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起爆具.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4352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8584.6

申请日:

2014.08.04

公开号:

CN104132590A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42B 3/10申请日:20140804|||公开

IPC分类号:

F42B3/10

主分类号:

F42B3/10

申请人:

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高宏; 蔺庆元; 任流润; 祝贺; 李建民; 郭新春; 霍勇; 乔海峰; 张少帅; 李晓龙

地址:

030041 山西省太原市西留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代理人:

刘东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起爆具,属于爆破器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与注药芯体形成为一体的隔板及其下方空腔的设计、对芯体压盖的结构设计,以及对雷管防脱落装置的设计实现了起爆具的高本质安全性和良好的工艺性。另外,该起爆具还是一种适合各种及导爆索的多种起爆方式的多功能爆破器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注药芯体(2)、主装药(3)、起爆药(4)、隔板(9)和芯体压盖(12);
所述壳体(1)套在注药芯体(2)上,所述主装药(3)位于壳体(1)与注药芯体(2)之间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起爆药(4)装在注药芯体(2)内,所述芯体压盖(12)压在注药芯体(2)的顶端开口部位;
所述注药芯体(2)与隔板(9)形成为一体,所述隔板(9)上方为起爆药(4),下方为空腔(10);
所述注药芯体(2)上设有:第一雷管孔、第二雷管孔,以及导线孔(6)三者中的任一个、任两个,或者三个;若注药芯体(2)上设有导线孔(6),则所述导线孔(6)为上端穿透壳体(1)的通孔;
所述注药芯体(2)底部内侧所围成的空间作为聚能穴(7),围成聚能穴(7)的注药芯体(2)部位与壳体(1)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若注药芯体(2)上设有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则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内设有雷管防脱落装置(11)。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管防脱落装置(11)结构为圆台型,上端面面积小于下端面面积,且设有雷管线孔,且侧面具有1~5度的锥度。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压盖(12)与起爆药(4)接触的一面具有凸起。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压盖(12)的总高度为2~10mm,所述凸起的高度占所述总高度的40~60%;所述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为深度60~110mm的盲孔;所述芯体压盖(12)顶面至注药芯体(2)底面的高度为65~180mm,所述注药芯体(2)的总高度为75~200mm,最大外径为45~120mm, 最长部位外径为20~80mm。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芯体(2)与芯体压盖(12)的材料相同,均为导静电材料,所述壳体(1)的材料为纸质、塑料,或导静电材料。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穴(7)为锥形、球形,或圆柱形结构。

