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中药组合物.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9993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 CN 103099935 A *CN103099935A* (21)申请号 201110355601.0 (22)申请日 2011.11.11 A61K 36/8962(2006.01) A61P 3/06(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地址 200032 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 725 号 (72)发明人 刘萍 章怡祎 倪爽 张娜 毛美娇 胡俊萍 邱少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11 代理人 潘诗孟 (54) 发明名称 调控低密度脂蛋白。
2、水平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 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 黄芪 15-30 份、 益母 草 12-30 份、 薤白 6-15 份、 山楂 12-30 份、 全栝楼 20-45份、 丹参9-18份、 制半夏9-18份、 葛根9-18 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都证 明其对人体均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的作用, 尤其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具较明显的降 低作用, 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99935 A CN 103099935 A *CN103099935A* 1/1 页 2 1. 一种调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 该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 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 黄芪 15-30 份、 益母草 12-30 份、 薤白 6-15 份、 山楂 12-30 份、 全栝 楼 20-45 份、 丹参 9-18 份、 制半夏 9-18 份、 葛根 9-18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 各原料药 的重量份分别为 : 黄芪 30 。
4、份、 瓜蒌 15 份、 薤白 12 份、 丹参 15 份、 葛根 15 份、 益母草 15 份、 生山楂 30 份、 法半夏 12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99935 A 2 1/10 页 3 调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全球每年约有 1200 万人 死于心血管病和脑中风。 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冠心病、 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以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或伴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为特征的高脂血症 (Hyperlipi。
5、demia, HLP) 则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临床和流行 病学研究发现 HLP 与冠心病、 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开发有效的降血 脂药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课题。目前美国胆固醇计划 (NCEP) 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 (ATP III), 是全球影响最大的血脂干预指南。而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 符合中国人群 特点, 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与 NCEP ATPIII 指南相比, 新指南对极高危患者的定义更严 格, 仅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者纳入极高危范畴。考虑到治疗的合 理性, 新指南将高危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
6、目标值定为 100mg/dl, 极高危 患者的 LDL-C 目标值定为 80mg/dl, 而非 NCEP ATPIII 指南建议的 LDL-C 70mg/dl。中 医药作为一种 “自然疗法” , 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面有价格低廉、 毒副作用少的优势。 0003 中国专利 CN1660236A 于 2005 年 08 月 31 日公开了一种降脂片的制作, 配制成份 有菌陈、 山楂、 红曲、 海藻、 昆布、 何首乌、 决明子、 柴胡、 丹参组成, 其特征是配制 1000 片本 发明, 配方为 : 菌陈 300-400 克、 山楂 200-300 克、 红曲 200-300 克、 海藻 200-300 。
7、克、 昆布 100-200克、 何首乌100-200克、 决明子100-200克、 柴胡100-200克、 丹参200-300克, 其制 作是 : 先将菌陈用乙醇提取挥发油, 用 还糊精包结, 然后将提取后的菌陈与上述山楂、 红 曲、 海藻、 昆布、 何首乌、 决明子、 柴胡、 丹参加水连续两次蒸煮, 每次 20 分钟, 两次滤液混合 蒸发到清糕, 干燥后与包结后的菌陈挥发油混合, 粉碎, 加淀粉适量, 制成 1000 片本发明, 每片 0.5 克, 口服。 0004 中国专利 CN1284574C 于 2006 年 11 月 15 日公开了一种降血脂的药物, 该本发明 涉及降血脂药物的技术领。
8、域, 具体地说是以蒲黄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降血脂的药物及 其制备方法, 以蒲黄为原料制成的滴丸剂 : 蒲黄提取物的加入聚乙二醇 6000、 用液体石蜡 作为冷凝剂, 用羟丙甲纤维素、 聚山梨酯-80、 甜菊素、 水、 无水乙醇包衣。 蒲黄滴丸剂的生物 利用度较高, 同时具有起效快, 易崩解, 便于吸收的优点。 0005 目前, 中医药对于高脂血症的防治多集中于单体的研究, 正规的复方临床随机对 照试验研究较少, 尚没有对高危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有影响的复方药物。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高脂血症患者提供 一种能够调控低。
