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能动力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潮汐能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潮汐能动力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等化
学能源的开采和使用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除此以外,由于这些化学能源属于不可
再生能源,连续不断的消耗使其正在日益面临枯竭,所以,寻找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替代
能源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变得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潮汐能动力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潮汐能动力机,包括:一浮箱,所述浮箱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浮箱底部设置有排水
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
有第一线轮和第二线轮;所述第一线轮与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相联接,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
一端与浮箱顶部相联接;所述第二线轮与第二牵引绳的一端相联接,所述第二牵引绳的另
一端绕过设置在海底的固定轮与浮箱底部相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上还设置有一卡盘,所述卡盘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卡接孔,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接孔相配合的卡接块,以利于控制传动轴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上还设置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支架上还设置
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传动轮
相配合,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传动轮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浮箱为一圆柱体,该浮箱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二牵引绳穿过
上述通孔后与固定轮相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浮箱顶部环形布设有若干连接线,该些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与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相联接;所述浮箱底部环形布设有若干连接线,该些连接线的一端
连接在一起与第二牵引绳的另一端相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块为一驱动气缸。
本发明的潮汐能动力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浮箱在上升、下降时均可以将潮汐能高效的转换为动能,转换连续连续性强,
结构简单等优点,为用户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
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状态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状态二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传动轴与旋转轴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卡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潮汐能动力机,包括:一浮箱10,所述浮箱上设置有开口11,所述
浮箱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2,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13;一支架20,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
传动轴30,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线轮31和第二线轮32;所述第一线轮31与第一牵引绳
41的一端相联接,所述第一牵引绳41的另一端与浮箱10顶部相联接;所述第二线轮32与第
二牵引绳42的一端相联接,所述第二牵引绳42的另一端绕过设置在海底的固定轮50与浮箱
10底部相联接。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所述传动轴30上还设置有一卡盘33,所述卡盘上设置
有环形分布的卡接孔34,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接孔相配合的卡接块35,以利于控制
传动轴的转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块35为一驱动气缸。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30上还设置有第一主动轮61和第二主动轮62;所述
支架上还设置有旋转轴70,该旋转轴主要用于动能的输出,可以在该旋转轴上设置一齿轮,
与外接需要能源的设备相联接,比如发电机组等,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轮71和第
二传动轮72;所述第一主动轮61与第一传动轮71相配合,所述第二主动轮62与第二传动轮
72相配合。
更具体的说:所述浮箱10为一圆柱体,该浮箱中部开设有一通孔14,所述第二牵引
绳穿过上述通孔后与固定轮相联接。
所述浮箱10顶部环形布设有若干连接线80,该些连接线80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与第
一牵引绳41的另一端相联接;所述浮箱10底部环形布设有若干连接线80,该些连接线80的
一端连接在一起与第二牵引绳42的另一端相联接,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位于浮箱上部和下
部的连接线分别为三根,这样可以确保浮箱在升降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第一牵引绳在第一线轮的绕线方向与第二牵引绳在第二线轮的绕线方
向相反;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均为单向齿轮,即第一主动轮旋转时,第二主动轮空转;
第二主动轮旋转时,第一主动轮空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传动轮为链传动或皮带传动连接,
那么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齿轮啮合联接,确保传动轴只会带动旋转轴往一个方向旋
转。
参考说明书附图,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参考图2,此时为海水的最高潮,A线为此
时的海平面,第一线轮处于全收的状态,第二线轮处于全放的状态,该状态下:浮箱里充满
了海水,控制阀保持关闭状态,驱动气缸的驱动杆插入卡盘的卡接孔,维持一个稳定的状
态,即传动轴无法转动;当退潮时,解除驱动气缸与卡盘的卡接关系,使传动轴可以进行转
动,由于浮箱及海水重力的作用下,第一线轮开始释放第一牵引绳,第二线轮开始收第二牵
引绳,此时,假设传动轴、第一主动轮正转,那么其带动旋转轴、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也
正转,而第二传动轮带动第二主动轮反转,但是因为第一主动轮旋转时,第二主动轮空转,
所以其不会对传动轴的旋转造成影响。当退潮结束时,控制阀打开,使浮箱内的海水全部排
出,当海水排出后关闭控制阀,不然海水进入浮箱内,参考图3,此时为海水的最低潮,B线为
此时的海平面,第二线轮处于全收的状态,第一线轮处于全放的状态,该状态下:浮箱里没
有了海水,控制阀保持关闭状态,驱动气缸的驱动杆插入卡盘的卡接孔,维持一个稳定的状
态,即传动轴无法转动,当涨潮时,解除驱动气缸与卡盘的卡接关系,使传动轴可以进行转
动,由于浮箱在海水浮力的作用下,第二线轮开始释放第二牵引绳,第一线轮开始收第一牵
引绳,此时,传动轴、第二主动轮反转,因为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齿轮传动的关系,那么
其带动旋转轴、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变为正转,而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一主动轮正转,但
是因为第二主动轮旋转时,第一主动轮空转,所以其不会对传动轴的旋转造成影响,当涨潮
到最高点的时候,开启控制阀,往浮箱内灌满海水,然后再关闭控制阀,再到退潮时重复上
述的动作。本发明不管浮箱是上升状态还是下降状态,其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利于动能的输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
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