说明书

安全起爆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破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起爆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起爆具结构是由壳体、起爆主装药、起爆药柱等三部分组成,产品具有一个雷管孔和一个导线孔,激发的时候通过雷管孔内的雷管激发起爆药柱,再起爆主装药,达到起爆具整体爆炸的效果,从而引爆钝感炸药,使其很快达到稳定爆轰的效果。
由于起爆具产品要求具有装药密度高、起爆感度高、爆速高、威力大等特点,因此起爆具产品的起爆主装药都是用两种高能炸药混合而成,且起爆主装药本身要具有雷管感度,导致产品成本很高。现有起爆具注装产品均为将主装药浇注在金属模具配合的纸质壳体内,导致产品冷却退模时间长、退模不安全因素增加,严重的影响了产品生产效率,模具数量远满足不了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出一种本质安全度高、低成本的起爆具产品。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起爆具,包括:壳体1、注药芯体2、主装药3、起爆药4、隔板9和芯体压盖12;
所述壳体1套在注药芯体2上,所述主装药3位于壳体1与注药芯体2之间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起爆药4装在注药芯体2内,所述芯体压盖12压在注药芯体2的顶端开口部位;
所述注药芯体2与隔板9形成为一体,所述隔板9上方为起爆药 4,下方为空腔10;
所述注药芯体2上设有:第一雷管孔、第二雷管孔,以及导线孔6三者中的任一个、任两个,或者三个;若注药芯体2上设有导线孔6,则所述导线孔6为上端穿透壳体1的通孔;
所述注药芯体2底部内侧所围成的空间作为聚能穴7,围成聚能穴7的注药芯体2部位与壳体1接触。
优选地,若注药芯体2上设有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则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内设有雷管防脱落装置11。
优选地,所述雷管防脱落装置11结构为圆台型,上端面面积小于下端面面积,且设有雷管线孔,且侧面具有1~5度的锥度。
优选地,所述芯体压盖12与起爆药4接触的一面具有凸起。
优选地,所述芯体压盖12的总高度为2~10mm,所述凸起的高度占所述总高度的40~60%;所述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为深度60~110mm的盲孔;所述芯体压盖12顶面至注药芯体2底面的高度为65~180mm,所述注药芯体2的总高度为75~200mm,最大外径为45~120mm,最长部位外径为20~80mm。
优选地,所述注药芯体2与芯体压盖12的材料相同,均为导静电材料,所述壳体1的材料为纸质、塑料,或导静电材料。
优选地,所述聚能穴7为锥形、球形,或圆柱形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与注药芯体形成为一体的隔板及其下方空腔的设计、对芯体压盖的结构设计,以及对雷管防脱落装置的设计实现了起爆具的高安全性和工艺性。另外,该起爆具还是一种适合各种雷管、导爆索的多种起爆方式的多功能爆破器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注药芯体正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注药芯体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起爆具,包括:壳体1、注药芯体2、主装药3、起爆药4、隔板9和芯体压盖12;
所述壳体1套在注药芯体2上,所述主装药3位于壳体1与注药芯体2之间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起爆药4装在注药芯体2内,所述芯体压盖12压在注药芯体2的顶端开口部位;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注药芯体2与隔板9形成为一体,所述隔板9上方为起爆药4,下方为空腔10。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起爆药4下加装非爆炸性填充物(是一种隔爆材料),本发明中去掉该非爆炸性填充物,这样起爆药4下变成空腔10,不仅减少了加装非爆炸性填充物的成本,还减掉了加装非爆炸性填充物工序,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使得起爆具成本降低、工艺简化,生产过程更具工艺性,更重要的是,去掉非爆炸性填充物后,起爆药4下面的空腔10相当于形成一个聚能状的炸高,这样不仅能提高起爆药本身的起爆可靠系数,同时提高了空腔下方炮孔装填药的起爆系数,提高了起爆具整体的起爆性能。另外,所述注药芯体2还上设有:第一雷管孔、第二雷管孔(二者统称为雷管孔5),以及导线孔6;所述导线孔6为上端穿透壳体1的通孔,两个雷管分别穿过导线孔后固定插入两个雷管孔,当任何一个雷管正常作用,都可以达到100%传爆。该通孔导线孔还可以采用普通导爆索、低能导爆索安全100%起爆。最终集各种雷管、导爆索于一体的一种或多种起爆方式;所述注药芯体2底部内侧所围成的空间作为聚能穴7,围成聚能穴7的注药芯体2部位与壳体1接触。所述聚能穴7为锥形、球形,或圆柱形结构,在产品的起爆过程中可起到能量再次聚集的作用,聚能穴7的选 用类型可根据用户要求或爆破类型及爆破作业的地质、地形等特点决定,聚能穴的大小根据产品的外形尺寸等决定。上述结构中,需要说明的是,注药芯体2上设第一雷管孔、第二雷管孔,以及导线孔6三者中的任一个、任两个也可以实现。
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内设有雷管防脱落装置11。所述雷管防脱落装置11结构为圆台型,上端面面积小于下端面面积,且设有雷管线孔,且侧面具有1~5度的锥度,雷管防脱落装置11材料可为橡胶等,其高度可根据不同雷管长度要求改变。现有技术中,起爆具雷管孔没有雷管防脱落装置,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雷管孔5易被杂质堵塞,不便插入雷管或影响雷管传爆质量,当插入雷管后,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雷管脱落出雷管孔,致使起爆具不能起爆,本发明安装的雷管防脱落装置11既可以防止雷管插入后脱落,又可以防止在未放置雷管前有异物进入并堵塞雷管孔;而且可利用雷管防脱落装置11调节普通雷管、奥瑞凯雷管等装配空间,提高安全使用的可靠性,进一步,由于雷管防脱落装置11结构自带锥度,易于插入雷管孔中,而且又能使雷管紧贴起爆药,使起爆药更容易被雷管起爆,增加雷管起爆率。
所述芯体压盖12与起爆药4接触的一面具有凸起。现有技术中,起爆药芯体压盖为平面盖,在产品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堆积和振动原因,起爆药上部易出现空隙,使其密度下降,进而影响起爆具的起爆效果,同时在使用、运输过程中起爆药颠簸、摩擦易产生静电,增大了起爆具的危险性。本发明将芯体压盖12下方设计凸起后,通过芯体压盖12的凸起部分可以将起爆药4压实,相对增大了起爆药4的密度,进而产生了一系列连续效应(起爆药4密度的增加提高了起爆药4的爆速及做功能力,有利于发挥起爆药4的爆炸性能。起爆药4作用于主装药3,主装药3作用于炮孔装填药,使得各环节炸药的爆炸性能发挥到极致),同时,使起爆具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更 加安全。进一步,将所述芯体压盖12的总高度设计为2~10mm,所述凸起的高度设计为占所述总高度的40~60%,这种比例设计下,起爆药4的密度达到最佳值,从而安全性能够达到最佳。
