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摇摆健身车.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5462110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66486.7

申请日:

2015.10.15

公开号:

CN106585804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B62K 3/00收件人:陈闺艳文件名称:退款审批通知书|||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B62K 3/00申请公布日:201704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K 3/00申请日:20151015|||公开

IPC分类号:

B62K3/00

主分类号:

B62K3/00

申请人:

陈闺艳

发明人:

陈闺艳

地址:

5170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平山民营工业园7栋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扶摇摆健身车,适于折收车的方位控制机构,其连接于车的方位控制机构与脚踩板及前车轮之间,其包括前折叠杆、后折叠杆、弹性卡扣及设于前车轮的连接孔,弹性卡扣安装于方位控制机构内。本发明由于后轮架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锐角向下倾斜连接于踏板之上,且后轮组件为万向轮,使得人体对车体所产生的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有一个分力,再配合人体的扭动,使上述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的分力大于地面对轮体的摩擦力,从而使车体前进,起到健身的目的,操作灵活、安全性能好,能在室内等优雅场所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手扶摇摆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扶杆、方位控制机构、脚踩板、前车轮及后车轮,所述方位控制机构上端连接于所述手扶杆中部,下端与所述前车轮连接,所述前车轮枢接于所述脚踩板上,所述后车轮与所述脚踩板连接,所述手扶摇摆健身车还包括连接于方位控制机构与脚踩板及前车轮之间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前折叠杆、后折叠杆、弹性卡扣及设于前车轮的连接孔,所述弹性卡扣安装于所述方位控制机构内,所述前折叠杆一端套于所述方位控制机构上,并具有与所述弹性卡扣卡合的锁定孔,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后折叠杆上,所述后折叠杆固定于所述脚踩板之上,所述方位控制机构可移动地套于所述前折叠杆和前车轮,从而所述弹性卡扣可选择地卡于所述连接孔或所述锁定孔内,而使所述方位控制机构选择性地连接所述前车轮或前折叠杆,所述方位控制机构与所述前折叠杆的连接使所述方位控制机构可随所述前折叠杆一起绕所述后折叠杆转动收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摇摆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折叠杆的锁定孔与所述前车轮的连接孔的开口方向成直角;所述方位控制机构包括若干套筒,所述套筒相互可伸缩连接;所述手扶杆为可折叠手扶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扶摇摆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轮包括后轮架及后轮体,所述后轮体枢接于所述后轮架上,并形成万向轮,所述后轮架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一定锐角向下倾斜连接于所述脚踩板之上;所述脚踩板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一定锐角向上倾斜连接于所述前、后车轮之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扶摇摆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及后车轮在所述脚踩板上的连接点构成等边三角形;所述脚踩板具有三个圆弧突边,所述圆弧突边分别以所述前车轮及后车轮与所述脚踩板的连接点为圆心。

说明书

手扶摇摆健身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积轻巧、收折方便、灵活机动的手扶摇摆健身车。

背景技术

目前,这种手扶摇摆健身车折叠操作相当麻烦,且由于快拆把手可随意拆卸容易遗失,故使用上非常麻烦与不便,另外,这种折叠机构所能达到的折叠效果单一,目前手扶摇摆健身车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对于脚蹬式手扶滑板车,大都是利用使用者单脚踏在滑板车的踏板上,另一只脚轻蹬地面,使其与地面因摩擦力关系而与地面产生反作用力,从而顺势达到将滑板车与使用者向前推进之目的,为了使滑板车持续行进,就必须不断的用脚蹬地面,但是,当脚瞪地面时,由于人在前进而地面禁止不动,使人的脚踝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反作用力增加,易导致脚踝扭伤,不易适合小孩等动作不够迅速的人体使用;

2.对于电动式手扶滑板车,由于其可以借助马达而使其前进,一方面,减少了人体的活动时间,不利于以健身为目的的使用者使用,另一方面,由于马达具有一定的速度,故受使用环境的限制,且在遇见需紧急停车的突发事件时,很难立刻控制住车体,将对路人或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

3.在使用脚蹬式或电动式手扶滑板车时,活动的基本都是人体下肢的双腿,且动作单一、呈现一种机械化式的活动方式,医学研究表明,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的人体,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滑板车,会出现腿部肌肉过分发达,影响身体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身高发育,而人体的上肢基本得不到锻炼,反而人体上肢将一直保持一种前倾的姿势,增加人体的疲劳感,不利于健身。

4.灵活性差,且操作方式过于运动化,不适于在室内等优雅的环境中使用。

因此,急需一种操作灵活、安全性能好、能活动人体全身,且只需利用人体自身摇摆扭动即能前进的手扶摇摆健身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灵活、安全性能好、能活动人体全身,且只需利用人体自身摇摆扭动即能前进的手扶摇摆健身车。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折叠机构的手扶摇摆健身车,包括手扶杆、方位控制机构、脚踩板、前车轮及后车轮,所述方位控制机构上端连接于所述手扶杆中部,下端与所述前车轮连接,所述前车轮枢接于所述脚踩板上,所述后车轮与所述脚踩板连接,其中,所述手扶摇摆健身车还包括连接于方位控制机构与脚踩板及前车轮之间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前折叠杆、后折叠杆、弹性卡扣及设于前车轮的连接孔,所述弹性卡扣安装于所述方位控制机构内,所述前折叠杆一端套于所述方位控制机构上,并具有与所述弹性卡扣卡合的锁定孔,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后折叠杆上,所述后折叠杆固定于所述脚踩板之上,所述方位控制机构可移动地套于所述前折叠杆和前车轮,从而所述弹性卡扣可选择地卡于所述连接孔或所述锁定孔内,而使所述方位控制机构选择性地连接所述前车轮或前折叠杆,所述方位控制机构与所述前折叠杆的连接使所述方位控制机构可随所述前折叠杆一起绕所述后折叠杆转动收折。

