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5412453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43162.7

申请日:

2014.11.13

公开号:

CN104383036A

公开日:

2015.03.0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736申请公布日:201503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36申请日:2014111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36; A61P11/14

主分类号:

A61K36/736

申请人:

成都华熹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文军; 成建国

地址: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12栋9层9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代理人:

王芸; 刘雪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紫苏、杏仁、绞股蓝、丁香、枇杷叶、来马回、白花龙、甘草。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紫苏、杏仁、绞股蓝、丁香、枇杷叶、来马回、白花龙、甘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紫苏10-40份、杏仁1-20份、绞股蓝1-12份、丁香1-18份、枇杷叶1-18份、来马回1-18份、白花龙1-18份、甘草1-6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紫苏20-30份、杏仁4-12份、绞股蓝2-8份、丁香2-10份、枇杷叶2-10份、来马回2-10份、白花龙2-10份、甘草1-5份。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紫苏25份、杏仁8份、绞股蓝5份、丁香6份、枇杷叶6份、来马回6份、白花龙6份、甘草3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见《素问五脏生成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
目前西医主要是采用呼吸道平滑肌抑制剂止咳,见效快,常伴有副作用。而且某些咳嗽水还具有成瘾性,咳嗽水被青少年滥用的报道屡见不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存在副作用及成瘾性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紫苏、杏仁、绞股蓝、丁香、枇杷叶、来马回、白花龙、甘草。优选上述物组合物,重量份配比为:紫苏10-40份、杏仁1-20份、绞股蓝1-12份、丁香1-18份、枇杷叶1-18份、来马回1-18份、白花龙1-18份、甘草1-6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的药物组方,各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润肺止咳、燥湿化痰、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痰止嗽的功效,对咳嗽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进一步,优选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紫苏20-30份、杏仁4-12份、绞股蓝2-8份、丁香2-10份、枇杷叶2-10份、来马回2-10份、白花龙2-10份、甘草1-5份。
进一步,优选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紫苏25份、杏仁8份、绞股蓝5份、丁香6份、枇杷叶6份、来马回6份、白花龙6份、甘草3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绞股蓝,味甘苦,性微寒,归脾肺经。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化浊降脂。用于脾胃气虚,倦怠食少,肺虚燥咳,咽喉疼痛,高脂血症。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来马回,味辛苦,性平。镇咳,化痰,活血,止血,安神,解毒。治咳嗽痰多,吐血,便血,怔忡,失眠,咽喉肿痛,痈疽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白花龙用于治胃脘痛。甘草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泻火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根据中医药理,将各味药材混合到一起,在协同增效促进作用下,可以快速润肺止咳、燥湿化痰,有效治愈咳嗽患者的病症,同时促进患者气血运行,排出湿毒,恢复健康。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制备方法一:按比例取紫苏、杏仁、绞股蓝、丁香、枇杷叶、来马回、白花龙、甘草,分别粉碎过40-80目筛,混合均匀,根据需要添加药学可接受的辅助成分后,制成片剂、胶囊或微丸等口服型药物制剂。
制备方法二:将紫苏、杏仁、绞股蓝、丁香、枇杷叶、来马回、白花龙、甘草用乙醇、水或其混合物回流提取1-4次,提取液浓缩至干,得提取物。根据需要添加药学可接受的辅助成分,将该提取物制成片剂、胶囊、滴丸或微丸等口服型药物制剂。如果制成饮剂则不必将提取物浓缩至干,浓缩到适宜浓度后添加适量的辅助成分,混合均匀即可。
制备方法三: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紫苏药材,加入6-10倍50%-7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并浓缩,在浓缩后的提取液中,加水稀释,静置沉淀,过滤,取上清液浓缩成稀浸膏, 干燥,得到紫苏提取物。
(2)将杏仁加60%-80%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杏仁提取物。
(3)将绞股蓝加水煎煮2-4次,每次2-3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绞股蓝提取物。
(4)将丁香加30%-5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干,得到丁香提取物。