所述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为深度60~110mm的盲孔,一次最多可使用两发雷管,提高了产品的起爆率和传爆可靠性;所述注药芯体2整体为圆筒形,所述芯体压盖12顶面至注药芯体2底面的高度为65~180mm,所述注药芯体2的总高度为75~200mm,最大外径为45~120mm,最长部位外径为20~80mm。这种尺寸条件下,起爆药4重量可达8~40g,采用高感度的单质炸药。主装药3是混合炸药。
所述注药芯体2与芯体压盖12的材料相同,均为导静电材料,所述壳体1的材料为纸质、塑料,或导静电材料。
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设计的起爆具具有如下优点:
1、本质安全性:
(1)以往起爆具注装产品均为将主装药浇注在金属模具上再冷却退模的工艺,其缺点在于:一、由于退模时间过早出现的雷管孔缩孔、退模过程中出现的主装药受力脱落以及模具变形等因素而导致的产品废品率提高。二、产品在退模过程中必然伴随磕碰、撞击等不安全因素,以及成品在使用过程中因雷管孔壁不光滑等因素提高了插入雷管过程中的危险性。本发明给出的起爆具生产时不需要使用注药模具,将起爆药4装入注药芯体2内,盖上芯体压盖12后,将主装药3直接浇注在壳体1内,主装药3浇注完成后,盖上盒盖8即成为成品,冷却后装箱,操作工人将省去冷却退模工序和时间,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2)以往起爆具中的起爆药和主装药露在外面,当插入雷管或导爆索后,雷管与起爆药和主装药直接接触。使用本发明给出的结构, 在插入雷管或导爆索后,雷管不直接接触起爆药和主装药,提高了起爆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本质安全性。
(3)以往起爆药芯体压盖为平面盖,在产品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堆积和振动原因,起爆药上部易出现空隙,同时在使用、运输过程中起爆药颠簸、摩擦易产生静电,增大了起爆具的危险性。本发明更改后,通过芯体压盖的突出部分可以将起爆药压实,使起爆具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
2、起爆具的起爆性能:
(1)以往起爆药芯体压盖为平面盖,在产品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堆积和振动原因,起爆药上部易出现空隙,使其密度下降。进而影响起爆具的起爆效果。本发明更改后,通过芯体压盖的突出部分可以将起爆药压实,相对增大了起爆药的密度,进而产生了一系列连续效应(起爆药密度地增加提高了起爆药的爆速及做功能力,有利于发挥起爆药的爆炸性能。起爆药作用于主装药,主装药作用于炮孔装填药,使得各环节炸药的爆炸性能发挥到极致)。
(2)去掉非爆炸性填充物后,起爆药下面变成空腔,相当于形成一个空穴的炸高,多倍提高了起爆的聚能效果。这样不仅能提高起爆药本身的起爆可靠系数,同时提高了空腔下方炮孔装填药的起爆系数,提高了起爆具整体的起爆性能。
3、工艺性:
(1)以往起爆具注装产品均为将主装药浇注在金属模具上再冷却退模的工艺,由于退模时间过早出现的雷管孔缩孔、退模过程中出现的主装药受力脱落以及模具变形等因素而导致的产品废品率提高。本发明给出的起爆具改由注药芯体、不需要注药模具,直接将主装药浇注进壳体内即成为成品。提高了产品的成品合格率,同时省去了冷却退模工序和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品更具工艺性。
(2)过去在起爆药下加装非爆炸性填充物,本发明去掉起爆系 统的隔药片,在注药芯体上直接注塑出塑料隔板。既起到了支撑和密封起爆药的作用,又设置了炸高,还去掉了非爆炸性填充物,这样起爆药下变成空腔。减少了加装隔药片和非爆炸性填充物的成本,减掉了工序,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使得起爆具成本降低、工艺简化,生产过程更具工艺性。
4、抗水性:
以往起爆具起爆药没有密封结构密封。这样起爆具比较容易潮湿,遇水后,使得起爆具的起爆性能大大减低,甚至拒爆。本发明给出的结构成品之后的起爆药整体都在密封了的塑料壳体内,使得起爆具具有高抗水性。
5、雷管孔封堵:
以往起爆具雷管孔没有雷管防脱落装置。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雷管孔易被杂质堵塞,不便插入雷管或影响雷管传爆质量。当插入雷管后,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雷管脱落出雷管孔,致使起爆具不能起爆。本发明安装了雷管防脱落装置,既可以防止雷管插入后脱落,又可以防止在未放置雷管前有异物进入并堵塞雷管孔;而且可利用雷管防脱落装置调节普通雷管、奥瑞凯雷管等装配空间,提高安全使用的可靠性。该装置结构自带锥度,易于插入雷管孔。
6、适用性:
本发明采用双雷管孔和通孔导线孔结构,一次最多可使用两发雷管,提高了产品的起爆率和传爆可靠性,杜绝了因雷管瞎火率而导致主装药的不起爆。导线孔为一个通孔,两个雷管分别穿过导线孔后固定插入两个雷管孔,当任何一个雷管正常作用,都可以达到100%传爆。该通孔导线孔还可以采用普通导爆索、低能导爆索安全100%起爆。最终集各种雷管、导爆索于一体的一种或多种起爆方式。具有高密度、高威力、抗水性好、安全等特点,能实现各种气候条件下、各种起爆方式下的各类钝感炸药的可靠起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安全起爆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起爆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起爆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起爆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起爆具.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2590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32590A21申请号201410378584622申请日20140804F42B3/1020060171申请人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地址030041山西省太原市西留路18号72发明人王高宏蔺庆元任流润祝贺李建民郭新春霍勇乔海峰张少帅李晓龙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11011代理人刘东升54发明名称安全起爆具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起爆具,属于爆破器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与注药芯体形成为一体的隔板及其下方空腔的设计、对芯体压盖的结构设计,以及对雷管防脱落装置的设计实现了起爆具的高本质安全。

