孔。采用该结构,对燃烧器罩外侧的火焰之力可起辅助作用,并能使火焰形成为向着燃烧器的中心。因此,能减少烹调性能中的加热不匀,并使火焰形成为全部向着燃烧器的中心,火焰不会从锅底向外伸出而加热把手,能高效率加热锅底。
理想的是,在一块上配置2列主火焰孔。采用该结构,使主火焰孔之间具有辅助火焰效果,能获得不飘忽的稳定的燃烧。
理想的是,主火焰孔形成为其下部的截面积大于上部的截面积。采用该结构,即使由于长期使用使主火焰孔的上部壁减薄了,下部的主火焰孔也能起火焰孔的作用。因此,能获得安全且耐久性良好的灶具燃烧器。
理想的是,在形成有主火焰孔的面的主火焰孔之间,设置更低一层的2次空气通道。采用该结构,能获得稳定的燃烧。
理想的是,燃烧器罩通过锻造加工制成。多个火焰孔部成形为凸状,而相对内侧成形为凹状,内侧凹的底部成形为比火焰孔深度更深。然后,对凸部的上侧面切削加工到火焰孔深度,从而形成主火焰孔。采用该结构,主火焰孔部的加工能方便进行。
理想的是,燃烧器罩通过开孔加工和拉深加工的制造方法来制成。在板金上进行火焰孔部的开孔加工,然后进行拉深成形加工。这样,形成板金的燃烧器罩。采用该构成,能获得便于进行批量生产且价廉的燃气灶具燃烧器。
附图简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燃气灶具燃烧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燃气灶具燃烧器的燃烧器罩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燃气灶具燃烧器的燃烧器罩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燃气灶具燃烧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燃气灶具燃烧器的燃烧器罩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燃气灶具燃烧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燃气灶具燃烧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燃气灶具燃烧器本体的俯视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燃气灶具燃烧器的燃烧器罩的俯视图,图9(b)为其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燃气灶具燃烧器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的燃气灶具燃烧器的燃烧器罩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所示燃气灶具燃烧器的燃烧器罩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沿图11燃烧器罩火焰孔部分C-C线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沿图11燃烧器罩火焰孔部分C-C线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0中的燃气灶具燃烧器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6为传统燃气灶具燃烧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以下利用图1至图15,对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典型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剖视图。在图1至图3中,燃烧器本体1具有在中央部形成有开口的头部1a,形成于该头部1a上部的平面密封部1b及形成于所述开口内周的内周密封部1c。燃烧器罩2覆盖燃烧器本体1的头部1a和开口,可自由装、卸地装载着。燃烧器罩2由不锈钢材料经冲压加工制成。燃烧器罩2具有形成于上侧面的平面部2a和形成于中央的凹部2b。凹部2b设有沿内周面的台阶部2c。凹部2b为圆筒状。燃烧器罩2的平面部2a载放在形成于燃烧器本体1的头部1a的平面密封部1b上,燃烧器罩2的凹部2b的外周与形成于燃烧器本体1的头部1a内周部的内周密封部1c接触。由于该结构,燃烧器本体1与燃烧器罩2之间被密封而使燃气不从两者之间漏出。
在燃烧器罩2的凹部2b侧面的上部及与燃烧器本体1的内周密封部1c不接触的部分,形成有多个主火焰孔3。多个主火焰孔的各主火焰孔在燃烧器罩的凹部2b的周围以均等的间隔设置。
燃料气体从燃烧器本体1的内侧周围通过多个主火焰孔3向燃烧器罩2的中心喷出。与此同时,从开设于燃烧器罩2的凹部2b底面的2次空气孔4供给2次空气6。从主火焰孔3供给的燃料气体和从2次空气孔4供给的空气混合后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该燃烧的火焰5向着燃烧器罩2的中心喷出。喷出的火焰5向着中央方向,同时也向着上方。
锅子等的被加热物被置于燃烧器罩2的平面部2a的上方进行加热。
采用上述构成,能防止火焰从被加热物的周围向外伸出。并能防止把手等被加热。还能获得出色的使用方便性和高度安全性。并且能以非常高的效率加热被加热物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主火焰孔3形成于包括连接凹部2b和台阶部2c的角部在内的部分。这样,由于在燃烧器罩2上,主火焰孔3跨设于台阶部2c与圆筒部2b两个面,水平方向及向上方向的火焰发生干扰,所以,火焰不会发生飘忽现象,而以稳定状态进行燃烧。
