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5411456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69333.9

申请日:

2014.09.15

公开号:

CN104274556A

公开日:

2015.01.1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734申请公布日:201501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34申请日:201409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34; A61K36/739; A61K36/9068; A61K36/8968; A61P1/04

主分类号:

A61K36/734

申请人:

吴传明

发明人:

吴传明

地址:

233200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严桥乡严桥街路西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党参12克,黄芪15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厚朴10克,山楂10克,广木香10克,丹皮10克,赤首乌12克,白头翁10克,玄胡10克,白芍10克,大黄炭10克;诸药组合,随症加减,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涩肠止泻,缓急止痛,养血生肠之效力,从而起到了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涩之有道的特点。补血与活血法并用,是因血瘀常与气虚并存,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活血同时加益气药,符合“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的治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党参12克,黄芪15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厚朴10克,山楂10克,广木香10克,丹皮10克,赤首乌12克,白头翁10克,玄胡10克,白芍10克,大黄炭10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地榆炭12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附片10克、炮姜10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生地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黄柏10克。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位主要在大肠,又有称为溃疡性大肠炎。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等消化系统表现,可伴有腹胀、乏力、消瘦、发热等全身症状及口腔粘膜病变、眼损害、肝胆病变、关节损害、皮肤病变等肠外表现。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亦可见于儿童或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据报道:西方国家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为(3-14.3)/10万。本病在我国原本比欧美国家较少见,且病情一般较轻;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人数逐渐增多。该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又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本病常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病久入络,湿邪內伏,往往又导致气血瘀滞。所以病人常出现腹泻、腹痛、脓血粘液便。本病病位在肠,因脾虚内生之湿,残留日久郁积化热,形成湿热残留肠道,肠壁粘膜及络脉受损遂成溃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分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 党参12克,黄芪15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厚朴10克,山楂10克,广木香10克,丹皮10克,赤首乌12克,白头翁10克,玄胡10克,白芍10克,大黄炭10克;
脾虚湿热型:治以益气健脾,活血清热止泻为主,有脓血便加地榆炭12克;
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肾健脾,活血行气为主,方中加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附片10克、炮姜10克,久泻气虚下陷重用党参、黄芪;
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凉血活血止泻为主,药方中加生地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黄柏10克。
用法与用量:
日服一剂,水煎早、晚服完。
治疗中应紧紧抓住扶正健脾,活血祛瘀之法,慎用敛之品。
主要用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
当归、赤乌、玄胡、丹皮,活血祛瘀;
白芍敛阴缓急止痛;
木香、厚朴、白头翁,宽肠行气而止泻;
山楂、大黄炭并用,具有导滞止泻,活血化瘀生新的作用;
黄芪、当归还有排毒脱脓,养血生肌之功用。
诸药组合,随症加减,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涩肠止泻,缓急止痛,养血生肠之效力,从而起到了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涩之有道的特点。补血与活血法并用,是因血瘀常与气虚并存,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活血同时加益气药,符合“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的治法。
1.临床资料:
经临床初步研究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具有健脾渗湿、理气止泻之功效,对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阻气滞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确切疗效。利用本发明的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般服后约三天,腹部闷痛症状减轻疼痛或消失,排便次数减少,约服药七天后,腹痛消失,大便次数、粪质逐渐趋于正常,续服两周后,食少乏力、脘腹不适等症状相继消失,获得临床治愈。这样的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其他中成药等所无法比拟的。
