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411487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1307.5

申请日:

2014.09.02

公开号:

CN104273103A

公开日:

2015.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75/06申请日:20140902|||公开

IPC分类号:

A01K75/06

主分类号:

A01K75/06

申请人:

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国锐; 贺波; 辛敏; 张静; 于少荣; 陈婕; 张林; 方瑾艳; 陈勇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天台山路20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代理人:

张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包括若干线,所述线上串设有若干铅粒,若干所述线外侧包覆有包裹层,所述沉子纲长度为L=(2.2~2.7)×10L1,其中L为沉子纲长度,L1为船舶的水线长度。这种沉子纲方便制造,防止悬垂,使用寿命长且适用于采用卷网机操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线(1),所述线(1)上串设有若干铅粒(2),若干所述线(1)外侧包覆有包裹层(3),所述沉子纲长度为L=(2.2~2.7)×10L1,其中L为沉子纲长度,L1为船舶的水线长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3)内至少对应设置有1个铅粒(2)。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其特征在于:所述线(1)为聚酯线。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3)为聚酯和聚丙烯混纺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绞车技术领域,特别是船用多功能绞车,具体是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背景技术
现有渔业使用的有囊围网沉子纲由聚乙烯绳、圆柱形铅沉子(中间开孔)或扁平形陶沉子或秤锤形石沉子等构成(图1)。沉子纲上缘与下纲结扎,石沉子大小及重量不等,分布从网口向翼端逐渐增加。沉子纲左右对称装配,下中纲与左右下边纲用卸扣连接。该种结构形式的沉子纲可以使围网迅速沉降,并能防止鱼群逃逸,但其结构复杂,制作中需要人工将铅块串起来,结缚在下纲,根据不同部位重量的需要控制铅块的密度。传统的沉子纲适宜以甲板手工操作为主的有囊围网作业,而由于有铅锤子不适宜采用卷网机操作的有囊围网作业,只能人工起放网,起放网操作时间长,严重影响捕捞效率。
传统的沉子纲由于是用线连接的铅粒,而线处的柔韧性很好,因此传统的沉子纲可能出现悬垂的情况,容易刮蹭网衣及海底杂物,造成网衣或沉子纲破损,造成沉子纲使用寿命较短,同时网就会有漏鱼口,使得捕鱼的收获量大大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制造,防止悬垂,使用寿命长且适用于采用卷网机操作的有囊围网沉子纲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包括若干线,所述线上串设有若干铅粒,若干所述线外侧包覆有包裹层,所述沉子纲长度为L=(2.2~2.7)×10L1,其中L为沉子纲长度,L1为船舶的水线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包裹层内至少对应设置有1个铅粒。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线为聚酯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包裹层为聚酯和聚丙烯混纺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有益效果:这种结构的沉子纲将大块的铅、陶或石沉子改变成小块的铅,串在一条线上,且每根线上的铅粒,根据网的各部分重量不同来设置包裹层外内线的多少,采用这种方式使得单个铅粒的体积减小,并且使得沉子纲铅粒处的柔韧性变得更好,能够进行弯折,适合卷绕,从而使其能够适应卷网机作业,提高起放网效率。并且由于这种沉子纲的铅粒都设置在包裹层内防止铅粒与网摩擦将网磨破,以及防止铅粒与海底杂物刮蹭磨损,从而延长沉子纲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本申请中由多条线叠合而成,因此该沉子纲每段上均有铅粒,而铅粒柔韧性比线小很多,因此本申请中的沉子纲不会完全弯折,因此不会出现悬垂现象,使得捕鱼量有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径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2至图4,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包括若干线1,所述线1上串设有若干铅粒2,若干所述线1外侧包覆有包裹层3,所述沉子纲长度为L=(2.2~2.7)×10L1,其中L为沉子纲长度,L1为船舶的水线长度,所述包裹层内至少对应设置有1个铅粒,本实施例中,所述线1为聚酯线,采用聚酯线用以提高铅粒2连接的线的强度,防止其断裂,由于聚酯和聚丙烯混纺层耐磨故选择聚酯和聚丙烯混纺作为包裹层。L=(2.2~2.7)×10L1主要是通过实践数据统计得出的经验公式,实际作业中,围网长度与渔船的大小(功率)以及渔船回转性能相关联,通过对围网作业渔船以及所用围网渔具进行统计归纳得出。
这种结构的沉子纲将大块的铅、陶或石沉子改变成小块的铅,串在一条线上,且每根线上的铅粒,根据网的各部分重量不同来设置包裹层外内线的多少,采用这种方式使得单个铅粒的体积减小,并且使得沉子纲铅粒处的柔韧性变得更好,能够进行弯折,适合卷绕,从而使其能够适应卷网机作业,提高起放网效率。并且由于这种沉子纲的铅粒都设置在包裹层内防止铅粒与网摩擦将网磨破,以及防止铅粒与海底杂物刮蹭磨损,从而延长沉子纲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在操作技术上与现有沉子纲操作技术相比,原来起网一次约需120分钟,采用本设计只需60分钟,工作效率提高1倍。
同时由于本申请中由多条线叠合而成,所述包裹层内至少对应设置有1个铅粒,因此该沉子纲每段上均有铅粒,而铅粒柔韧性比线小很多,因此本申请中的沉子纲不会完全弯折,因此不会出现悬垂现象,使得捕鱼量有保障。
以735KW渔船所用围网为例,围网沉子纲长度为1200m,重量3800kg,沉子纲重量由其沉力分布确定,铅粒采用长10mm,直径5mm铅柱粒,串设在一条直径1.2mm聚脂线上,每粒间隔3mm,根据沉子纲重量分布不同,铅芯由10~20条线组成;铅芯线外层采用辫编绳双层包裹,材料为聚脂混纺。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7310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14 CN 104273103 A (21)申请号 201410441307.5 (22)申请日 2014.09.02 A01K 75/06(2006.01) (71)申请人 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天台山路 206 号 (72)发明人 张国锐 贺波 辛敏 张静 于少荣 陈婕 张林 方瑾艳 陈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张强 (54) 发明名称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包括 若干线, 所述线。