现利用图4和图5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燃气灶具燃烧器。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的构成部分相同的部分标上与实施例1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构成在于,除了利用2次空气6进行燃烧的主火焰孔3之外,还具有形成于燃烧器罩2外周的辅助火焰孔8。该辅助火焰孔具有多个辅助火焰孔,各辅助火焰孔沿燃烧器罩2的外周以均等间隔配置。该辅助火焰孔8的截面积最好在包括多个主火焰孔3的全火焰孔面积的1/2以下。即,辅助火焰孔8的全面积小于上述多个主火焰孔3的全面积。
由于该辅助火焰孔8供给的燃料气体和从燃烧器本体1外周侧供给的2次空气,产生辅助火焰9。
主火焰孔3的火焰5向着燃烧器的中心形成,与此同时,辅助火焰孔8的辅助火焰9向着外侧形成。由于主火焰孔与辅助火焰孔8的孔的全面积之比,使内侧的火焰5的火力增强,外侧的辅助火焰8的火力减弱。
采用该构成,本实施例的灶具燃烧器能防止如传统例子那样火焰从锅子周围向外伸出而加热把手,并能加热整个锅底,且有效地加热锅底。
现利用图6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灶具燃烧器。在实施例3中,与实施例1的构成相同的构成部分标上与实施例1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构成在于主火焰孔3的位置。即,在图6中,多个主火焰孔10形成于台阶部2c与位于台阶部2c之上的内侧面2d之间的角部。多个主火焰孔10的各主火焰孔形成为窄缝状。
采用该构成,通过燃烧器本体1的燃烧气体从多个主火焰孔10向着燃烧器罩2的中心方向喷出,由于该燃烧气体及从2次空气孔4供给的2次空气,产生火焰11。
因为火焰11向着燃烧器中心形成,所以本实施例的灶具燃烧器能防止如传统例子那样火焰从锅子周围外向伸出而加热把手,能高效加热锅底。
现利用图7和图8说明本发明实施例4的灶具燃烧器。在实施例4中,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标上与上述实施例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实施例4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构成在于如图7所示,在燃烧器本体1的头部1a的上部与燃烧器罩2的平面部2a之间形成有多个辅助火焰孔12。即,未设有实施例1所示的平面密封部1b,而在该平面密封部处形成有多个辅助火焰孔12。图8为燃烧器本体1的俯视图,燃烧器本体1的上部具有多个第一凸部13及形成于该多个第一凸部13的各第一凸部之间的第一凹部。通过燃烧器本体1的凸部13与燃烧器罩2抵接,所述凹部就形成为辅助火焰孔12。即,多个辅助火焰孔12形成于所述燃烧器本体1的上部与所述燃烧器罩2之间。所述燃烧器本体的所述头部具有多个第一凹部和多个第一凸部的表面,所述辅助火焰孔12形成于所述燃烧器罩2与所述第一凹部之间。由于从辅助火焰孔12喷出的燃烧气体及从燃烧器本体1的外周侧供给的2次空气,从辅助火焰孔12喷出辅助火焰14。
因此,本发明的灶具燃烧器因为不设置外侧密封部就构成燃烧部,故对于燃气泄漏能提供安全的燃气灶具燃烧器。并能获得与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现利用图9(a)和图9(b)说明本发明实施例5。在实施例5中,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标上与上述实施例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实施例5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不同的构成在于,在燃烧器罩2的平面部2b上,等间隔形成有辅助火焰孔15。辅助火焰孔15形成为辅助火焰向着燃烧器罩的中心喷出。经过燃烧器本体1之中的燃烧气体通过向着燃烧器中心方向开设的辅助火焰孔15向外喷出,并与从2次空气孔4供给的2次空气混合,形成向着燃烧器罩中心方向的火焰。产生从内侧的主火焰孔3产生的火焰及从辅助火焰孔产生的辅助火焰。
采用该构成,产生主火焰和辅助火焰,锅底被均匀加热。并能高效加热锅底,防止火焰从锅底向外伸出而加热把手,能高效加热锅底。
现利用图10至图12说明本发明实施例6的灶具燃烧器。在实施例6中,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标上与上述实施例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实施例6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构成在于,如图10至图12所示,多个主火焰孔3的各主火焰孔在一块上设有2列。燃烧器罩2的凹部2b的内侧面呈倾斜状,具有从底部向着平面部2a较宽的截面积。此外,燃烧器罩的内侧面具有多个第一凹部和第一凸部,主火焰孔3形成于该第一凹部。另外,燃烧器罩通过不锈钢材料的冲压加工或黄铜及铝合金材料的锻造及压铸等制成。在该构成中,利用从2次空气孔4供给的2次空气形成向着燃烧器罩2中心方向的火焰。
