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43400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36078.9

申请日:

2012.11.01

公开号:

CN102918997A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D 91/04申请日:20121101授权公告日:20150415终止日期:201511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D 91/04申请日:20121101|||公开

IPC分类号:

A01D91/04; A01D46/26; A23N12/04

主分类号:

A01D91/04

申请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发明人:

贾晓东; 郭忠仁; 李永荣; 张计育; 刘永芝; 王翔; 宣继萍; 王涛; 莫正海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前湖后村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在采收前4周对结果枝喷施一次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制剂,且用Ca(OH)2调节pH值至7.0;喷施两周后,在果实外种皮70%开裂时进行采收;采收前,对树下的枯枝及杂物进行清理,铺上黑色的网布;机器震摇结果枝,落在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去除杂物,脱皮机内脱去未开裂的外种皮,流水清洗果实;漂洗,臭氧消毒,烘干机烘干,使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最后贮藏。采用本发明可统一薄壳山核桃果实成熟期,减少自然落果,提早果实上市日期,提高产量,避免日晒造成的裂果和果色变化,提高果实品质,从而有效提高薄壳山核桃售价。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采收前4周对结果枝喷施一次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制剂,所述制剂用Ca(OH)2调节pH值至7.0; 
(2)喷施两周后,在果实外种皮70%开裂时进行采收; 
(3)采收前,对树下的枯枝及杂物进行清理,铺上黑色的网布; 
(4)机器震摇结果枝,落在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挑除树枝、落叶,脱皮机内脱去未开裂的外种皮,流水清洗;所述流水清洗的方法为:清除坚果表面残留的烂皮、泥土及其他污染物;将果实装入框中或其他容器中,置于水池或流水中,用竹扫帚搅洗。 
(5)臭氧消毒:用浓度为5~10ppm的臭氧水清洗5min; 
(6)干燥:烤房烘烤每层摊平核桃的厚度在15cm左右,温度控制在30℃烘烤2小时,然后在35℃继续烘烤4‑70小时,使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烘烤时要将烤房的通气孔全部打开,以便水蒸气的蒸发,待加热2小时后,再将通气孔盖严,每隔2~3小时翻拌1次。 
(7)将干燥后核桃装入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并在包装袋内充入浓度为95%的氮气,然后扎紧袋口放入0℃进行贮藏。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臭氧消毒前可以添加漂白工序,其步骤为:先把0.5kg漂白粉加温水3~4kg化开,滤去残渣,然后在陶瓷缸内兑清水30~40kg配成漂白液,再将洗好的果实放入漂白液中,搅拌8~10min,当果实壳面变白时,捞出后清洗干净。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水分含量的直观分析法为:随机取10个果实,轻轻敲开外壳,破碎的声音清脆表明水分含量已达到要求,如破碎的声音不清脆,则需继续烘干。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可有效提高薄壳山核桃售价的采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ch.)K.Koch],又名碧根果、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原产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干果树种之一,果实营养价值丰富,果仁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油橄榄还高,是核桃(Juglans regia)的4倍,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1、B2,既可鲜食又可榨油。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薄壳山核桃的逐步认识,人们对薄壳山核桃的需要正在逐年增大,目前国内每年至少消费果实20万吨,薄壳山核桃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快速增加。