2、上串设有若干铅粒, 若干所述 线外侧包覆有包裹层, 所述沉子纲长度为 L= (2.22.7) 10L1, 其中 L 为沉子纲长度, L1 为船 舶的水线长度。这种沉子纲方便制造, 防止悬垂, 使用寿命长且适用于采用卷网机操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73103 A CN 104273103 A 1/1 页 2 1.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其特征在于 : 包括若干线 (1) , 所述线 (1) 上串设有若干铅粒 (。

3、2) , 若干所述线 (1) 外侧包覆有包裹层 (3) , 所述沉子纲长度为 L=(2.22.7) 10L1, 其中 L 为沉子纲长度, L1 为船舶的水线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包裹层 (3) 内至少对应 设置有 1 个铅粒 (2) 。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线 (1) 为聚酯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包裹层 (3) 为聚酯和聚 丙烯混纺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73103 A 2 1/2 页 3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技术领域 0001 本。

4、发明涉及多功能绞车技术领域, 特别是船用多功能绞车, 具体是一种有囊围网 沉子纲。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渔业使用的有囊围网沉子纲由聚乙烯绳、 圆柱形铅沉子 (中间开孔) 或扁平形 陶沉子或秤锤形石沉子等构成 (图 1) 。沉子纲上缘与下纲结扎, 石沉子大小及重量不等, 分 布从网口向翼端逐渐增加。沉子纲左右对称装配, 下中纲与左右下边纲用卸扣连接。该种 结构形式的沉子纲可以使围网迅速沉降, 并能防止鱼群逃逸, 但其结构复杂, 制作中需要人 工将铅块串起来, 结缚在下纲, 根据不同部位重量的需要控制铅块的密度。 传统的沉子纲适 宜以甲板手工操作为主的有囊围网作业, 而由于有铅锤子不适宜采用卷。

5、网机操作的有囊围 网作业, 只能人工起放网, 起放网操作时间长, 严重影响捕捞效率。 0003 传统的沉子纲由于是用线连接的铅粒, 而线处的柔韧性很好, 因此传统的沉子纲 可能出现悬垂的情况, 容易刮蹭网衣及海底杂物, 造成网衣或沉子纲破损, 造成沉子纲使用 寿命较短, 同时网就会有漏鱼口, 使得捕鱼的收获量大大减少。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 提供一种方便制造, 防止悬垂, 使用寿命长且适用于采 用卷网机操作的有囊围网沉子纲结构。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 纲, 包括若干线, 所述线上串设有若干铅粒, 若干所述。