2、性和良好的工艺性。另外,该起爆具还是一种适合各种及导爆索的多种起爆方式的多功能爆破器材。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2590ACN104132590A1/1页21一种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注药芯体2、主装药3、起爆药4、隔板9和芯体压盖12;所述壳体1套在注药芯体2上,所述主装药3位于壳体1与注药芯体2之间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起爆药4装在注药芯体2内,所述芯体压盖12压在注药芯体2的顶端开口部位;所述注药芯体2与隔板9形成为一体,所述隔板9上方为起爆药4,。

3、下方为空腔10;所述注药芯体2上设有第一雷管孔、第二雷管孔,以及导线孔6三者中的任一个、任两个,或者三个;若注药芯体2上设有导线孔6,则所述导线孔6为上端穿透壳体1的通孔;所述注药芯体2底部内侧所围成的空间作为聚能穴7,围成聚能穴7的注药芯体2部位与壳体1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若注药芯体2上设有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则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内设有雷管防脱落装置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管防脱落装置11结构为圆台型,上端面面积小于下端面面积,且设有雷管线孔,且侧面具有15度的锥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4、芯体压盖12与起爆药4接触的一面具有凸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压盖12的总高度为210MM,所述凸起的高度占所述总高度的4060;所述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为深度60110MM的盲孔;所述芯体压盖12顶面至注药芯体2底面的高度为65180MM,所述注药芯体2的总高度为75200MM,最大外径为45120MM,最长部位外径为208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芯体2与芯体压盖12的材料相同,均为导静电材料,所述壳体1的材料为纸质、塑料,或导静电材料。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起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穴7为锥形、球形,或。

