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溶蛋黄粉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速溶蛋黄粉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07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 CN 102960776 A *CN102960776A* (21)申请号 201210526047.2 (22)申请日 2012.12.07 A23L 1/32(2006.01) A23L 1/29(2006.01) A23L 2/39(2006.01) A23P 1/06(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二商健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石榴庄西 街 234 号 (72)发明人 赵伟 韩旭 何景贤 王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2、 11003 代理人 尹振启 (54) 发明名称 一种速溶蛋黄粉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溶蛋黄粉的制备方 法, 该方法包括 :(a)对蛋黄液实施机械分散 ; (b)按照重量体积比 (g/ml)蛋黄液 : 磷脂酶 A2=100:0.01-0.05 向蛋黄液中添加磷脂酶 A2 ; 和 (c) 干燥处理。本发明通过添加磷脂酶, 水解蛋黄 中的磷脂形成溶血磷脂, 使蛋粉的乳化稳定性、 乳 化热稳定性得以提高。对处理后的蛋黄液实施喷 雾干燥制成可溶性好、 乳化稳定性好的蛋黄粉, 经 造粒工序后, 蛋黄粉溶解性、 分散性、 流动性增强。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
3、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1/1 页 2 1. 一种速溶蛋黄粉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 : (a) 对蛋黄液实施机械分散 ; (b) 按照重量体积比蛋黄液 : 磷脂酶 A2=100:0.01-0.05 向分散后的蛋黄液中加入磷脂 酶 A2 ; 和 (c) 干燥处理 ; 其中所述重量体积比为 g/ml。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分散采用食品工业常用的机械 分散设备进行 : 包括采用均质机或乳化机对蛋黄液进行分散处理 ; 或者先采用胶体磨或搅 拌机对蛋黄液进行初步分散, 然后进一。
4、步采用均质机或乳化机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蛋黄液添加磷脂酶A2后于低温条件 下进行搅拌处理, 所述搅拌温度为 0-10, 搅拌时间为 13-20h。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温度为 0-8, 搅拌时间为 12-18h。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喷雾干燥, 进口温度为 160-180, 出口温度为 70-90。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蛋黄液经干燥处理前进行 (d) 巴 氏杀菌 ; 所述巴氏杀菌温度为 50-70, 杀菌温度与出巴氏温度差为 0.5-2, 杀菌时间。