(5)将枇杷叶加水煎煮2-4次,每次2-3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枇杷叶提取物。
(6)取来马回,加4-8倍10%-40%乙醇回流提取2-5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来马回提取物。
(7)取白花龙,加5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干,得到白花龙提取物。
(8)取甘草,加4~8倍水煎煮,提取2次,煎煮时间1~2小时,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干,得甘草提取物。
(9)将上述提取物混合均匀,干燥,添加适量的药学可接受的添加剂,制备成片剂、胶囊等剂型。
优选的,将紫苏、杏仁、丁香和白花龙,加入4-10倍50%-7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提取物一。
优选的,将绞股蓝、枇杷叶和甘草,加入3-10倍水煎煮2-4次,合并煎液,浓缩至干,得到提取物二。
将提取物一、提取物二和来马回提取物混合均匀,添加适量的药学可接受的添加剂,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等。
其中最优选制备方法三,制备方法三根据不同的药物各自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将药材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最大程度的提取,避免有毒副作用的杂质的影响,所以最优选制备方法三。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混合溶液试剂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体积百分比混合。例如20%乙醇是指20:80体积比的乙醇水溶液。本发明中原料与提取液的用量比均为重量体积比(kg/L),例如“8kg药材用4倍体积的30%乙醇回流提取”,即将8kg药材中加入32L的30:70乙醇水溶液。
实施例1
取紫苏25kg、杏仁8kg、绞股蓝5kg、丁香6kg、枇杷叶6kg、来马回6kg、白花龙6kg和甘草3kg分别粉碎过40目筛,混合均匀,干燥,加入适量填充剂、黏合剂和崩解剂,制成片剂。
对比例1
取紫苏25kg、杏仁8kg、绞股蓝5kg、丁香6kg、枇杷叶6kg分别粉碎过40目筛,混合均匀,加入适量填充剂、黏合剂和崩解剂,制成片剂。
对比例2
取紫苏25kg、杏仁8kg、绞股蓝5kg、枇杷叶6kg和甘草3kg用2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干,得提取物,添加适量的助剂,压制成片。
实施例2
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混合粉料,用明胶作囊壳材料,制成胶囊。
实施例3
实施过程同实施例1,只是原料用量为:紫苏40kg、杏仁10kg、绞股蓝12kg、丁香18kg、枇杷叶16kg、来马回15kg、白花龙18kg、甘草6kg。
实施例4
将紫苏20kg、杏仁4kg、绞股蓝8kg、丁香10kg、枇杷叶2kg、来马回2kg、白花龙6kg和甘草1kg用4倍体积的3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干,得提取物。将上述提取物混合均匀,添加适量的助剂,压制成片。
实施例5
将绞股蓝2kg、丁香2kg、枇杷叶4kg、来马回2kg、白花龙3kg、甘草1k用水煎煮提取4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干,得提取物。取紫苏20kg和杏仁4kg粉碎过40目筛,和前述提取物混合均匀,干燥,添加适量的助剂,压制成片。
实施例6
将紫苏25kg、杏仁8kg、丁香6kg和白花龙6kg,加入4-10倍50%-7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提取物一。将绞股蓝5kg、枇杷叶6kg和甘草3kg,加入3-10倍水煎煮2-4次,合并煎液,浓缩至干,得到提取物二。取来马回6kg,加4-8倍10%-40%乙醇回流提取2-5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来马回提取物。将提取物一、提取物二和来马回提取物混合均匀,添加填充剂、黏合剂和崩解剂,压制成片剂。
实施例7
取紫苏25kg,加入7倍6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并浓缩,在浓缩后的提取液中,加水稀释,静置沉淀,过滤,取上清液浓缩成稀浸膏,干燥,得到紫苏提取物。将杏仁8kg,加60%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杏仁提取物。将绞股蓝5kg,加水煎煮4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绞股蓝提取物。将丁香6kg,加5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干,得到丁香提取物。将枇杷叶6kg,加水煎煮2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枇杷叶提取物。取来马回6kg,加6倍2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干,得到来马回提取物。取白花龙6kg,加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干,得到白花龙提取物。取甘草3kg,加6倍水煎煮,提取2次,煎煮时间2小时,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干,得甘草提取物。将上述提取物混合均匀,干燥,添加适量填充剂,制备成胶囊。
治疗咳嗽的药物临床试验观察(一)
一、病例病症选择:
(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4)咳嗽痰稠,咳而不爽,口渴咽干痛。
二、用法用量:
临床应用时,向患者分发实施例1、6和7制备得到的药物。一日二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三、疗效标准:
(1)痊愈:咳嗽症状消失,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2)显效:咳嗽由重度转为轻度或由中度转为消失,相应的体征有显著好转;
(3)有效:咳嗽由重度转为中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主诉症状好转;
(4)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四、治疗情况
4.1病例一般情况
性别比例:

病种分类及疗效:
临床观察病例中,连续服药7天作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考察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总有效率达89%以上,对应于中医辩证分型的风热、风寒化热、痰热恋肺三类均有显著的疗效。
五、典型病例:
病例1:徐某,男,63岁。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诊见: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痊愈。
病例2:李某,女,38岁。咳嗽无痰,轻,持续4周。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痊愈。
病例3:封某,男,17岁。病久咳声低微,咳而伴喘,咯痰清稀色白,食少,气短胸闷,神倦乏力,自汗畏寒。服用各种止咳化痰药物,症状未见好转。诊见:舌淡嫩,苔白,脉弱。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治疗1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治愈。
治疗咳嗽的药物临床试验观察(二)
采用与“选择与临床试验观察一”相同的研究方法,仅选择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年龄18-50岁),其中病例一般情况如下:

临床观察病例中,连续服药7天作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考察治疗效果,检验对比例1、2的药剂的疗效。

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43162.7 (22)申请日 2014.11.13 A61K 36/736(2006.01) A61P 11/14(2006.01) (71)申请人 成都华熹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 88 号 12 栋 9 层 911 号 (72)发明人 李文军 成建国 (74)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王芸 刘雪莲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 药物组合物, 包括以下成分 : 紫苏、 杏仁、。

2、 绞股蓝、 丁香、 枇杷叶、 来马回、 白花龙、 甘草。本发明组合 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 其配制简便、 药 源广、 成本低。 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靠, 药性平和, 未出现毒副作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830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04 CN 104383036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以下成分 : 紫苏、 杏仁、 绞股蓝、 丁香、 枇杷叶、 来 马回、 白花龙、 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3、的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 紫苏10-40 份、 杏仁1-20份、 绞股蓝1-12份、 丁香1-18份、 枇杷叶1-18份、 来马回1-18份、 白花龙1-18 份、 甘草 1-6 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 紫苏20-30 份、 杏仁 4-12 份、 绞股蓝 2-8 份、 丁香 2-10 份、 枇杷叶 2-10 份、 来马回 2-10 份、 白花龙 2-10 份、 甘草 1-5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 紫苏 25 份、 杏仁 8 份、 绞股蓝 5 份、 丁。

4、香 6 份、 枇杷叶 6 份、 来马回 6 份、 白花龙 6 份、 甘草 3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83036 A 2 1/6 页 3 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 特别涉及一种含有白花龙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0002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 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 脏腑内伤, 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 症。见 素问五脏生成篇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咳谓无痰而有声, 肺气伤而不清也 ; 嗽是无声而有痰, 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

5、痰而有声, 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 咳而为嗽 也” 。 0003 目前西医主要是采用呼吸道平滑肌抑制剂止咳, 见效快, 常伴有副作用。 而且某些 咳嗽水还具有成瘾性, 咳嗽水被青少年滥用的报道屡见不止。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存在副作用及成瘾性的不足, 提供一种治 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0005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以下成分 : 紫苏、 杏仁、 绞股蓝、 丁香、 枇杷叶、 来 马回、 白花龙、 甘草。优选上述物组合物, 重量份配比为 : 紫苏 10-40 份、 杏仁 1-20 份、 绞股。

6、 蓝 1-12 份、 丁香 1-18 份、 枇杷叶 1-18 份、 来马回 1-18 份、 白花龙 1-18 份、 甘草 1-6 份。 000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 精选的药物组方, 各组 分经辩证配伍, 在作用上相辅相成, 具有协同作用, 共奏润肺止咳、 燥湿化痰、 清热解毒、 祛 风利湿、 化痰止嗽的功效, 对咳嗽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0008 进一步, 优选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 紫苏 20-30 份、 杏 仁 4-12 份、 绞股蓝 2-8 份、 丁香 2-10 份、 枇杷叶 2-10 份、 来马回 2-10 份、 白花龙 2-。