采用该构成,在各主火焰孔3之间产生辅助火焰效果,由于该辅助火焰效果,可获得不飘忽的稳定燃烧。并且,可防止如传统例子那样火焰伸出到锅子周围而加热把手,能获得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利用图13说明本发明实施例7的灶具燃烧器。在实施例7中,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及实施例6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标上与上述实施例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图13为沿图11中的燃烧器罩2圆周方向的C-C线的剖视图。该实施例7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构成在于,各主火焰孔3包括具有截面积3a的上部孔和具有比该上部孔的截面积大的截面积3c的下部孔。即,上述多个主火焰孔3的各主火焰孔形成为内部的孔截面积3c大于出口的孔截面积3a。
采用上述构成,当由于长期使用使各主火焰孔3的上部孔减薄了时,具有截面积3c的下部孔也能起作为火焰孔的作用,因此能获得安全且有出色耐久性的燃气灶具燃烧器。并且能获得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另外,各主火焰孔3相对2次空气孔4形成为垂直面、斜面或水平面。采用该构成也能获得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利用图11和图12说明本发明实施例8的灶具燃烧器。在实施例8中,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及实施例6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标上与上述实施例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实施例8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构成如图11和图12的燃烧器罩2所示,燃烧器罩2的凹部2b的内面具有多个第一凹部2g和多个第一凸部2f。上述多个主火焰孔3的各主火焰孔形成于第一凸部2f。第一凹部2g形成从2次空气孔4送来的2次空气的空气通道16。即,上述凹部2b具有多个第一凹部2g和多个第一凸部2f,所述多个主火焰孔3形成于上述多个第一凸部2f,上述第一凹部2g成为从上述2次空气孔供给空气的通道16。
在该构成中,因为通过该低一层的2次空气通道16,2次空气被供给到主火焰孔之间,所以能获得稳定的燃烧。并且,能防止如传统例子那样火焰从锅子周围向外伸出而加热把手,能高效加热锅底。
利用图14说明本发明实施例9的灶具燃烧器。在实施例9中,与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6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标上与上述实施例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图14是沿图11的燃烧器罩2圆周方向C-C线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示出燃烧器罩2的制造方法。
上述燃烧器罩通过采用铸造加工和切削加工的方法进行制造,上述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a)铸造物铸造工序,该铸造物具有多个第一凸部及形成于所述多个第一凸部背面侧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多个孔;
(b)切削所述铸造物的多个所述第一凸部,形成贯通的所述多个主火焰孔的工序。
通过锻造加工,多个主火焰孔3形成凸状,相对的内侧成形为凹状,内侧凹状的底部17形成得比主火焰孔的深度18更深。对切削余量19进行切削加工,直至第一凸部的上侧面到达主火焰孔深度18为止。通过该方法形成贯通的多个主火焰孔3。
采用该构成,主火焰孔部的加工方便。此外,由本实施例获得的灶具燃烧器具有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利用图15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0的灶具燃烧器。在实施例10中,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构成相同的构成部分标上与上述实施例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示出燃烧器罩2的制造方法。
上述燃烧器罩通过采用开孔加工和拉深加工的方法进行制造,上述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a)在板状金属上形成通孔的工序;
(b)对所述板状金属进行拉深成形的工序。
在如图15所示那样在平板上进行主火焰孔3的开孔加工之后,通过拉深成形加工进行的板金冲压制造方法,能加工成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燃烧器罩2相同的形状。
采用该方法,能提供易于批量生产且价廉的燃气灶具燃烧器。并且,由本实施例获得的灶具燃烧器具有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构成,能防止锅子把手被加热,能获得锅底被高效加热、安全且便于使用的灶具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