5、为 2-4min。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巴氏杀菌温度为62-67, 杀菌温度 与出巴氏温度差为 1。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巴氏杀菌时间为 210s。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蛋黄液进行干燥处理后进行 (e) 沸 腾制粒。 10. 一种速溶蛋黄粉, 为权利要求 1-9 任一方法制备得到的产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60776 A 2 1/8 页 3 一种速溶蛋黄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蛋品加工领域中的蛋黄粉生产技术, 尤其涉及制备速溶蛋黄粉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6、 蛋黄粉是以蛋黄液为原料, 经干燥加工除去水分后制得的粉末状可食用的新型蛋 制品。蛋黄粉作为禽蛋的一种重要的深加工产品, 保持了鲜蛋的全部营养成分和风味, 不 但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蛋白质食品, 解决了鲜蛋易变质、 易破损的弊端, 而且明显的减轻蛋 品的重量, 有效的解决了禽蛋储藏和远距离运输问题。 此外, 蛋黄粉营养丰富, 热值高, 是全 价蛋白质, 被誉为人类最理想的滋补品。 若将蛋粉加入适量水还原后, 可像鲜蛋那样烹饪食 用, 能用作糕点、 饼干、 挂面及冷饮等的配料, 起调味、 发酵、 乳化、 凝固等作用。 但是, 在生产 加工过程中, 蛋黄粉经常存在溶解程度低, 溶液体系稳定性差, 颗。
7、粒不均匀, 易粘结等冲调 性问题, 这也是提升蛋黄粉品质的关键瓶颈。 0003 我国禽蛋制品加工起步较晚, 近几年一直呈现徘徊局面, 在禽蛋制品企业只是进 行了蛋白片、 蛋黄粉、 全蛋粉等初级蛋制品的生产, 经济效益低下。 应用生物技术, 特别是酶 技术对蛋制品进行深加工, 提高蛋制品的附加值, 是解决蛋品行业市场低迷、 缺乏竞争力的 一个好途径。 0004 蛋黄作为一种乳化性能十分优异的天然乳化剂, 广泛应用于蛋黄酱、 沙拉酱、 冰淇 淋、 焙烤等食品加工中。由于蛋黄对热敏感, 超过 65就容易变性, 其乳化性能就会很快下 降。对于蛋黄类产品, 为保证其食品安全及较长的货架期, 巴氏杀菌是不。
8、可少的步骤 ; 在这 一过程中, 高温对乳状液的稳定性不利, 较高强度杀菌使蛋白质变性, 脂肪乳化性下降, 蛋 黄类产品分层, 严重影响感官品质。 0005 国外有人利用 PLA2 来改善蛋黄耐热性, Dutilh C E 发现用 PLA2 改性过的蛋黄制 成的蛋黄酱能够耐高温, 并且具有增稠的效应 ; Okutomi 等发现用 PLA2 处理的脂蛋白制成 蛋黄酱具有较好的风味和口感, 很强的热稳定性。国内外利用 PLA2 生产溶血卵磷脂的报道 很多, 但利用 PLA2 改性蛋黄磷脂并对改性蛋黄的功能性质研究的报道不多。蛋黄中含有丰 富的磷脂, Van DamAF 等发现 PLA2 改性的蛋黄。
9、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 申请了专利 ; 国内对这 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而且我国的禽蛋产品加工厂多是生产蛋白片、 蛋黄粉等低附 加值的初级产品, 产品缺乏竞争力。利用 PLA2 改性蛋黄得到具有优良乳化性的产品, 不但 可以拓宽蛋黄的应用范围, 而且可以提高国内蛋黄制品的国际竞争力。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制备速溶蛋黄粉的方法, 该方法制 备的蛋黄粉能快速分散在水中, 并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使蛋黄粉可直接冲调食用。 0007 本发明更提供速溶蛋黄粉产品, 此种蛋粉能快速分散在水中, 并形成均一稳定的 溶液, 此种蛋黄粉可作为终端快速消费者直接冲调食用。
