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5429981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35766.4

申请日:

2015.08.28

公开号:

CN106475414A

公开日:

2017.03.08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21B1/40; H02K1/22; H02K1/32; C22C38/16

主分类号:

B21B1/40

申请人:

徐君康

发明人:

徐君康

地址:

214442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夏港街道葫桥村徐家埭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硅钢片本体(1),硅钢片本体(1)呈圆环形结构,中心孔是安装轴孔,外侧是线圈的卡槽,在硅钢片本体(1)上设置有散热孔(2),所述的散热孔(2)是梯形结构,所述的散热孔(2)是双层或多层,散热孔(2)的宽度小于两个相邻散热孔(2)之间距离的一半。本发明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具有散热程度更好、能够满足大功率需要的优点,同时通过对硅钢片的材料进行改进,降低了硅钢片铁损值,还能显著提高其磁感应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降低铁损与提高磁感的工艺相互矛盾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硅钢片的磁学性能,由于硅钢片的低损耗高磁感,可降低消耗,节约大量的电力,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转子硅钢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硅钢片本体(1),硅钢片本体(1)呈圆环形结构,中心孔是安装轴孔,外侧是线圈的卡槽,在硅钢片本体(1)上设置有散热孔(2),所述的散热孔(2)是梯形结构,所述的散热孔(2)是双层或多层,散热孔(2)的宽度小于两个相邻散热孔(2)之间距离的一半,硅钢片的化学成分是:C 0.04~0.05wt%,Si 3.20~3.80wt%,Mn 0.06~0.07wt%,P 0.010~0.017wt%,S 0.004~0.005wt%,Sn 0.08~0.128wt%,Cu 0.10~0.15wt%,Al 0.05~0.06wt%,其余为Fe。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硅钢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轧制步骤为:1)第一道次轧制:采用16辊轧机将待轧制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一道次轧制,第一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1.665~1.865KN,右张力为2.156~2.356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一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为0.075~0.095mm;2)第二道次轧制:将第一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二道次轧制,第二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1.175~1.375KN,右张力为1.665~1.865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二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为0.050~0.065mm;3)第三道次轧制:将第二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三道次轧制,第三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0.783~0.983KN,右张力为1.175~1.375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三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约为0.030~0.040mm;4)第四道次轧制:将第三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四道次轧制,第四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0.586~0.786KN,右张力为0.979~1.179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四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为0.020~0.030mm,最终得到硅钢片。

说明书

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钢片,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属于机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钢片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一般含硅量为0.5~4.5%,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主要用来制作各种变压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铁芯。

以往的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面上设置的散热孔具有不甚理想的缺点,影响了转子的散热性能,影响整个电机的工作效率。同时以往的硅钢片的铁损值较高,无法满足风力发电机定子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散热好,铁损值较低的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它包括硅钢片本体,硅钢片本体呈圆环形结构,中心孔是安装轴孔,外侧是线圈的卡槽,在硅钢片本体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的散热孔是梯形结构,所述的散热孔是双层或多层,散热孔的宽度小于两个相邻散热孔之间距离的一半,硅钢片的化学成分是:C 0.04~0.05wt%,Si 3.20~3.80wt%,Mn 0.06~0.07wt%,P 0.010~0.017wt%,S 0.004~0.005wt%,Sn 0.08~0.128wt%,Cu 0.10~0.15wt%,Al 0.05~0.06wt%,其余为Fe。

一种转子硅钢片的轧制方法,该方法的轧制步骤为:

1)第一道次轧制:

采用16辊轧机将待轧制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一道次轧制,第一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1.665~1.865KN,右张力为2.156~2.356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一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为0.075~0.095mm;

2)第二道次轧制:

将第一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二道次轧制,第二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1.175~1.375KN,右张力为1.665~1.865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二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为0.050~0.065mm;

3)第三道次轧制:

将第二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三道次轧制,第三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0.783~0.983KN,右张力为1.175~1.375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三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约为0.030~0.040mm;

4)第四道次轧制:

将第三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四道次轧制,第四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0.586~0.786KN,右张力为0.979~1.179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四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为0.020~0.030mm,最终得到硅钢片。

本发明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具有散热程度更好、能够满足大功率需要的优点,同时通过对硅钢片的材料进行改进,降低了硅钢片铁损值,还能显著提高其磁感应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降低铁损与提高磁感的工艺相互矛盾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硅钢片的磁学性能,由于硅钢片的低损耗高磁感,可降低消耗,节约大量的电力,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转子硅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硅钢片本体1、散热孔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硅钢片,它包括硅钢片本体1,硅钢片本体1呈圆环形结构,中心孔是安装轴孔,外侧是线圈的卡槽,在硅钢片本体1上设置有散热孔2,所述的散热孔2是梯形结构,所述的散热孔2是双层或多层,散热孔2的宽度小于两个相邻散热孔2之间距离的一半,硅钢片的化学成分是:C 0.04~0.05wt%,Si 3.20~3.80wt%,Mn 0.06~0.07wt%,P 0.010~0.017wt%,S 0.004~0.005wt%,Sn 0.08~0.128wt%,Cu 0.10~0.15wt%,Al 0.05~0.06wt%,其余为Fe。

一种转子硅钢片的轧制方法,该方法的轧制步骤为:

1)第一道次轧制:

采用16辊轧机将待轧制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一道次轧制,第一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1.665~1.865KN,右张力为2.156~2.356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一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为0.075~0.095mm;

2)第二道次轧制:

将第一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二道次轧制,第二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1.175~1.375KN,右张力为1.665~1.865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二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为0.050~0.065mm;

3)第三道次轧制:

将第二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三道次轧制,第三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0.783~0.983KN,右张力为1.175~1.375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三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约为0.030~0.040mm;

4)第四道次轧制:

将第三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第四道次轧制,第四道次轧制的力学参数是:左张力为0.586~0.786KN,右张力为0.979~1.179KN,轧制力为293.920~303.920KN,第四道次轧制后的硅钢片厚度为0.020~0.030mm,最终得到硅钢片。

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硅钢片本体(1),硅钢片本体(1)呈圆环形结构,中心孔是安装轴孔,外侧是线圈的卡槽,在硅钢片本体(1)上设置有散热孔(2),所述的散热孔(2)是梯形结构,所述的散热孔(2)是双层或多层,散热孔(2)的宽度小于两个相邻散热孔(2)之间距离的一半。本发明转子硅钢片及其轧制方法具有散热程度更好、能够满足大功率需要的优点,同时通过对硅钢片的材料进行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