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39972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37010.4

申请日:

2013.11.04

公开号:

CN103571440A

公开日:

2014.02.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C09K 5/20放弃生效日:201705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K 5/20申请日:20131104|||公开

IPC分类号:

C09K5/20

主分类号:

C09K5/20

申请人:

安徽邦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其宝; 孙日葵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临泉路与敬亭山路交口万豪花园

优先权:

2013.08.26 CN 201310375215.7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代理人:

奚华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其中各原料的质量组成为:丙二醇85~95%、乙二醇0.5~10%、酸0.1~3%、氧化钒0.1~2%、纳米氮化铝3~5%。本发明中丙二醇和乙二醇组合使用,使得导热油既保证了高沸点和低凝固点,又获得适当的黏度;另外,纳米氮化铝的加入,极大的提高了导热油的导热效果。本发明基于发动机长期使用、高导热系数和对发动机系统无腐蚀的考虑,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冷却油的导热性低等不足。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其中各原料的质量组成为:
丙二醇          85~95%
乙二醇          0.5~10%
有机酸          0.1~3%
氧化钒           0.1~2%
纳米氮化铝        3~5%。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二醇质量组成为3~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包括月桂酸、柠檬酸和三甲基甘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钒包括三氧化二钒和乙酰丙酮氧钒(Ⅳ)中的至少一种。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氮化铝平均粒径低于40纳米。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的有机-无机化学组合物,进一步说是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油。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都使用沸点较低(100~110℃)的防冻液作为冷却液,这种冷却液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当发动机温度超过100℃时,冷却液汽化加剧,极易产生大量的气泡,严重影响冷却传热的效果,温度进一步升高(或者高原地区)甚至产生开锅等问题;另外,低沸点冷却液中含水高,容易产生锈蚀和污垢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国内科技工作者开发了多款汽车冷却液的替代产品。CN 101481601 A公开了 一种发动机冷却油,主要包括去离子水、乙二醇、一元/二元脂肪酸以及苛性碱,沸点可以达到125~140度。CN 101481601 公开了一种由水,丙二醇,有机酸和氢氧化钾构成的冷却液,冰点在-38~-42℃,沸点在125~140℃内。但是这样的冷却液导热系数较低,削弱了冷却液的换热能力。这些含水冷却油体系存在着一定的蒸发损失特性和对冷却系统设备的腐蚀性的问题,车辆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无水条件,理论上在车辆的有效寿命期间可以不更换,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含有各种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消泡剂等有害化学品的水基型发动机冷却液定期更换的麻烦,以及废弃冷却液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高沸点属性可使冷却系统设备在合适的高温低压环境下工作,燃油工作温度高,燃烧充分,提高了高温冷却液与环境的温差及强制热交换及散热能力。CN 102585782 A公开了一种纳米无水冷却油,主要由丙二醇、纳米氧化物、甲酸铯、三甲基甘氨酸、柠檬酸及柠檬酸铵组成,该冷却液相比传统的冷却液导热系数有所提高,但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基于发动机长期使用、高导热系数和对发动机系统无腐蚀的考虑,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水冷却油,弥补现有技术导热效果低等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高温冷却技术的纳米氮化铝冷却油。
本发明的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其中各原料的质量组成为:
丙二醇          85~95%
乙二醇          0.5~10%
有机酸          0.1~3%
氧化钒           0.1~2%
纳米氮化铝        3~5%。
所述的乙二醇质量组成为3~5%。
所述的有机酸包括月桂酸、柠檬酸和三甲基甘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氧化钒包括三氧化二钒和乙酰丙酮氧钒(Ⅳ)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纳米氮化铝平均粒径低于40纳米。
依次称量丙二醇、乙二醇、有机酸和有机钒,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纳米氮化铝,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
所述的丙二醇和乙二醇为主体成分,少量乙二醇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油的粘度,提高导热系数;
所述的有机酸为一元或二元酸,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月桂酸、柠檬酸、三甲基甘氨酸,所述无机酸可以为盐酸、硫酸、磷酸等;
所述的氧化钒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三氧化二钒、乙酰丙酮氧钒(Ⅳ),主要起到溶解换热系统表面氧化物,提高热交换效率的作用;
所述的纳米氮化铝粒径低于40纳米。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冷却油的优势在于:丙二醇和乙二醇组合使用,使得导热油既保证了高沸点和低凝固点,又获得适当的黏度;另外,纳米氮化铝的加入,极大的提高了导热油的导热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是对于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以作为对本发明技术内容的阐释,但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当知晓任何基于本发明实质精神的简单变化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如无特别说明,所述份数均为质量份。
实施例1
丙二醇90.0份,乙二醇5.0份,柠檬酸1.0份,三氧化二钒1.0份,纳米氮化铝3.0份(平均粒径低于40纳米),依次称量丙二醇、乙二醇、酸和有机钒,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纳米氮化铝,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如表1。
实施例2
丙二醇95.0份,乙二醇0.5份,柠檬酸0.5份,三氧化二钒1.0份,纳米氮化铝3.0份(平均粒径低于40纳米),依次称量丙二醇、乙二醇、酸和有机钒,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纳米氮化铝,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如表1。
实施例3
丙二醇90.0份,乙二醇3.0份,柠檬酸1.0份,三氧化二钒1.0份,纳米氮化铝5.0份(平均粒径低于40纳米),依次称量丙二醇、乙二醇、酸和有机钒,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纳米氮化铝,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如表1。
实施例4
丙二醇85.0份,乙二醇8.0份,月桂酸0.2份,乙酰丙酮氧钒(Ⅳ)1.8份,纳米氮化铝5.0份(平均粒径低于40纳米),依次称量丙二醇、乙二醇、酸和有机钒,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纳米氮化铝,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如表1。
实施例5
丙二醇90.0份,乙二醇2.0份,三甲基甘氨酸2.8份,三氧化二钒0.2份,纳米氮化铝5.0份(平均粒径低于40纳米),依次称量丙二醇、乙二醇、酸和有机钒,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纳米氮化铝,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如表1。
表1 产品质量检测表