9、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中药组合物。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调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中药组合物, 是 说 明 书 CN 103099935 A 3 2/10 页 4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 黄芪 15-30 份、 益母草 12-30 份、 薤白 6-15 份、 山 楂 12-30 份、 全栝楼 20-45 份、 丹参 9-18 份、 法半夏 9-18 份、 葛根 9-18 份。 0008 优选地, 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的重量份分别为 : 黄芪 30 份、 瓜蒌 15 份、 薤白 12 份、 丹参 15 份、 葛根 15 份、 益母草 15 份、 生山楂 30 份、。
10、 法半夏 12 份。 0009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以益气活血、 祛痰降浊为治则, 由黄芪、 薤白、 全栝楼、 丹参、 制 半夏、 生山楂、 益母草、 葛根为药物组成。 这一组药物中, 黄芪健脾益气, 薤白、 栝楼、 制半夏、 山楂祛痰降浊, 益母草、 丹参活血化瘀, 全方益气活血、 祛痰降浊共同发挥疗效。 现代药理研 究, 降胆固醇(TC)为主的中药有 : 山楂、 泽泻、 半夏、 薤白等, 降TC、 TG的中药有葛根, 山楂为 常用中药材, 主要含金丝桃苷为主的黄酮类有机酸, 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 TC 和升高 HDL/TC 等。 001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合物可制成合剂、 颗粒剂等。 0011。
1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无特别要求, 采用合剂、 颗粒剂的常规制备方法 即可。 001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都证明其对人体均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 的作用, 尤其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具较明显的降低作用, 改善高脂血症患者 的临床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 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 围。 0014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黄芪确定产地为内蒙古, 为豆。
12、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的根 ; 0015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薤白确定产地江苏,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小根蒜 Alliummacrostemon Bge. 和薤 A.chinense G.Don 的地下鳞茎。 0016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益母草确定产地江苏, 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益母草 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 的地上部分。 0017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丹参确定产地江苏,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 Salvia mi。
13、ltiorrhiza Bge. 的根及根茎。 0018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山楂确定产地江苏,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山里 红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 山楂 C.pinnatifida Bge. 或野山楂 C.cuneata Sieb.et Zucc. 的成熟果实。 0019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制半夏确定产地安徽,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 的块茎, 用姜汁制过入药。 0020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葛根确定产地江苏,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 Puer。
14、aria lobata(Willd.)Ohwi 或甘葛藤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根。 0021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全栝楼确定产地河北, 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和双边栝楼 T.rosthornii Harms 的成熟果实。 说 明 书 CN 103099935 A 4 3/10 页 5 0022 黄芪颗粒制备工艺 : 取黄芪 20Kg, 加水煎煮二次, 一煎 1.5 小时, 二煎 1 小时, 合并 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8-1.10(60 ) 的清膏, 加麦芽糊精适量,。
15、 搅匀, 喷雾 干燥, 喷干粉混匀, 制成 3000g, 按内装 2.25g 相当于饮片 15g 分装, 即得。 0023 瓜蒌颗粒制备工艺 : 取瓜蒌 5000g, 加水煎煮二次, 一煎 1.5 小时, 二煎 1 小时, 合 并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6-1.08(60 ) 的清膏, 加麦芽糊精适量, 搅匀, 喷 雾干燥, 喷干粉混匀, 制成 1000g, 按内装 1.5g 相当于饮片 7.5g 分装, 即得。 0024 薤白颗粒制备工艺 : 取薤白 4000g, 加水煎煮二次, 一煎 1 小时, 二煎 0.5 小时, 合 并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04。