10、, 更可应用于饮料食品或保健食品 说 明 书 CN 102960776 A 3 2/8 页 4 的生产, 大大扩展了蛋粉的可应用范围。 0008 本发明通过研究蛋粉颗粒的微观结构, 研究脂蛋白在经过酶处理以后的变化, 又 结合产业化生产的需要, 找到了适合生产、 能增加产品溶解性、 乳化性、 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形成了本发明完整的生产工艺。 0009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10 一种速溶蛋黄粉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 : 0011 (a) 对蛋黄液进行机械分散 ; 0012 (b) 按照重量体积比 (g/ml) 蛋黄液 : 磷脂酶 =100:0.01-0.05 向分散后的蛋黄。
11、液中 加入磷脂酶 ; 0013 和 (c) 干燥处理。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机械分散采用食品工业常用的机械分散设备进行 : 包括采用均 质机或乳化机对蛋黄液进行分散处理 ; 或者先采用胶体磨或搅拌机对蛋黄液进行初步 分散, 然后进一步采用均质机或乳化机处理 ; 进一步优选的均质机处理时的操作压力为 10-30Mpa。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磷脂酶包括磷脂酶 A1、 磷脂酶 A2、 磷脂酶 C 或磷脂酶 D。 0016 进一步的, 蛋黄液添加磷脂酶后于低温条件下进行搅拌处理, 所述搅拌温度为 0-10, 搅拌时间为13-20h ; 更进一步的, 搅拌温度为0-8, 搅拌时间为12-18。
12、h ; 更进一步 的, 搅拌温度为 0-4, 搅拌时间为 16h。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干燥为喷雾干燥, 进口温度为 160-180, 出口温度为 70-90。 0018 进一步的, 蛋黄液经干燥处理前进行 (d)巴氏杀菌 ; 所述巴氏杀菌温度为 50-70, 杀菌温度与出巴氏温度差为0.5-2; 更进一步的, 所述巴氏杀菌温度为62-67, 杀菌温度与出巴氏温度差为 1。所述巴氏杀菌时间为 2-4min。 0019 进一步的, 对干燥后得到的蛋黄粉进行 (e) 沸腾制粒。 0020 一种速溶蛋黄粉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0021 步骤 1 : 对蛋黄液实施机械分散 ; 0。
13、022 步骤 2 : 按照重量体积比 (g/ml) 蛋黄液 : 磷脂酶 A2=100 : 0.01-0.05 向分散后的蛋 黄液中添加磷脂酶 A2 ; 0023 步骤 3 : 对加入磷脂酶 A2的蛋黄液实施巴氏杀菌 ; 0024 步骤 4 : 将经巴氏杀菌后的蛋黄液进行喷雾干燥 ; 0025 步骤 5 : 将喷雾干燥后所得蛋黄粉进行沸腾制粒制成速溶蛋黄粉。 0026 进一步的, 步骤 1 所述机械分散采用食品工业常用的机械分散设备进行 : 包括采 用均质机或乳化机对蛋黄液进行分散处理 ; 或者先采用胶体磨或搅拌机对蛋黄液进行初 步分散, 然后进一步采用均质机或乳化机处理 ; 进一步优选的均质机。
14、处理时的操作压力为 10-30Mpa。 0027 进一步的, 步骤 2 蛋黄液添加磷脂酶 A2 于低温条件下进行搅拌处理, 所述搅拌温 度为 0-10, 搅拌时间为 13-20h ; 更进一步的, 搅拌温度为 0-8, 搅拌时间为 12-18h ; 更 进一步的, 搅拌温度为 0-4, 搅拌时间为 16h。 0028 进一步的, 步骤 3 中所述巴氏杀菌温度为 50-70, 杀菌温度与出巴氏温度差为 0.5-2 ; 更进一步的, 所述巴氏杀菌温度为 62-67, 杀菌温度与出巴氏温度差为 1。所 说 明 书 CN 102960776 A 4 3/8 页 5 述巴氏杀菌时间为 2-4min。 0。