薄壳山核桃核桃适时采收非常重要,采收过早,青皮不易剥离、种仁不饱满、出仁率和出油率低,且不耐储藏;采收过晚,果实易脱落,同时,青皮开裂后停留在树上的时间过长,会增加受霉菌感染的机会,导致坚果品质下降。但是,由于相关研究及配套技术的缺乏及薄壳山核桃本身存在成熟时间相对不统一等问题,目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及加工还普遍采用原始方法,如目测大概熟了就收、竹竿打、晒等。这样的采收方法存在“采收果实成熟度相差大”、“对树体损伤大”、“提前落果产量损失”、“成品质量差”及“上市时间集中”等问题,导致售价降低。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薄壳山核桃的引种、实生选种和栽培工作。本发明通过总结发明人多年积累的薄壳山核桃栽培经验,提出一种先进的薄壳山核桃果实采收加工方法,统一果实成熟度,提早采收时间,减少产量损失,提高果实品质卖相,可有效提高薄壳山核桃售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开统一薄壳山核桃果实成熟度、提早果实成熟时间、减少产量损失、提高成品质量,从而可提高售价的采收加工方法。
为解决该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在采收前4周对结果枝喷施一次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制剂,该制剂用Ca(OH)2调节pH值至7.0;
2.喷施两周后,在果实外种皮70%开裂时进行采收;
3.采收前,对树下的枯枝及杂物进行清理,铺上黑色的网布;
4.机器震摇结果枝,落在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挑除大的树枝等杂物,风吹去落叶等较轻的杂物,脱皮机内脱去未开裂的外种皮,流水清洗果实清除坚果表面残留的烂皮、泥土及其他污染物,其方法装入框中或其他容器中,置于水池或流水中,用竹扫帚搅洗;对个别果面污染严重的,还应用刷子逐个刷洗,在水池中清洗时要及时换水。
5.可选步骤:漂白:先把0.5kg漂白粉加温水3~4kg化开,滤去残渣,然后在陶瓷缸内兑清水30~40kg配成漂白液,再将洗好的坚果放入漂白液中,搅拌8~10min,当壳面变白时,捞出后清洗干净。
6.臭氧消毒:用浓度为5~10ppm的臭氧水清洗5min;
7.干燥:小烤房烘烤每层摊平核桃的厚度在15cm左右,不要摊得过厚过薄;温度控制在前2小时30℃,然后在35℃下继续加热4‑70小时,使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烘烤前期要将通气孔全部打开,以便水蒸气的蒸发排除,待加热2‑5小时后,再将通气孔盖严;核桃刚上炕时,所含水份比较多,不能翻拌。当烘烤至核桃表面的水分已被烘干时,才能进行翻拌,一般每隔2~3h翻拌1次。
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判断方法可用直观分析法。方法为随机取10个果实,轻轻敲开外壳,如破碎的声音清脆,表明水分含量已达到进一步销售或储藏要求,如破碎的声音不清脆,或果仁在外壳裂开的同时被敲碎,则需继续烘干。
8.将干燥后核桃装入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并在包装袋内充入浓度为95%的氮气,然后扎紧袋口放入0℃进行贮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薄壳山核桃的提前上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果实即将成熟前的20天,是坚果重、出仁率、含油率及其它主要营养成分增长的高峰期。若提前采收,难于脱青皮,种仁不饱满,含油率低,味涩,商品率不高,有研究表明,在最适采收期前2周采收,单果重降低14.3%,仁重下降18.3%,出仁率降低4.2%;早采3周,单果重降低22.25%,仁重下降19.45%,出仁率下降8.35%,常造成“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国外学者也有采用乙烯利催熟,往往会造成叶片大量早期脱落而削弱树势,另外,还容易使芽当年萌发并影响下年产量和树体安全过冬。此方法国内运用较少。发明人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选择了合适浓度的乙烯利和调节pH值方法,使果柄处形成离层,外果皮提前开裂、果实品质整齐、成熟时间统一。外果皮提前开裂有利于提早果实采收上市时间,提高果实售价。果实品质整齐容易进行后续处理。成熟时间统一可一次采收而不是多次采收,节省人工及设备成本。总之,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实售价。使外种皮提前开裂,促进果实成熟,又不会导致落叶,小影响物质积累及次年结果,从而取得了提早上市、提高售价的良好效果。喷施乙烯利制剂可使薄壳山核桃提早上市2周左右,可有效提高果实的售价。
乙烯利制剂试验实施例
为研究乙烯利制剂对薄壳山核桃外种皮开裂、使用后叶片情况,叶片早衰及次年结果的影响情况,分别对单独乙烯利制剂,乙烯利碱调节制剂进行树体喷施试验,其中乙烯利碱调节制剂浓度均为200mg/kg,结果如下:

乙烯利制剂喷湿后,果实品质实验:
 单果重较大量上市时出仁率较大量上市时仁重较大量上市采用乙烯利[Ca(OH)2调节]98%97.3%95.4%
从试验结果可看出,喷施乙烯利制剂200mg/kg[Ca(OH)2调节pH值至7.0]可提早外种皮开裂时间,同时对叶片、次年结果、单果重、出仁率及仁重基本无影响。
2目前核桃多采用乙烯利浸泡堆沤后棒敲脱去青皮。由于采收期偏早,川道、山坡树同时采收,一起堆沤,再加上堆沤时间掌握不好,常出现堆沤时间过长,流出黑色汁液污染果壳,腐蚀果仁,脱皮后的核桃未能及时清洗,即使水洗后,由于秋季阴雨连绵,晾晒不及时或不够,晾晒仅七、八成干时就装袋贮藏销售,导致坚果核仁颜色变深或发霉长毛,人为地降低了品质。本发明采用在采收前4周喷洒用氢氧化钙调价ph值后的乙烯利,喷湿两周后,果实外种皮即有70%以上的开裂,省去堆沤去青的过程。
3在外种皮70%开裂时适时提前采收,有利于防止部分早熟果实落果,提高了产量。采收前清理杂物及铺黑色网布,有利于减少果实污染,保证果实质量,有利于后期储存。
4相对于传统太阳晾晒方法,采用烘干机烘干水分,可减少暴晒导致的裂果、保护果实外壳颜色、缩短加工时间、节省人工,从而有效提高果实质量。水分测定虽可采用仪器测试,但仪器操作复杂,用时也很长。发明人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同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直观分析法,不需复杂仪器,简单易操作,有利于农民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果实水分直观分析法实施例
对于果实烘干时间的判断,如果果实在树上采收时已成熟,而只是比如被雨水等外界条件打湿,烘干时间一般控制在6~8个小时就可以子。如果是果实未完全成熟,那么水分主要集中在果仁部分,则烘干的时间往往需要较长,有时甚至需要72小时的时间才能将水分降到4.5%以下。随机取10个果实,轻轻敲开外壳,破碎声音清脆,测定水分为3.5%。果仁含水量指标较为合理,既抑制了微生物的霉变,又抑制了山核桃在干燥处理中的脂肪酸败;成品果实成熟度整齐,果实颜色好,含水量低,品质上乘。
5在“消毒处理”上,臭氧水对山核桃原料进行清洗处理,可有效杀灭果实表面的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降低有害病菌在原料贮藏期间的相互侵染,减少霉变的发生,又无任何的化学药剂残留,取得了较好的灭菌效果。用0.15mm厚的PE薄膜袋进行包装并直接充入高浓度的氮气,既有效阻止了“回潮”现象的发生,又最大限度地降低氧与原料的接触,避免原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由于自动氧化而引起的酸败,减少游离脂肪酸的产生,贮藏试验一年后酸价增加仅为普通处理的20.5%,过氧化值增加仅为普通处理的27.4%,好果率保持在98%以上,保持了较好的商品价值,实现了对山核桃加工原料周年贮藏和供应的目的,同时,本发明方法投入少,成本低廉,适宜广大果农、生产企业应用。
6.本发明技术来自于科研试验及生产实践,技术体系系统、科学合理。采用本发明对薄壳山核桃进行采收加工,可使采收的果实成熟度统一,使果实成熟收获时间提早2周以上,减少自然采收时提前成熟果实落果导致的产量损失,避免自然晾晒带来的裂果及果色变浅等问题,果实水分统一可控,提高成品产量和质量,从而最终可以有效提高薄壳山核桃售价,增加农民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9月中上旬在采收前4周,对正常生长的10年生薄壳山核桃树结果枝喷施一次浓度为200mg/kg用Ca(OH)2调节pH值至7.0的乙烯利制剂;