本发明的曾于2012年按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成药配方制成汤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取得总有效率为92%的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在100例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最大者65岁,年龄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37.3岁;病史最长者15年,最短者近2个月。
2.治疗方法:日服一剂,水煎早、晚服完。七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3.治疗效果:100例患者中,除5例仅治1个疗程外,其余全部治完3个疗程,标准判断如下: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痛、腹泻基本消除,身体恢复正常。
有效:部分临床症状好转,腹痛、腹泻次数减少、逐步消失。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4.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72例,占72%;好转15例,占15%;有效5例,占5%;无效8例,占8%。另外,少数经前三个疗程治疗无效的患者在重复前三个疗程的治疗疗程中亦趋痊愈。
5.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
4.对该药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特点,使用方便,有害成分含量低,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党参12克,黄芪15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厚朴10克,山楂10克,广木香10克,丹皮10克,赤首乌12克,白头翁10克,玄胡10克,白芍10克,大黄炭10克,地榆炭12克;日服一剂,水煎早、晚服完。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党参12克,黄芪15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厚朴10克,山楂10克,广木香10克,丹皮10克,赤首乌12克,白头翁10克,玄胡10克,白芍10克,大黄炭10克,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附片10克,炮姜10克;日服一剂,水煎早、晚服完。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党参12克,黄芪15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厚朴10克,山楂10克,广木香10克,丹皮10克,赤首乌12克,白头翁10克,玄胡10克,白芍10克,大黄炭10克,生地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黄柏10克;日服一剂,水煎早、晚服完。
典型病例:
陈某某,男,32岁,安徽省定远县人。素有消化系统疾病史,因暴饮暴食而出现腹痛,经中医诊断为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头晕,腹痛,口淡,纳少。大便检查:脓球少许,红细胞,粘液血便,大便培养(-),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15cm段粘膜,水肿,浓血,直肠6-80m处肠段有散在性浅表性溃疡,肠腔内血性粘液分泌物多。用本发明实施例1药物治疗两个疗程后,结肠炎症状消失,半年无复发。
汤某某,男,38岁,安徽省定远县人。经常性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发作期间大便次数多者可达日4-6次,质稀,伴少量黏液,每遇劳累、饮食不当或生气后发作。经检查,腹泻粘液脓血便,肛门红肿,口臭,舌苔黄腻,脉滑。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药物,治疗1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魏某某,女,42岁,安徽省定远县人。腹痛腹泻,以左下腹为甚,大便日4-5次,质稀,带脓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佳、倦怠乏力,左下腹轻度压痛,肠鸣音稍有亢进,舌苔黄腻,脉滑。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药物,每日1剂,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745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14 CN 104274556 A (21)申请号 201410469333.9 (22)申请日 2014.09.15 A61K 36/734(2006.01) A61K 36/739(2006.01) A61K 36/9068(2006.01) A61K 36/8968(2006.01) A61P 1/04(2006.01) (71)申请人 吴传明 地址 233200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严桥乡严 桥街路西 33 号 (72)发明人 吴传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2、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 物 (57) 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 物, 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 : 党参 12 克, 黄芪 15 克, 茯苓12克, 白术 12 克, 当归 10 克, 厚朴 10 克, 山楂10克, 广木香10克, 丹皮10克, 赤首乌12克, 白头翁10克, 玄胡10克, 白芍10克, 大黄炭10克 ; 诸药组合, 随症加减, 有益气健脾, 活血化瘀, 涩肠 止泻, 缓急止痛, 养血生肠之效力, 从而起到了补 而不滞, 温而不燥, 涩之有道的特点。补血与活血 法并用, 是因血瘀常与气虚并存, 因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