15、029 进一步的, 步骤 4 中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 160-180, 出口温度为 70-90。 0030 喷雾干燥使蛋黄液经过雾化, 水分蒸发, 制成蛋黄粉。 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水分 (主 要是自由水与部分蛋白质结合水) 大量蒸发, 体系中脂蛋白的水化层遭到破坏, 使脂蛋白不 能保持其在水环境中的空间结构。 另一方面, 由于加热, 导致蛋白质的变性, 亲水性下降。 另 外, 在原体系中, 以乳化态存在的脂肪, 由于水分的蒸发, 已有的乳化体系被破坏。 由这三方 面的原因, 使蛋黄液经过喷雾干燥, 蛋黄粉颗粒表面疏水性大于亲水性, 从水包油的体系变 成了以疏水为主体的体系。因此, 未经加工的蛋。
16、黄粉复溶后, 分散性、 溶解性差。主要表现 为 : 0031 1、 溶液上层起 “疙瘩” 。 “疙瘩” 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蛋黄粉中的脂肪在水环境中形成 了一层油膜, 使水不能完全渗入到粉团内部, 脂肪形成的油膜包裹着未被浸湿的干粉, 形成 “疙瘩” 。一般的搅拌并不能使 “疙瘩” 解体, 必须经过碾压, 破坏外层的油膜, 才能使水浸湿 内部的干粉。 另外, 纯的脂肪形成的油膜, 还会浮在蛋粉溶液的表面, 形成一层黄色的膜, 影 响产品的感观。 0032 2、 直接加工的蛋黄粉, 与水溶解后, 很快 (几分钟内) , 既会出现分层的现象。上层 为清液, 下层为脂蛋白沉淀。 这主要是因为 : 在喷雾。
17、干燥的过程中, 蛋白质受热变性, 导致蛋 白质表面疏水表面积大于亲水表面积, 在水溶液中, 蛋白质与蛋白质形成疏水凝聚, 脂蛋白 的脂肪端也增加暴露, 在水中聚合, 这两类聚合最终形成沉淀。 0033 一种速溶蛋黄粉, 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0034 与生产蛋黄粉传统的工艺步骤相比, 本发明关键是对打蛋后的蛋黄液实施机械破 坏、 通过添加磷脂酶 A2 对蛋黄液中磷脂适度水解和对喷雾干燥的到的蛋黄粉实施造粒工 艺。生产过程中, 经机械方法有效破坏蛋黄中的颗粒结构, 使各种蛋白质、 脂肪、 磷脂、 胆固 醇充分乳化形成o/w型乳化液, 喷雾干燥后使蛋黄粉微粒能形成o/w型微胶囊, 而磷脂酶A2 添。
18、加后水解磷脂生成溶血磷脂, 溶血磷脂有亲水性强、 抗酸、 抗盐以及抗高温等优点。对处 理后的蛋黄液实施喷雾干燥制成可溶性好的蛋黄粉, 再经造粒工序后, 蛋黄粉溶解性、 分散 性、 流动性增强。 0035 本发明加入磷脂酶 A2, 使经过酶解后的蛋黄液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蛋黄经磷脂 酶 A2 改性后生成的溶血磷脂与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 使得蛋白的功能基团不 易暴露, 蛋白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即使在高温下都比较弱, 不能形成高强度凝胶。 由于蛋黄 形成凝胶直接导致乳化性下降, 而改性蛋黄在高温下也不能形成硬凝胶, 具有较大的溶解 性, 这就是改性蛋黄粉热稳定性高的内在原因。 0036 本发。
19、明采用低温长时水解工艺, 能更好的控制蛋黄水解的程度, 便于车间安排生 产。实验例 1 磷脂酶 A2 对蛋黄粉效果的影响 0037 1 实验方法 0038 1.1蛋黄粉的制备 : 分别取蛋黄液2份, 每份蛋液2.5kg, 打蛋处理后经过均质机均 质, 调节均质压力 20MPa, 称取磷脂酶 A20.5ml(对照组不加磷脂酶 A2) , 添加到均质好的蛋 液中, 再于4搅拌16h, 60巴氏杀菌, 出巴氏温度为59, 杀菌时间210s ; 喷雾干燥, 经沸 腾制粒得到蛋黄粉。 0039 1.2 溶解性考察 : 取 6g 蛋黄粉加 100ml 55-60温水, 利用电磁搅拌器搅拌 3min 说 明。