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714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71440 A (21)申请号 201310537010.4 (22)申请日 2013.11.04 201310375215.7 2013.08.26 CN C09K 5/20(2006.01) (71)申请人 安徽邦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临泉路与 敬亭山路交口万豪花园 (72)发明人 董其宝 孙日葵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代理人 奚华保 (54) 发明名称 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

2、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 油, 其中各原料的质量组成为 : 丙二醇 8595%、 乙 二醇 0.510%、 酸 0.13%、 氧化钒 0.12%、 纳米氮 化铝 35%。本发明中丙二醇和乙二醇组合使用, 使得导热油既保证了高沸点和低凝固点, 又获得 适当的黏度 ; 另外, 纳米氮化铝的加入, 极大的提 高了导热油的导热效果。本发明基于发动机长期 使用、 高导热系数和对发动机系统无腐蚀的考虑, 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冷却油的导热性低等不足。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71440 A CN 103571440 A 1/1 页 2 1. 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 其中各原料的质量组成为 : 丙二醇 8595% 乙二醇 0.510% 有机酸 0.13% 氧化钒 0.12% 纳米氮化铝 35%。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乙二醇质量组 成为 35%。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机酸包括月 桂酸、 柠檬酸和三甲基甘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氧化钒包括三 氧化。

4、二钒和乙酰丙酮氧钒 () 中的至少一种。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纳米氮化铝平 均粒径低于 40 纳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71440 A 2 1/3 页 3 一种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的有机 - 无机化学组合物, 进一步说是一种汽车 发动机冷却油。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以来, 我国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都使用沸点较低 (100110) 的防冻液作为 冷却液, 这种冷却液存在诸多的问题, 比如, 当发动机温度超过 100时, 冷却液汽化加剧, 极易产生大量的气泡, 严重影响冷却。

5、传热的效果, 温度进一步升高 (或者高原地区) 甚至产 生开锅等问题 ; 另外, 低沸点冷却液中含水高, 容易产生锈蚀和污垢等诸多问题。 0003 近年来, 国内科技工作者开发了多款汽车冷却液的替代产品。CN 101481601 A 公 开了 一种发动机冷却油, 主要包括去离子水、 乙二醇、 一元 / 二元脂肪酸以及苛性碱, 沸点 可以达到 125140 度。CN 101481601 公开了一种由水, 丙二醇, 有机酸和氢氧化钾构成的 冷却液, 冰点在 -38-42, 沸点在 125140内。但是这样的冷却液导热系数较低, 削弱了 冷却液的换热能力。 这些含水冷却油体系存在着一定的蒸发损失特性。

6、和对冷却系统设备的 腐蚀性的问题, 车辆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 无水条件, 理论上在车辆的有效寿命期间可 以不更换, 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含有各种缓蚀剂, 阻垢剂, 杀菌剂, 消泡剂等有害化学品的水 基型发动机冷却液定期更换的麻烦, 以及废弃冷却液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高沸点属 性可使冷却系统设备在合适的高温低压环境下工作, 燃油工作温度高, 燃烧充分, 提高了高 温冷却液与环境的温差及强制热交换及散热能力。 CN 102585782 A公开了一种纳米无水冷 却油, 主要由丙二醇、 纳米氧化物、 甲酸铯、 三甲基甘氨酸、 柠檬酸及柠檬酸铵组成, 该冷却 液相比传统的冷却液导热系数有所提高, 但。