2.喷施两周后,在果实外种皮70%开裂时进行采收;
3.采收前,对树下的枯枝及杂物进行清理,铺上黑色的网布;
4.机器震摇结果枝,落在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挑除大的树枝等杂物,风吹去落叶等较轻的杂物,脱皮机内脱去未开裂的外种皮,流水清洗果实清除坚果表面残留的烂皮、泥土及其他污染物。其方法装入框中或其他容器中,置于水池或流水中,用竹扫帚搅洗;对个别果面污染严重的,还应用刷子逐个刷洗。在水池中清洗时要及时换水。
5.可选地:漂白:先把0.5kg漂白粉加温水3~4kg化开,滤去残渣,然后在陶瓷缸内兑清水30~40kg配成漂白液,再将洗好的坚果放入漂白液中,搅拌8~10min,当壳面变白时,捞出后清洗干净。
6.臭氧消毒:用浓度为5~10ppm的臭氧水清洗5min;
7.干燥:小烤房烘烤每层摊平核桃的厚度在15cm左右,不要摊得过厚过薄;温度控制在前2小时30℃,然后在35℃下继续加热4‑70小时,使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烘烤前期要将通气孔全部打开,以便水蒸气的蒸发排除,待加热2‑5小时后,再将通气孔盖严;核桃刚上炕时,所含水份比较多,不能翻拌。当烘烤至核桃表面的水分已被烘干时,才能进行翻拌,一般每隔2~3h翻拌1次。
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判断方法可用直观分析法。方法为随机取10个果实,轻轻敲开外壳,如破碎的声音清脆,横膈膜易用手搓碎,种仁皮色由乳白色变为浅黄色或淡黄色时,表明水分含量已达到边一步销售或储藏要求,如破碎的声音不清脆,或果仁在外壳裂开的同时被敲碎,则需继续烘干。
成品果实成熟度整齐,果实颜色好,含水量低,品质上乘。上市销售,较正常上市时间提前15~20天,地头收购价120元/公斤。较大量上市时间相比,市场售价90元/公斤。
8.将干燥后核桃装入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并在包装袋内充入浓度为95%的氮气,然后扎紧袋口放入0℃进行贮藏;
贮藏12个月后,酸价增加仅为普通处理的20.5%,过氧化值增加仅为普通处理的27.4%,好果率保持在98%以上,保持了较好的商品价值。
且薄壳山核桃叶片无早衰及叶黄、畸形等情况,对次年结果无影响,经济性状和产量最高,适宜在生产种推广使用。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1899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18997 A *CN102918997A* (21)申请号 201210436078.9 (22)申请日 2012.11.01 A01D 91/04(2006.01) A01D 46/26(2006.01) A23N 12/04(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 前湖后村 1 号 (72)发明人 贾晓东 郭忠仁 李永荣 张计育 刘永芝 王翔 宣继萍 王涛 莫正海 (54) 发明名称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