20、 书 CN 102960776 A 5 4/8 页 6 使蛋黄粉复水, 将液体倒在直径为 12.5cm 的滤纸上, 观察未溶解的蛋黄粉颗粒 (指未与水 形成溶液状态, 单独存在, 液体倒在有色板上, 自动呈现的颗粒为未溶解颗粒) 。评价标准见 表 1。 0040 表 1 溶解性效果评分标准 0041 分值溶解性效果 1未溶解的蛋黄颗粒多于 10 2未溶解的蛋黄颗粒多于 7 3未溶解的蛋黄颗粒多于 4 4未溶解的蛋黄颗粒多于 1 5无未溶解的蛋黄颗粒 0042 1.3稳定性考察 : 取6g蛋黄粉加100ml55-60温水, 利用电磁搅拌器搅拌3min使 蛋黄粉复水, 然后静止放置。评价标准见表 。
21、2。 0043 表 2 稳定性效果评分标准 0044 分值稳定性效果 1溶液 5min 内分层或产生沉淀 2溶液 10min 内分层或产生沉淀 3溶液 30min 内不分层或不产生沉淀 4溶液 1h 内不分层或不产生沉淀 5溶液 3h 内不分层或不产生沉淀 0045 1.4 耐热性考察 : 称取 0.70g 蛋黄粉, 加 35mL pH7.0 的磷酸盐缓冲液, 加 35mL 大 豆油。10000r/min 乳化 1min。分成两等份, 其中一份 1500r/min 离心 5min, 记下乳化层体 积 ; 另一份于沸水中煮 30min 后, 1500r/min 离心 5min, 记下乳化层体积。。
22、以加热离心后的 乳化层的体积与加热前离心后的乳化层体积的比值作为耐热性能的指标。 0046 0047 2 实验结果 0048 实验结果详见表3。 结果表明, 添加磷脂酶A2对蛋黄液实施适度水解, 可以提高复 容后的溶解性、 稳定性、 耐热性。 说 明 书 CN 102960776 A 6 5/8 页 7 0049 表 3 溶解性 / 稳定性实验结果 0050 组别原料组成溶解性稳定性耐热性 对照组蛋黄液3.61.242.7 实验组蛋黄液 + 磷脂酶 A2 4.54.297.85 0051 实验例 2 蛋液与磷脂酶 A2 配比筛选 0052 1 实验方法 0053 1.1 蛋黄粉的制备 : 分别。
23、取蛋黄液 4 份, 打蛋处理后经均质机均质, 调节均质压力 20MPa, 取不同量的磷脂酶 A2(各组磷脂酶 A2 添加量见表 4) , 添加到均质好的蛋黄液中, 再 于 4搅拌 16h ; 60巴氏杀菌, 出巴氏温度为 59, 杀菌时间 210s ; 喷雾干燥, 经沸腾制粒 得到蛋黄粉。 0054 1.2 溶解性考察 : 同实验例 1“1.2 溶解性考察” 部分 0055 1.3 稳定性考察 : 同实验例 1“1.3 稳定性考察” 部分 0056 1.4 游离脂肪酸测定 : 按照 GB/T5009.47 执行。 0057 2 实验结果 0058 实验结果见表 4。结果表明, 当蛋液 : 磷脂。
24、酶 A2=100:0.01-0.05 时, 制备得到的 蛋黄粉稳定性好, 感官效果好, 无蛋腥味, 且符合国家标准中蛋黄粉游离脂肪酸 4.5 的规 定。 0059 表 4 磷脂酶 A2 配比筛选实验结果 0060 组别蛋液 : 磷脂酶 A2(g/ml)溶解性稳定性FFA( 游离脂肪酸 ) 实验组 1100:0.14.84.6 4.5 实验组 2100:0.054.74.3 4.5 实验组 3100:0.014.84.2 4.5 实验组 4100:0.0053.92.5 4.5 0061 0062 实验例 3 搅拌温度考察 0063 1 实验方法 0064 1.1 蛋黄粉的制备 : 取蛋黄液 4。