较佳地,所述后车轮包括后轮架及后轮体,所述后轮体枢接于所述后轮架上,并形成万向轮,所述后轮架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一定锐角向下倾斜连接于所述脚踩板之上。这样当使用者的脚踏在后车轮上的脚踩板上时,人体对车体所产生的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有一个分力,再配合人体的扭动,人体的扭动能不断改变轮体的方向和人对车体的压力,使上述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的分力大于地面对轮体的摩擦力,从而使车体前进,实现只需通过人体的摇摆扭动即能驱动的目的。

由于所述后轮架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一定锐角向下倾斜连接于所述踏板之上,且后轮组件为万向轮,这样当使用者的脚踏在后轮组件上的踏板上时,人体对车体所产生的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有一个分力,再配合人体的扭动,人体的扭动能不断改变轮体的方向和人对车体的压力,使上述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的分力大于地面对轮体的摩擦力,从而使车体前进,实现只需通过人体的摇摆扭动即能驱动的目的,活动了人体全身,起到健身的目的,并且操作灵活、安全性能好,能在室内等优雅场所使用;另,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携带和存收,使用者也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扶摇摆健身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手扶摇摆健身车,包括手扶杆1、方位控制机构2、脚踩板3、前车轮4及后车轮5,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上端连接于所述手扶杆1中部,下端与所述前车轮3连接,所述前车轮4通过环组套枢接于所述脚踩板3上,所述后车轮5与所述脚踩板3连接,且对称分布于所述前车轮3两侧,还包括用于折收方位控制机构2与前车轮5的连接的折叠机构6,所述折叠机构6连接于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下端与所述脚踩板3之间,所述折叠机构6包括前折叠杆6-0、后折叠杆6-1、弹性卡扣6-2及设于前车轮的连接孔,所述弹性卡扣6-2安装于上述方位控制机构2内,所述前折叠杆6-0具有中空的套筒,所述前折叠杆6-0具有中空的套筒的一端套于上述方位控制机构2的下端上,上述套筒上具有与上述方位控制机构2内的弹性卡扣6-2卡合的锁定孔,所述前折叠杆6-0另一枢接于所述后折叠杆6-1上,所述后折叠杆6-1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踩板3之上,具体地,所述前折叠杆6-0卡于所述后折叠杆6-1上,并用销钉连接,为使前折叠杆6-0枢接于所述后折叠杆6-1上更稳定和牢固,还包括一卡簧,所述卡簧抵于所述销钉和所述后折叠杆6-1上,并穿于所述销钉之上;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可移动地套于所述前折叠杆6-0和前车轮4,从而所述弹性卡扣6-2可选择地卡于所述连接孔或所述锁定孔内,而使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选择性地连接所述前车轮4或前折叠杆6-0,当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与所述前车轮4连接时,具体地,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内的弹性卡扣6-2卡于所述前车轮4上的连接孔内时,方位控制机构2实现手扶杆1对前车轮4的控制;当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与所述前折叠杆6-0连接时,具体地,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内的弹性卡扣6-2卡于所述前折叠杆6-0的锁定孔内时,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可随所述前折叠杆6-0一起绕所述后折叠杆6-1转动收折,从而实现对方位控制机构2的收折;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与所述前车轮4经所述弹性卡扣6-2与所述连接孔的卡合而连接,具体地,所述前车轮4中伸出所述环组上固定套的前轮架上具有与上述弹性卡扣6-2卡合的连接孔,所述前折叠杆6-0的锁定孔与所述前车轮4的连接孔41的开口方向成直角,所述连接孔用于同所述方位控制机构2连接,当使用者使用时,上述方位控制机构2通过其内的弹性卡扣6-2卡合于上述前轮架上的连接孔内,使方位控制机构2与前轮架连接,从而使用者通过方位控制机构2将操作手扶杆1的转向动作传递给前轮组组件4,以实现对整个车体方向的控制;当使用者不使用需折叠时,结合图1所示,使用者首先用手按压卡合于前轮架上的连接孔的弹性卡扣6-2,然后提升方位控制机构2,再旋转方位控制机构3,使方位控制机构3内的上述弹性卡扣6-2与前折叠杆6-0的锁定孔卡合,最后用力按压方位控制机构2,使前折叠杆6-0绕后折叠杆6-1转动,这样便完成对方位控制机构2与前车轮4连接的折叠,更具体地,所述方位控制机构包括套筒及套于其上的套筒,所述套筒连接于所述手扶杆1中部,所述套筒套于所述翻装上支撑6-0的中空套筒上;所述手扶杆1为可折叠手扶杆,将上述方位控制机构收、折和手扶杆折叠后。

本发明手扶摇摆健身车所涉及手扶杆1的折叠、方位控制机构2的收缩、万向轮的具体结构及基本物理受力分析原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手扶摇摆健身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手扶摇摆健身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手扶摇摆健身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扶摇摆健身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扶摇摆健身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扶摇摆健身车,适于折收车的方位控制机构,其连接于车的方位控制机构与脚踩板及前车轮之间,其包括前折叠杆、后折叠杆、弹性卡扣及设于前车轮的连接孔,弹性卡扣安装于方位控制机构内。本发明由于后轮架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锐角向下倾斜连接于踏板之上,且后轮组件为万向轮,使得人体对车体所产生的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有一个分力,再配合人体的扭动,使上述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的分力大于地面对轮体的摩擦力,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