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 方法, 由如下步骤组成 : 在采收前 4 周对结果枝 喷施一次浓度为 200mg/kg 的乙烯利制剂, 且用 Ca(OH)2调节 pH 值至 7.0 ; 喷施两周后, 在果实外 种皮 70开裂时进行采收 ; 采收前, 对树下的枯 枝及杂物进行清理, 铺上黑色的网布 ; 机器震摇 结果枝, 落在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 去除杂物, 脱皮机内脱去未开裂的外种皮, 流水清洗果实 ; 漂洗, 臭氧消毒, 烘干机烘干, 使果实水分含量低 于 4.3, 最后贮藏。采用本发明可统一薄壳山 核桃果实成熟期, 减少自然落果, 提早果实上市日 期, 提高产量, 。

3、避免日晒造成的裂果和果色变化, 提高果实品质, 从而有效提高薄壳山核桃售价。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采收前 4 周对结果枝喷施一次浓度为 200mg/kg 的乙烯利制剂, 所述制剂用 Ca(OH)2调节 pH 值至 7.0 ; (2) 喷施两周后, 在果实外种皮 70开裂时进行采收 ; (3) 采收前, 对树下的枯枝及杂物进行清理, 铺上黑色的网布 ; (4) 机器震摇结果枝, 落在。

4、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 挑除树枝、 落叶, 脱皮机内脱去未开 裂的外种皮, 流水清洗 ; 所述流水清洗的方法为 : 清除坚果表面残留的烂皮、 泥土及其他污 染物 ; 将果实装入框中或其他容器中, 置于水池或流水中, 用竹扫帚搅洗。 (5) 臭氧消毒 : 用浓度为 5 10ppm 的臭氧水清洗 5min ; (6)干燥 : 烤房烘烤每层摊平核桃的厚度在15cm左右, 温度控制在30烘烤2小时, 然 后在 35继续烘烤 4-70 小时, 使果实水分含量低于 4.3。烘烤时要将烤房的通气孔全部 打开, 以便水蒸气的蒸发, 待加热 2 小时后, 再将通气孔盖严, 每隔 2 3 小时翻拌 1 次。 (7。

5、)将干燥后核桃装入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 并在包装袋内充入浓度为95的 氮气, 然后扎紧袋口放入 0进行贮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臭氧消毒前可以添加 漂白工序, 其步骤为 : 先把0.5kg漂白粉加温水34kg化开, 滤去残渣, 然后在陶瓷缸内兑 清水3040kg配成漂白液, 再将洗好的果实放入漂白液中, 搅拌810min, 当果实壳面变 白时, 捞出后清洗干净。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6) 中水 分含量的直观分析法为 : 随机取 10 个果实, 轻轻敲开外壳, 破碎的声音清。

6、脆表明水分含量 已达到要求, 如破碎的声音不清脆, 则需继续烘干。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18997 A 2 1/5 页 3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具体说是一种可有效提高薄壳山核 桃售价的采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薄壳山核桃 Carya illinoensis(Wangech.)K.Koch, 又名碧根果、 美国山核桃、 长山核桃, 原产美国, 是世界上最重要、 最有价值的干果树种之一, 果实营养价值丰富, 果仁 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油橄榄还高, 是核桃(Juglans regia)的4倍, 还富含对。

7、人体有益 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B1、 B2, 既可鲜食又可榨油。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 薄壳山核桃的逐步认识, 人们对薄壳山核桃的需要正在逐年增大, 目前国内每年至少消费 果实 20 万吨, 薄壳山核桃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快速增加。 0003 薄壳山核桃核桃适时采收非常重要, 采收过早, 青皮不易剥离、 种仁不饱满、 出仁 率和出油率低, 且不耐储藏 ; 采收过晚, 果实易脱落, 同时, 青皮开裂后停留在树上的时间过 长, 会增加受霉菌感染的机会, 导致坚果品质下降。但是, 由于相关研究及配套技术的缺乏 及薄壳山核桃本身存在成熟时间相对不统一等问题, 目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及加工还。

8、普遍 采用原始方法, 如目测大概熟了就收、 竹竿打、 晒等。 这样的采收方法存在 “采收果实成熟度 相差大” 、“对树体损伤大” 、“提前落果产量损失” 、“成品质量差” 及 “上市时间集中” 等问题, 导致售价降低。 0004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薄壳山核桃的引种、 实生选种和栽培工作。本发明通过总结发明人多年积累的薄壳山核桃栽培经验, 提出一种 先进的薄壳山核桃果实采收加工方法, 统一果实成熟度, 提早采收时间, 减少产量损失, 提 高果实品质卖相, 可有效提高薄壳山核桃售价。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开统一薄壳山核桃果实成熟度、 提早果。