7、10 份、 甘草 1-5 份。 0009 进一步, 优选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 紫苏 25 份、 杏仁 8 份、 绞股蓝 5 份、 丁香 6 份、 枇杷叶 6 份、 来马回 6 份、 白花龙 6 份、 甘草 3 份。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 料, 其配制简便、 药源广、 成本低。 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靠, 药性平和, 未出现毒副 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在本发明中, 紫苏, 味辛, 性温, 归肺脾经。解表散寒, 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 咳 嗽呕恶, 妊娠呕吐, 鱼蟹中毒。 杏仁, 味苦。

8、, 性微温。 归肺、 大肠经。 降气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用于咳嗽气喘, 胸满痰多, 肠燥便秘。绞股蓝, 味甘苦, 性微寒, 归脾肺经。益气健脾, 化痰止 说 明 书 CN 104383036 A 3 2/6 页 4 咳, 清热解毒, 化浊降脂。用于脾胃气虚, 倦怠食少, 肺虚燥咳, 咽喉疼痛, 高脂血症。丁香, 味辛, 性温。归脾、 胃、 肺、 肾经。温中降逆, 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 呃逆呕吐, 食少吐泻, 心腹冷痛, 肾虚阳痿。枇杷叶, 味苦, 性微寒, 归肺、 胃经。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 嗽, 气逆喘急, 胃热呕逆, 烦热口渴。来马回, 味辛苦, 性平。镇咳, 化痰, 。

9、活血, 止血, 安神, 解 毒。治咳嗽痰多, 吐血, 便血, 怔忡, 失眠, 咽喉肿痛, 痈疽疮毒, 蛇咬伤, 跌打损伤。白花龙用 于治胃脘痛。甘草有补脾益气、 润肺止咳、 泻火解毒、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等功效。根据中医 药理, 将各味药材混合到一起, 在协同增效促进作用下, 可以快速润肺止咳、 燥湿化痰, 有效 治愈咳嗽患者的病症, 同时促进患者气血运行, 排出湿毒, 恢复健康。 0012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 0013 制备方法一 : 按比例取紫苏、 杏仁、 绞股蓝、 丁香、 枇杷叶、 来马回、 白花龙、 甘草, 分 别粉碎过 40-80 目筛, 混合均匀, 根据。

10、需要添加药学可接受的辅助成分后, 制成片剂、 胶囊 或微丸等口服型药物制剂。 0014 制备方法二 : 将紫苏、 杏仁、 绞股蓝、 丁香、 枇杷叶、 来马回、 白花龙、 甘草用乙醇、 水 或其混合物回流提取 1-4 次, 提取液浓缩至干, 得提取物。根据需要添加药学可接受的辅助 成分, 将该提取物制成片剂、 胶囊、 滴丸或微丸等口服型药物制剂。如果制成饮剂则不必将 提取物浓缩至干, 浓缩到适宜浓度后添加适量的辅助成分, 混合均匀即可。 0015 制备方法三 : 0016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7 (1) 取紫苏药材, 加入 6-10 倍 50 -70乙醇回流提取。

11、 2-4 次, 每次 1-2 小时, 合并提取液并浓缩, 在浓缩后的提取液中, 加水稀释, 静置沉淀, 过滤, 取上清液浓缩成稀浸 膏, 干燥, 得到紫苏提取物。 0018 (2) 将杏仁加 60 -80乙醇回流提取 3-5 次, 每次 2-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过滤, 浓缩至干, 得到杏仁提取物。 0019 (3)将绞股蓝加水煎煮2-4次, 每次2-3小时, 合并煎液, 过滤, 浓缩至干, 得到绞股 蓝提取物。 0020 (4)将丁香加30-50乙醇回流提取2-4次, 每次1-2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 干, 得到丁香提取物。 0021 (5)将枇杷叶加水煎煮2-4次, 每次2-3小。

12、时, 合并煎液, 过滤, 浓缩至干, 得到枇杷 叶提取物。 0022 (6)取来马回, 加4-8倍10-40乙醇回流提取2-5次, 每次1-2小时, 合并提取 液, 过滤, 浓缩至干, 得到来马回提取物。 0023 (7) 取白花龙, 加 50 -80乙醇回流提取 2-3 次, 每次 1-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回 收乙醇, 浓缩至干, 得到白花龙提取物。 0024 (8) 取甘草, 加 4 8 倍水煎煮, 提取 2 次, 煎煮时间 1 2 小时, 提取液合并后浓 缩至干, 得甘草提取物。 0025 (9) 将上述提取物混合均匀, 干燥, 添加适量的药学可接受的添加剂, 制备成片剂、 胶囊等。