7、效果仍不理想。 0004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发动机长期使用、 高导热系数和对发动机系统无腐蚀的考虑, 本发明公开了 一种无水冷却油, 弥补现有技术导热效果低等不足。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高温冷却技术的纳米 氮化铝冷却油。 0007 本发明的高导热型无水发动机冷却油, 其中各原料的质量组成为 : 丙二醇 8595% 乙二醇 0.510% 有机酸 0.13% 氧化钒 0.12% 纳米氮化铝 35%。 0008 所述的乙二醇质量组成为 35%。 0009 所述的有机酸包括月桂酸、 柠檬酸和三甲基甘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说 明 书 CN 10357144。

8、0 A 3 2/3 页 4 0010 所述的氧化钒包括三氧化二钒和乙酰丙酮氧钒 () 中的至少一种。 0011 所述的纳米氮化铝平均粒径低于 40 纳米。 0012 依次称量丙二醇、 乙二醇、 有机酸和有机钒, 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 然后加入纳米 氮化铝, 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 0013 所述的丙二醇和乙二醇为主体成分, 少量乙二醇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油的粘度, 提高导热系数 ; 所述的有机酸为一元或二元酸,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月桂酸、 柠檬酸、 三甲基甘氨酸, 所 述无机酸可以为盐酸、 硫酸、 磷酸等 ; 所述的氧化钒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三氧化二钒、 乙酰丙酮氧钒 () , 主要。

9、起到溶解换热 系统表面氧化物, 提高热交换效率的作用 ; 所述的纳米氮化铝粒径低于 40 纳米。 0014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冷却油的优势在于 : 丙二醇和乙二醇组合使用, 使得导热 油既保证了高沸点和低凝固点, 又获得适当的黏度 ; 另外, 纳米氮化铝的加入, 极大的提高 了导热油的导热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述实施例是对于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以作为对本发明技术内容的阐释, 但 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当知晓任 何基于本发明实质精神的简单变化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无特别说 明, 所述份数均为质量份。 0016 。

10、实施例 1 丙二醇 90.0 份, 乙二醇 5.0 份, 柠檬酸 1.0 份, 三氧化二钒 1.0 份, 纳米氮化铝 3.0 份 (平均粒径低于 40 纳米) , 依次称量丙二醇、 乙二醇、 酸和有机钒, 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 然后 加入纳米氮化铝, 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如表 1。 0017 实施例 2 丙二醇 95.0 份, 乙二醇 0.5 份, 柠檬酸 0.5 份, 三氧化二钒 1.0 份, 纳米氮化铝 3.0 份 (平均粒径低于 40 纳米) , 依次称量丙二醇、 乙二醇、 酸和有机钒, 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 然后 加入纳米氮化铝, 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

11、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如表 1。 0018 实施例 3 丙二醇 90.0 份, 乙二醇 3.0 份, 柠檬酸 1.0 份, 三氧化二钒 1.0 份, 纳米氮化铝 5.0 份 (平均粒径低于 40 纳米) , 依次称量丙二醇、 乙二醇、 酸和有机钒, 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 然后 加入纳米氮化铝, 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如表 1。 0019 实施例 4 丙二醇 85.0 份, 乙二醇 8.0 份, 月桂酸 0.2 份, 乙酰丙酮氧钒 () 1.8 份, 纳米氮化铝 5.0 份 (平均粒径低于 40 纳米) , 依次称量丙二醇、 乙二醇、 酸和有机钒。

12、, 充分搅拌到完全溶 解, 然后加入纳米氮化铝, 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 产品质量检测结果 如表 1。 0020 实施例 5 丙二醇 90.0 份, 乙二醇 2.0 份, 三甲基甘氨酸 2.8 份, 三氧化二钒 0.2 份, 纳米氮化铝 说 明 书 CN 103571440 A 4 3/3 页 5 5.0 份 (平均粒径低于 40 纳米) , 依次称量丙二醇、 乙二醇、 酸和有机钒, 充分搅拌到完全溶 解, 然后加入纳米氮化铝, 在均质机均质的条件下分散至透明油状液体。 产品质量检测结果 如表 1。 0021 表 1 产品质量检测表 。 说 明 书 CN 103571440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