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245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16 CN 103924502 A (21)申请号 201410167951.8 (22)申请日 2014.04.24 E01D 6/00(2006.01) E01D 19/12(2006.01) (71)申请人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 (中国) 有限公 司 地址 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芙蓉路 6 号 (72)发明人 曾光勇 邓宇 蒋中贵 陈晓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谢殿武 (54) 发明名称 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
2、种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包 括钢桁架梁和由钢桁架梁支撑并沿钢桁架梁纵向 平行设置的轨道层和车道层, 所述轨道层布置于 车道层上方 ; 能够使得轨道层不受结构空间高度 限制 ; 车行道布置在轨道层下方, 能在不增加桁 架总高度下, 有效利用结构层空间 ; 采用矩形多 层桁架形式, 结构传力直接, 结构效率高 ; 同时, 多层桁架形式若运用于山地城市桥梁, 能够带来 相比原有桁架形式更好的地形适应能力 ; 进而降 低工程总体造价。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
3、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24502 A CN 103924502 A 1/1 页 2 1. 一种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钢桁架梁 (1) 和由钢桁架梁 (1) 支 撑并沿钢桁架梁纵向平行设置的轨道层 (2) 和车道层 (3), 所述轨道层 (2) 位于车道层 (3) 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钢桁架梁 (1) 为 平行主桁结构, 所述桥梁横断为矩形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轨道层 (2) 和车 道层 (3) 分别包括钢正交异性桥面板和横梁, 所述轨。
4、道层桥面板上设置有用于轨道交通的 轨道 (4)。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轨道层 (2) 的桥 面板与其横梁之间纵向设置用于加强轨道桥面的纵梁 (7) 和开口加劲肋 (5), 所述车道层 的桥面板与其横梁之间纵向设置有闭口加劲肋 (6)。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车道层 (3) 为纵 向平行设置的上下两层, 所述钢桁架梁为双层主桁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下两层车道均 为单向通行道。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
5、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下两层车道的 通行方向互为相反方向。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开口加劲肋 (5) 为平钢板, 所述闭口加劲肋 (6) 为 U 形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24502 A 2 1/2 页 3 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 特别涉及一种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背景技术 0002 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采用桥梁方式跨越江河、 山谷。 为 节约投资, 当桥梁跨径大于 300m 时, 通常采用与城市道路系统合建的形式, 以充分利用桥 位资源。 常规的布置形式为城市。
6、道路与轨道同层布置, 或者是城市道路与轨道以上、 下分层 布置, 城市道路在上层, 轨道在下层 ; 0003 上、 下分层布置时, 由于城市道路的路面宽度往往大于轨道宽度, 主梁常采用倒梯 形截面, 该类型截面传力不直接, 结构受力效率低 ; 同时, 受轨道净空要求的影响, 倒梯形下 层桥面设计需求空间高度往往较大, 空间利用率低, 造成材料浪费。 0004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公轨两用桥梁, 能够有效提高桥梁结构受力效率, 有效利用 结构层的空间, 进而降低工程总体造价。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能够有效提高桥 梁结构效率, 有效利用结构。