5、圆柱形结构。权利要求书CN104132590A1/5页3安全起爆具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爆破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起爆具。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中的起爆具结构是由壳体、起爆主装药、起爆药柱等三部分组成,产品具有一个雷管孔和一个导线孔,激发的时候通过雷管孔内的雷管激发起爆药柱,再起爆主装药,达到起爆具整体爆炸的效果,从而引爆钝感炸药,使其很快达到稳定爆轰的效果。0003由于起爆具产品要求具有装药密度高、起爆感度高、爆速高、威力大等特点,因此起爆具产品的起爆主装药都是用两种高能炸药混合而成,且起爆主装药本身要具有雷管感度,导致产品成本很高。现有起爆具注装产品均为将主装药浇注在金属模具。

6、配合的纸质壳体内,导致产品冷却退模时间长、退模不安全因素增加,严重的影响了产品生产效率,模具数量远满足不了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发明内容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出一种本质安全度高、低成本的起爆具产品。0006二技术方案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起爆具,包括壳体1、注药芯体2、主装药3、起爆药4、隔板9和芯体压盖12;0008所述壳体1套在注药芯体2上,所述主装药3位于壳体1与注药芯体2之间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起爆药4装在注药芯体2内,所述芯体压盖12压在注药芯体2的顶端开口部位;0009所述注药芯体2与隔板9形成为一体,所述隔板9上。

7、方为起爆药4,下方为空腔10;0010所述注药芯体2上设有第一雷管孔、第二雷管孔,以及导线孔6三者中的任一个、任两个,或者三个;若注药芯体2上设有导线孔6,则所述导线孔6为上端穿透壳体1的通孔;0011所述注药芯体2底部内侧所围成的空间作为聚能穴7,围成聚能穴7的注药芯体2部位与壳体1接触。0012优选地,若注药芯体2上设有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则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内设有雷管防脱落装置11。0013优选地,所述雷管防脱落装置11结构为圆台型,上端面面积小于下端面面积,且设有雷管线孔,且侧面具有15度的锥度。0014优选地,所述芯体压盖12与起爆药4接触的一面具有凸起。0015优选。

8、地,所述芯体压盖12的总高度为210MM,所述凸起的高度占所述总高度的说明书CN104132590A2/5页44060;所述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为深度60110MM的盲孔;所述芯体压盖12顶面至注药芯体2底面的高度为65180MM,所述注药芯体2的总高度为75200MM,最大外径为45120MM,最长部位外径为2080MM。0016优选地,所述注药芯体2与芯体压盖12的材料相同,均为导静电材料,所述壳体1的材料为纸质、塑料,或导静电材料。0017优选地,所述聚能穴7为锥形、球形,或圆柱形结构。0018三有益效果0019本发明通过对与注药芯体形成为一体的隔板及其下方空腔的设计、对芯体压盖的。

9、结构设计,以及对雷管防脱落装置的设计实现了起爆具的高安全性和工艺性。另外,该起爆具还是一种适合各种雷管、导爆索的多种起爆方式的多功能爆破器材。附图说明00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00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注药芯体正向剖视图;00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注药芯体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4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起爆具,包括壳体1、注药芯体2、主装药3、起爆药4、隔板9和芯体压盖12;0025所述壳体1套在注药芯体2上,所述主装药3位于壳体1与注药芯体2之间所。

10、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起爆药4装在注药芯体2内,所述芯体压盖12压在注药芯体2的顶端开口部位;0026如图2、图3所示,所述注药芯体2与隔板9形成为一体,所述隔板9上方为起爆药4,下方为空腔10。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起爆药4下加装非爆炸性填充物是一种隔爆材料,本发明中去掉该非爆炸性填充物,这样起爆药4下变成空腔10,不仅减少了加装非爆炸性填充物的成本,还减掉了加装非爆炸性填充物工序,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使得起爆具成本降低、工艺简化,生产过程更具工艺性,更重要的是,去掉非爆炸性填充物后,起爆药4下面的空腔10相当于形成一个聚能状的炸高,这样不仅能提高起爆药本身的起爆可靠系数,同时。