3、瘀” 。活血同时加益气药, 符合 “血实宜 决之, 气虚宜掣引之” 的治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74556 A CN 104274556 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 成 : 党参 12 克, 黄芪 15 克, 茯苓 12 克, 白术 12 克, 当归 10 克, 厚朴 10 克, 山楂 10 克, 广木 香 10 克, 丹皮 10 克, 赤首乌 12 克, 。

4、白头翁 10 克, 玄胡 10 克, 白芍 10 克, 大黄炭 10 克。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 于, 还含有地榆炭 12 克。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 于, 还含有补骨脂 10 克、 肉豆蔻 10 克、 附片 10 克、 炮姜 10 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 于, 还含有生地 10 克、 五味子 10 克、 麦冬 10 克、 黄柏 10 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74556 A 2 1/3 页 。

5、3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 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 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位主要在大肠, 又有称为溃疡性大肠炎。病变呈连续性、 弥漫 性分布, 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 粘液脓血便、 腹痛等消化系统表现, 可伴有腹胀、 乏力、 消瘦、 发热等全身症状及口腔粘膜病变、 眼损害、 肝胆病变、 关节损害、 皮肤病变等肠外表现。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多见于 20-40 岁的。

6、青 壮年患者, 亦可见于儿童或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据报道 : 西方国家溃疡性 结肠炎发病率为(3-14.3)/10万。 本病在我国原本比欧美国家较少见, 且病情一般较轻 ; 但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 饮食结构的改变, 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 其发病人数逐渐增 多。该病治愈难度大, 且愈后又常易复发, 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 难治病之一。 0003 本病常常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 病久入络, 湿邪內伏, 往往又导致气血瘀滞。 所以病 人常出现腹泻、 腹痛、 脓血粘液便。本病病位在肠, 因脾虚内生之湿, 残留日久郁积化热, 形 成湿热残留肠道, 肠壁粘膜及络。

7、脉受损遂成溃疡。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分简单, 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疗慢 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6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 : 党参 12 克, 黄芪 15 克, 茯苓 12 克, 白术 12 克, 当归 10 克, 厚朴 10 克, 山楂 10 克, 广木香 10 克, 丹 皮 10 克, 赤首乌 12 克, 白头翁 10 克, 玄胡 10 克, 白芍 10 克, 大黄炭 10 克 ; 0007 脾虚湿热型 : 治以益气健脾, 活血清热止。

8、泻为主, 有脓血便加地榆炭 12 克 ; 0008 脾肾阳虚型 : 治以温肾健脾, 活血行气为主, 方中加补骨脂 10 克、 肉豆蔻 10 克、 附 片 10 克、 炮姜 10 克, 久泻气虚下陷重用党参、 黄芪 ; 0009 气阴两虚型 : 治以益气养阴, 凉血活血止泻为主, 药方中加生地 10 克、 五味子 10 克、 麦冬 10 克、 黄柏 10 克。 0010 用法与用量 : 0011 日服一剂, 水煎早、 晚服完。 0012 治疗中应紧紧抓住扶正健脾, 活血祛瘀之法, 慎用敛之品。 0013 主要用党参、 黄芪、 白术, 益气健脾 ; 0014 当归、 赤乌、 玄胡、 丹皮, 活血祛。

9、瘀 ; 说 明 书 CN 104274556 A 3 2/3 页 4 0015 白芍敛阴缓急止痛 ; 0016 木香、 厚朴、 白头翁, 宽肠行气而止泻 ; 0017 山楂、 大黄炭并用, 具有导滞止泻, 活血化瘀生新的作用 ; 0018 黄芪、 当归还有排毒脱脓, 养血生肌之功用。 0019 诸药组合, 随症加减, 有益气健脾, 活血化瘀, 涩肠止泻, 缓急止痛, 养血生肠之效 力, 从而起到了补而不滞, 温而不燥, 涩之有道的特点。 补血与活血法并用, 是因血瘀常与气 虚并存, 因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活血同时加益气药, 符合 “血实宜决之, 气虚宜掣引 之” 的治法。 002。

10、0 1. 临床资料 : 0021 经临床初步研究证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具有健脾渗 湿、 理气止泻之功效, 对脾胃虚弱、 运化失常、 湿阻气滞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确切疗效。 利用本发明的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一般服后约三天, 腹部闷痛症状减轻疼痛或消失, 排便次数减少, 约服药七天后, 腹痛消失, 大便次数、 粪质逐渐趋于正常, 续服两周后, 食少 乏力、 脘腹不适等症状相继消失, 获得临床治愈。 这样的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其他中成药等所无法比拟的。 0022 本发明的曾于 2012 年按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成药配方制成汤剂, 治疗溃疡性。

11、结 肠炎患者 100 例, 取得总有效率为 92的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在 100 例患者中, 男 56 例, 女44例 ; 年龄最大者65岁, 年龄最小者22岁, 平均年龄37.3岁 ; 病史最长者15年, 最短者 近 2 个月。 0023 2. 治疗方法 : 日服一剂, 水煎早、 晚服完。七天为 1 个疗程, 治疗 3 个疗程。 0024 3. 治疗效果 : 100 例患者中, 除 5 例仅治 1 个疗程外, 其余全部治完 3 个疗程, 标准 判断如下 : 0025 痊愈 :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身体恢复正常。 0026 好转 :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腹痛、 腹泻基本消除, 身体恢复正常。 。