16、-1.06(50 ) 的清膏, 加麦芽糊精适量, 搅匀, 喷 雾干燥, 喷干粉混匀, 制成 1000g, 按内装 1.5g 相当于饮片 6g 分装, 即得。 0025 丹参颗粒制备工艺 : 取丹参 5000g, 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煎液, 滤过, 滤 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08-1.10(60 ) 的清膏, 加麦芽糊精适量, 搅匀, 喷雾干燥, 喷干粉 混匀, 制成 1000g, 按内装 1.5g 相当于饮片 7.5g 分装, 即得。 0026 葛根颗粒制备工艺 : 取葛根 10Kg, 加水煎煮 2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煎液, 滤过, 滤 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0。
17、8-1.10(60 ) 的清膏, 加麦芽糊精适量, 搅匀, 喷雾干燥, 喷干粉 混匀, 制成 1000g, 按内装 0.75g 相当于饮片 7.5g 分装, 即得。 0027 益母草颗粒制备工艺 : 取益母草 15Kg, 加水煎煮二次, 一煎 1.5 小时, 二煎 1 小时, 合并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8-1.10(60 ) 的清膏, 喷雾干燥, 加入麦芽糊 精适量, 混匀, 制成 1000g, 按内装 0.5g 相当于饮片 7.5g 分装, 即得。 0028 法半夏颗粒制备工艺 : 取法半夏 12kg, 加水煎煮二次, 一煎 1 小时, 二煎 0.5 小时, 合并煎液,。
18、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3-1.05(60 ) 的清膏, 喷雾干燥, 加入麦芽糊 精适量, 混匀, 制成 1000g, 按内装 0.5g 相当于饮片 6g 分装, 即得。 0029 山楂颗粒制备工艺 : 取山楂 10kg, 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煎液, 滤过, 滤 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5-1.07(60 ) 的清膏, 喷雾干燥, 加入麦芽糊精适量, 混匀, 制成 3000g, 按内装 4.5g 相当于饮片 15g 分装, 即得。 0030 实施例 1 0031 分别称取黄芪颗粒 300.0 克、 瓜蒌颗粒 150.0 克、 薤白颗粒 120.0 克、 丹参颗。
19、粒 150.0克、 葛根颗粒150.0克、 益母草颗粒150.0克、 生山楂颗粒300.0克、 法半夏颗粒120.0 克, 混合均匀, 制得调脂颗粒。 0032 实施例 2 0033 分别称取黄芪颗粒 150.0 克、 益母草颗粒 120.0 克、 薤白颗粒 60.0 克、 山楂颗粒 120.0 克、 全栝楼颗粒 200.0 克、 丹参颗粒 90.0 克、 法半夏颗粒 90.0 克、 葛根颗粒 90.0 克, 混合均匀, 制得调脂颗粒。 0034 实施例 3 0035 分别称取黄芪颗粒 300.0 克、 益母草颗粒 300.0 克、 薤白颗粒 150.0 克、 山楂颗粒 300.0 克、 全栝。
20、楼颗粒 450.0 克、 丹参颗粒 180.0 克、 法半夏颗粒 180.0 克、 葛根颗粒 180.0 克, 混合均匀, 制得调脂颗粒。 0036 实施例 4 0037 分别称取黄芪颗粒 200.0 克、 益母草颗粒 210.0 克、 薤白颗粒 100.0 克、 山楂颗粒 210.0 克、 全栝楼颗粒 250.0 克、 丹参颗粒 150.0 克、 法半夏颗粒 150.0 克、 葛根颗粒 150.0 说 明 书 CN 103099935 A 5 4/10 页 6 克, 混合均匀, 制得调脂颗粒。 0038 实施例 5 0039 分别称取黄芪颗粒 250.0 克、 益母草颗粒 250.0 克、 。
21、薤白颗粒 120.0 克、 山楂颗粒 250.0 克、 全栝楼颗粒 400.0 克、 丹参颗粒 150.0 克、 法半夏颗粒 150.0 克、 葛根颗粒 150.0 克, 混合均匀, 制得调脂颗粒。 0040 实施例 6 0041 分别称取黄芪颗粒 200.0 克、 益母草颗粒 150.0 克、 薤白颗粒 80.0 克、 山楂颗粒 150.0 克、 全栝楼颗粒 250.0 克、 丹参颗粒 100.0 克、 法半夏颗粒 100.0 克、 葛根颗粒 120.0 克, 混合均匀, 制得调脂颗粒。 0042 下面通过临床试验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这些试验随机使用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 1。
22、-6 制备获得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 调脂颗粒 ) 进行临床随机对照试 验 : 0043 1 研究设计 0044 采用多中心、 随机、 双盲、 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根据高脂血症中、 西医病因以及发病 机制、 预后转归等特点, 进行辨证积分, 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 并与安慰剂进行对照, 评价中 医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有效性、 安全性。研究时间从 2007 年 09 至 2011 年 07 月。参与 的研究中心有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上海普陀区中 心医院。 0045 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0046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并符合以下纳入标准 。
23、: 原发高脂血症 :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 (LDL-C) 160mg/dl(4.14mmol/L)、 甘 油 三 酯 (TG) 200mg/ dl(2.26mmol/L)、 总 胆 固 醇 (TC) 240mg/dl(6.22mmol/L)、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 (HDL-C) 40mg/dl(1.04mmol/L) ; 年龄 18-60 岁, 性别、 民族不限 ; 符合中医证候诊断 标准中 “痰浊血瘀证” 标准 : 主症可见眩晕, 头重如裹, 胸胁胀闷, 形体肥胖, 心前区刺痛 ; 次 症可见心悸, 失眠, 纳呆, 乏力 ; 虽服用调脂药物, 但已停药两周以上。
24、, 且血脂水平仍符合 诊断标准。排除标准 : 继发性高脂血症, 如糖尿病、 肾病综合症, 痛风, 急性或慢性肝胆疾 病 ; 半年内曾患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 脑血管意外、 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后患者 ; 妊娠 或哺乳期妇女, 过敏体质或对本临床试验用药过敏, 合并肝、 肾及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 精神病患者 ; 药物 ( 如, 吩噻嗪类、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等 ) 引起的高脂血症及纯合子型高 胆固醇血症患者 ; 正在使用肝素、 甲状腺治疗药和其他影响血脂代谢药物的患者, 及近两 周曾采用其他降脂措施 ; 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 0047 样本数的计算 : 以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降低率作为评。