7、空间。 0006 本发明的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包括钢桁架梁和由钢桁架梁支撑并沿钢桁架梁 纵向平行设置的轨道层和车道层, 所述轨道层位于车道层上方 ; 0007 进一步, 所述钢桁架梁为平行主桁结构, 所述桥梁横断为矩形结构 ; 0008 进一步, 所述轨道层和车道层分别包括钢正交异性桥面板和横梁, 所述轨道层桥 面板上设置有用于轨道交通的轨道 ; 0009 进一步, 所述轨道层的桥面板与其横梁之间纵向设置有用于加强轨道桥面的纵梁 和开口加劲肋, 所述车道层的桥面板与其横梁之间纵向设置有闭口加劲肋 ; 0010 进一步, 所述车道层为纵向平行设置的上下两层, 所述主梁为双层主桁结构 ; 00。
8、11 进一步, 所述上下两层车道均为单向通行道 ; 0012 进一步, 所述上下两层车道的通行方向互为相反方向 ; 0013 进一步, 所述开口加劲肋为平钢板, 所述闭口加劲肋为 U 形肋。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多层桥面公轨两用桥梁, 采用矩形多层桁架形式, 结 构传力直接, 结构效率高 ; 将轨道布置在桥梁的最上层, 能够使得轨道层不受结构空间高度 限制 ; 车行道布置在轨道层下方, 能在不增加桁架总高度下, 有效利用结构层空间 ; 同时, 多层桁架形式若运用于山地城市桥梁, 能够带来相比原有桁架形式更好的地形适应能力 ; 进而降低工程总体造价。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
9、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6 图 1 为本发明的桥梁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3924502 A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图 1 为本发明的桥梁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 本发明的多层桥面公轨两用 桥梁, 包括钢桁架梁 1 和由钢桁架梁 1 支撑并沿钢桁架梁纵向平行设置的轨道层 2 和车道 层 3, 所述轨道层 2 位于车道层 3 上方。本实施例中, 所述钢桁架梁 1 为平行主桁结构, 所述 桥梁横断面为矩形结构 ; 空间利用率高, 结构更稳固, 受力效率更高, 稳定性更高。 0018 本实施例中, 所述轨道层 2 和车道层 3 分别包。
10、括钢正交异性桥面板和横梁 (8, 81,82) ; 自重轻, 可作为主梁的一部分参与共同受力, 极限承载力大, 可以明显地减轻自重, 增大跨度 ; 所述轨道层桥面板上设置有用于轨道交通的轨道 4 ; 由于轨道层桥面的宽度与 车道层桥面的宽度一致, 因此轨道可充分利用上层的空间, 可根据桥面宽度以及其负载力 设置多条轨道, 增大了结构的利用率。 0019 本实施例中, 所述轨道层的桥面板 2 与其横梁 8 之间纵向设置有用于加强轨道桥 面的纵梁 7 和开口加劲肋, 纵梁 7 可根据轨道 4 的数量进行布置, 一般一个轨道 4 下设置两 根纵梁 7 加强, 车道层的桥面板与其横梁 (81,82) 。
11、之间纵向设置有闭口加劲肋 6 ; 本实施例 中, 所述车道层 3 为纵向平行设置的上下两层, 所述架梁为双层主桁结构 ; 桥面布置竖向分 为三层, 轨道为上层, 车道为中、 下两层 ; 将轨道布置在桥梁的最上层, 能够使得轨道层不受 结构空间高度限制 ; 车行道布置在轨道层下方, 能在不增加桁架总高度下, 有效利用结构层 空间 ; 双层主桁结构为沿同一平面设置的两层主桁架, 该双层主桁结构包括与轨道横梁 8 连接的上弦杆 11 和与车道上下横梁 (81,82) 分别连接的中弦杆 12 和下弦杆 13, 弦杆之间 通过腹杆 (14,15) 交错连接形成位于弦杆上的节点, 此结构为现有技术, 因此。
12、此处不再赘 述其详细的安装结构。 0020 本实施例中, 所述上下两层车道均为单向通行道 ; 车行交通组织按照交通通行方 向单独布置在一层桥面, 避免了同一层桥面的双向交通带来的通行风险, 提高桥面通行效 率。 0021 本实施例中, 所述上下两层车道的通行方向互为相反方向 ; 提高桥面通行效率, 满 足交通通行的需求。 0022 本实施例中, 所述开口加劲肋 7 为平钢板 ; 也可以为偏球头钢板、 球头钢板、 L 型 肋、 倒 T 型肋等, 所述闭口加劲肋 6 为 U 形肋, 也可以为槽形肋、 V 形肋和 Y 形肋等, 但是受 车道层桥面板厚度的影响, 优选为 U 形肋, 该结构更能适应桥面板的厚度。 0023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 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CN 103924502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24502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