25、 份, 打蛋处理后经均质机均质, 调节均质压力 20MPa, 按蛋黄液 : 磷脂酶 A2=100:0.02 称取磷脂酶 A2 称取磷脂酶 A2 添加到上述均质好的 蛋黄液中, 再于不同温度下搅拌16h ; 60巴氏杀菌, 出巴氏温度为59, 杀菌时间210s ; 喷 雾干燥, 经造沸腾造粒后得到蛋黄粉。 0065 1.2 溶解性考察 : 同实验例 1“1.2 溶解性考察” 部分 0066 1.3 稳定性考察 : 同实验例 1“1.3 稳定性考察” 部分 说 明 书 CN 102960776 A 7 6/8 页 8 0067 1.4 游离脂肪酸测定 : 同实验例 2“1.4 游离脂肪酸考察” 部。
26、分 0068 2 实验结果 0069 实验结果见表 5。结果表明, 在 0-10范围内搅拌, 制备得到的蛋黄粉溶解性 / 稳 定性好, 且且符合国家标准中蛋黄粉游离脂肪酸 4.5 的规定。 0070 表 5 搅拌温度考察 0071 组别水浴温度溶解性稳定性FFA( 游离脂肪酸 ) 实验组 103.83.5 4.5 实验组 254.24.3 4.5 实验组 3154.64.6 4.5 0072 实验例 4 巴氏杀菌温度的考察 0073 1、 杀菌温度的考察 0074 取蛋黄液 5 份, 打蛋处理后经均质机均质, 调节均质压力 20MPa, 按蛋黄液 : 磷脂酶 A2=100:0.02称取磷脂酶A。
27、2, 分别添加到上述均质好的蛋黄液中, 再于4搅拌16h ; 进行巴 氏杀菌, 按表7设置入口温度, 控制杀菌温度与出巴氏温度差为1, 杀菌210s ; 对杀菌处理 后的蛋黄液进行喷雾干燥, 经沸腾制粒得到蛋黄粉。将蛋黄粉分别于 10、 60冲调, 考察 各组的感官效果, 评分标准见表 6。实验结果见表 7。 0075 结果表明, 入口温度为 50-70时, 制备得到的蛋黄粉腥味较少。 0076 表 6 感官效果评分标准 0077 分值感官效果 1无蛋腥味 2非常弱的蛋腥味 3一般的蛋腥味 4较强的蛋腥味 5非常强的蛋腥味 0078 表 7 巴氏杀菌入口温度考察结果 0079 杀菌温度 /45。
28、50657085 10冲调4.021.92.04.2 60冲调4.51.91.71.84.3 说 明 书 CN 102960776 A 8 7/8 页 9 60冲调放置常温4.31.72.02.04.1 0080 2、 出口温度考察 0081 按实验例 4“1 杀菌温度考察” 部分向蛋黄液中加入酶制剂并进行搅拌处理 ; 巴氏 杀菌温度控制为60, 按表8设置出口温度, 杀菌210s ; 对杀菌处理后的蛋黄液进行喷雾干 燥, 经沸腾制粒得到蛋黄粉。 将蛋黄粉分别于10、 60冲调, 考察各组的感官效果, 评分标 准见表 6。实验结果见表 8。 0082 结果表明, 巴氏杀菌温度出口温度为 55-。
29、60时, 制备得到的蛋黄粉腥味较少。 0083 表 8 巴氏杀菌出口温度考察结果 0084 0085 实验例 5 巴氏杀菌时间的考察 0086 按实验例 4“1 杀菌温度考察” 部分向蛋黄液中加入酶制剂并进行搅拌处理 ; 巴氏 杀菌温度控制为60, 出口温度59, 按表9设置杀菌时间 ; 对杀菌处理后的蛋黄液进行喷 雾干燥, 经沸腾制粒得到蛋黄粉。 将蛋黄粉分别于10、 60冲调, 考察各组的感官效果, 评 分标准见表 6。实验结果见表 9。 0087 结果表明, 巴氏杀菌时间为 2-4min 时, 制备得到的蛋粉腥味较少。 0088 表 9 巴氏杀菌时间考察结果 0089 杀菌时间 /min。
30、12345 10冲调3.81.91.82.23.6 60冲调3.91.81.71.53.8 60冲调放置常温4.02.02.02.13.7 具体实施方式 0090 实施例 1 0091 取经过打蛋处理的蛋黄液 2.5kg, 送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化处理, 调节均质压力 20MPa ; 称取磷脂酶A20.5ml, 添加到均质好的蛋黄液中, 再于4搅拌16h ; 对搅拌保温后的 蛋黄液进行巴氏杀菌, 杀菌温度为 60, 出巴氏温度为 59, 杀菌时间 210s ; 对经巴氏杀菌 后的蛋黄液进行喷雾干燥, 离心喷雾的进风温度 160, 出风温度 78, 得到蛋黄粉 1040g ; 对蛋黄粉进行沸腾造粒后。