9、实成熟时间、 减少产量损失、 提高成品质量, 从而可提高售价的采收加工方法。 0006 为解决该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7 1. 在采收前 4 周对结果枝喷施一次浓度为 200mg/kg 的乙烯利制剂, 该制剂用 Ca(OH)2调节 pH 值至 7.0 ; 0008 2. 喷施两周后, 在果实外种皮 70开裂时进行采收 ; 0009 3. 采收前, 对树下的枯枝及杂物进行清理, 铺上黑色的网布 ; 0010 4. 机器震摇结果枝, 落在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 挑除大的树枝等杂物, 风吹去落 叶等较轻的杂物, 脱皮机内脱去未开裂的外种皮, 流水清洗果实清除坚果表面残留的烂皮、 泥土及其他。

10、污染物, 其方法装入框中或其他容器中, 置于水池或流水中, 用竹扫帚搅洗 ; 对 个别果面污染严重的, 还应用刷子逐个刷洗, 在水池中清洗时要及时换水。 0011 5. 可选步骤 : 漂白 : 先把 0.5kg 漂白粉加温水 3 4kg 化开, 滤去残渣, 然后在陶 说 明 书 CN 102918997 A 3 2/5 页 4 瓷缸内兑清水3040kg配成漂白液, 再将洗好的坚果放入漂白液中, 搅拌810min, 当壳 面变白时, 捞出后清洗干净。 0012 6. 臭氧消毒 : 用浓度为 5 10ppm 的臭氧水清洗 5min ; 0013 7. 干燥 : 小烤房烘烤每层摊平核桃的厚度在 15。

11、cm 左右, 不要摊得过厚过薄 ; 温度 控制在前2小时30, 然后在35下继续加热4-70小时, 使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 烘烤 前期要将通气孔全部打开, 以便水蒸气的蒸发排除, 待加热 2-5 小时后, 再将通气孔盖严 ; 核桃刚上炕时, 所含水份比较多, 不能翻拌。当烘烤至核桃表面的水分已被烘干时, 才能进 行翻拌, 一般每隔 2 3h 翻拌 1 次。 0014 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 判断方法可用直观分析法。 方法为随机取10个果实, 轻 轻敲开外壳, 如破碎的声音清脆, 表明水分含量已达到进一步销售或储藏要求, 如破碎的声 音不清脆, 或果仁在外壳裂开的同时被敲碎, 则需继续烘干。

12、。 0015 8. 将干燥后核桃装入 0.15mm 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 并在包装袋内充入浓度为 95的氮气, 然后扎紧袋口放入 0进行贮藏 ;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17 1 薄壳山核桃的提前上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果实即将成熟前的 20 天, 是坚果重、 出仁率、 含油率及其它主要营养成分增长的高峰 期。若提前采收, 难于脱青皮, 种仁不饱满, 含油率低, 味涩, 商品率不高, 有研究表明, 在最 适采收期前 2 周采收, 单果重降低 14.3, 仁重下降 18.3, 出仁率降低 4.2; 早采 3 周, 单果重降低 22.25, 仁重。

13、下降 19.45, 出仁率下降 8.35, 常造成 “丰产不丰收” 的现象, 国外学者也有采用乙烯利催熟, 往往会造成叶片大量早期脱落而削弱树势, 另外, 还容易使 芽当年萌发并影响下年产量和树体安全过冬。此方法国内运用较少。发明人根据多年研究 成果和实践经验选择了合适浓度的乙烯利和调节 pH 值方法, 使果柄处形成离层, 外果皮提 前开裂、 果实品质整齐、 成熟时间统一。外果皮提前开裂有利于提早果实采收上市时间, 提 高果实售价。 果实品质整齐容易进行后续处理。 成熟时间统一可一次采收而不是多次采收, 节省人工及设备成本。 总之, 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实售价。 使外种皮提前 开。