25、价指标, 取安慰剂的 LDL 降 低率 5, 中药组 LDL 降低率 30, 取 0.05 水平, 检验效能为 0.8, 则 1-0.8 0.2, 代入 DAS 2.1.1 软件中计算, 考虑观察周期及脱落情况,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例数最 多不超过 80 例, 两组共 160 例。 0048 3 干预措施 0049 3.1 试验用药 : 随机选取实施例 1-6 制备获得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0050 外包装标签内容包括, 药物编号、 规格、 批号、 有效期、 贮存条件、 生产企业、 及 “临 床研究免费用药” 字样。送至相关临床研究中心。中医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调脂颗粒 1 天 说 明 书 CN。
26、 103099935 A 6 5/10 页 7 2 包, 每次服用一包, 一天两次。 0051 安慰剂对照用药 : 模拟中药复方调脂颗粒采用辅料和调味剂制成, 包装、 外形、 重 量、 气味、 颜色与中药剂一致。由江苏省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制成。 0052 3.2 疗效观察 0053 3.2.1 治疗疗程 0054 疗程为 12 周, 治疗过程中于第 0、 4、 12 周观察疗效指标、 中医症状。治疗结束疗效 和安全性分析, 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0055 3.2.2 疗效评价标准 0056 (1) 西医疗效标准 0057 临床控制 : 实验室各项检查恢复正常。 0058 显效。
27、 : LDL-C 下降 30, 或 TC 下降 20或 TG 下降 40或 HDL-C 上升 0.26mmol/L 或 TC-HDL-C/HDL-C 下降 20。 0059 有效 : LDL-C 下降 20但 30, 或 TC 下降 10但 20或 TG 下降 20或 40, 或 HDL-C 上升 0.104mmol/L 但 0.26mmol/L 或 TC-HDL-C/HDL-C 下降 10但 20 ; 0060 无效 : 上述各项指标未达有效标准。 0061 (2) 中医疗效标准 0062 临床控制 临床症状、 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证候积分减少 95 ; 0063 显效 临床症状、 体征明。
28、显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 70 ; 0064 有效 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好转, 证候积分减少 30 ; 0065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证候积分减少不足 30。 0066 3.3 观察指标 0067 (1) 疗效指标 0068 主要疗效指标 :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0069 次要疗效指标 : 血清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0070 主要相关症状及体征, 症状分级量化表积分 0071 (2) 安全性指标 0072 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 尿常规、 粪常规, 肝肾功能 (AST, ALT, Cr, BUN)、 心电图, 并对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包括不良反应的临床症。
29、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及严重程度。 0073 4 数据统计分析 0074 数据分析采用采用 SAS 9.2 软件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量资料将采用 “均数 标 准差” 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 t 检验比较组内治疗前后差异, 组间比较时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 ( 构成比 ) 进行统计描述, 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 2检验或非 参数检验。统计学检验取双侧界值, 显著性水平为 0.05。进行统计学处理前, 首先对 数据进行检验, 正态分布资料按常规检验方法进行 ; 非正态资料按各相应校正方法进行。 0075 5 研究结果 0076 5.1 基线资料 0077 试验组 ( 调脂颗粒。
30、组 ) 与对照组 ( 安慰剂组 ) 比较, 性别、 婚姻、 平均年龄、 身高、 体重指数、 病程、 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体重 (kg) 两组间比较 P 说 明 书 CN 103099935 A 7 6/10 页 8 0.0464,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 1 所示 ; 体温、 呼吸、 静息心率、 收缩压、 舒张压、 心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如表 2 所示 ;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甘油三酯、 总胆 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如表 3 所示 ; 首诊中医主要症候体 征眩晕、 头重如裹、 胸胁胀闷、 形体。
31、肥胖、 心前区刺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如 表 4 所示 ; 首诊中医次要症候心悸、 失眠、 纳呆、 乏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如 表 5 所示。 0078 表 3. 西医诊断指标基数 0079 组别 N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血清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试验组 80 4.520.51 6.890.78 2.101.05 1.320.30 对照组 75 4.590.72 6.891.45 2.371.66 1.370.59 0080 表 5. 首诊中医次要症状体征积分 0081 0082 5.2 疗效评析 0083 5.2.1 疗效指标分析 0084。