11、提高了空腔下方炮孔装填药的起爆系数,提高了起爆具整体的起爆性能。另外,所述注药芯体2还上设有第一雷管孔、第二雷管孔二者统称为雷管孔5,以及导线孔6;所述导线孔6为上端穿透壳体1的通孔,两个雷管分别穿过导线孔后固定插入两个雷管孔,当任何一个雷管正常作用,都可以达到100传爆。该通孔导线孔还可以采用普通导爆索、低能导爆索安全100起爆。最终集各种雷管、导爆索于一体的一种或多种起爆方式;所述注药芯体2底部内侧所围成的空间作为聚能穴7,围成聚能穴7的注药芯体2部位与壳体1接触。所述聚能穴7为锥形、球形,或圆柱形结构,在产品的起爆过程中可起到能量再次聚集的作用,聚能穴7的选用类型可根据用户要求或爆破类型。

12、及爆破作业的地质、地形等特点决定,聚能穴的大小根据产品的外形尺寸等决定。上述结构中,说明书CN104132590A3/5页5需要说明的是,注药芯体2上设第一雷管孔、第二雷管孔,以及导线孔6三者中的任一个、任两个也可以实现。0027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内设有雷管防脱落装置11。所述雷管防脱落装置11结构为圆台型,上端面面积小于下端面面积,且设有雷管线孔,且侧面具有15度的锥度,雷管防脱落装置11材料可为橡胶等,其高度可根据不同雷管长度要求改变。现有技术中,起爆具雷管孔没有雷管防脱落装置,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雷管孔5易被杂质堵塞,不便插入雷管或影响雷管传爆质量,当插入雷管后,使用过程中。

13、有可能出现雷管脱落出雷管孔,致使起爆具不能起爆,本发明安装的雷管防脱落装置11既可以防止雷管插入后脱落,又可以防止在未放置雷管前有异物进入并堵塞雷管孔;而且可利用雷管防脱落装置11调节普通雷管、奥瑞凯雷管等装配空间,提高安全使用的可靠性,进一步,由于雷管防脱落装置11结构自带锥度,易于插入雷管孔中,而且又能使雷管紧贴起爆药,使起爆药更容易被雷管起爆,增加雷管起爆率。0028所述芯体压盖12与起爆药4接触的一面具有凸起。现有技术中,起爆药芯体压盖为平面盖,在产品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堆积和振动原因,起爆药上部易出现空隙,使其密度下降,进而影响起爆具的起爆效果,同时在使用、运输过程中起爆药颠簸。

14、、摩擦易产生静电,增大了起爆具的危险性。本发明将芯体压盖12下方设计凸起后,通过芯体压盖12的凸起部分可以将起爆药4压实,相对增大了起爆药4的密度,进而产生了一系列连续效应起爆药4密度的增加提高了起爆药4的爆速及做功能力,有利于发挥起爆药4的爆炸性能。起爆药4作用于主装药3,主装药3作用于炮孔装填药,使得各环节炸药的爆炸性能发挥到极致,同时,使起爆具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进一步,将所述芯体压盖12的总高度设计为210MM,所述凸起的高度设计为占所述总高度的4060,这种比例设计下,起爆药4的密度达到最佳值,从而安全性能够达到最佳。0029所述第一雷管孔和/或第二雷管孔为深度60110MM。

15、的盲孔,一次最多可使用两发雷管,提高了产品的起爆率和传爆可靠性;所述注药芯体2整体为圆筒形,所述芯体压盖12顶面至注药芯体2底面的高度为65180MM,所述注药芯体2的总高度为75200MM,最大外径为45120MM,最长部位外径为2080MM。这种尺寸条件下,起爆药4重量可达840G,采用高感度的单质炸药。主装药3是混合炸药。0030所述注药芯体2与芯体压盖12的材料相同,均为导静电材料,所述壳体1的材料为纸质、塑料,或导静电材料。0031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设计的起爆具具有如下优点00321、本质安全性00331以往起爆具注装产品均为将主装药浇注在金属模具上再冷却退模的工艺,。

16、其缺点在于一、由于退模时间过早出现的雷管孔缩孔、退模过程中出现的主装药受力脱落以及模具变形等因素而导致的产品废品率提高。二、产品在退模过程中必然伴随磕碰、撞击等不安全因素,以及成品在使用过程中因雷管孔壁不光滑等因素提高了插入雷管过程中的危险性。本发明给出的起爆具生产时不需要使用注药模具,将起爆药4装入注药芯体2内,盖上芯体压盖12后,将主装药3直接浇注在壳体1内,主装药3浇注完成后,盖上盒盖8即成为成品,冷却后装箱,操作工人将省去冷却退模工序和时间,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说明书CN104132590A4/5页600342以往起爆具中的起爆药和主装药露在外面,当插。