14、裂, 促进果实成熟, 又不会导致落叶, 小影响物质积累及次年结果, 从而取得了提早上市、 提高售价的良好效果。喷施乙烯利制剂可使薄壳山核桃提早上市 2 周左右, 可有效提高果 实的售价。 0018 乙烯利制剂试验实施例 0019 为研究乙烯利制剂对薄壳山核桃外种皮开裂、 使用后叶片情况, 叶片早衰及次年 结果的影响情况, 分别对单独乙烯利制剂, 乙烯利碱调节制剂进行树体喷施试验, 其中乙烯 利碱调节制剂浓度均为 200mg/kg, 结果如下 : 0020 说 明 书 CN 102918997 A 4 3/5 页 5 0021 乙烯利制剂喷湿后, 果实品质实验 : 0022 单果重较大量上市时出。

15、仁率较大量上市时仁重较大量上市 采用乙烯利 Ca(OH)2 调节 9897.395.4 0023 从试验结果可看出, 喷施乙烯利制剂 200mg/kgCa(OH)2 调节 pH 值至 7.0 可提早 外种皮开裂时间, 同时对叶片、 次年结果、 单果重、 出仁率及仁重基本无影响。 0024 2 目前核桃多采用乙烯利浸泡堆沤后棒敲脱去青皮。由于采收期偏早, 川道、 山坡 树同时采收, 一起堆沤, 再加上堆沤时间掌握不好, 常出现堆沤时间过长, 流出黑色汁液污 染果壳, 腐蚀果仁, 脱皮后的核桃未能及时清洗, 即使水洗后, 由于秋季阴雨连绵, 晾晒不及 时或不够, 晾晒仅七、 八成干时就装袋贮藏销售。

16、, 导致坚果核仁颜色变深或发霉长毛, 人为 地降低了品质。本发明采用在采收前 4 周喷洒用氢氧化钙调价 ph 值后的乙烯利, 喷湿两周 后, 果实外种皮即有 70以上的开裂, 省去堆沤去青的过程。 0025 3 在外种皮 70开裂时适时提前采收, 有利于防止部分早熟果实落果, 提高了产 量。 采收前清理杂物及铺黑色网布, 有利于减少果实污染, 保证果实质量, 有利于后期储存。 0026 4 相对于传统太阳晾晒方法, 采用烘干机烘干水分, 可减少暴晒导致的裂果、 保护 果实外壳颜色、 缩短加工时间、 节省人工, 从而有效提高果实质量。水分测定虽可采用仪器 测试, 但仪器操作复杂, 用时也很长。 。

17、发明人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同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 效的直观分析法, 不需复杂仪器, 简单易操作, 有利于农民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0027 果实水分直观分析法实施例 0028 对于果实烘干时间的判断, 如果果实在树上采收时已成熟, 而只是比如被雨水等 外界条件打湿, 烘干时间一般控制在 6 8 个小时就可以子。如果是果实未完全成熟, 那 么水分主要集中在果仁部分, 则烘干的时间往往需要较长, 有时甚至需要 72 小时的时间才 能将水分降到 4.5以下。随机取 10 个果实, 轻轻敲开外壳, 破碎声音清脆, 测定水分为 3.5。果仁含水量指标较为合理, 既抑制了微生物的霉变, 又抑制了山核桃在干燥处。

18、理中 的脂肪酸败 ; 成品果实成熟度整齐, 果实颜色好, 含水量低, 品质上乘。 说 明 书 CN 102918997 A 5 4/5 页 6 0029 5 在 “消毒处理” 上, 臭氧水对山核桃原料进行清洗处理, 可有效杀灭果实表面的细 菌、 霉菌等有害微生物, 降低有害病菌在原料贮藏期间的相互侵染, 减少霉变的发生, 又无 任何的化学药剂残留, 取得了较好的灭菌效果。用 0.15mm 厚的 PE 薄膜袋进行包装并直接 充入高浓度的氮气, 既有效阻止了 “回潮” 现象的发生, 又最大限度地降低氧与原料的接触, 避免原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由于自动氧化而引起的酸败, 减少游离脂肪酸的产生, 贮藏试验。