6、线外侧包覆有包裹层, 所述沉子纲长 度为 L=(2.22.7) 10L1, 其中 L 为沉子纲长度, L1 为船舶的水线长度。 0006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包裹层内至少对应设置有 1 个铅粒。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线为聚酯线。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包裹层为聚酯和聚丙烯混纺层。 000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有益效果 : 这种结构的沉子 纲将大块的铅、 陶或石沉子改变成小块的铅, 串在一条线上, 且每根线上的铅粒, 根据网的 各部分重量不同来设置包裹层外内线的多少, 采用这种方式使得单个铅粒的体积减小, 并。

7、 且使得沉子纲铅粒处的柔韧性变得更好, 能够进行弯折, 适合卷绕, 从而使其能够适应卷网 机作业, 提高起放网效率。并且由于这种沉子纲的铅粒都设置在包裹层内防止铅粒与网摩 擦将网磨破, 以及防止铅粒与海底杂物刮蹭磨损, 从而延长沉子纲的使用寿命, 同时由于本 申请中由多条线叠合而成, 因此该沉子纲每段上均有铅粒, 而铅粒柔韧性比线小很多, 因此 本申请中的沉子纲不会完全弯折, 因此不会出现悬垂现象, 使得捕鱼量有保障。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4273103 A 3 2/2 页 4 0011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8、 3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0013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径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 参见图 2 至图 4, 一种 有囊围网沉子纲, 包括若干线 1, 所述线 1 上串设有若干铅粒 2, 若干所述线 1 外侧包覆有包 裹层 3, 所述沉子纲长度为 L=(2.22.7) 10L1, 其中 L 为沉子纲长度, L1 为船舶的水线 长度, 所述包裹层内至少对应设置有1个铅粒, 本实施例中, 所述线1为聚酯线, 采用聚酯线 用以提高铅粒 2 连接的线的强度, 防止其断裂, 由于聚酯和聚丙烯混纺层耐磨故选择聚酯 和聚丙烯混纺作。

9、为包裹层。L=(2.22.7) 10L1 主要是通过实践数据统计得出的经验公 式, 实际作业中, 围网长度与渔船的大小 (功率) 以及渔船回转性能相关联, 通过对围网作业 渔船以及所用围网渔具进行统计归纳得出。 0015 这种结构的沉子纲将大块的铅、 陶或石沉子改变成小块的铅, 串在一条线上, 且 每根线上的铅粒, 根据网的各部分重量不同来设置包裹层外内线的多少, 采用这种方式使 得单个铅粒的体积减小, 并且使得沉子纲铅粒处的柔韧性变得更好, 能够进行弯折, 适合卷 绕, 从而使其能够适应卷网机作业, 提高起放网效率。并且由于这种沉子纲的铅粒都设置 在包裹层内防止铅粒与网摩擦将网磨破, 以及防。

10、止铅粒与海底杂物刮蹭磨损, 从而延长沉 子纲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操作技术上与现有沉子纲操作技术相比, 原来起网一次约需 120 分钟, 采用本设计只需 60 分钟, 工作效率提高 1 倍。 0016 同时由于本申请中由多条线叠合而成, 所述包裹层内至少对应设置有 1 个铅粒, 因此该沉子纲每段上均有铅粒, 而铅粒柔韧性比线小很多, 因此本申请中的沉子纲不会完 全弯折, 因此不会出现悬垂现象, 使得捕鱼量有保障。 0017 以 735KW 渔船所用围网为例, 围网沉子纲长度为 1200m, 重量 3800kg, 沉子纲重量 由其沉力分布确定, 铅粒采用长10mm, 直径5mm铅柱粒, 串设在一条直径1.2mm聚脂线上, 每 粒间隔 3mm, 根据沉子纲重量分布不同, 铅芯由 1020 条线组成 ; 铅芯线外层采用辫编绳双 层包裹, 材料为聚脂混纺。 说 明 书 CN 104273103 A 4 1/3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73103 A 5 2/3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73103 A 6 3/3 页 7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73103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