31、得蛋黄粉 930g。 说 明 书 CN 102960776 A 9 8/8 页 10 0092 得到的蛋黄粉能快速分散在水中, 上层无团块, 并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0093 实施例 2 0094 取经过打蛋处理的蛋黄液 2.5kg, 采用胶体磨初步乳化后送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化 处理, 调节均质压力 10MPa ; 称取磷脂酶 A20.3ml, 添加到均质好的蛋黄液中, 再于 0搅拌 18h ; 对搅拌后的蛋黄液进行喷雾干燥, 离心喷雾的进风温度 170, 出风温度 80, 得到蛋 黄粉。 0095 实施例 3 0096 取经过打蛋处理的蛋黄液 3.0kg, 用胶体磨低速乳化处理, 再经均质机进。
32、行均质化 处理, 调节均质压力 15MPa ; 称取磷脂酶 A20.7ml, 添加到均质好的蛋黄液中, 再于 10搅 拌 13h ; 对搅拌保温后的蛋黄液进行巴氏杀菌, 杀菌温度 65, 出巴氏温度为 64, 杀菌时 间为 120s ; 对经巴氏杀菌后的蛋黄液进行喷雾干燥, 离心喷雾的进风温度 180, 出风温度 75, 得到蛋黄粉。 0097 实施例 4 0098 取蛋黄液 5.0kg, 搅拌后送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化处理, 均质压力 30MPa ; 称取磷脂 酶 A20.9ml, 添加到均质好的蛋黄液中, 再于 8搅拌 15h ; 对搅拌后的蛋黄液进行喷雾干 燥, 离心喷雾的进风温度 180,。
33、 出风温度 85, 得到蛋黄粉 1060g。 0099 实施例 5 0100 取蛋黄液 1.5kg, 送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化处理, 调节均质压力 25MPa ; 称取磷脂酶 A20.75ml, 添加到均质好的蛋黄液中, 再于 5搅拌 16h ; 对搅拌保温后的蛋黄液进行巴氏 杀菌, 杀菌温度为 68, 出巴氏的温度为 66, 杀菌时间为 240s ; 对经巴氏杀菌后的蛋黄液 进行喷雾干燥, 离心喷雾的进风温度 170, 出风温度 80 ; 喷雾干燥后进一步进行沸腾造 粒得到蛋黄粉 480g。 0101 实施例 6 0102 取经过打蛋处理的蛋黄液 2.5kg, 送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化处理, 调节均。
34、质压力 30MPa ; 称取磷脂酶 A20.25ml, 添加到均质好的蛋黄液中, 再于 6搅拌 16h ; 对搅拌保温后 的蛋黄液进行喷雾干燥并进一步沸腾制粒得到蛋黄粉 980g。 0103 实施例 7 0104 取蛋黄液 2.5kg, 用胶体磨低速乳化处理, 再经高剪切乳化机进行均质化处理 ; 称 取磷脂酶 A21.2ml, 添加到均质好的蛋黄液中, 再于 4搅拌 16h ; 保温搅拌后的蛋黄液进行 巴氏杀菌, 杀菌温度为 70, 出巴氏的温度为 69, 杀菌时间为 180s ; 经巴氏杀菌后进行喷 雾干燥, 离心喷雾的进风温度160, 出风温度78; 喷雾干燥后进行沸腾制粒得到蛋黄粉。 0105 实验例 8 0106 取蛋黄液 2.5kg, 采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化处理, 调节均质压力 20MPa ; 称取磷脂酶 A20.9ml, 与水混合, 搅拌均匀无结块, 添加到均质好的蛋黄中, 5搅拌 15h ; 对搅拌保温后 的蛋黄液进行喷雾干燥, 离心喷雾的进风温度 170, 出风温度 80 ; 喷雾干燥后进一步进 行沸腾造粒得到蛋黄粉。 说 明 书 CN 102960776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