17、入雷管或导爆索后,雷管与起爆药和主装药直接接触。使用本发明给出的结构,在插入雷管或导爆索后,雷管不直接接触起爆药和主装药,提高了起爆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本质安全性。00353以往起爆药芯体压盖为平面盖,在产品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堆积和振动原因,起爆药上部易出现空隙,同时在使用、运输过程中起爆药颠簸、摩擦易产生静电,增大了起爆具的危险性。本发明更改后,通过芯体压盖的突出部分可以将起爆药压实,使起爆具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00362、起爆具的起爆性能00371以往起爆药芯体压盖为平面盖,在产品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堆积和振动原因,起爆药上部易出现空隙,使其密度下降。进而影响起爆具的起爆。

18、效果。本发明更改后,通过芯体压盖的突出部分可以将起爆药压实,相对增大了起爆药的密度,进而产生了一系列连续效应起爆药密度地增加提高了起爆药的爆速及做功能力,有利于发挥起爆药的爆炸性能。起爆药作用于主装药,主装药作用于炮孔装填药,使得各环节炸药的爆炸性能发挥到极致。00382去掉非爆炸性填充物后,起爆药下面变成空腔,相当于形成一个空穴的炸高,多倍提高了起爆的聚能效果。这样不仅能提高起爆药本身的起爆可靠系数,同时提高了空腔下方炮孔装填药的起爆系数,提高了起爆具整体的起爆性能。00393、工艺性00401以往起爆具注装产品均为将主装药浇注在金属模具上再冷却退模的工艺,由于退模时间过早出现的雷管孔缩孔、。

19、退模过程中出现的主装药受力脱落以及模具变形等因素而导致的产品废品率提高。本发明给出的起爆具改由注药芯体、不需要注药模具,直接将主装药浇注进壳体内即成为成品。提高了产品的成品合格率,同时省去了冷却退模工序和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品更具工艺性。00412过去在起爆药下加装非爆炸性填充物,本发明去掉起爆系统的隔药片,在注药芯体上直接注塑出塑料隔板。既起到了支撑和密封起爆药的作用,又设置了炸高,还去掉了非爆炸性填充物,这样起爆药下变成空腔。减少了加装隔药片和非爆炸性填充物的成本,减掉了工序,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使得起爆具成本降低、工艺简化,生产过程更具工艺性。00424。

20、、抗水性0043以往起爆具起爆药没有密封结构密封。这样起爆具比较容易潮湿,遇水后,使得起爆具的起爆性能大大减低,甚至拒爆。本发明给出的结构成品之后的起爆药整体都在密封了的塑料壳体内,使得起爆具具有高抗水性。00445、雷管孔封堵0045以往起爆具雷管孔没有雷管防脱落装置。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雷管孔易被杂质堵塞,不便插入雷管或影响雷管传爆质量。当插入雷管后,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雷管脱落出雷管孔,致使起爆具不能起爆。本发明安装了雷管防脱落装置,既可以防止雷管插入后脱落,又可以防止在未放置雷管前有异物进入并堵塞雷管孔;而且可利用雷管防脱落装置调节普通雷管、奥瑞凯雷管等装配空间,提高安全使用的可。

21、靠性。该装置结构自带锥度,易于插入雷管孔。说明书CN104132590A5/5页700466、适用性0047本发明采用双雷管孔和通孔导线孔结构,一次最多可使用两发雷管,提高了产品的起爆率和传爆可靠性,杜绝了因雷管瞎火率而导致主装药的不起爆。导线孔为一个通孔,两个雷管分别穿过导线孔后固定插入两个雷管孔,当任何一个雷管正常作用,都可以达到100传爆。该通孔导线孔还可以采用普通导爆索、低能导爆索安全100起爆。最终集各种雷管、导爆索于一体的一种或多种起爆方式。具有高密度、高威力、抗水性好、安全等特点,能实现各种气候条件下、各种起爆方式下的各类钝感炸药的可靠起爆。004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32590A1/2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32590A2/2页9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3259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弹药;爆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