13、剂型。 0026 优选的, 将紫苏、 杏仁、 丁香和白花龙, 加入 4-10 倍 50 -70乙醇回流提取 2-4 次, 每次 1-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过滤, 浓缩至干, 得到提取物一。 说 明 书 CN 104383036 A 4 3/6 页 5 0027 优选的, 将绞股蓝、 枇杷叶和甘草, 加入 3-10 倍水煎煮 2-4 次, 合并煎液, 浓缩至 干, 得到提取物二。 0028 将提取物一、 提取物二和来马回提取物混合均匀, 添加适量的药学可接受的添加 剂, 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等。 0029 其中最优选制备方法三, 制备方法三根据不同的药物各自的特性, 选择适宜的提 取方法将药材。

14、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最大程度的提取, 避免有毒副作用的杂质的影响, 所以最 优选制备方法三。 0030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但不应将此理解 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 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用混合溶液试剂未做特别说明的, 均为体积百分比混合。 例如 20乙醇是指 20 : 80 体积比的乙醇水溶液。本发明中原料与提取液的用量比均为重 量体积比 (kg/L), 例如 “8kg 药材用 4 倍体积的 30乙醇回流提取” , 即将 8kg 药材中加入 32L 的 30 : 70 乙醇水溶液。 0031 。

15、实施例 1 0032 取紫苏 25kg、 杏仁 8kg、 绞股蓝 5kg、 丁香 6kg、 枇杷叶 6kg、 来马回 6kg、 白花龙 6kg 和甘草3kg分别粉碎过40目筛, 混合均匀, 干燥, 加入适量填充剂、 黏合剂和崩解剂, 制成片 剂。 0033 对比例 1 0034 取紫苏 25kg、 杏仁 8kg、 绞股蓝 5kg、 丁香 6kg、 枇杷叶 6kg 分别粉碎过 40 目筛, 混 合均匀, 加入适量填充剂、 黏合剂和崩解剂, 制成片剂。 0035 对比例 2 0036 取紫苏 25kg、 杏仁 8kg、 绞股蓝 5kg、 枇杷叶 6kg 和甘草 3kg 用 20乙醇回流提取 4 次。

16、, 每次 1.5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干, 得提取物, 添加适量的助剂, 压制成片。 0037 实施例 2 0038 按实施例 1 的方法制得混合粉料, 用明胶作囊壳材料, 制成胶囊。 0039 实施例 3 0040 实施过程同实施例 1, 只是原料用量为 : 紫苏 40kg、 杏仁 10kg、 绞股蓝 12kg、 丁香 18kg、 枇杷叶 16kg、 来马回 15kg、 白花龙 18kg、 甘草 6kg。 0041 实施例 4 0042 将紫苏20kg、 杏仁4kg、 绞股蓝8kg、 丁香10kg、 枇杷叶2kg、 来马回2kg、 白花龙6kg 和甘草1kg用4倍体积的30乙醇回流提。

17、取4次, 每次1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干, 得提 取物。将上述提取物混合均匀, 添加适量的助剂, 压制成片。 0043 实施例 5 0044 将绞股蓝 2kg、 丁香 2kg、 枇杷叶 4kg、 来马回 2kg、 白花龙 3kg、 甘草 1k 用水煎煮提 取 4 次, 每次 1.5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至干, 得提取物。取紫苏 20kg 和杏仁 4kg 粉碎过 40 目筛, 和前述提取物混合均匀, 干燥, 添加适量的助剂, 压制成片。 0045 实施例 6 0046 将紫苏 25kg、 杏仁 8kg、 丁香 6kg 和白花龙 6kg, 加入 4-10 倍 50 -70乙醇回流 提取 。

18、2-4 次, 每次 1-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过滤, 浓缩至干, 得到提取物一。将绞股蓝 5kg、 枇 说 明 书 CN 104383036 A 5 4/6 页 6 杷叶 6kg 和甘草 3kg, 加入 3-10 倍水煎煮 2-4 次, 合并煎液, 浓缩至干, 得到提取物二。取来 马回6kg, 加4-8倍10-40乙醇回流提取2-5次, 每次1-2小时, 合并提取液, 过滤, 浓缩 至干, 得到来马回提取物。 将提取物一、 提取物二和来马回提取物混合均匀, 添加填充剂、 黏 合剂和崩解剂, 压制成片剂。 0047 实施例 7 0048 取紫苏 25kg, 加入 7 倍 60乙醇回流提取 4。