12、0027 有效 : 部分临床症状好转, 腹痛、 腹泻次数减少、 逐步消失。 0028 无效 : 治疗前后无变化。 0029 4. 治疗结果 : 100 例患者中, 治愈 72 例, 占 72 ; 好转 15 例, 占 15 ; 有效 5 例, 占 5; 无效 8 例, 占 8。另外, 少数经前三个疗程治疗无效的患者在重复前三个疗程的治 疗疗程中亦趋痊愈。 0030 5. 注意事项 : 0031 1. 饮食宜清淡, 忌酒及辛辣、 生冷、 油腻食物。 0032 2. 儿童、 哺乳期妇女、 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0033 3. 驾驶员、 高空作业者慎用。 0034 4. 对该药品及酒精过敏。

13、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0035 5. 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0036 6.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003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取材容易、 制作简单、 成本低廉特点, 使用方便, 有害 成分含量低, 无毒副作用, 疗效显著。 说 明 书 CN 104274556 A 4 3/3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9 实施例 1 0040 一种用于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 : 党。

14、参 12 克, 黄芪 15 克, 茯苓 12 克, 白术 12 克, 当归 10 克, 厚朴 10 克, 山楂 10 克, 广木香 10 克, 丹皮 10 克, 赤首乌 12 克, 白头翁 10 克, 玄胡 10 克, 白芍 10 克, 大黄炭 10 克, 地榆炭 12 克 ; 日服一剂, 水煎早、 晚服完。 0041 实施例 2 0042 一种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 : 党参 12 克, 黄芪 15 克, 茯苓 12 克, 白术 12 克, 当归 10 克, 厚朴 10 克, 山楂 10 克, 广木香 10 克, 丹皮 10 克, 赤首乌 12 克。

15、, 白头翁 10 克, 玄胡 10 克, 白芍 10 克, 大黄炭 10 克, 补骨脂 10 克, 肉豆蔻 10 克, 附片 10 克, 炮姜 10 克 ; 日服一剂, 水煎早、 晚服完。 0043 实施例 3 0044 一种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 : 党参 12 克, 黄芪 15 克, 茯苓 12 克, 白术 12 克, 当归 10 克, 厚朴 10 克, 山楂 10 克, 广木香 10 克, 丹皮10克, 赤首乌12克, 白头翁10克, 玄胡10克, 白芍10克, 大黄炭10克, 生地10克, 五味子 10 克, 麦冬 10 克, 黄柏 10 克。

16、 ; 日服一剂, 水煎早、 晚服完。 0045 典型病例 : 0046 陈某某, 男, 32 岁, 安徽省定远县人。素有消化系统疾病史, 因暴饮暴食而出现腹 痛, 经中医诊断为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病人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 头晕, 腹痛, 口淡, 纳 少。大便检查 : 脓球少许, 红细胞, 粘液血便, 大便培养 (-), 纤维结肠镜检查, 结肠 15cm 段 粘膜, 水肿, 浓血, 直肠 6-80m 处肠段有散在性浅表性溃疡, 肠腔内血性粘液分泌物多。用本 发明实施例 1 药物治疗两个疗程后, 结肠炎症状消失, 半年无复发。 0047 汤某某, 男, 38岁, 安徽省定远县人。 经常性腹。

17、痛、 腹泻、 泻后痛减, 发作期间大便次 数多者可达日 4-6 次, 质稀, 伴少量黏液, 每遇劳累、 饮食不当或生气后发作。经检查, 腹泻 粘液脓血便, 肛门红肿, 口臭, 舌苔黄腻, 脉滑。服用本发明实施例 2 药物, 治疗 1 个疗程, 症 状明显减轻, 继续服用 2 个疗程, 痊愈, 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8 魏某某, 女, 42 岁, 安徽省定远县人。腹痛腹泻, 以左下腹为甚, 大便日 4-5 次, 质 稀, 带脓血, 面色萎黄、 形体消瘦、 食欲不佳、 倦怠乏力, 左下腹轻度压痛, 肠鸣音稍有亢进, 舌苔黄腻, 脉滑。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药物, 每日1剂, 2个疗程后, 症状明显好转, 继续服用 2 个疗程, 痊愈, 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104274556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