19、 一年后酸价增加仅为普通处理的 20.5, 过氧化值增加仅为普通处理的 27.4, 好果率保 持在 98以上, 保持了较好的商品价值, 实现了对山核桃加工原料周年贮藏和供应的目的, 同时, 本发明方法投入少, 成本低廉, 适宜广大果农、 生产企业应用。 0030 6.本发明技术来自于科研试验及生产实践, 技术体系系统、 科学合理。 采用本发明 对薄壳山核桃进行采收加工, 可使采收的果实成熟度统一, 使果实成熟收获时间提早 2 周 以上, 减少自然采收时提前成熟果实落果导致的产量损失, 避免自然晾晒带来的裂果及果 色变浅等问题, 果实水分统一可控, 提高成品产量和质量, 从而最终可以有效提高薄壳。

20、山核 桃售价, 增加农民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 1 0032 1.9 月中上旬在采收前 4 周, 对正常生长的 10 年生薄壳山核桃树结果枝喷施一次 浓度为 200mg/kg 用 Ca(OH)2调节 pH 值至 7.0 的乙烯利制剂 ; 0033 2. 喷施两周后, 在果实外种皮 70开裂时进行采收 ; 0034 3. 采收前, 对树下的枯枝及杂物进行清理, 铺上黑色的网布 ; 0035 4. 机器震摇结果枝, 落在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 挑除大的树枝等杂物, 风吹去落 叶等较轻的杂物, 脱皮机内脱去未开裂的外种皮, 流水清洗果实清除坚果表面残留的烂皮、 泥土及其他污染物。其方。

21、法装入框中或其他容器中, 置于水池或流水中, 用竹扫帚搅洗 ; 对 个别果面污染严重的, 还应用刷子逐个刷洗。在水池中清洗时要及时换水。 0036 5. 可选地 : 漂白 : 先把 0.5kg 漂白粉加温水 3 4kg 化开, 滤去残渣, 然后在陶瓷 缸内兑清水3040kg配成漂白液, 再将洗好的坚果放入漂白液中, 搅拌810min, 当壳面 变白时, 捞出后清洗干净。 0037 6. 臭氧消毒 : 用浓度为 5 10ppm 的臭氧水清洗 5min ; 0038 7. 干燥 : 小烤房烘烤每层摊平核桃的厚度在 15cm 左右, 不要摊得过厚过薄 ; 温度 控制在前2小时30, 然后在35下继续。

22、加热4-70小时, 使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 烘烤 前期要将通气孔全部打开, 以便水蒸气的蒸发排除, 待加热 2-5 小时后, 再将通气孔盖严 ; 核桃刚上炕时, 所含水份比较多, 不能翻拌。当烘烤至核桃表面的水分已被烘干时, 才能进 行翻拌, 一般每隔 2 3h 翻拌 1 次。 0039 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 判断方法可用直观分析法。 方法为随机取10个果实, 轻 轻敲开外壳, 如破碎的声音清脆, 横膈膜易用手搓碎, 种仁皮色由乳白色变为浅黄色或淡黄 色时, 表明水分含量已达到边一步销售或储藏要求, 如破碎的声音不清脆, 或果仁在外壳裂 开的同时被敲碎, 则需继续烘干。 0040 成品。

23、果实成熟度整齐, 果实颜色好, 含水量低, 品质上乘。 上市销售, 较正常上市时 间提前 15 20 天, 地头收购价 120 元 / 公斤。较大量上市时间相比, 市场售价 90 元 / 公 说 明 书 CN 102918997 A 6 5/5 页 7 斤。 0041 8. 将干燥后核桃装入 0.15mm 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 并在包装袋内充入浓度为 95的氮气, 然后扎紧袋口放入 0进行贮藏 ; 0042 贮藏 12 个月后, 酸价增加仅为普通处理的 20.5, 过氧化值增加仅为普通处理的 27.4, 好果率保持在 98以上, 保持了较好的商品价值。 0043 且薄壳山核桃叶片无早衰及叶黄、 畸形等情况, 对次年结果无影响, 经济性状和产 量最高, 适宜在生产种推广使用。 说 明 书 CN 102918997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