19、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提取液并浓缩, 在浓缩后的提取液中, 加水稀释, 静置沉淀, 过滤, 取上清液浓缩成稀浸膏, 干燥, 得到紫苏 提取物。将杏仁 8kg, 加 60乙醇回流提取 5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过滤, 浓缩至干, 得到杏仁提取物。将绞股蓝 5kg, 加水煎煮 4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煎液, 过滤, 浓缩至干, 得 到绞股蓝提取物。将丁香 6kg, 加 50乙醇回流提取 4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 干, 得到丁香提取物。 将枇杷叶6kg, 加水煎煮2次, 每次3小时, 合并煎液, 过滤, 浓缩至干, 得到枇杷叶提取物。取来马回 。

20、6kg, 加 6 倍 20乙醇回流提取 4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 液, 过滤, 浓缩至干, 得到来马回提取物。取白花龙 6kg, 加 60乙醇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回收乙醇, 浓缩至干, 得到白花龙提取物。取甘草 3kg, 加 6 倍水煎煮, 提 取 2 次, 煎煮时间 2 小时, 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干, 得甘草提取物。将上述提取物混合均匀, 干燥, 添加适量填充剂, 制备成胶囊。 0049 治疗咳嗽的药物临床试验观察 ( 一 ) 0050 一、 病例病症选择 : 0051 (1) 咳逆有声, 或伴咽痒咳痰 ; 0052 (2) 外感咳嗽, 起病急, 。

21、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 0053 (3) 内伤咳嗽, 每因外感反复发作, 病程较长, 可咳而伴喘 ; 0054 (4) 咳嗽痰稠, 咳而不爽, 口渴咽干痛。 0055 二、 用法用量 : 0056 临床应用时, 向患者分发实施例 1、 6 和 7 制备得到的药物。一日二剂, 分早、 晚两 次服用。 0057 三、 疗效标准 : 0058 (1) 痊愈 : 咳嗽症状消失, 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 0059 (2) 显效 : 咳嗽由重度转为轻度或由中度转为消失, 相应的体征有显著好转 ; 0060 (3) 有效 : 咳嗽由重度转为中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 主诉症状好转 ; 0061 (4) 无效 : 症。

22、状 / 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0062 四、 治疗情况 0063 4.1 病例一般情况 0064 性别比例 : 0065 说 明 书 CN 104383036 A 6 5/6 页 7 0066 病种分类及疗效 : 0067 临床观察病例中, 连续服药 7 天作为一个疗程, 1 个疗程后考察治疗效果。 0068 0069 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总有效率达 89以上, 对应于中医辩证分型的风热、 风 寒化热、 痰热恋肺三类均有显著的疗效。 0070 五、 典型病例 : 0071 病例1 : 徐某, 男, 63岁。 干咳少痰, 咯痰不爽, 鼻咽干燥, 口干。 诊见 : 舌尖红, 苔薄 黄少津, 脉。

23、细数。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 1 个疗程, 症状减轻, 继续服用 2 个疗 程后, 痊愈。 0072 病例 2 : 李某, 女, 38 岁。咳嗽无痰, 轻, 持续 4 周。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 药剂 3 个疗程, 症状完全消失, 痊愈。 0073 病例3 : 封某, 男, 17岁。 病久咳声低微, 咳而伴喘, 咯痰清稀色白, 食少, 气短胸闷, 神倦乏力, 自汗畏寒。服用各种止咳化痰药物, 症状未见好转。诊见 : 舌淡嫩, 苔白, 脉弱。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治疗 1 个疗程, 症状基本消失, 继续服用 2 个疗程, 症状 完全消失, 治愈。 0074 治疗咳嗽的药物临床试验观察 ( 二 ) 0075 采用与 “选择与临床试验观察一” 相同的研究方法, 仅选择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 年龄 18-50 岁 ), 其中病例一般情况如下 : 0076 0077 临床观察病例中, 连续服药 7 天作为一个疗程, 1 个疗程后考察治疗效果, 检验对 比例 1、 2 的药剂的疗效。 0078 说 明 书 CN 104383036 A 7 6/6 页 8 说 明 书 CN 104383036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