32、 (1) 试验组与安慰剂组比较 : 治疗 4 周后, 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甘油三酯 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31, P 0.0430), 血清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010) ; 治疗 12 周后, 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秩和检验 P 0.0045, P 0.0001, P 0.0001)。 0085 (2) 试验组组内前后配对检验比较, 与首诊向比较 : 治疗 4 周后, 试验组患者低 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甘油三酯明显降低 (P 0.0001, P 0.0001, P 0.0001), 治疗 12 。
33、周后, 试验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甘油三酯明显降低 (P 0.0001, P 0.0001, P 0.0001)。 0086 (3) 临床痊愈率 : 试验组占 10.29, 安慰剂组占 2.94,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1677), 总有效率 : 试验组占 47.06, 安慰剂组占 23.53,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41)。说明调脂颗粒能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总胆固醇、 甘 油三脂的作用, 如表 6 所示 : 0087 表 6. 疗效指标分析 0088 说 明 书 CN 103099935 A 8 7/10 页 9 0089 表示与安慰剂。
34、组比较, P 0.05 ; 表示与基数比较, P 0.05 ; 0090 5.2.2 中医主症积分分析 0091 试验结束后, 试验组眩晕症状消失比率占 79.31, 安慰剂组占 58.82, 组间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02), 试验组头重如裹症状消失比率占 70.15, 安慰剂 组占 50,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03), 试验组胸胁胀闷症状消失比率占 67.24, 安慰剂组占47.92,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4), 试验组形体肥胖 症状消失比率占35.29, 安慰剂组占0,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 心前 区刺痛两组比。
35、较无统计学差异(P0.0896)。 说明调脂颗粒具有改善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症 状的作用, 如表 7 所示。 0092 5.2.3 中医次症积分分析 0093 试验结束后, 试验组心悸症状消失比率占 68.52, 安慰剂组占 31.48, 组间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1083), 试验组失眠症状消失比率占 58.49, 安慰剂组占 45.45,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3), 试验组纳呆症状消失比率占58.18, 安慰剂组占52.94,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74), 试验组形体乏力症状消失 比率占45.45, 安慰剂组占41.94,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6、(P0.6884), 心前区刺 痛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如表 8 所示 : 0094 表 8. 中医次症积分分析 0095 0096 5.2.4 总积分记分 0097 与基数相比较, 第1次复诊总积分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 第2 次复诊总积分记分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与安慰剂组比较, 试验组第 说 明 书 CN 103099935 A 9 8/10 页 10 1 次与第 2 次复诊总积分减少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P .0001), 说明复 方调脂颗粒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明显的作用。如表 9 所示 : 0098。
37、 表 9. 总积分记分 0099 组别 N 初诊积分 N 第 1 次复诊 变化值 第 2 次复诊 变化值 试验组 80 9.984.70 72(8) 5.563.26 -4.583.30 3.382.45 -6.763.55 对照组 75 9.434.19 72(3) 8.253.54 -1.383.05 6.133.15 -3.504.09 0100 表示与安慰剂组比较, P 0.05. 表示与基数比较, P 0.05. 0101 5.2.5 中医疗效评价 0102 试验组临床痊愈占 16.67 ; 显效占 31.94 ; 有效占 40.28 ; 无效占 11.11 ; 安慰剂组临床痊愈占 。
38、1.41。显效占 8.45。有效占 46.48。无效占 43.66。CMH 检 验的 P 0.0001,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 10 所示 : 0103 表 10. 中医疗效评价 0104 组别 N 临床痊愈 临床痊愈率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试验组 72(8) 12(16.67) 12(16.67) 23(31.94) 29(40.28) 8(11.11) 35(48.61) 对照组 71(4) 1(1.41) 1(1.41) 6(8.45) 33(46.48) 31(43.66) 7(9.86) 0105 5.3 不良事件分析 0106 试验组无占 93.15; 有占 6.。
39、85; 安慰剂组无占 97.26。有占 2.74。连续校 正 CHISQ 检验的 P 值为 0.4385( 0.05),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 11 所示 : 0107 表 11. 不良事件分析 0108 不良事件 试验组 安慰剂组 P 值 Total(missing) 73(6) 73(3) 0.4385 无 68(93.15) 71(97.26) 有 5(6.85) 2(2.74) 0109 说 明 书 CN 103099935 A 10 9/10 页 11 说 明 书 CN 103099935 A 11 10/10 页 12 0110 说 明 书 CN 103099935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